最新农业讲座报告(精选15篇)

小编: LZ文人

范文是一种写作样本,通过阅读范本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范本作品的精彩摘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考。

农业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我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我镇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一是往年在花桥村委会种植食用菌50亩,正常种植36亩,品种有大球盖菇、平菇、香菇。近年来,随着四川、昆明、浙江等主产地的种植品种更新,食用菌的价格也在一路走高,特别是20xx年上半年,种植户亩均可达9000元左右。产值达40余万元。如能在年中期保证玉米地种植的原料、资金及技术条件,种植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据调查发现,花乔地区的大球盖菇在窝堵地区种植产量高于花乔,现在大量的种植户也向窝堵地区转移,当地特殊的水文气候和农户多年的种植经验,相信食用菌种植将成为当地增产增收的新亮点。

二是20xx年元谋闽中公司在高桥村委会承包220亩土地,种植香葱,品种为中国葱、火葱,虽然种植前期历经波折,今年产量产值还未知,但前期有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局及当地农户的热情参予,公司还是将高桥当作种植基地来投入开发,在20xx年,还将引进德国米葱进行种植,同时,进一步推广、扩大出口西兰花种植面积,预计发展带动20xx亩。公司高层也经过实地考查,现正在筹备资金投入、土地征集及加工企业建设阶段。

三是马鞍村委会段丽在下以坝承包80余亩土地,种植大荚豌豆50亩,市场前景可观,12月份上市可达9-11元/公斤。由于受气候的影响,20xx年秋冬季损失达30万元左右,但其本人还将在20xx年1月份种植西兰花,主要品种黄选、玉秀。由于受资金投入、运距条件和技术成本的限制,该种植户所种植的产品只能供给昆明部分市场用作散货,但来年武定到昆明的高速公路打通,其产品就可直供昆明蔬菜市场的鲜货,甚至出口,产值将翻数倍。同时,高速公路的开通,也将意味着武定、高桥成为昆明“菜篮子”的前沿,昆明蔬菜基地的滩头。

四是早青豌豆种植面积逐步趋于稳定。主要种植地区集中在上片西菊拉、小河、己梯、庄良等村委会,年种植面积约为8000亩,产量达320万公斤,产值6000余万元,下片大村、花桥、老滔等山区村委会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在来年只要依托品种改良和进一步合理调整种植茬口和节令,就可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有限土地的高效产出。

(二)优势主导产业趋于明显。以上片为主的早青豌豆种植;花桥村委会的食用菌种植;闽中公司高桥基地种植的香葱;种植大户段丽种植的西兰花等产业,这些产业都体现了企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三)农业生产标准化逐年提高。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特色、无公害和绿色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要求,正认真组织上报上片早青豌豆和下片水稻两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在来年将可使高桥地区近2.6万亩土地认证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时,将进一步争取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产品论证步伐。让高桥适应新的农产品生产制度。

(四)常规农业发展走上正轨。

一是受上级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体系逐步理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我镇农业科技单位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我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通过新品种试验示范、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高桥属于冷凉坝区,单一典型形小区域气候使得水稻、及玉米品种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适应性、高产性品种较少,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以及各项试验示范项目的完成,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各项科技措施得以常规化实施。

两级都建立农业相关网站,及时搜集发布农业信息,初步形成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等信息服务的体系。

(一)“瓶颈”问题。

高桥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中,老的单一农户零散种植方式已然不合时宜,每一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是就是土地的高度集中,首当其冲的土地流转问题也成为阻碍高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对此问题,特别表现在三点:

1、群众意识淡薄,对土地流转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是农民,没有土地我们还能做什么,更有少数人拿着是草,放开是宝,宁愿长草也不放开经营。

2、农田水利及道路条件等基础设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什么是自然灾害,我个人认为,要你下雨时你不下是灾,要你干旱时你不干也是灾,而放眼高桥的土地,不下雨时就旱,下雨时就涝,能排能灌的有多少。

3、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单方面认为土地流转是企业和农户的事,与我何干?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会主动的提前预见性的看待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农民诚信意识缺失。诚信缺失的现实原因是农户的短期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相矛盾,产业发展长期性与市场竞争短期性相矛盾的结果。其实只要有第三方的介入,建立三方认同的一些长效保障机制,该问题自能迎刃而解。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它的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进程和效益,但现阶段我镇的龙头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产权及产品结构单一,吸引的外来资本和社会投入不多,规模效益低,带动能力不强,带动面窄,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有限。

(四)土壤、气候等条件恶劣,部分土地贫瘠干旱或者涝灾严重,年头旱涝冰雹灾害频发,年尾霜冻冰冻频繁。

(五)轻商、轻种植户现象存在,引进办法不多,而引进后扶持及管理脱节。

(一)相应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不仅仅是成立组织,开协调会议,而是要突出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整合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好产业化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土地流转问题,应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提供流转服务。据一份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统计显示,调查县中已有85.5%的乡镇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了流转服务组织,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和调处流转纠纷等服务。在50%的调查县中,由乡村组织提供服务的流转面积已占流转总面积的50%以上。同时,我镇应采取措施支持鼓励流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拿出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流转。目前已有11.3%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通过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有5%的县拿出专项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适当补贴。

2、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科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保证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需求,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技术含量不高的瓶颈制约。

3、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发展,其核心是要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因此,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本着“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按照“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以中小型龙头企业为辅,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原则,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

4、是大力发展一批。吸引有雄厚资金的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通过兴办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壮大龙头企业的规模与实力,做强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

5、切实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从提升科学意识和基本技能着眼,从营造科普环境,培养科普队伍,强化科普手段入手,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技能。

(二)20xx年发展规划。

1、依托各级各部门力量,引进及帮扶现有种植企业及种植户,其中,发展小葱xx00亩,西兰花xx00亩,食用菌50万平方米,早青豌豆扩大下片种植面积,提高品质,力争种植面积达到xx000亩,产值达850万元。

2、引进1-2家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发展新品种种植200亩。

3、争取元谋闽中公司及种植大户到高桥注册公司,投资办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稳定种植农户信心。

4、继续做好常规农产品的试验示范,良种推广,优质农资供给。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5、完成20xx年武定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

农业调研报告

我县地处尾闾,之滨,属半丘陵半地区,全县国土面积2337。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7。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06万亩,旱地面积10。66万亩),全县辖19个乡镇,总人口67。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4万人,农业人口52。41万人)全县现有外洪圩堤31条,堤线长280。81公里,其中10万亩以上圩堤二条,5—10万亩圩2条,保护农田54。44万亩,保护人口28。18万人。有机电泵站937座,装机45279千瓦。中小型水库125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山塘1313座,蓄水1。8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72。89万亩,排涝面积28。2万亩。这些水利工程为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我县水库大多兴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库兴建时就存在安全隐患,加上运行四、五十年,工程老化失修,险情不断加重增多,多数水库一直采取限制蓄水运行,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效益并成为严重威胁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坝坝身断面不足标准;

2、大坝坝基或坝身渗漏;

3、输水涵管漏水。

4、启闭设施老化;

5、溢洪道标准不足,不能满足泄洪要求;

6、大坝下游防渗排水和上游护坡标准低,损坏严重,大部分小型水库无此设施:

7、部分水库存在白蚁危害。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二)除险加固规划情况。

我县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有9座,其中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分别为:xx和换路水库。、等10座水库批复总投资23227。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307万元。我县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已列入《县中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42座小(二)型水库已列入《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

(三)病险水库陵庙情况。

目前,我县列入《县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有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公别为:xx和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回固。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正在进行的.前期工作。95座小(二)型水库未除险加固。

由于我县水利工程大多数始于上世经六、七十年代,有的还是五十年代建成,当时设计和施工不规范,加之工程老化,管理和新出险等情况,还存在许多工程隐患,由于建设投入资金有限,还有能彻底解决,成为制约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洪方面。

在现有的防洪工程中,除已列入国家除险的圩堤、水库基本达到防洪标准事正按设计防洪标准分期分批实施外,大多标准偏低。病险水库多,堤防险工隐患多,堤防防洪标准大多在3—10年一遇之间,加之圩堤新出险工险段较多,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有的国家列项还没有实施完成的圩堤和万亩及万亩以下外圩堤防洪标准偏低,加之近年来每年所加土石方很少,水土流失严重,逐年加剧,造成河岸陡峭,堤坡不足,险工险段多。

2、内涝时普遍堤矮小,单薄,抗洪标准低。

3、联圩新出险地段较多,“98”大水过后,经过鄱时湖二期工程建设,抗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但由于近年来水位长时间比往年相对偏低,长时间在14米(吴淞高程,下同)以下,河岸及堤脚冲刷厉害,河势发生变化,一些当浪的堤脚及河岸塌严重。

(二)抗旱方面。

我县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匀,加之抗旱工程建设投入的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抗旱减灾能力还相对偏低,全县有效面积虽有72、89万亩,但灌溉保证率不高,抗旱能力不强。

1、病险水库多,可蓄水量达不到要求,灌区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工程老化,渠道淤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缩减,尤其严重的是中型水库。

2、一些地区仍然缺少抗旱骨干工程。

3、一些机电泵站老化严重,抗旱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临江地区,由于近年来水位低,外河闸有时放不到水,造成新的旱情。

(三)治涝方面。

全县低洼易涝耕地面积42。24万亩,虽经多年处理,由于治涝工程偏少,标准偏低,全县内涝仍较严重。

有的导洪工程标准低,工程不配套,阴洪建筑物较多,影响行洪,如流湖导托,河,联圩内河一遇大暴雨,行洪不畅,很容易造成内涝积水,甚至淹没村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区,水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检验性的世大作用。为支撑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现代水利,实现我县的科学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规划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做好《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制定重大水利建设细化规划和方案,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职按照枢纽工程的初步规划,是“调枯不调洪”枯水期间水位维持在16米左右,这有利于我县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及人畜饮水,发送了我县农田灌溉条件;同时,对我县、联圩泄水自排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针对该情况相应制定新的抗旱和排涝等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要按照规划逐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水利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尽早治理一些大的项目。

2、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近期内,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完成国家已经批准立项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电泵站改造,、第六个单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血防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小农水等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增强我县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

3、加强对水工程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尤其是要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加大河道采砂执法力度,进一眇整治河道秩序,确保大堤安全。

4、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加强水土保持的执法工作,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水土流失,使我县区域内达到生态经济圈内“一湖清水”的要求。

5、要求上级解决我县xx四座中型水库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同时加强对这些基层水利服务待业的扶持,使基层单位走出经济困境,以稳定服务队伍,更好地为全县农业生产服务。

为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对水利的投入,我局拟定以下包装水利项目:

(一)、重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二)、一般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农业自查报告

xxx区财政局:。

根据x区财〔20xx〕286号关于开展20xx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自查工作得通知,我镇财政所对区20xx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下达资金数,兑付资金、未兑付资金情况、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涉及户数、补贴面积以及兑付方式、兑付时间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拨入我镇种粮农民补贴工作经费3.5万元整个人简历,资金监管绩效奖补资金10万元整,经费已经全部到位,主要用于我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必要得办公耗材、设施设备、档案柜,办公软件等办公用品得购置;惠农政策公开公示栏制作;财政所办公家具、采暖设施购置;开展抽查巡查工作经费得报销;财政所办公用房及惠农服务大厅维修、改造;财政所干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参加财务会计业务培训支出。

在补贴工作过程中,我们做到认真对待,细心服务,客观公正,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力求将直补惠农政策做好、落实好。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未出现违规违纪,群众举报、来信来访事件的发生。下步我镇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农民种粮综合直补各项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农业自查报告

20xx年我镇根据省、xxx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央“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xxx省“五大兴市”战略部署,围绕我市提出的持续深入推进“四、二、一、一”发展战略,打造四张名片,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奋斗目标。在各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xxx镇党委、政府在年初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工作计划,并将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工作纳入重要会议日程,现将我镇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我镇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八大农业发展相关文件精神,根据xxx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资源优势,确定了以打造生态种养业、道教文化、农家观光旅游、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养生古镇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推动农村发展合力。

成立了xxx镇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至我镇农办,主人由刘应禄担任。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农业发展,把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统筹谋划,抓好落实。

(二)强化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把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工作作为各村年底目标考核依据。

(一)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工作目标任务。

2、全面完成扶持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7人;

4、全面完成配合完成快速农产品检测样本52头份。

(二)全面完成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全面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15%的目标值;

2、全面完成农业增加值3.5%的目标值;

3、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的目标;

5、全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7万亩;

6、全面完成粮食总产量0.27万吨;

7、全面完成油菜籽产量69吨;

8、全面完成中药材(三木药材)播种面积0.22万亩;

9、全面完成蔬菜总产量1.2万吨;

10、全面完成蔬菜播种面积0.7万亩;

11、全面完成肉类总产量0.03万吨;

12、全面完成设施农业面积0.41万亩;

13、全面完成现代种业产值0.1亿元;

16、全面完成3个新农村综合体(断山村易家坡小区、狮山村中河小区和止马村翠竹馨居)完善提升工作。

(三)全面完成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任务。

1、全面完成病虫害损失率小于4%;

2、全面完成专业病虫害统防治面积2万亩;

3、全面完成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4、全面完成农业信息采用45条。我镇一直坚持每天事每天报,共向西部农业在线报送重点、亮点信息46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狠抓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根据我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资源优势,确定以特种养殖业和道教文化古镇旅游开发为主导,以藏鸡养殖和冷水鱼养殖为支撑,努力实现产业倍增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以现有海窝子古镇、阳平观、白樱桃基地、龙怀山庄、瞿上山庄等资源,把xxx镇发展成为购物、观花、餐饮、会议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依托xxx省、xxx市重点龙头企业—xxx市日兴特种水产养殖试验中心,在狮山村、阳平村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全镇以xxx益生康健农业有限公司藏鸡养殖为主的山地鸡养殖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合作社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全年形成年出栏山地鸡20万只,确保产销一条龙,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我镇成立的xxx市xxx镇石梯农业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食用笋竹种植,20xx年新增雷竹种植面积达470亩,使之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又途径之一。

(二)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落实减负惠农增收政策,积极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工作。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创业工作,积极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培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阳光工程等工作其中重点完成了如下工作:

1、我镇通过开大会方式,向全镇农民讲授实用技术,20xx年全年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652人次,新型农民100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10人。

2、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结合“挂包帮”活动,努力实现贫困户脱贫,扶持农村扶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7人。

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11679元,农业增加值增长率达3.6%。

(三)深入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工作。

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全年共完成石梯村3组村道建设500米,阳平村18组灌溉饮水工程750米,止马村5组防洪堤建设60米。

(四)创新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1、基地成立背景。

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镇成立了xxx市xxx石梯农业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助农增收为宗旨,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种植运作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入股作为成员。xxx市xxx石梯农业资源专业合作社地处xxx镇石梯村,现有专业合作社成员99户,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入股用于笋竹种植的土地面积为470亩,有4户种植大户已种植雷竹470亩。

2、基地运作方式及做法。

为合理分配专业合作社收益,稳定增加农户及种植大户收入,其具体做法是:

(1)、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每亩300元/年,为股份成为专业合作社成员,每亩年保底分配每亩300元后,参与合作社二次分配。其分配比例为收益分配的17%—20%。

(2)、种植大户以货币资金承包专业合作社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专业合作社成员。具体实施食用笋竹种植。其分配比例为收益分配的75%——80%。

(3)、公司垫支种苗款及技术指导。保证亩产1000公斤以上(含1000公斤),并按保护价每公斤4元收购,若高于市场价时,按照市场价收购;并参与有收益后的收益分配,分配比例第一年为5%、第二年为4%、第三年为3%,第四年不再参与分配。

(4)、专业合作社统一运作核算各种植大户生产经营活动,并于公司结算经济往来业务,年终核算收益分配以及兑现分配。

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运作模式,实现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农户二次获利,常年解决就业人员100余人,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目的。

3、基地规划及预期效益。

xxx镇石梯农业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根据石梯村村情进一步规划发展食用笋竹种植基地建设,预计到20xx年底种植面积将达600亩以上,这将成为石梯村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种植业效益相对偏低,耕作粗放、经营单一、科技含量低。目前我镇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撑,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种植业,经营管理粗放,优势不明显,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特色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仍很漫长。

(二)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扶持农业能力不强。当前,从沿海发达地区来看,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回报农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我镇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很小,在农村吸储重于放贷,农户信贷资金目前没有到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科技能力很低。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农业部门农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农民缺乏科技素质,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栽培水平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务工也只能卖苦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缺乏对农民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科技推广不够深入,设施农业发展缓慢。

(四)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是资金缺乏,想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人没有资金启动,另一面是个别有资金的人由于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利润低、周期长、见效慢,当前还确实存在有比农业龙头企业更为暴利、更为快速的产业,资金难以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流动。二是现有龙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优质名牌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显著。

(五)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大改善力度;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环境整治有待加强等。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镇党委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力克服、切实解决。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按照“依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标准化、外向化”的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切实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明晰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四)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七)突出新型机械的推广应用,强化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各村的检查督促,推动农业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农业工作全面落实。

农业调查报告

(基本情况略)xx乡纯属于农业乡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是xx乡发展经济的需要。xx乡是一个农业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决定着我乡经济发展的全局。据调查二00三年我乡农村经济总收3655万之中,农业收入占68%以上。我乡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农业结构的改变。

(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我乡二00三年粮经比例为35:65。乡党委、政府积极引进经济作物,如种植甘蔗1200亩,甘桔20xx亩,葡萄500亩,蔬菜5000亩,滇屯502优质稻1500亩,冬季玉米制种6000亩。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仅20xx年度冬季玉米制种收入600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20xx元,人均500元收入,占人均纯收入(1906元)的三分之一。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三)农业结构调整是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文范文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我乡经济生活己进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顺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及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大量的传统产业必须相应调整。

(一)农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结构调整从一九九二年至今的十二年,九二年党中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结构开始进入发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市场要求为目标的新阶段,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和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如我乡的皱皮菜辣的种植在农业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政府引导产品推向市场,农民收入可观,但未持续几年以失败告终。从九八年起纯属农业乡镇的xx乡,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甘蔗两大产业,但由烤烟政策的变化,实行“双控”政策,面积大大缩减,由原来的1500亩降到现在的300亩;甘蔗由于价格低,成本升高,致使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0亩下降到现在的1200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乡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积极引进公司,采取“政府+公司+农民”的形式,进行产品结构调整。1998年在试验178亩冬季玉米制种成功后,逐年进行推广种植,到20xx年发展到6000亩,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纯收入每亩800元,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动者素质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全局利益。现我乡冬季玉米制种实施五年时间,但农民不遵守合同,没有信任,出现一些违反公司合同的现象。二是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品种单一;三是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四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五是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六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乡20xx年第三产业总收入只470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655万元的12。8%,特别向外输出劳动力收入只有3万元。总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笔者通过调查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这龙头企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这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以合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三)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四)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合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

农业调研报告

政府为了实现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等目的,通过法定方法和方式将政府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特定的农业生产对象进行补贴,简称农业补贴。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农业补贴措施,促进和改善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进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制度并适应wt0《农业协定》规则十分重要,必须正确面对,妥善解决。

(一)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主要内容:农业补贴内容主要包括:

1、直接补贴。一是粮食直补。如20xx年起,国家按照实际种植面积,直接给农户发放补贴;二是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xx年起,国家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给予直接补贴;三是农机具购置补贴。20xx年开始,国家针对有对农业生产者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部分补贴;四是畜牧良种补贴。该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品种改良加快畜牧业发展;五是农业保险补贴。国家为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而对相关业务的保费给予一定的补贴。

2、间接补贴。即运用价格政策措施和市场干预等手段,向农民提供间接补贴。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xx年开始,当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时,政府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农粮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卖不出去的粮食,从而实现稳定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二是20xx年开始,执行粮油临时收储政策等收储措施。

(二)我国现行农业补贴的特点。

1、农业补贴具有特殊性。我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是不可替代。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强,市场风险非常大,同时农业也是食品供应的唯一来源,也是诸多工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原料来源。所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和发展。

2、农业补贴具有政策导向性。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决定了农业风险大,利润低。假如完全靠市场规则,资本和劳动力不愿意流入农业产业。资本的短缺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发展危机。为了促进农业的协调、稳定发展,国家有必要采取补贴政策。

3、农业补贴的规模具有局限性。过度补贴不仅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对工业和其他产业造成影响,同时也容易违反wt0相关的农业规定,造成国际贸易摩擦。

4、农业补贴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因受财政承担能力和wt0规则的限制,我们应集中财力,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农产品进行补贴,来提高类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需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对稳定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增加。但就目前农业补贴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项农业补贴法规,《农业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农业补贴的政策与规定很少提及,且规定不明确,操作难度大,而且内容已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利于实现农业补贴最初的目的;二是不满足wt0规则的要求。

2、农业补贴实施效果不明显。一是实施农业补贴之后,农业的产出效益仍然偏低,无法保证农业稳定发展;二是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只根据承包或种植面积发放,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直接种植农户没有享受到补贴款,而有土地未种地得到补贴款,挫伤了种粮户的种田积极性。

3、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补贴结构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的综合性补贴;第二类是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生产性补贴;第三类是以粮食最低收购价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而这些补贴大多数属于wt0《农业协定》中的黄箱补贴,黄箱补贴在短期内对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及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有明显效果,但对促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通过对十几年农业补贴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建议如下:

1、加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农业补贴实施。一是我们应借鉴国外对农业补贴立法好的经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农业法》,保障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力度,保持农业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兼顾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尽快出台《农业补贴相关法》,明确农业补贴的相关原则、对象、程序、资金来源、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法律规定。三是结合我国农业实际,出台修订具体的农业补贴条例,保证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四是遵守wto《农业协定》有关规则,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方式。wt0《农业协定》将农业补贴分为三类,即黄箱补贴、绿箱补贴及蓝箱补贴。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大多以“黄箱补贴”为主,而“绿箱补贴”功能措施手段缺泛。所以,我国应加强对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粮食援助补贴、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如秸秆还田,有效解决秸秆禁烧抛问题)等“绿箱补贴”措施。

2、加大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补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产出效益低。我国应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3、加快农业人才资源的培养推进。我国农民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农民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人员不断增加,因为地少人多,加之每年午秋两季收种时间短,种田产生经济收入有低,50岁以下农村人员大多数不愿意在农村种地,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所以培养农业后备人才的意义非常重要,任务非常紧迫,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十分关键。多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农民技能培训工程,但因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提供保障,导致无长期规划和目标、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我国应立足于现代农业长远发展与近期现状相结合的需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真正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20xx年2月7日—20xx年4月30日。

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学校开具毕业实习介绍信,学生到所在县(市、区)农业局报到,由各县(市、区)农业局具体安排实习单位。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当地农技服务及生产需要,毕业实习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和掌握当地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调查主要作物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学会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园林艺术作品设计与制作;

3、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技术,开展农产品市场调查;

4、了解和掌握动物养殖技术,开展养殖业现状调查;

5、参与当地农村科技服务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五、考核方法。

毕业实习成绩根据学生实习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和技能考核三方面综合评定。实习成绩按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计分。实习期间缺勤1/3或者不遵守实习纪律,又不接受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实习成绩不及格的,学校不安排补考,将延期毕业。

六、实习要求。

1、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后及时与学校教务科取得联系;

2、自觉遵守实习单位纪律,服从实习单位管理;

3、注意实习安全,避免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6、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作品、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实习鉴定及毕业设计等毕业实习材料,按时按质完成实习任务。

农业讲座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农村居民,我一直很关注着农业和农民的生活。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农业讲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收获。这次讲座不仅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农业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加这次讲座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开始了解决农业中最紧迫的问题-土壤保养与恢复。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侵蚀和疲劳已经非常明显了,离开好的土地,再好的技术也无法使农业发展的长久。从讲座中我了解到,保护好土地的关键在于科学耕作,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实施耕作轮作,以及施用有机肥料等多种措施来促进土地的恢复。当然,为了实现这些努力,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讲座中谈到了农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我们应该了解并使用一些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优化作物种植、化肥施用、病虫害预防等等,使农业生产成本得到了控制和有效控制。同时,大数据的应用也可以协助我们进行生产管理、销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讲座中,专家们还分享了许多经验和技巧作为一个成功的农民。他们强调了现代农民需要具有创新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必须对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有敏感度。品牌和信誉是现代农村社会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农民和农村企业要用信誉和品牌赢得市场。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充分了解和学习,制定的计划体系,农民就能够在现代农业的浪潮中获得成功。

最后,为了成功地发展现代农业,专家们呼吁整个社会各界都要支持和鼓励农业的发展。政府可以优化政策,撬动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扶持农村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可以向农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资源,而消费者则可以通过购买农业产品来支持农业。这样,整个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能够共同创造一条有质量和健康的农业供应链,并迎接更好的明天。

总之,这次农业讲座让我获得了很多有关现代农业的新知识和经验,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作为一个农民,我更加深入了解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包含的多元因素,并将会把这些知识积极地应用到我的种植生产中去,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收获。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农业的发展,支持农民和农村的生产,让更多的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以及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食品安全和生活品质。

讲座心得体会农业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关系着亿万人民的衣食住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我参加了一场农业主题的讲座,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体会与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农业讲座的理解,并且展示了我对农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首先,农业讲座中,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紧缺,传统农业模式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讲座强调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包括基因工程、无人驾驶农机等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引入将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益。同时,讲座还提及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为农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创新将带来未来农业的巨大突破。

其次,讲座中对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强调让我对农产品更加重视。如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了农产品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农药残留等问题,不仅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效益。因此,通过讲座的学习,我认识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不仅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农业讲座中强调了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曾经,农业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境的破坏,但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讲座中提到了农业生态的保护与构建,例如湿地恢复和土地保护等。这些举措有助于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质量。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农业模式,给农产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四,讲座中关于农民职业形象的探讨让我对农民产生了新的认识。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农民是勤劳、辛勤劳作的形象,然而在讲座中,我了解到了农民的形象正在发生着变化。讲座中提到了农民的创业创新精神,例如农村电商和众筹项目等。这些创新让我认识到,农民不再只是务农,他们也渴望通过创业获得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最后,通过参加这场农业主题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领域。农业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职业形象的更新将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与前景。我对未来的农业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与合作,农业将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农业讲座心得体会

2021年11月30日,我校农学专业组织了一场农业讲座,主题为“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本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心灵受到深刻的触动和启迪。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二、工业化农业与可持续农业。

农业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工业化农业,另一种是可持续农业。工业化农业的劣势在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过度使用会导致耕地退化,环境污染。可持续农业则强调科学耕种、合理利用资源,注册农药、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数字化农业技术。

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对于精细农业而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农业生物技术可提供更精确的土地测量和施肥技术。不仅如此,采用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农业工具,可实现高效自动化。

四、绿色化农产品销售。

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加强,绿色食品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强化了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绿色化的农产品拥有更高的溯源性,有机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志的出现,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因此,提供绿色化的农产品,不仅在保护我们的环境,也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五、农业与人类健康。

人类的健康离不开食品和农业。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开发中国家,也涉及到发达国家。要实现全人类的健康状况的提高,农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农业改革,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实现可持续化的农业生产和消费,才能实现全球高质量的健康和安全食品生产。

在结束语中,我要表明对于此次农业讲座的赞扬和感激之情。希望专业的学者工作者能够推进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农业的宣传,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为环境保护、美好生活提供更好保障。

农业辞职报告

您好!

直到现在我终于下决心和您说我的心事了,之前在很多场合里我想和您直说,可是却又说不出口,我怕说出来伤害你您的心。可是现在我不得不说了,因为我决定不再去农行上班了,我要辞职了。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由于您对我的赏识,我才得以进入农行最好的网点——观城支行学习,并于不久后上调至综合管理部担任人力资源这一重要岗位。在这将近半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怀感激!

我决定辞职,是有原因的。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着一个价值逻辑,即人到这个社会上来是干什么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这一点谁也逃避不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是我们不能白活,我们要向世界证明自身的价值,因此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绚丽的彩虹。我认为,作为一个智商不是太低的人,他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有强烈的信念,加上持续不断地努力,就能做成大多数的事情,而对于不同的人,做成一件事情的价值是不尽相同的,另一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英雄无处不在,故一个人如果选择他喜欢做的、适合做的、擅长做的事情,他就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选择大于努力!

虽然我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但是我发现了一个不适合做的领域。在农行将近半年的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不适合在银行工作,这源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并且发现自己不适合做操作性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与父母、同事商量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做出了辞职的决定。现提出申请,希望能与今年12月31日正式离职。

虽然我知道我辞职后未必能够找到比现在的工作更好的,因为银行的工资和福利在全国各行业都是数的着的`,可是我只是觉得银行工作真的不适合我,我没有继续努力工作下去的动力了,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对于由此为农行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但同时也希望领导能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

年轻就要多加尝试,不就是从头再来嘛。对关心我、支持我、理解我、不理解我和质疑我的人,我用毛主席的一句诗来表明我的决心和信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希望我的辞职不能够给领导带来任何的不快,因为现在社会人才多得是,而银行工作是很多人拼破了头皮也想进来的工作,所以领导大可不必为失去我感到任何的惋惜,人才真的很多。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有愧于领导对我的栽培,我在这里说声抱歉,请原谅我的辞职!

农业报告农业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开展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再保险责任按赔付率分段确定,目的是既向各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不超过115%),又限制农作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不高于15%)。而我国,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农业保险更是呈萎缩趋势,导致农业保险人才奇缺。因此,为了农业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开展对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代培、委陪、函授等多种方式培养基层农业保险业务骨干,同时,要在大专院校培养具有农业保险系统理论的高级专业人才,确保农业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美国农业报告

经市政府批准,市现代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于20xx年11月16—25日赴美国加拿大考察了两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在加拿大温哥华、安大略省多伦多和美国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考察团成员就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品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政策保险和财政支农投入等问题,与当地政府官员、产业协会的农业工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接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美国和加拿大不仅是工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两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宽广,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两国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都很小,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左右,加拿大的农业人口也仅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7%左右。但两国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很高,一个农业人口可养活100人以上。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很高,农业发展和农业科研等一切都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促进产业发尽其所有。两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职能管理和政策支持十分明确考察期间,我们访问了美国加州政府农业部门和unitedagribusinessleague(ual)协会,pacificcommercegroup,llc(太平洋商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围绕政府职能作用进行了充分地探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各级政府部门是相关信息的集中点,包括种植类型、市场需求、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等,以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成果信息等都通过政府部门向农民发布,农民根据科技成果及其试验试种、市场需求等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和进行病虫害防治,政府和研究机构提供咨询和指导。对于一般科研项目的确立,也是完全以市场为需求。研究部门通过政府等途径所收集的信息,了解农业生产中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做出科学论证而形成研究项目。此后,可与农户、农民协会和公司联合,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或者申请州一级的基金项目,政府还帮助提供贴息贷款。总之,项目应用的针对性很强,又有一定的市场保障。

(二)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世界领先。

年产25万公斤葡萄酒酒厂,需要12000—15000亩的葡萄生产基地作为依托。酒厂与农户之间,通过商会或协会以订单的形式,既确保酒厂生产的原料需求,又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售。围绕优质葡萄的生产,商会或协会与院校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建立品种更新、技术服务体系,确保高产优质葡萄的生产。同样,在洛杉矶考察加工企业发现,他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产业化。在加州地区,十大农产品的生产产值排列顺序是奶产品(63.6%)、养牛业及制品(10.5%)、蛋类(5.2%)、苗木产品(4.8%)、橙子(3.3%)、牧草(2.4%)、蔬菜(1.3%)、鸡、猪肉制品(1%)、仔鸡(o.8%)和草莓(0.6%)。应该说,发展什么,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产业结构十分合理。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非常健全。

在加州考察期间,深深地感受受到了美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深入人心。农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美国的农业标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农业技术法规;实施生产操作规范;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体系认证;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美国和加拿大都十分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美国,从联邦到各州都制定了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从品种选育、生产管理、收获技术、产品加工等都有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和加拿大都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和实施细则,并以政府法令和条例的形式颁布,为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加拿大的《食品药品法》等。对涉及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性状及其产地环境的标准,都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发布技术法规、法令和指令来强制执行。在建立的完备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专业人员的权限及分工也十分明确,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

(四)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完备成熟。

行业的不正当商业行为,以及为新的植物品种提供准专利保护;(6)加强运输和市场管理,使不同地方的农产品,从农户开始,经过国家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最后进入国内或国际大市场,为生产者、运销商、出口商、农村社团、政府中介提供有关物流的信息。

(五)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服务机构相当完善。

业保险的中介机构,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农业保险管理制度。美国农险是建立在对农业灾害数据长期的统计和精算基础之上的,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很高,服务工作非常及时到位。

二、几点启示。

(一)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市场的需求是农民(农场主)生产的动力和基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商会、协会等各种民间组织,也是尽可能收集包括市场在内的各方面信息,并提供给农民,为其决策服务。配合这种农业生产的需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选择他们应用研究的课题和实用技术的开发,以帮助农民促进生产,真正实现育、种、加、销一体化.使农业生产实现持续稳定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第一,要把市场放在首位,把它当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出发点。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才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实力。第二,企业和农户的所有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重视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注重市场调研,重视市场营销。第三,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我市发展农业,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而且要放眼国际,在国际大市场上找出路,积极拓宽农业发展空间,特别是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

(二)坚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所谓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程序和管理轨道。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市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同缺乏有效便捷的检测手段,消费者不知道哪个产品是绿色农产品。此外就是同一产品同类品牌过多过乱,消费者难以识别。

今后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统一制订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原产地保护和产地编码的应用工作,开展农产品和生产基地的认证活动,为品牌农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提供大量安全优质的“武汉制造”的农产品。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新品种,并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结合“科技入户”活动,开展科技人员联基地、联合作社、联龙头企业、联大户活动,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并且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绿色证书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同时有重点地培训一批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青年农民企业家,使他们成为农业品牌培育的骨干力量。

同时,要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投入,增强检验手段,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对农产品检验机构检测标准的核查,加快采用国际检测标准的步伐,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先进性,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三)改善政府管理模式,抓好农产品营销管理工作。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抓农业的主要途径是重视产前、产中的服务,如提供优质种子和先进生产技术等,农产品基本上是统购统销,不存在开拓市场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如何搞好产后服务,搞好农产品营销和物流配送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所在,是各级政府一项很重要的“公共服务”。近几年来,我市在农产品物流配送工作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规模小、优势不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除了在政治上服务于农业农村工作以外,更要注重工作职能的转换,要把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当作关爱农业、关爱农村、关爱农民的实际行动,要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那样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要在各级农业部门建立农产品营销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和编制,努力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培育、发展和指导工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在工商、财政、税费、土地、信贷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给农产品物流配送业予以大力扶持。要积极鼓励和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建设。要通过项目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整合有关力量,积极培育省市级标准的农产品集配中心,精心打造农产品物流配送业的“龙头企业”。要通过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精心运作,不断推动我市优质农产品进酒店、进食堂和进超市活动,逐步扩大我市农产品的销售半径。

(四)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全面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稳定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乃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工具之一。在发达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有政府参与,政府也应该参与,否则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将是十分有限的。要尽快建立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争取早日立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构思:

(1)农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可由若干个保险公司组成,构成一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共同体。

(2)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可以以“政府推动+商保代理”模式为主导,集政府、企业、社会之力,为广大农民撑开农业保险这把伞。区级政府要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对农民的'保费给予补帖。

(3)保险对象以种养大户为主,重点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保,特色农产品基地以村为单位联户参保。

(4)责任范围以保大灾为主,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种养品种为主。

(5)核损理赔工作可以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乡镇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基层农技队伍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协同代办理赔定损工作。

农业服务报告

根据农业农村部《西藏自治区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xx年第4号)、《西藏自治区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藏财农(20xx)56号)、《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工作通知要求,关措美县认真开展我县20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期自查评估工作,客观实际查找不足,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

措美县20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xx年1月组织实施,当年12月竣工并完成县级初验,待市级终验。

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组织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0.3万亩。(其中:1.农业措施:土地平整0.2万亩,客土改良2857.8亩;2.水利措施:主渠0.112公里,支渠19.227公里,斗渠5.793公里,退水渠2.65827,渠系建筑物1701座;3.道路措施:田间道路19.68公里;4.林业措施:农田林网11294株;5.科技推广措施:示范推广0.3万亩;测图配方检测点42处)。

1.项目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1275.5202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2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99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06万元,县级自筹资金445.520206万元)。

2.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进度完成100%。

3.资金使用情况:20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275.520206万元,项目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分别为:中央财政资金执行数为625万元,执行率100%;地方财政资金执行数为650.520206万元,执行率达88.5%。项目总资金执行数为1200.9万元,执行率达94.1%(工程款质保金未拨付35.5万元,设计费未拨付7.088万元,设计费结余5.544万元,监理费未拨付5.316万元,管理费21.08719万元)。目前正在实施项目决算审核工作,将决算审核完成后拨付剩余工程款。

项目建成后,措美县措美镇、乃西乡5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572户1742人受益,在原有的3000亩耕地增加至3114.2亩,新增耕地114.2亩,新建配套水利设施,解决了19.33公里群众灌溉难的问题,实现科学灌溉,实施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系数可从现在0.45提高到0.65,年可节约用水量53.33万立方米。项目实施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农业生态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农牧民群众增收,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项目的建设随之将产生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从而促进社会局势更趋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基层干部和村民对项目的'满意度分别为100%与98%,从不同程度深层次对项目进行自评,自评分值为95分。

通过实施高标农田建设项目,达到以下成效:

1.生产条件有效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进程。

2.社会效益功能显著。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让农牧民群众真是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3.管理使用明显增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优化耕地布局,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田间管理能力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一)项目选址困难。“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农牧业发展,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宜耕地已基本建设完成。因措美县天然草场广布,耕地分布散乱且坡度大,剩余耕地建设难度更大,项目选址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适度减少措美县高标建设任务指标,因地制宜,适度放宽建设标准。

(二)项目建设困难。目前,措美县剩余耕地连片面积小、坡度大,群众对高标项目建设要求高,按目前亩均4251.73402元标准建设实施难度很大。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适度提高投资标准。

(三)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强,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层面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

在今后工作中,我县将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抓紧粮食生产,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1.抓好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市级统筹、县级农业农村局实施”的管理机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措美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来抓。

2.抓好20xx、20xx年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注重规划引领,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科学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标准及内容。要坚持提升项目资金标准,切实落实“粮食功能区”地块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力争实现4个(乡)镇高标项目建设全覆盖。

3.抓好“补短板”导向。要坚持以实施水利、田间配套、全程机械化为抓手,加强林、田、路、水、技、管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的目标。

农业报告农业调查报告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1、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是积极推进了林业产业化。各乡镇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岳纸集团原料基地扩建机遇,按照“稳杉稳杂,扩竹扩松”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全县马尾松和楠竹面积已分别发展到34万亩和36万亩。面积达1200亩的连山苗木基地每年可向本县和周边县市供应优质林业种苗500万株。二是着力优化了种植业品质结构和发展了订单农业。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订单面积达1万亩;优质油茶和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全部由贤胜油业公司订单收购;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礼品瓜订单达0。5万亩;蚕桑面积发展到xx亩,蚕茧全部由县种子公司订单收购;烤烟生产面积发展到3000亩,全部由县烟草公司订单收购。三是大力扶持了畜牧业生产大户。以外销型“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山羊和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继续向大户方向发展,全县年饲养牲猪100头、山羊50头、肉牛10头以上的大户分别达到300、400和30余户。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竹木、草食牲畜、蚕桑、柑桔、花卉苗木、药材、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烤烟、茶叶、辣椒等11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多达110万亩,其中14。5万亩优质粮油、水果蔬菜基地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我县还成为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商品羊生产基地县及全国21个楠竹生产示范县、湖南省12个楠竹产业化生产基地县之一。

2、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广大群众积累了不少生产工艺和生产经验。明末清初,洒溪乡就有群众开始利用楠竹造纸,根雕等工艺水平也令人赞叹不已。上世纪90年代,畜牧技术人员在积累群众养羊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林间草地商品羊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本品种选育、吊脚楼式羊舍建筑设计、适度规模生产等一整套饲养配套技术,先后获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国家及省级大奖。与此同时,农产品结构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已形成食用油、茶叶、粮油、果品、竹木精深加工等系列产品,产品综合优质率达40%以上,并拥有了一批市场看好的拳头产品。贤胜油业公司生产的贤胜牌植物油获xx年湖南省第xx届国际农博会最畅销产品奖和湖南省第xx届西部农博会金奖,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论证,产品畅销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县园艺场生产的脐橙获国家农业部检测中心优质证书,并申请“神脐”牌注册商标,产品出口俄罗斯等国。

3、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通过积极探索与本地实际和市场相适应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带农户”、“市场连农户”、“科技引农户”等模式,我县相继成立了西瓜、蚕桑、紫株、灵芝、粮油、山羊、脐橙、楠竹、无公害蔬菜等9大专业合作组织,拥有会员4872户1。57万人,大大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每年可助农增收1。12亿元。县山羊协会参与组织了全县90%以上的商品羊产销,交易网点覆盖湘、黔、桂等省20多个县市。县脐橙协会则将交易拓展到中俄边贸市场,每年可向俄罗斯等国出口120吨以上的优质“神脐”,其在广东、上海、香港及东北地区的销售额也日渐扩大。县西瓜协会、蚕桑专业合作社还被纳入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示范组织扶持项目。

4、加工体系逐渐完备,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24个,拥有固定资产总额1。87亿元,从业人员5132人。其中,市级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纳入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规划建设项目的企业有3家,贤胜油业公司还晋升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9亿元,占工业产值的16。1%,比上年增长18%。实现年销售收入1。78亿元,增加值0。46亿元,实现利润771万元,上缴税金1032万元。

5、市场体系逐步健全,销售网络不断拓展。通过大力开发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订单农业、会展农业及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培育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全县农产品销售网络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各类农副产品市场26个,年产品交易额达10。5亿元。其中,马鞍商品羊交易市场已形成集山羊品改、养殖、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销格局,年交易商品羊10万只,交易额达0。26亿元。同时,全县农作物订单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主要经济作物订单比例在36%以上,养殖业订单比例达到40%。

1、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一是多数企业设备简陋,生产手段落后,产品多以“原字号”出售,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有限资源,而且对县财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很小;二是企业与农户联系松散,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技术和营销人才严重匮乏,科研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四是企业布局分散,产业关联度不高,生产链条较短,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既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滞缓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2、原材料需求矛盾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我县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创新技术落后,农产品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加工业发展需要的优质专用原料。同时,原材料生产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与加工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加上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作坊式生产的水平上,加工粗放,原材料浪费严重,尤其是林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相互之间存在掠夺资源甚至“内耗”现象。

3、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县乡财政相当困难,投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十分有限。加上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生产和收益周期较长,金融部门和民间资本很少涉足,许多经营大户和企业经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贤胜油业公司正在进行的年产1万吨植物油生产线扩建工程,因资金缺乏而进展缓慢。据调查,我县现有的12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平均资产仅150万元,总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只有3家,年产值过3000万元的只有2家,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十分有限,制约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对农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不足。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目前,全县仅组建了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稳定性差,且参与到组织中的农户只占总数的5。2%,大多数农民仍游离于合作组织之外。由于没有健全的科工贸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以及防疫检疫、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在内的服务组织,加上已建立的农民专业组织自身也存在法律不健全、规章制度不规范、工作程序、服务范围和合作程度等不完善的情况,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的要求。

5、农业产业化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指导,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一些乡镇和部门只看到局部效益、眼前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整体效益、长远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重复建设了一些特色、优势雷同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广了一些可能加速水土流失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加工企业的恶性行业竞争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并引发了一些工农矛盾。如长城纸业、恒达纸业等企业一度因污染问题而被迫停产。一些地方热衷上项目,重生产、轻销售、更轻服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销售市场没有保证。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在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着“婆婆过多”的现象,更缺乏部门间的必要协调,导致信息不畅,生产、加工、销售脱节,不仅造成了重复引进与建设,还形成了加工企业优质原料缺乏,而一般性农产品原料却大量积压,外销不畅,内销不旺,影响了农业持续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和湘西地区开发机遇,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主线,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实现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加工转变、传统作坊式加工向现代高新技术转变、资源消耗向高效利用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化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安全化、产加销一体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要加快基地建设。继续做大做强烤烟、蚕桑、“神脐”、辣椒、茶叶、优质瓜果蔬菜、优质稻等七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同时借我县申报“广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之机,大力发展竹木加工原材料供应基地,逐步形成“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集约化水平。二是要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做优、做大、做强”的原则,大力扶持贤胜油业、恒达纸业、金裕竹业等一批前景看好的龙头企业,再努力打造1—2家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之既能带动基地发展,又能拉长产业链条,并在开拓市场、加工增值、打响品牌、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更大的优势,以辐射和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发展。三是要努力发展服务体系。根据基地、农户的需要,加强技术、信息、流通设施建设,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益和分担风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工贸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运销服务等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沟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降低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

第二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一是继续扩大大中城市市场。目前国内农产品销售主要流向大中城市,我们仍然要把城市作为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通过各类农博会、展销会和推行网上交易,积极扩大我县无公害的、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在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将更多的的农村人口转入小城镇居住,并使商品性消费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趋向,拉动农产品内需。三是大力开拓国外市场。要借我国入世和我县一些企业品牌打入欧美市场等有利条件,根据国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和质量标准,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不断开辟、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