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试卷答案及(精选14篇)

小编: 薇儿

范文范本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词汇资源,丰富我们的文章内容。范文范本一览:这是一份由专家精心挑选并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集锦。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

1.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8,其他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是()。

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的周长都是四条边长度的()。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妈妈的体重大约是48()。

一个苹果重约150()。

小明家12月份用水2()。

一辆汽车载重8()。

4.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或“=”。

23×8()24×7。

24÷6()28÷7。

4吨20千克()4200千克。

0×30()0÷30。

386÷3()999÷9。

302×8()2400。

7.六一儿童节,六(1)班用彩色小灯泡布置教室,按“一蓝二红三黄二绿”的规律挂起来,第100个灯泡是()色的。

8.一个数由8个千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9.估算,照样子写出最接近的整百数。

385+226600218+679()。

129×6(6=""()。

1.最小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2.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乘数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4.把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为80厘米。()。

5.要检验两个数相除的商(没有余数)是否正确,不可以用除数除以商来验算。()。

1.25×2÷2结果是()。

a.25b.50c.100。

2.1×0=()。

a.1b.0c.10。

3.680×5的积是()位数。

a.三b.四c.五。

4.下面的算式中,()的商最接近15。

a.96÷6b.48÷4c.38÷3。

5.一个鸡蛋比一个苹果大约轻()。

a.100克b.1千克c.1吨。

1.竖式计算。(12分)。

507×8161×3。

86÷7600÷5。

2.脱式计算。(16分)。

34×6+23476+62×2。

1.一个服装公司要做一批女士风衣,已经做了4天,每天做145件,还差420件。这批风衣原计划做多少件?(9分)。

2.小红家有两张一样的正方形桌子,每张边长8分米。(10分)。

(1)把这两张桌子的桌面分别围上花边,共需要花边多长?

3.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8分)。

8.8005八千零五9.900500200800900。

二、1.√2.3.4.5.√。

三、1.a2.b3.b4.a5.a。

四、1.405648312……2120。

2.243423438200。

五、

六、3+4+5=12(厘米)。

(2+5)×2=14(厘米)。

3+3+5+7=18(厘米)。

七、1.145×4+420=1000(件)。

2.(1)8×4×2=64(分米)。

(2)8×2×2+8×2=48(分米)。

3.6种。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你满意的答案。(20分)。

1、八百三十五万九千零四写作(_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___)。

2、1.75小时=(_)小时(__)分钟7800平方米=(__)平方千米。

3、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_∕_),每段长(_)米。

4、分数单位是110的最小真分数是(_∕_)。它至少再添上(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最小的奇数。

5、甲乙两数的比是8:5,乙数是25,甲数是()。

6、在25:x中,当x=()时比值是1,当x=()时,比无意义,当x=()时,可与23:2组成比例。

7、甲是乙的2倍,丙是甲的2倍,那么甲:乙:丙=()。

8、某工人生产200个零件,其中4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9、一件工作若完成它的5∕12用10小时,若完成它的2∕3用()小时。

10、已知m、m两数的比是2:3,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6,那m=()。

二、火眼金睛识对错。(6分)。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2、比3小的整数中有1和2。()。

3、9∕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因为4567所以1517。()。

5、最简整数比的比值一定是最简分数。()。

6、一幢7层楼每层的高度是相同的,小宁从底层走到三楼要用40秒,那么走到顶层需要140秒。

三、快乐a、b、c(6分)。

1、一个数(零除外)除以19,这个数就()。a、扩大9倍b、缩小9倍c、增加9倍。

2、一种脱粒机34小时脱粒910吨,1小时脱粒的吨数()910吨.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

3、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5、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锯()个。

a、4b、8c、16d、32e、64。

四、小神算(23分)。

1、口算(5分)。

2、求未知数x(4分)。

7x-434=2.25x-14x=6。

3、脱式计算能简则简(8分)。

(1118×922+13)÷712。

4列式计算(6分)。

一个数的3倍与25的差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8与16的积,加上5除59,和是多少?

五、实践与探索(15分)。

1、右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板,用它围作侧面,并分别配上不同的底面,做成长方体或圆柱体,接头处不计,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自己测量,保留整数)。

(1)如果给它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以bc为高的圆柱体,求这个无盖圆柱体的表面积。

(2)如果给它配上一个正方形的底,作为以ab为高的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几何操作题(单位:厘米)。

在一个长方体中削去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剩余部分的体积。

六、实践应用(30分)。

2、一个筑路队铺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铺1.6千米,30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1、天气日历;2、雪,冰雹;3、切碎,加热,搅拌;4、空气;5、物体振动;6、低(强);7、气体;8、关节,肌肉;9、切磨,搅拌,润湿、初步消化。

二、我会选择:共20分,每题2分。

1、b;2、a;3、a;4、c;5、b;6、c;7、b;8、a;9、b;10、a。

三、我会判断:共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四、我会连线。共10分,每线2分。

五、我来回答。共20分,每小题10分。

1、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并写出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使用方法: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熄火时,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火后需再重盖一次,以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火。

2、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血液循环,心脏会变得强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能使身高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使肌肉变得发达。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胃肠消化能力增强,营养吸收完全,发育更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预防疾病。

苏教版2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识字写字(53分)。

1、端希朋从竹。

2、碧、峰、影、廊鸦、鸥、杜、雁永、勇、奇、棋子。

赤、翅、丛、从专心致志天长日久。

3、菠、萝朗、腿裙、衫松、树。

4、块迷人慢慢。

根小巧飞快。

5、(1)黄灿灿红通通。

(2)家家户户高高兴兴。

6、(1)表扬(2)传扬(3)感动激动。

(4)茂密的蓝蓝的黄黄的尖尖的。

二、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23分)。

1、寒暑云月生龙。

练功六色古今。

2、

(1)中秋团圆月饼饺子拜。

(2)眨眼弯弯荷塘荷叶。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狐狸威风安培专心。

三、课外阅读(12分)。

1、c2、a3、b4、c5、a6、a。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苏教版

一、(谱写自豪询问沙漠思索救援神秘警惕)。

二、(探望-病人救援-略掌握-略夺走-略传递-信息驾驶-略)。

三、1、(表扬、佩服、奇特、思考)。

2、(谦虚、悲痛、出现、慌张)。

四、略。

五、(35124)。

六、1、风筝慢慢地飞上了蓝天。

2、我们必须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大片大片的雪花像柳絮一样随风飞舞。

4、南沙拥有海洋生物。

七、按课文填空。(7分)。

1、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天相连、拍案叫绝。(2分)。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唐、《塞下曲》、略。(2分)。

3、白生生、喜盈盈的满足、清、香气扑鼻、浸在香海。(3分)。

八、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圆球和小辫儿;美。

2、绿油油、红通通;嘟嘟嘟、唧唧唧。

3、清香、醇香、浓香。

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打乒乓球。

二、1、后悔(懊悔)央求(哀求)。

2、略。

3、假如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游玩了。

4、……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让流浪汉返老还童;流浪汉仍然按老样子生活。

5、我们从小就应珍惜时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p1:

一、填空:2、(1)毫米(2)厘米(3)分米(4)米。

3、2厘米2毫米5厘米8毫米。

二、判断:

(1)×(2)∨(3)×。

p2:

三、(1)吨(2)千克(3)千米(4)千克。

四、解决问题:

1、15000元2、280千米3、略。

p3:

二、1、b2、a3、c。

三、1、米,合2千米。2、400千克。

p4:

五、(1)255个(2)略。

p5::(略)。

p6:

一、(1)106(2)754(3)429(4)374(5)900。

二、1、×2、×3、×4、×。

三、(略)。

四、(略)。

p7:

一、1、772、5863、

二、1、2500米2、435元3、(略)4、(略)。

p8:

一、1、c2、a。

二、2、105只320只。

p9:

一、1、四条四边形2、四边形443、20分米2米4、16厘米。

5、(略)答案不。

二、1、a2、a3、a。

三、(1)10米(2)8米。

p10:

一、略。

二、1、b2、b3、c。

三、16厘米。

p11:

一、1、c2、a。

二、1、90厘米2、18米3、略4、略。

p13:

一、1、c2、a3、c。

二、略。

三、1、32分米2、36米。

p14:

一、17÷5=3……2。

二、略。

三、11÷5=2……112÷5=2……213÷5=2……314÷5=2……4。

四、解决问题:75÷3=25(元)。

p15:

一、8,9,9,6,9,8.

二、1.12,13,14。2.6张剩4张。3.5,6。4.47。

三、略。

p16:

四、1、7个还剩3个。2、7车还剩1吨。3、12元。

p17:

四、1小时35分。

p19:

四、310×3×2=1860(元)五、略。

p20:

三、1.b2.c。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此次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

3.体现了灵活性。在考察学生“数的运用”的内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显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三、试卷具体分析: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一大题,小小神算手。此题分为口算、竖式计算、脱式三种形式,题量较大,对学生来讲,稍不细心就会出错,计算能力很强的学生也会因为马虎没有全对,在计算方面仍需要加强练习。

二大题,小小选择员。其中1小题,一定有一个是(红球),大部分学生填的是a答案有,c答案也有,没有经过仔细想。

五大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

六大题,小小解答员。共5小题。大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

四、对试卷的评价: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

五、从答卷情况看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试卷各种不同题型的抽样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学生书写大部分较为整洁,格式相对规范,反映出教师对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重视,学生学得相对较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做题细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加强。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本次考试,三年级一个班31人的平均分是68.26分,优秀率是4.8%,及格率83.3%。总体成绩尚可,优生比较少,但后进生面相对较广。以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4。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3、4、6、7小题。本题平均得分率约60%,全对的约10%,总体情况不太好。

2、选择题:第3小题等量代换很多学生思维转不过来,这说明平时的思维训练不够。第5题计算选择出错也很多。

3、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五个知识点。其中3、5小题出错最多.对于什么是对称轴不清楚,如何正确地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就不知所错了,结果失分较多。第3题没有仔细理解题意,认真分析。

4、口算、列式计算题:口算12个小题。通过批改,发现全镇学生对此题掌握得还可以,得分率在80%以上,有个别学生掌握的较差,偶尔能做1题到2题。错的较多的是60+670,860-80,55x5这几题。建议教学中做好补差工作。用竖式计算,此题正确率在7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的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十位相乘时不会对位;(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不知道在个位补0,.漏写余数。

5、解决问题。共4题,其中第3、4两题错误率达60%以上,第3题一步就能解决,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用两步解答;而第四题需要同学们设计租车方案。有的同虽然设计出来了,但是不是最省钱的方案,不符合题的要求结果失分较重。这里看来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1997—2008年的年历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2、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

3、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年、闰年。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8天,有时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2、计算全年天数。

(1)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

(2)计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方法一:根据原有知识,直接说出2011年有365天。

方法二:31×7+30×4+28=365(天)。

方法三:30×12+7-2=365(天)。

(3)提问:想一想,2012年一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板书:365+1=366(天)。

(4)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2)学生考教师。

请学生在手中的年历卡考考老师,学生只要告诉老师是哪一年,老师很快就能说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又意犹未尽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窍门儿,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3)出示1997—2008年各年份2月的月历。

(4)观察。

(5)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6)分组计算。

(7)交流结果。

提问:一、二、三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没有)。

这也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

(8)阅读教材第79页下边的内容。

(9)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

(10)理解“一般”和“必须”。

提问:四、五组,1900÷4有余数吗?(没有)但它不是闰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书上用了“一般”和“必须”这两个词,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分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讲述补充资料。

(12)出示华罗庚、陈景润、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伟人图片及出生年月,请同学们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巩固练习: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先指名学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几天?

(2)算一算,平年1年有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3)交流结果。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1)提问:小强是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回答。

(3)说明理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

(1)提问。

(2)口答。

(3)质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张华今年5月份满10岁,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组内一个同学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另一个同学是前天过得生日,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组学习。

(2)先完成第一问。

(3)猜一猜,第二问中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据小组中每个人提供的线索,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5、小结。

四:布置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个空1分,共24分)。

4.6;6×6=36平方厘米5.506.(1)千米(2)厘米(3)米;吨。

(4)千克7.0.7106。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2.×3.×4.×5.√。

三、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c2.a3.b4.b5.b。

四、计算。共30分。

31×20=620300÷5=60480÷2=24030×50=1500。

2、列竖式计算。打的题目请验算。

16.4-7.8=8.6823÷8=103……356×72=4032。

782÷6=130……21.6+8.7=10.330×45=1350。

五、作图题(5分)。

六.看一看,填一填。(7分)。

鳄鱼池西西南东北西北东东南。

七、解决实际问题。(28分)。

1.426÷2=213(千克)213÷6=35(个)……3(千克)35+1=36(个)。

2.36×12=432(元)12×12=144(元)。

4.(30+25)×2=110(米)30×25=750(米)。

5.(1)周一;周三(2)105---120。

(3)(130+15+100+120+125+110+101)÷7=113(米)。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主要特点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下面针对本次考试试卷分析如下:

1、全班41人41人考试,优秀率36%及格率85%。

2、填空题中的除法平均数失分高。

3、判断,选择题完成较好。

4、计算题是部分学生真确率低。

5、解决问题,列式计算错的多。

6、考察位置与方向完成较好。

7、统计失分原因是不会自己读题读表,这需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做题的能力。

存在错误的类型:

1、书写不规范。

2、审题能力差。

3、题目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惯性造成失误。

对新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数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把数学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让学生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乏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予以特护,及时给予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学生答卷总体情况正常,学生对于基本算理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较好,但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规范、仔细检验、认真审题等)方面、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或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差距。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较容易,不过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三、关于试题解答情况试卷反映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为: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答的较理想,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较准、较实,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基本到位。

2、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

3、操作题学生能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画出平行四边形。

4、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较好,只有少数学生出错。

四、试卷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审题不够认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如:解决问题第二题,学生就根据以往习惯把所以条件都用上,导致出错。

2、在计算方面,少数学生有计算错误,横式上的得数漏写,有的将减法算成加法。

五、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与其做困难的奴隶,不如做困难的主人。试卷分析对课程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次共有学生x人参考。优秀人数x人,及格x人,不及格x人。

本次测试内容涵盖了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考察学生的双基,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考试所出习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出题有深度。

优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成绩良好。计算题较好,错误较少;学生分析能力提高较快。

不足:通过看学生完成的试题情况,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如:填空题的一些很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加法当成乘法计算,不写余数等。

3、课堂上听讲不够认真,不能深入思考后再答题,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如走进生活的第3题和第6题,上课学习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理解偏差,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发现规律过程中,要运用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课后练习为辅,适当地补充一点提高性的综合性的习题供学生练习,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认识。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利用假期留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假期知识有衔接,能力有提高!

5、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6、转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在这次测试中,有些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自己不应该错的,却做错了,导致失分。原因是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自己想当然,随意性大。教学中要多注意这些学生,要使他们养成耐心读题、细心审题的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

进率: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