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精选16篇)

小编: 飞雪

编写范文范本需要注意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总结的对象的特点和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长安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全域村庄绿化美化及清洁行动。

党建引领,全镇干部“脚踏实地”。成立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整治农户庭院实现“四净两规范”,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四勤两参与”,明确行动目标、落实主体责任,使全镇党员及干部达到思想认识统一、确保工作形成合力。全体干部下沉到村组,划分区域网格,包组到户,制定“五清一改”整治达标责任包保制度,激励干部主动作为,扮靓乡村新面貌。

文明创建,美好人居“提质增效”。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将人居环境提升与精神文明创建充分结合,以“人美、村美、环境美”为目标,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提升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群众庭院卫生,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活动,全镇在1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2万余人中评选产生“十星级文明户”1户、“十星清洁户”331户。组建大源村和梧川村2支巾帼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以“集中培训+入户宣讲”的形式,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由内到外的美丽庭院。

长效管护,环境整治“久久为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把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相结合,形成一盘棋谋划、一体化统筹推进,确保实现有人管、有经费、有制度、可持续。对积极参与“生态美超市”工作的`群众实行积分兑换奖励,对兑换频次高、回收物品多的群众进行“生态美之星”评比,对获得“美丽庭院”荣誉的农户,颁发奖状、奖品,在全镇形成了全民主动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村居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为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xx镇利用秋收后农闲时节,聚焦短板弱项,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再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专心干、群众一起干”的浓厚氛围。

多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专项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各村通过广播、宣传单、走村入户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照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明确第一责任人,把责任分解到“最后一米”。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点面结合、全面铺开的方式,充分调动村内党员干部、保洁员、公益岗人员、村民等群体,紧盯卫生死角、残垣断壁、乱堆乱放、坑塘治理等问题落实,逐一清理攻坚销号,形成“干部包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网格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

镇主要领导坚持一线调研指导,包管区科级干部直接到村讲政策、讲部署、讲方法、讲考评,并当场分任务、定责任,确保各村接收任务准确。包村干部直接参与各村环境卫生整治,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村干部逐户走访,进行群众思想动员,划定“三包”区域,清理门前“四堆”,为后期长期维护打好基础。

下一步,xx镇将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质量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奋力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城南镇位于六安市郊区,和主城区已经连为一体,辖8个村1个居委会5个社区。20xx年我镇纳入环境整治整村推进村为渡槽、周湾、汪家行、十里桥四个村,其它各村居我们也同样布置,同等考评。我们对村庄内的积存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对传统的旱厕进行了改造、对纳污沟塘进行了清理、对多处无功能建筑进行了拆除、对农户庄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了有效的治理。通过镇村共同努力,治理效果明显,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且在20xx年区级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我们主要是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和村集中整治相结合,要求农户清理好自家庄前屋后的脏乱差,对于纳污沟塘、多年公共地段的积存垃圾由村集中清理,人工和机械相结合,整理过后由村统一种植格桑花进行美化。

我们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镇直单位负责人及村(居、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同时成立工作责任组、督查组,分工明确,责任到单位到人。20xx年4月份开始,镇组织农管站、农综站全体人员对20xx年以来所有财政资金改厕的506户,进行全面排查,对不达标厕所进行彻底整改,通过区级督查验收,全部合格。今年所改的97户厕所,于11月底全部完工,已经通过镇自验,等待区级验收。目前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治理纳污塘口83口,清理纳污沟渠2.7千米,治理费用达170多万元,使城南境内的黑臭水体得到了根本治理,效果十分显著;20xx年城南镇垃圾纳入裕安区ppp项目,以公司运营为主,共计招聘保洁人员48名,镇村投入奖补资金,共同搞好村庄垃圾收集清运,每个月考评一次,效果十分明显,以前的脏乱差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所有村在搞好五清的同时,还注重美化的打造,很多村在关键节点位置打造微田园,栽植苗木铺植草坪,绿化村庄家园,在路两边还种植格桑花,花开时节,迎来大量行人驻足观赏,美化了周边环境。全镇共计打造微田园35处,路边种植格桑花达3.2公里。我们在进行治理的同时,还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镇出台了月考评机制,按脏乱差点位扣包片村干和包片保洁员的工资,扣除的资金,奖励给点位保洁好的包片村干和保洁人员,对月考评位于前五位的,分别奖励10000元、5000元、5000元、3000元、3000元,对月考评位于最后两名的,进行黄牌警告,并且最后一名的表态发言。经过近3年的`整治,我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了,参与度也逐年增加,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满意度基本达100%。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镇长亲自抓、亲自参与制定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亲自参与督查考评。同时镇财政每年预算出专项经费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年镇财政合计投入资金达400多万元。

二是开好“板凳会”,提高群众参与度。我们充分利用村民组的“板凳会”进行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群众了解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处,真正体会到环境治理好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提升,让群众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来,变村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为村干部带着群众干的局面,现在出现了村村重视,户户参与的局面,我们还利用广播、微信、村级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广大群众增强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意识,并促使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中。

三是打好擂台赛,倒逼各村(居、社区)压实责任。今年初镇出台了《城南镇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考评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组建环境整治工作组,不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回头看”,坚持奖惩分明。镇每月举办一次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前五名都有奖金,第一名奖励10000元,最后两名黄牌警告并且表态发言。

四是建造微田园,解决死角死面老顽疾。我们在五清的同时还注重美化环境,在关键节点打造微田园,在村级道路两边及公共空闲地块种植格桑花,使那些公共无人管理的地段都绿化了、美化了,使让村级干部头疼的死角死面变成了如今的微景观。

五是积分兑礼品,提升群众满意度。桃湾村近年来开辟人居环境积分兑换超市,每月给每户在家庭环境卫生方面打分,通过积分,到村办的积分超市里兑换相应的生活日用品,这样做出现了群众相互监督、相互比较,达到了共同提升的结果,群众满意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目前各村居都在效仿桃湾村的作法。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是分类意识不强,垃圾混合投放。农村居民普遍没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缺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别的意识,有的居民为了投放方便往往将农业生产废弃物业混入生活垃圾中投放,增加后续处理难度。

二是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污染。城市建筑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偷倒,道路边、桥墩下常常出现偷到的垃圾,给城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带来难度。

建议: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力度。组织村干部、垃圾清运员及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培训,开展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长效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动。

二是加强党建引领,鼓励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或环境卫生公约,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生产生活观念,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三是加强治理融合,确保集群作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众多,不能搞单兵作战,要加强治理项目的融合,可与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公路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旅游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部署,相互促进,共同落实,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十四五”总体思路是,继续加大对人居环境治理的经费投入,制定行之有效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效果得到保持。

主要目标是,环境保持美化的同时,往亮化方面发展,对没有路灯的中心村庄和村级主干道,要在三年内实现亮化;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对我镇特色产业草莓、葡萄、石榴的投入,形成具有一定采摘规模的近郊休闲农业。

工程项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成通组到户道路硬化工程,对村级主干道实行白改黑;把周湾、桃湾、汪家行、十里桥等村居水系打通,解决洪涝灾害问题;把自流灌区的渠道进行进一步疏浚硬化,确保灌溉用水安全。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报告

1、长效管护工作:全县推行“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推广运用“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落实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万元长效管护资金,省、市、县、乡分别是1:1:2:1,但县、乡两级资金还未到位。

2、“万村码上通”平台建设:县级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投入400万元,xx月xx日完成招投标程序。现已开始300个自然村摄像头安装、10座公厕监测及3套污水传感设备探测系统的选点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该项工作。

3、稳慎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各乡镇(场)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行政村比例达100%。

4、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对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进行了两次督查,并根据发现问题下发通报。自今年4月份至今全县共摸排59704户,发现存在问题户厕18815个,现已完成711户整改,均完成系统录入。

5、厕所革命工作:今年计划完成57座公厕建设任务,每座公厕奖补两万元,预计投入奖补资金114万元;户厕改造年初计划完成1500座,按照每户1000元的奖补额度,计划投入15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284座。按照市级《关于加快拨付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为加快推进上级奖补资金拨付到位,县农业农村局现已联合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对全县新建农村公厕、户厕进行验收。

6、加强了县级监管和督查:我局于xx月xx日至xx日对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督导调研,并对各乡镇(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排名,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乡镇及时整改到位。

存在问题和不足:

1、中央、省、市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方案未出台,县本级也未制定五年行动方案。

2、长效管护工作各乡镇推行力度不均衡,今年县、乡两级长效管护资金未落实到位。

3、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各乡镇摸排精准度不一,且因未正式出台户厕问题整改实施方案,问题户厕整改进度缓慢,据系统显示,全县有问题户厕18815户计划今年之内完成农村户厕整改4148个,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县仅完成整改711户。

20xx年工作计划:

1、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助推乡村振兴“十个一”“八个有”建设的实施方案》(x办发〔20xx〕xx号)工作要求,结合人居办工作实际,做好“一厕”,坚持“卫生、经济、环保、适用”原则,做好公厕、户厕建设工作。落实好“一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健全完善村民理事会,做到农村环境自治。

2、待上级方案一出台,我局将第一时间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方案,并根据工作方案开展下步工作。

3、根据《xx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xx—20xx年)》(x新农发〔20xx〕xx号)文件要求,继续推进长效管护工作,落实好配套资金、管护人员等,做到村庄环境管护长效化、常态化。

4、积极运用县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对全县村庄实行动态监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5、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各乡镇(场)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6、在今年户厕问题摸排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好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工作,并抓紧出台制定符合我县实情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7、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8、推进我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简要汇报

我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克服疫情困难,扎实推进“三大革命”、落实“三大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户厕摸排工作。20xx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41474户,截至xx月xx日,共摸排农村户用厕所30470户、问题厕所126户、已完成整改19户。

二是高质量推进农村户改厕工作。坚持高质量高标准要求,

按照“四个工程化”思维,因地制宜推广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的不同模式,统筹做好自然村和美丽乡村中心村户改厕。截止xx月xx日,共建成户改厕3246户。

三是推进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全区建设18个乡镇改厕服务中心,截止目前,xx乡、xx镇、xx镇已建成试点,其他乡镇有序推进。

四是深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开展“五清一改”工作,截至目前:参加72320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1万吨,清理沟塘1323口,清理沟渠1409。3公里,清理废旧广告牌5426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449吨,清理乱搭乱建980户,拆除无功能建筑面积17567平方米。

一是坚持高位组织领导。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乡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科学谋划,迅速布置,加强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强化培训指导。编制农村户改厕技术指导手册、户厕摸排工作填表指导清单等。区级层面组织对乡镇分管领导、改厕业务骨干人员进行集中培训3次,召开现场培训会3次;乡镇层面组织对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进行对表对标再培训。

四是坚持高频督查调度。常态化组织暗访,将查实问题制成清单,及时通报给所在乡镇,推动日常工作“纠正补差”。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投诉反映机制,设立举报电话(xxxx-xxxxxxx)和举报邮箱(xxxxxxxxx),接受社会监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一是压实责任目标。坚持科学谋划,完善“十四五规划”,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聚力户厕摸排整改。xx月中旬前全面完成户厕摸排工作;xx月下旬前,分类制定措施,全面落实整改,确保群众满意。

三是高质量完成户改厕。加强改厕现场督查,压实施工过程管控,力争xx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xx月份组织区级验收。

四是全面建成乡镇改厕服务中心。总结试点经验,完善规范运维管护制度,xx月底前实现全区厕所运维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五是持续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提高“五清一改”标准;因村施策,开展一般村庄和重点村庄整治。

村居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按照人居环境工作整体发展要求,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乱堆乱放、乱倒乱扔等不文明现象,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美丽乡村,xx镇xx村采取多举措不断完善村庄面貌。

坚持把《村规民约》与人居环境整治标准有机结合,加强管理力度,整合村保洁员力量,对环境整治难点区域进行集中攻坚,实现乡村环境整治精细化、专业化、常态化管理。

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推进、制度化管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村容村貌,提升群众幸福感。

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各网格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对照台账、督导进度、通报情况、名次排列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形成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工作氛围。

为营造群众呼应、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表彰典型、选树先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常态长效。

下一步,xx镇xx村将继续贯彻落实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求,常态化开展村庄清理活动,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让村庄更有“精神”。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决遏制当前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回潮反弹,营造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共建、共创、共享的浓厚宣传范围,9月30日,喜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带队,下沉到帮扶村(冕山镇和民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倡议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

宣传中,工作人员一是为和民村村民发放、张贴《入户治理内容及标准明白卡》500余份。二是解释《入户治理内容及标准明白卡》总体要求和具体事项,要求切实做好“三建四改五净”内容。三是宣传普及环境治理条例的知识点,普及垃圾分类处理、路边、房前屋后绿化处理操作方法。四是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群众维护环境卫生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村民自觉投身环境整治行动的热潮和共同创造干净、整洁、优美的村居环境。

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和民村村民人居环境整治意识,掀起了全村关注人居环境整治、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为改善辖区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7月17日,孚玉镇小湾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动员辖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导居民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实现村容村貌提升,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活动当天,村工作人员发宣传资料积极向居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改善人居环境的队伍中来,当好“主人家”,扫好“门前雪”,争做人居环境的“宣传员”“保洁员”和“监督员”。

村庄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大家一起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清洁行动家喻户晓,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为建设干净整洁的家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人居环境整治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漳建村〔xx〕22号),做好xx年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为我县在全市争当“百姓富,生态美”先锋,制定本方案:

xx年xx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有5项任务,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具体任务分解详见附件)。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xx年完成市下达2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推进15个村开展村庄污水治理,实现村庄污水治理全覆盖,新建改造农户标准三格化粪池2880户(其中490户列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xx年完成市下达我县的11个村农村垃圾治理任务,在去年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做好提升工作。全县所有行政村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运作。

(三)农村“厕所革命”。实施2个乡镇公厕建设,新建8个村庄公厕(8个村庄公厕均列入省任务)。

(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1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五)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70户农村危房改造,其中xx年续建138户。

(一)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3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4月底前完成招投标并进入实施,8月底前完成项目年度工程量(或投资额)的50%以上,11月底完成项目年度工程量(或投资额)的95%以上,12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年度工程量(或投资额),并完成相关验收工作。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4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选址等前期工作,5月份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工程量(或投资额)的50%以上,11月底前建成并完成竣工验收;续建项目8月底前建成并完成竣工验收。三格化粪池新建或改造项目4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并进入实施,8月底前竣工率达到70%以上,11月底前全面建成,12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

(三)农村“厕所革命”。3月底前完成项目选址及征迁工作,4月底前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8月底前竣工率达到70%以上,11月底前全面建成,12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

(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月底前完成生活垃圾治理整治方案,制定完善常态化保洁机制,并开征垃圾处理费,收取率达90%以上;4月底前完成陈年垃圾及村内垃圾、杂物清理,5月底前完成村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实施常态化保洁,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五)美丽乡村建设。3月底前要完成村庄整治方案(包括“平改坡”改造),4月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工程量(或投资额)的70%以上,11月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12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

(六)农村危房改造。xx年续建的138户要在5月底全面竣工,6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

(一)制定工作计划。各镇要根据建设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

(二)建立项目清单。各镇要根据市下达的任务逐级分解到各村直至到户,并建立项目责任清单,把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负责人。

(三)实行项目月报。各镇要安排专人负责报送项目建设进度,于每月15日前上报。

(四)加强督查指导。一是开展月督查。县规建局按工作计划,每月对各镇工作进展进行实地检查,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查项目完成情况。县宜居办将根据各地上报及督查情况,每月通报进展情况。二是开展联合督查。县宜居办继续联合县效能办、县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开展联合督查,并通报督查情况。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抽查。5月、8月、11月由县宜居办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列入xx年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进展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情况。

xx年xx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任务多数已列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纳入效能考核和“三抓三比,十项竞赛”考核内容。为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打响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第一炮,将对各镇、开发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考评。

(一)考评方式及时间安排。实行每季度考评,采取委托第三方抽查,结合月督查和每季度联合督查方式进行,从第二季度起每季度末实施,全年共进行3次考评。

(二)项目分值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不含加分项),封顶100分〕。

因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庄污水治理均纳入xx县全岛污水管网项目,无法细化具体项目考核,所以以上几项不纳入考核范围。没有项目的单位该项考核得分以满分为准。

(三)村庄三个化粪池建设(15分)。达到时序进度的,得满分;未按时完成项目前期设计,按比例扣分;完成前期工作未进入实施的,按该项目所占分值比例的20%得分;未达到时序进度的,竣工率每减少10%扣1分,扣完为止。

(四)公厕建设项目(25分)。未按时上报报表等相关材料的,本项每次扣1分,最高扣10分。

达到时序进度的,得满分;未按时完成项目选址及征迁、设计等前期工作,按比例扣分;完成前期,未按时开工建设的,按该项目所占分值比例的20%得分;未达到时序进度的,竣工率每减少10%扣2分,扣完为止。

(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0分)。未按时上报报表等相关材料的,本项每次扣0.5分,最高扣2分。

达到时序进度的,按任务比例分值得分。

(六)美丽乡村建设(25分)。未按时上报报表等相关材料的,本项每次扣1分,最高扣10分。

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的,得满分;未按时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按比例扣分;完成前期工作,未按时开工建设的,按该项目所占分值比例的20%得分;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的,按比例扣分;在省、市检查中被通报的,省级通报的每个村扣4分,市级通报的每个村扣2分。

(七)农村危房改造(25分)。未按时上报报表等相关材料的,本项每次扣1分,最高扣10分。

按照时序进度要求,完成改造任务的,得满分;未按时完成危改对象公示、审批等前期工作,按比例扣分;完成前期工作,未按时开工建设的,按该项目所占分值比例的20%得分;未达到时序进度的,竣工率每减少10%扣4分,扣完为止。被省通报问题的,每次扣3分。

加分项(10分)。每镇总加分不超过10分(此项分数不列入平时考评范围,只应用于年终总得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获省以上宜居环境建设示范称号的,镇为单位的加2.5分,季度排名前3名的每次分别给予加1.5分、1分、0.5分。若在检查或抽查中发现上报情况弄虚作假的,取消加分资格并视情节给予相应扣分(最高可扣5分)。

年终得分及排名。

镇年终得分=第二季度考评得分×20%+第三季度考评得分×20%+第四季度考评得分×60%+加分项得分。

各镇的年终名将按其年终得分进行排名。

村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升民居设计水平,强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扩大连片整治范围。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

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人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差异化奖补,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一体化_设运营机制。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

开展生态。

人居环境整治日简报

整治过程中,面对出现的诸多难题,我们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逐项破解,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抓好规划先行。按照省政府总体要求,我市相关部门正在编制或修订《吉林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吉林市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吉林市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绿色村庄规划》、《河道治理规划》等规划。统筹安排和布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道路建设工程、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以及水、路、房、电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各项规划与乡镇、县市规划的协调衔接,按照规划实施农村各项建设。

二是抓好垃圾清运。为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我们采取不同方式,分类管理。对附近有填埋场的村,实行“户分类、村收集并就地处理”的方式;对转运距离较远的村庄,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并处理”或者“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等方式。指导行政村聘用保洁队伍,配备清运设备,或者通过购买服务及时组织垃圾清运。同时提倡建筑垃圾就地减量化填埋,可回收利用垃圾分拣销售,不可回收垃圾清运填埋,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要按规定转运到指定垃圾厂统一处理。目前,全市已有1244个村配备了转运车或购买服务;有1350个村聘用保洁员4708人。

三是抓好侵占公共空间整治。近年来,在村集体公共建设用地上私搭乱建现象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村容整洁,而且导致村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无地可用,柴草垛无法实现统一堆放,村社路没有了边沟和路肩,绿化美化无法实施。为此,在工作中,我们把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做为整治重点,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切实把农村公共用地清理出来,为垃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柴草垛统一堆放留下了充足空间。

四是抓好教育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他律,七分靠自律。自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坚持宣传与整治同步,教育与管理并行,采取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宣传车、简报、宣传单、标语、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和主导者。广大农民群众从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全程积极参与,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经过两年运行,我们在工作推动、经费保障、督促检查和网络化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了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推动机制。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建立了“市级主导、县级主责、乡级主抓,村社主干”的四级联动机制。制定了《吉林市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层层落实领导包保和部门包保责任,细化了“清、栽、管、护”、“刷、档、埋、拆”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两级作用,乡镇书记镇长作为作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组织督察。村级注重发挥村“两委”牵头、村干部带头作用。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强化领导。

二是探索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最大的瓶颈制约。我们探索出了市级政府奖补、县级政府主投、乡级政府补贴、村集体补助、农户适度出资出劳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道路、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20xx至20xx年,从1000万元到3000万元,我市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递增10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带动全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近5亿元,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是用好督查考核机制。制定了《吉林市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新农村办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日常督查、调研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县(市、区)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开展拉练式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根据考核成绩,确定一、二类县(市、区),兑现市级奖补资金,以此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卫生环境整治上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角、分片包管、全面覆盖。把每一家农户做为最小的网格单位,落实“三包三责”,即:包门前卫生、栽花、除草;负责公共路面清扫、路肩维护、道路两边栽花除草。在此基础上,每个村划分若干片区,由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片长,具体负责对所辖片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落实工作,全面建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已有1341个村落实了“三包三责”制度,覆盖面达到97.3%。

工作中,我们运用创新思维,大胆尝试,探索环境整治全新模式,在整治方式、整治内容、整治范围三个方面实现了扩展。

一是在整治方式上,引入社会资本。20xx年,我们首次通过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农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w系。将垃圾收集池改为地埋式环保桶,然后统一密闭压缩式运输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这一方式,和国际垃圾收运体系接轨,符合垃圾投放集中密闭化、运输密闭压缩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引入社会资本,也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压力。目前,我市桦甸市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其他纳入计划的县(市、区)正在建设或者组织合同签订,6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

二是在整治内容上,实行综合整治。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提档升级,我们在确保全市所有村屯彻底干净起来基础上,实施了重点片区打造、农村公路建设、村屯绿化美化、农村改厕、农村暖房子改造、秸秆综合利用、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镇区线路改造九大行动,农村环境从干净起来向美起来,发生了质的转变。两年来,我们突出建点连线、以线促点、串线扩面的推进模式,重点建设了永吉县口前镇西阳片区、舒兰市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磐石市“两点三线”片区、蛟河市榆江片区、桦甸市常山镇片区、船营区搜登站片区、昌邑区左家片区、龙潭区乌拉街片区、丰满区二道小环片区9个示范片区。20xx年,全市共修建农村道路442公里,绿化美化农村公路里程3105公里、栽植树木159万棵、种植花草4019万株,完成农村改厕1万户。今年,我们计划在丰满区二道小环片区实施临街院落综合改造工程,谋划建设路面改造、绿化美化、农村暖房子等综合改造项目23项,计划投资5800万元。

三是在整治范围上,开展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城市建设这几年突飞猛进,早已干净了起来。经过“六清”专项整治,我市农村的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而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一直没有多大改观,成为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又加大了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改善力度,从卫生治理、秩序规范、设施维管、绿美亮化、临街建筑、文化渲染六个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改掉的是陋习、根治的是顽疾、改变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凝聚的是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和深入开展全省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整脏治乱、规范秩序、美化环境、建章立制、确保长效机制为重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最紧急的环境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美丽海南、全面提升全县人居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属地负责、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创建环境优美、卫生干净、舒适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一)实施镇区“洁净工程”,创建一流人居环境。

通过集中整治城镇“六乱”现象,使摊点乱摆、车辆乱放、广告乱贴、垃圾乱扔、污水乱排、工地乱象得到根本改善,城镇主次干道、街道、广场、车站、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干净卫生,沿街建筑物容貌整洁有序,户外广告整齐规范,建筑工地绿色文明。同时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20xx年底镇区污水处理率达80%,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二)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健全符合我镇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运机制,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垃圾桶、垃圾屋、转运车辆等环卫设施正常运转,乡村存量垃圾得到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运体系建设工作目标:20xx年,全镇所有自然村(村民小组)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运机制,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制度、设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一)组织编制专项规划。

1.停车场建设规划。

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镇近期建设规划、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在对城镇停车供需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城镇发展的停车规划指标体系、布局规划及政策措施。

2.户外广告设置规划。

组织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包括:街道广告设置规划,城镇对外窗口及公共场所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城镇广场、公共绿地户外广告设置规划,重点地段户外广告(招牌)设置规划,户外公益广告设置规划等。

3.城镇桥梁养护维修规划。

按照《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编制城镇桥梁养护维修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城镇桥梁检测评估制度。

(二)治理城区环境。

1.集中开展全民卫生运动。启动城市“洁净工程”行动,确定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为“全民卫生日”,全镇所有单位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学生、商户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铲除杂草、清扫路面、清洗“牛皮癣”等工作。

2.开展单位庭院环境整治。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定期组织人员对所属庭院内外地面进行全面清扫,清除庭院内部卫生死角、杂草,清疏沟道,达到无杂草、无积存垃圾,建筑物墙体整洁的目标。

3.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镇区主街道“门前三包”签订率达100%,基本建立起“门前三包”监督、检查、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每月督查通报制度,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户及居民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比,通报评比结果。对拒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户及居民户进行行政处罚。

4.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行为。整治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违章占道经营行为。限定早、夜市的上市、撤市时间,对未经批准的临时摊点和流动商贩及时取缔并依法进行处罚。

5.加强镇区道路清扫保洁。落实清扫保洁制度,镇区主要街道安排专人全天候清扫保洁;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垃圾收集运输有专门队伍,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密封储存清运,镇区清扫保洁面积率和密闭清运率达100%,不产生二次污染。

村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通化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关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去年,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00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8处,改造农村和国有林区、垦区危房近6万户,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多措并举,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继续推进10个魅力乡村、30个环城度假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并通过两年时间建设,把列入省级试点的31个人居环境改善村建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完成115个省级示范村各项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去年,通化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42项,26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顺利完成。今年,该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50项,继续开展“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和“清洁文明提升”工程,争取115个示范村全部达到省级验收标准。

制定了《通化市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以“八清四修一禁止”为目标,以清理越冬垃圾、治理生活污水为重点,以整治“三线一环”为主线,整体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各县(市、区)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清洁工作。

目前,已投入资金1534万元,出动车辆32610台次,人员93546人次,清理垃圾堆10805立方米、粪堆3002立方米、柴草垛1141处、路障395个,完成任务量的40%。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

近年来,通化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市农村用电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为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对超负荷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和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为农民创业增添了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全市计划投资7.3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3项。新修建江河堤防60.7公里,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31座,建设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7处,并建设备用水源,抓好桃源水库扩容改建工作;紧抓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侵蚀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23公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和谐共生。今年,通化市规划、设计、实施通梅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建设工程,打造干线公路生态景观带。

继续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全市造林绿化10万亩,建设森林小镇6个,标准化绿化村屯48个。积极推进林地清收工作,还林20.4万亩。

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厂。

实施1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重点对农村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村30个。

人居环境整治日简报

20xx年xx月xx日上午,xx乡党委、政府召开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会。

会议要求,按照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目标,结合辖区工作实际,用心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水面杂物、清违章建筑)、“四改”(改生活污水、改公厕、改居住环境、改基础设施)、“五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居室美化、服务优化)的综合整治行动。以“共建共享、包干到户、职责到人”为原则,通过“清扫整治、集中堆放、分类处置”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村垃圾乱倒、杂物乱堆、污水乱排等问题。同时,集中整治场镇道路两侧私摆乱设、乱停乱放等现象。

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四清、三基、二统、一化”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我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1.村委领导,全民参与。村、组两级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领导,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2.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实行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整治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3.先清运后清扫,先治脏后治乱。先清运历史遗留垃圾,再进行大清扫,消除卫生死角。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村环境状况达到“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目标,并通过市县乡验收。

1.“四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

2.“三基”即农村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农户基本完成。

3.“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集镇污水统一集中处理。

4.“一化”即路边、屋边、水边绿化,在房前屋后,村道边植树造林,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达到美化村庄,净化空气的目的。

1.大宣传:村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动员大会,各组召开村民大会,县、乡办点干部、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组长深入各组、户做好动员、劝导工作。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和致农户的一封信,发动全体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2.大清运:村里组织人员将历史遗留的垃圾全部清运处理。

3.大清扫:发动全村党员、组长、保洁员开展卫生大清扫。首先带头清洁好自家房前屋后,整理好庭院杂屋。

4.大检查:由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对全村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死角或清扫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清除。

5.大评比:把检查结果在评比栏公布并进行奖罚,充分调动组长、农户的积极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左垅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张春香任组长,韩云兵任副组长,韩茂云、谭六生、赵春云和各组组长为成员。

2.成立卫生检查评比小组。由赵春云任组长,赵友生任副组长,陈晚朱、谭新民、韩晚来、王吉梅、周青娥为成员。

(二)划分卫生管理区实行乡办点干部和村干部分片包组责任制。

(三)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各组设立保洁员,划分卫生保洁责任区,确定保洁员工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不断巩固、深化环境卫生整治成果。

(四)保障资金投入采取村、组、农户三级投资方式,村级负责添置卫生整治硬件设施,宣传费用及全村垃圾外运、公共区域保洁经费。组级负责每月对农户卫生评比前三名的奖励经费。农户按每户每月6元的标准筹资,负责各组保洁员工资。

村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以及人畜混居等情况依然较为严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以垃圾、污水为重点,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引导农民开展秸杆还田养畜。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突出农村特色、自然景观和田园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持村庄整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决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或者城镇模式,搞得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尤其是尽管由于农村人口转移、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农村数量减少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决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拆村并点、大拆大建、赶农民上楼和去农村化,结果破坏了乡情美景、割裂了文化传承、“好心办了坏事”,要重视加强对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