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论文(通用22篇)

小编: 琉璃

范文范本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意识,提高文学素养。下面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范文片段,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写作思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启发论文

通常情况下,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阅读教与学的起点,整体感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本阅读的后续学习,因而教学之初,应该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感知文本内容。主要做到三点:

(1)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学生根据文体特点、文章长短、阅读习惯,“自己读自己的”,自由选择默读、轻声读、朗读、浏览等方式阅读课文。

(2)给学生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不为赶课堂进度让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中,把文本真正完整地读完。

(3)学生自由表达阅读初始感受。教师整体感知文本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尽量给众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阅读的初始感受的机会,以探测阅读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感知程度,为文本阅读后续学习做准备。

2、主题表达,给学生发言的自由。

阅读的快乐,对于成人,可能在于心领神会,对于孩子,可能更在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心得。教师应该创造机会,给学生表达快乐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具体可以这样做:

(1)结合文体特点,把整体感知环节中学生阅读文本不同的初始感受,按照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形成几个大方面的发言主题,也可以侧重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形成发言主题,作为某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2)学生把自己阅读文本时的发现、心得,按照主麵进行归类,写好简要的发言提纲。

(3)围绕主题发言提纲,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自己阅读文本的发现、心得,老师及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

3、质疑问难,给学生提问的自由。

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教师应该跟着学生走,跟着学情走。因而课堂研究的问题应该来自文本,由学生提出,而不是教师课前预先设计好问题,用问題牵着学生走。问题主要来自两个阶段,一是在整体感知教学阶段,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心灵在文本中自由漫步的过程,学生在形成对文本整体认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二是在主题表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者陈述心得、体会,发言者、倾听者思想在碰撞、交融的同时,也会在互相启发下生发出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读书中、交流中所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自由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优化,整合为课堂研讨的问题。当然,后续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又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提炼成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4、去疑解难,给学生合作的自由。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环节所提出的`问题,经由教师整合提炼为“教学问题”,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该由学生解决。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类分层,因材施教,组织不同学力的学生来解决问题。对于难点问题,学生个人力量解决不了,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然后小组交流研讨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5、拓展迁移,给学生设计的自由。

适宜的拓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语段、文本知识的链接、拓展,教师不一定要把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手头资料、身边资源,自主设计拓展内容,在课堂上适时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体悟。当然,学生设计拓展、迁移的能力的形成,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要耐心指导。先要培养学生拓展迁移的意识,然后教给学生结合文本特点拓展迁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上对学生课后努力寻找拓展材料要给予鼓励。积极心理学本源是人本主义思想,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笔者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五环节阅读教学范式的尝试,客观上遵从了积极心理学本质属性,即人文关怀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也是把学生当作“人”、当作“发展中的人”来进行尊重。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自主、自由的思想,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课堂中自由地徜徉。整体感知环节,力图改变教师规定阅读方式、文本阅读抢时间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以及死板的感知模式。主题表达,意在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主题、多角度的交流、发言,一方面可以“兵教兵”,即学生间互相交流,一方面也是让教师真正意义上从课堂现场了解学情,从而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把疑难问题提出来,形成“教学问题”,包括在研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教学问题,都体现了“学生会的不讲”,“讲学生不会的”。教师去疑解难的“讲”的环节,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让学生来解决,学生独自解决不了的,就让学生合作解决,都蕴含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于文本的拓展练习,也放手给学生设计,因而拓展可能出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尊重。当然,这样的阅读教学范式,对上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课堂整合学生问题形成“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问题”的目标性、层次性、难易度等都在课堂上根据学情临时生成,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是不容易做到的。另一方面,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非一日之功,这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但是,教学的艺术,正是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形成的,这也是教学的趣味,教师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摘要: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识和信息也随之凸显出它们的重要性。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档案实际意义就在于可以真实地记录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企业档案管理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它是一种基础性信息资源,这对企业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企业管理等各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科学化;企业管理;档案。

一、现阶段传统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正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多元化趋势正在不断加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而言,档案所起到的信息资源作用正在逐年递增。对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而言,档案不仅仅具有将历史记录下来的作用,同时,对于新时代的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具有服务作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利用,不但对于实现档案信息的检索与浏览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也是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一大进步。尽管就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而言,关于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还并不足够,仍有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发展与改进。譬如,很多情况下,企业档案工作往往是被忽略的,大多数时候只是将档案信息做一个简单的目录,从而方便网上进行检索。随着知识经济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的必要发展趋势,。因此,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要想将档案管理逐渐摆脱当前的困境,就一定要认识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企业档案机构的地位每况日下。

由分析很多企业档案机构实例可知,很多企业领导由于不了解档案工作,并不重视档案工作。就现阶段的发展状态而言,许多国有企业的档案机构与档案工作人员正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长时间以来,服务于档案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档案保管设施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局面,大多数企业的档案机构工作条件难以得到真正地改善与进步。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档案机构经常都会首先或重点被清理。另外,档案管理还有另一大问题就是业务经费不足,这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相比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非常低。同时,在日常企业组织体系构建过程中,档案机构的地位正呈现出一种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使得多数档案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自豪感收到严重打击,很多人才因此流失,严重阻碍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完善。

当档案机构管理过程出现了信息化的电子文件之时,很多企业档案机构和人员常常会选择回避。但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如果过度的依赖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而不积极地寻求改变,一方面,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会使得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管理,还会诱发管理不当等问题出现,从而带来难以避免的工作失误与麻烦。

(三)企业档案信息缺乏系统化的管理。

随着企业的大规模重组与企业合并趋势的不断深化与加强,很多档案材料被分散保管到各个部门,没有办法集中且统一地管理档案,由此极易为档案机构的工作人员带来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陌生期,一方面大大减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极易诱发工作失误现象的发生,从而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有的企业在档案机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管理出现问题出现了档案材料被盗的事件。由此可见,根本性的档案机构变革是企业档案部的得以发展与壮大的必要手段。

二、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一)知识管理理念概述。

随着近年来科技革命的日益发展与进步,知识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识管理研究也随之掀起了一番研究热潮。知识管理作用于知识,其目的主要在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现阶段的知识管理经营模式下,如何培养企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只有加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才能使得资金和自然资源不再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下,知识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它的发展前途是无限的。简言之,知识管理理念的具体思想内涵在于,通过采取获取、存储、学习、传播、共享等方式,产生管理企业的相关知识,然后使得这些知识积极地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功能。在知识人才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知识管理亦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可以让每个员工都可以接触并将企业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利用,真正地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交给合适的人去做。真正的做到在每时每刻可以找到最需要的知识。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借助知识来获得的,使之真正地做到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

(二)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起到的作用。

企业档案的主要作用在于客观且真切地记录企业活动。企业知识资源的主体已经逐渐转化为企业中的隐性知识,并成为其中的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企业档案还可以记载了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时的真实情况。运用企业档案,可以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将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逐渐形成很多的企业显性知识。所谓知识共享,主要是通过信息交流和传递来实现的,而企业档案对实现它有重大意义。俗话说得好,能熟练掌握的才是真知识。常见的知识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和书面这两种方式。从概念意义上解释来说是,所谓书面交流主要是依托于文件、档案等方式来实现对于知识的利用以及交流。一旦知识的应用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扩大,那么,价值实现也会随之得到等同力度的扩大。企业档案是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并且避免知识产权受到不法侵害的重要举措,并且,还可以对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时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客观并真实地记录。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它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识产权归属于某一企业的法律凭证,具有着证明知识产权的归属者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在对于知识产权出现纠纷问题案件的处理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此以外,企业档案的作用还体现在寻找相关领域专家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可以为其提供线索,更是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的教材。在一些企业规模庞大、企业内部结构复杂、企业员工数量巨大的问题处理上时,知识管理的作用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它以系统化的结构对同企业相关的内容进行规律性的记录,而企业外部知识培训也可以加快企业新员工的适应能力,可以使得员工以最快的速度投身于工作岗位,并有利于加快员工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进程。由此可见,企业档案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文化一种体现,并且,它也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在各项企业活动的运行过程所形成的一种理念,知识管理不但是一项管理活动,亦可以称之为是一种管理理念。

(三)知识管理是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走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加之知识经济时代的日趋进步,知识管理这一理念也随之诞生了。知识产品的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其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令知识的价值化为现实,从而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加与退稿。企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而其基本活动是知识结构再整理,包括知识的组织、传递、应用、创新。它不但起到了加深人们对企业档案的价值的认识程度的作用,并且可以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得到重新的审视与发展,从而使得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得到进一步的革新与进步,也可以令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得到新的审视与提高。创新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首先要将改变传统手工操作方式的任务置于首要地位,以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档案工作,来发掘出企业档案的知识价值,也可以采用用现代社会最为先进、最为推崇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活动当中来,从而使得企业价值得以更大化成熟的实现,从根本上替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

(四)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

知识管理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才能得以实现。想要使得企业生产力的开发得到加强,以及使得企业档案知识得以充分利用,则需要从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变革入手,自始至终将档案管理的任务置于企业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才能使得知识管理的作用效果达到最佳。这一档案管理机构的变革使得档案人员已不再仅仅是档案实体保管员,他们可以说是档案知识的管理者,更是属于档案知识的提供者以及决策咨询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企业完善并优化馆藏也是实现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举措。档案机构的工作人员不但需要为电子文件的产生与控制注入大量的工作精力与耐心,并且还需要将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置于档案工作的基础重点任务当中来。数字化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促进知识管理得以实现的第一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利用也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因素。想要使得知识管理得以付诸实践,一方面,企业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来使得自身档案管理技术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管理活动当中来。当下,档案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区分的,要想使得档案信息资得以深度的开发与利用,还需要将建立完整化、信息化的电子文件置于首要地位,并几何建立企业的知识库、提供知识导航等方式,提升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

三、知识管理背景下构建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在当前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档案事业要想实现飞速的发展,就一定要主动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这样做,才可以使得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

(一)构建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的目标。

当下,正处于信息化发展日益强大的趋势,我国企业管理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为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档案知识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化、信息化是当前档案管理建设的主要目标,依据信息管理的不同方式不同来进行相关的分类保存,为今后的搜索和查询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对知识型文档,设计、设立标准模板建设与实现提供了基础建设的作用。还要拥护领导的决策,充分了解并分析领导在进行管理决策的事项和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构建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依据组织结构的不同将知识资源管理组织建设方案的分为两项,一项是属于知识资源管理团队,另一项则属于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在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方案的前期阶段,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譬如,研究调查管理制度方面、硬件方面、技术方面、人才方面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个方案的主体要素就是研究并制定出实施目标。明确方案的实施要素,再建立保障系统,最后实施要素。综上可知,必须要将原有观念彻底推翻,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壮大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队伍,提高其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推进档案管理逐渐趋向数字化建设,从而促进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内容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内容

多年的部队营房保障工作经验,让我积累了一定的军队营房保障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关于营房保障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投入巨大的营房建设方面问题严重。通过这两年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的开始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思想来研究营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几年的理论积累和实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营房建设有效管理的方法-----营房建设集成管理。

1.2.课题意义。

部队营房建设集成管理是运用集成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方法、模型、工具,对部队营房新建、改建项目项目管理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达到项目设定的具体目标和军事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项目管理最初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军队,逐步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我军中,项目管理运用最多的还是大型科学研究和建设项目,并逐步扩展到部队管理的其他方面。军队营区作为屯兵、养兵、练兵、储备军用物资和装备的基地,是部队军事打击、军事机动、军事隐蔽等的硬件支撑。为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军队营区的军事价值,部队营房建设的集成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部队营房建设的集成化管理研究,既是对营房建设管理方案的一种创新性,用同时将项目集成管理应用到军队营房建设中去。这既加强了营房建设管理,又扩展了项目集成管理的应用领域。

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的集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国外很多领域都已经采用且部分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项目全寿命期框架体系、集成系统软件开发等。

用和进度控制信息模型,提出流经计划和控制系统的数据的质量、完备性和时效性,将费用和进度控制智能集成化[6]。jaafaira.提出了基于寿命期目标的一般管理模型[7]。cleverlanda.b提出了一个新的针对目标的数据库集成技术,提供一个表处理方法将工程数据集成起来,并开发软件支持这种方法[8]。

项目管理来源于美国军方,美军不断投入资源对军队项目管理进行研究,并应用在军队的各个方面。stumpfa.提出;了采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建筑产品和过程集成化的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为建筑学、工程学、营造(aec)提供必要性信息框架。该项目由美国军队工程项目研究室和建造工程研究实验室(usacerl)共同赞助和支持下进行的。该文提出目标定位模型能集成产品和生产过程信息以支持设计和施工承包商之间的'合作[9]。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系统性建设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启动较晚。主要是将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引进并运用在我国实践中,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和开拓性严重不足。就其研究理论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项目管理因其自身特点存在着自身的矛盾性,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和阶段性都很显著的管理活动,因其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不一致,导致各个阶段的决策者、实施者以及目标不一致。这必然导致项目各个阶段产生割裂,这又与项目管理的系统性要求相矛盾。

2)国内研究项目管理大都集中在项目建设过程,国内的建设项目各利益相关方主要介入工程的建设过程,并且各项目标、计划都以建设期为目标,没有采取项目周期全过程管理。

3)项目管理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有代表性的是:同济大学何清华教授等在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管理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lcim)的概念[1]。天津大学李瑞涵教授将集成化的思想和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话管理理论,并从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实施基础、内部平台、外部平台和信息平台五个方面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思想[2]。

对国内部队营房建设这一特殊建设行业,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军事价值是该建设项目完成好坏的最终检验标准。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际形势对我军的要求,我军更要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而军队营房的军事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部队营房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营房建设采取更加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我军各部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营房建设制度和阶段性管理工作的研究[3],如对质量、成本和合同等方面的研究,并没对营房建设项目以全周期的眼光进行集成化的管理研究,军队营房建设的管理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2.3.对比分析。

(1)现今项目集成管理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1)有些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定量方面,并没有管理系统化的角度进行的。人们认为,在项目管理中对建设项目在工期、质量、成本方面的集成化理解不完善,致使在工期、质量、成本集成化方面没有发挥人们预想的作用。

2)有些集成管理系统主要解决的是信息技术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信息的提供和传输技术,并没有解决项目过程各个阶段、项目管理职能、项目组织单元之间统一的信息媒介和处理规则问题,所以并不是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3)国内建设项目管理远未成熟和有系统性,许多研究仅为部分职能管理功能的集成,还没有将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提高到应有理论高度来研究。

4)军队建设项目并没有引入集成化管理。虽然有些兄弟部队采取了某些项目管理的方法,如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但这些都是建设项目各个周期阶段性的管理,项目集成管理相差甚远。

5)军队建设项目仍处于一种解决问题管理阶段,问题出现了,才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树立一种项目集成管理的思想,全周期的对营房建设项目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2)军队营房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1)提供优秀的军队后勤保障,部队营房作为我军屯兵、养兵、练兵和军资储存的重要据点,期建设周期、建设质量、军事价值直接关系到我军战力保障和战力提升。

2)缩减军费开支,提高军队营房建设投资收益。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投资。军队营房建设集成化管理能缩减投资额的同时,更快、更好的提高营房的军事价值。

3)扩展项目集成管理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军队营房建设有别社会建设项目,军队营房的集成化管理能将项目集成化管理应用到军队营房建设这个特殊的领域,也对军队营房建设采取集成化管理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军队营房建设项目的最优化管理。

4)适应建设项目中高科技的需求,现代建设项目高科技采用越来越多,我军各部不可能都编制有掌握最新建筑技术军官,这就使我军在营房建设时有更多项目需要代建,这使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成为必要。

5)适应军队营房建设复杂性的需要,高科技战争时代的来临,对我军各项基础实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队营房建设的复杂性逐步提高,营房建设的管理也复杂和重要。实行军队营房建设项目集成管理能能有效的管理这些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研究目标和内容。

3.1.研究目标:

用集成的思想诠释营房建设项目管理行为,用管理的理论分析建设项目的运行机理,结合部队营房建设实际,通过理论分析与系统创新,探讨建设项目全寿命集成系统及集成管理在军队营房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建立军队营房建设项目的目标集成管理、组织集成管理、过程集成管理、信息集成管理和军事价值全程监控管理。通过军事价值和评价创新,建立部队营房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评价体系。

3.2.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本文以探索建立部队营房建设的集成管理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提高军队营房建设的军事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详细了解国内外项目、项目管理,尤其是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应用,充分掌握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2)对以往部队营房建设工作进行总结,系统总结现在部队营房建设的管理方法和过程,并对营房建设管理的相关关系人进行访问,深入了解现在部队营房建设的全过程。

3)构建军队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理论框架,通过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结合我军营房建设的实际,构建适合军队营房建设相适应的集成管理理论体系。

4)建立军队营房建设集成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按照军队对营房建设的特殊需求,建立营房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5)结合现在实际,实证分析所建立的部队营房项目集成管理体系。

(2)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以学习借鉴现代系统科学与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集成思想诠释部队建设项目管理活动。

部队营房建设的项目集成管理体系。

采用科学的定量定性分析工具,以定性定量分析为主,正确的选择各种数学模型,建立部队营房建设项目集成系统管理体系。

结合实际案例,实证分析所建立的部队营房集成管理体系。

2)技术路线。

4.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4.1.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4.2.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1)怎样军队营房建设项目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和系统性,提高其集合效应是本研究管理上的难点。拟通过系统管理、合适的数学模型,建立集成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各阶段的集合性,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2)以军事价值为部队营房建设集成管理的最终目标,怎样通过项目集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军队营房建设军事价值,这是因主体特性而对本次研究的特殊要求。本研究拟建立军事价值全程监控体系,时刻关注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最总目标的要求。

5.预期的研究成果形式及创新点。

5.1.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

5.2.创新点。

(1)、本研究将建立营房建设的项目集成管理体系。

(2)、此研究将会建立军事价值全程监控体系。

(3)、将项目集成管理应用到部队营房建设之中。

6.论文工作计划。

2008年11月1日---2008年11月30日实践工作经验总结。

2008年12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文献资料查阅。

2009年1月1日----2009年2月28日理论研究。

2009年3月1日----2009年4月30日实证分析。

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1日论文撰写。

7.主要参考文献。

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1997:15(3)。

[4]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王乾安,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目前,情报被大量的生产出来,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虽然情报量大,但是检索系统在检索出所需情报的同时,也检索出其他大量不相关的情报,因此有必要使文献中的客观情报活化。同时,现有的情报和知识大多是片段的,而有关科学家通过引文分析方法和知识挖掘方法发现,一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之间实际上是有联系的。知识组织是为解决情报问题而服务的,因此未来知识组织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向挖掘情报中的知识、使知识活化、更有效地为人们所用的方向发展。实际上,把这些知识点看作结点,相互关联的结点连结成网络图,每个这样的网络图都是一张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中的每个结点均是知识,即活化的客观情报,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情报的利用效率;同时,知识点组成的知识地图很好的反映了学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该学科的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水平,并且可以预测学科的发展动向。因此,这种知识地图是知识组织的终极目标,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将向知识地图发展。

3.2走向知识创新。

在知识管理时代的今天,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从情报组织转变成知识组织,知识组织的最终目标除了实现知识地图外,还有实现知识创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不具有自主创新,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知识作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团体或个人的竞争力。知识创新包括创新知识的生产和知识创造性的转化和应用。知识创新有利于知识的充分利用,同时它会创造新的知识、新的价值,提高团体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水平,作为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知识、挖掘知识的情报学,其研究内容必然要向知识创新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管理理念促使情报学转变其研究的视角和思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自己的发展。情报学是一门生命力旺盛的学科,它不断的汲取其他学科有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发展和完善自身,同时它也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它服务于用户、服务于社会,与时俱进,不断前进。知识管理理念将推动情报学向更深入、更实用的方向发展,使情报学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回顾了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内容的演变,探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提出知识组织是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预测情报学研究内容将向知识地图和知识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地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越来越依赖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创新所带来的效益。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创新、开发知识价值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因此知识管理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知识决定竞争力,在情报学界,原来的“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之间的矛盾逐渐变成知识与知识获取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情报有了新的要求,只提供包含有用情报的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人们需要能够为科研、管理、决策等服务的知识。情报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随着科研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身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为了适应学术环境和社会需求,以及有效的解决矛盾,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内容的演变。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交叉学科,人类情报活动由来已久,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严怡民…教授认为,情报学是以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着的社会现象的情报和整个情报交流活动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科学情报的构成和特性,以及研究科学交流全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学科,具体来说,情报学是研究有关情报的搜集、整理、存储、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与方式方法的科学。

15世纪到19世纪末叶的近代科学技术时期,以及19世纪末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研究火热进行,并向集体化、合作化、组织化发展,科学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而导致科研人员无法兼顾科学研究和情报搜集,这是情报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逐渐建立起现代化“大”科学,科研成果也以空前的速度增多,科学文献数量剧增,产生了“情报爆炸”。然而,从这些大量的文献中获取有用的情报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环境下,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学科在“情报爆炸”中诞生了。

在西方国家及中国发表的许多情报学著作都非常明确的指出了美国学者范内瓦・布什194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诚如所思》是情报学诞生的标志,是影响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诚如所思》一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指出了战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使得那些令人困惑和混乱的知识存储更易于利用”,提出了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知识的思路,其理论成果极大的启发了后世信息网络等学科的发展。《诚如所思》一文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预见性使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情报学诞生的标志。笔者认为,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孕育与形成阶段。

二战以后到50年代初这一时期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情报数量激增,情报获取难度加大,形成了“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的情报需求发生了变化,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孕育产生了情报学。这一时期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困难这一现象提出思考,试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1.2探索与应用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7o年代,情报学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面向实际问题,研究如何解决从大量文献中获取有用的情报这一问题。特别是7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展,科学技术上出现了很多突破,文献数量进一步激增,情报学重点致力于应用的研究,而未涉及理论研究。这一阶段,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当说是应用,即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更好的获取情报资料。

1.3理论充实与提高阶段。

进入80年代,一些情报学家意识到情报学理论基础薄弱、专注技术开发,其实情报学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种现实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不少情报学家认为情报学应当从专注于应用转向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时期,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情报学的客观规律和普遍原理,确定其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以说,20世纪8o年代是情报学真正发展和充实的阶段,情报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4开拓与创新阶段。

90年代至今,情报学进入知识管理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矛盾和人们对情报的新的需求,为了解决矛盾,满足人们的需求,情报学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对情报的研究和组织转成对知识的研究和组织,为情报学开拓了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这一阶段是情报学深入发展和开拓的阶段,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组织知识。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档案知识管理是针对医院医疗诊治、护理及其行政管理所产生的档案给予统一集中地知识管理。它包括上述所有档案的收录、整理、贮存及其开发利用,医院档案知识管理意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创新、分享制度,使医院在医疗诊治、护理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得到整体提升。档案知识管理把医院档案作为核心资源,充分体现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管理特性。

(1)保证医院可持续性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医疗诊断、护理、科研及管理的载体,是保证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科技知识集大成者,因此,充分发挥医院档案的知识作用,为医院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2)促进知识创新。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医疗诊断、护理、科研及管理成果的载体,为医院医疗诊治、科研、管理提供丰富而详实的资料,这些资料作为隐性知识,通过有效地整合、组织,被充分挖掘、再利用,从而使知识呈现出显性化,有力的促进了知识创新。

(3)再造业务流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档案管理也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医院档案引进知识管理概念与技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重新梳理档案实体的管理流程,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发挥档案承载知识价值。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知识管理理念源于企业,是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采取的知识途径,即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知识。这与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情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知识管理不可避免的对情报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知识管理与情报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首先,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基本研究要素同根同源。从目前的研究和学术观点来看,知识可以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也就是情报学界通常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客观知识(显性知识)是记录在某种载体上的现成的知识,主观知识(隐形知识)则是人们提炼、组织出来的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现成的知识。知识管理研究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产生、转化、共享、创新等基本规律,以“知识”作为基本研究要素。情报学研究情报的产生、表述、组织、传播和使用等智能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原理及普遍规律,以“情报”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要素。事实、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这一角度看,知识和情报都是建立在事实、数据和信息基础之上,从事实、数据和信息中提取出的对人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有用的信息,具有同根同源的关系。

其次,知识管理和情报学都与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研究有着很深的渊源。从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早期情报学起源于文献工作,人们从文献中提取出各种分散的信息,加以概括和组织,形成有用的信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技文献流通规律的研究,文献检索、标引、著录、分类,情报检索、分析、用户研究,等等。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在这个背景下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提炼和再升华,而信息资源管理是文献信息管理的深化和发展,它起源于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可以说知识管理间接的起源于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知识管理与情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难想象近年来情报学的发展受到了知识管理的影响,知识管理与情报学深厚的渊源是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不断吸取和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情报学研究产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只提供原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情报的需求,人们需要能够为科研、决策服务的智能化的知识。知识管理一经提出,立刻引起情报学界的广泛关注,情报学研究的对象也从情报逐渐转变为知识。

(1)知识管理拓展了情报学的学科研究内容。知识管理时代之前,情报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献信息和情报,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而对于另一类知识――隐形知识,情报学则没有有效的开发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的兴起使得隐性知识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情报学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显性知识,而对隐性知识也开始进行研究和开发,扩大了研究的视野和内容。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发展对情报学学科研究内容是有影响的,情报学在对情报和信息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对知识的研究和探讨,将显性知识主观化,转化成人的技能或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换言之,随着知识管理在情报学研究中的渗透,情报学的学科研究内容得到了拓展,不仅研究文献信息和情报,还研究知识,不仅研究显性知识,也对隐形知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用户和市场将指导情报学研究。情报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对情报和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分析,最终形成有用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科研人员和决策人员使用。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评价信息产品能否实现价值的标准,因此,在情报加工和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交易中,则用户需求导向直接反映为市场导向。

过去,情报工作的用户主要是科技、管理等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是非营利的,因此情报学重点研究科技情报的规律和特征,而无需全面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消费心理以及效益的问题。90年代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来临,然而却出现“信息爆炸,知识贫瘠”的状况,社会各界的组织和个人均不同程度的面临信息过载、有用知识获取难度大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不断扩散,使得整个社会强烈需要对知识有效管理和获取,知识管理逐渐由专业机构走向社会大众的舞台。在知识管理态势下,情报工作的用户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而是扩展到有知识需求的各种职业的社会成员,知识需求者的类型更加广泛,需求面也大大扩展,因此,情报工作研究的视角也发生了改变。

秦铁辉教授指出,在情报学的所有研究内容中,最能体现知识价值的就是咨询服务工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情报学所研究的“咨询服务工作”还仅仅只面向科研课题和政府决策的信息提供,情报界一般称之参考咨询或者科技咨询。在知识管理态势下,社会各领域更加关注和重视知识资源,然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信息爆炸使知识获取的难度加大,低层次的咨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咨询工作不再单纯利用情报学知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都融合进来,知识背景不同的咨询专家组成一个团队,咨询服务工作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3)情报学技术研究由信息技术转变为知识技术。情报学有许多技术手段来实现其应用,如信息检索技术,自动标引技术等。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情报学不仅要管理好显性知识,还要组织好隐形知识,情报学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改动,产生了许多新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这些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以知识为研究元素的知识管理态势下情报学的应用,情报学技术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信息技术转变成知识技术。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纵观上文总结的三个变化,笔者认为,根本在于情报学研究的重点由情报转变为知识。在知识管理态势下,情报学研究由对情报或信息的组织、分析、管理,发展成对知识的组织、分析和管理,扩展了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同时,社会大众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和市场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新导向。另外,由于情报学研究内容的扩展,情报学技术研究也转变成为对知识技术的研究。由此可见,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变化从本质上是由于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由研究情报转变成研究知识。笔者认为,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组织。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情报学研究的对象是情报,即显示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学者们渐渐注意到隐性知识,主观知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情报学不仅研究显性知识,也开始研究隐形知识,它的研究对象由以往的情报扩展到知识领域。

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知识组织,因为知识组织是现代信息社会情报学研究的.必然发展方向。传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组织情报,即对文献或信息进行标引、检索等,这样建立起来的情报系统效率不高,而且庞大杂乱,只能向用户提供文献,用户获得这些文献后,还要经过阅读和分析才能获得所需的知识。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获取所需的知识的难度变大。传统的文献或情报组织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知识组织应运而生。知识组织使得情报学研究深入到知识内容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大量、分散的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和组织,形成有价值的、可供人们参考的知识。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情报学研究必然要向知识组织发展。

从上文提到的情报学的发展历程看,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时代是情报学开拓与创新的阶段,此阶段中,情报学研究围绕组织知识这一核心内容,研究对象从情报变成知识,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范围和领域;同时,以市场和用户指导发展,更好的为市场和用户服务;另外,技术方面向知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发展。

论文的研究内容范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地下水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以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现状来看,其再生速度同开采速度之间已远远不成正比。也就是说,现有地下水资源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表现为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施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以更好地维持供需平衡。地下水取水技术,是开采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技术,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开采要求即是要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用水,同时还需要对地下水位做好有效控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做好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因此,分析地下水取水技术并致力于推动该技术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

1、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理念。

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是水利相关部门的核心工作,随着近些年来地下水超采区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多地区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使得针对地下水取水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也纷纷出台。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相关政策不断累积与完善,但目前仍有多数超采区地下水位存在着持续下降的问题,无论是学术研究抑或是相关政策,都并没能够使地下水量达到预期值。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自身认识,本文认为其表现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多数超采区之所以超采,主要原因在于受环境或气候等影响,致使这些地区除了地下水资源之外的其他水资源尤其匮乏,一旦水资源供需不足,社会矛盾必然因此而激化,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成了“不得以而为之”;其次,针对一个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没能对可持续开采量予以精准测定,致使开采实践因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地下水位递减;第三,则是因更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违反规定而对地下水资源私自开采等问题,源于监管的缺失。由此可见,加强地下水取水技术的综合研究确保技术控制与管理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2、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与管理目标和依据。

发展至今,地下水取水单从开采技术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发展至一定水平。不足之处在于,地下水取水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涉及面尤其广泛。在全球生态问题逐渐突出的新形势下,水资源的开采亦需要兼顾到开采效率和资源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从此角度来看,有必要正确认识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和管理的'新目标和依据。

2.1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目标。

地下水资源的测定,水位的变化实为最直观的依据。也就是说,一个区域的地下水含量或水位,直接反映着地下水资源量。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采地下水成为了人类社会得以维持生存的必要选择。但是地下水资源有限,虽然可再生,但需要时间,而社会的用水需求却日渐增加,一旦开采过量,则生态环境的平衡规则便会被打破,甚至于连地质环境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因此,地下水取水技术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将目标定位于保证供需关系平衡层面,也就是需要对地下水取水量进行必要地控制。

2.2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依据。

根据地下水取水相关理论能够看出,保证地下水取水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既需要保证低下水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够保证供水量尽可能满足用水需求。由此看来,对地下水位进行合理化判断与设计,成为了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的核心举措。实践层面,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实际情况而对开采量进行划分,包括超采区、平衡区以及水含量充足区。也正是此区域的划分,才是决策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和管理的应有依据,需要差异化对待。

3、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建议举措。

社会对于地下水的需求实为刚性需求,即便能够明确相关技术控制与管理目标且能够严格遵循相关依据进行取水技术管理实践,也很难精确维持地下水位始终平衡。为此,本文认为则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有效填补供水量不足的空缺才是更有利于缓解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应然举措。

1.1拓展水源供给渠道。

不可否认,地下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渠道,但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可知,地下水取水占据人类用水总量的比例大约仅占1/5左右,只有北方等一些干旱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例较高。由此可见,拓展水源供给渠道以用来弥补地下水资源供应的不足大有可为。这些其他类型的水源供给渠道包括海水淡化、江河湖泊、湖库水源以及雨水资源等等,甚至于有些工业用水在经过处理之后也能够二次回收使之成为可用水。因此不同区域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式拓展水源供给渠道。

1.2对地下水进行适当补给。

对地下水进行适当补给是保证地下水资源达标的一大可行举措。具体而言可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嵌入各种形式的人工入渗设施,有利于促进地下水量的充足。目前,我国地下水补给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包括含水层的有效利用、地面沉降的控制以及地下水取水资源的扩大等等。因此可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多建拦水坝,广泛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等,对地下水进行更多补给。

1.3调整地下水取水规划。

地下水取水规划技术的应用对于地下水位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取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保证取水规划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作用于地下水水位使之最大化平衡。而若是规划不合理,则将有可能加剧水资源不平衡状况。为此,有必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在保证地下水取水量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对地下水取水布局做出合理化调整,以提高地下水取水技术水平。

4、总结。

综上所述,地下水作为紧缺的资源,取水技术直接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供给问题,不容忽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树立正确的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理念,明确取水技术管控目标和依据,并尽可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渠道推动地下水取水技术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袁普生,殷春霞,王丹.国外地下水取水计量设备和技术发展概况[j].中国水利.2009(03)。

[2]张继路,蒋咏.我国地下水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苏水利.2014(01)。

[3]赵辉,高磊,董四方.近期我国地下水管理重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3(01)。

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探析论文

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正在改变现代企业的经济结构与经营模式,这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市场的供应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的竞争市场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原本的运营方式,也双倍扩大了企业的数据量,这要求着电子商务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加强对产品自身质量的管理,提高网络服务效率,使电子商务在面对大数据的压力下能够顺利进行各项活动.

二、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商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个企业的信息渠道越来越丰富,不再呈现单一的获取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中以及实际运营中能够实现双渠道的数据获取模式.

从我国的商务管理发展现状来看,在大数据时代来临后,大数据所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使得我国的商务管理开始呈现多视角.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的产品价值以及营销方式不再仅仅只针对市场客户,而是逐渐走向更大的范围领域,吸引公众人群前来参与.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信息传播渠道开始发生变化,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联开始走向平等方向发展,并且实现着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自由行等特点,因此在信息数据的传播以及获取不再局限于地域限制以及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的`各个平台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传播与获取.而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与网民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逐渐引导网民参与至商务业务当中,而商务也可将新型的产品信息、产品设计理念等推广给网民客户群,从而扩大业务的客户群体[1].

由此可看出,在电子商务随着开发了更多的产品销售渠道后,电子商务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及规则已无法应对当前的新型销售渠道,这要求电子商务在管理工作上需进行有效创新并规范实施.

从商务业务的运营模式来看,商务的管理范围需包含技术管理、网络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然而,从我国目前的管理制度执行状况来看,许多企业在商务管理上都并未做到完善与创新,许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商务管理方式,并且在人才的商务管理工作上缺乏相应的培养,这与企业的不重视也有着直接的关联,对此,企业在面对新形势的业务发展模式下,需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加大对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其管理模式更符合目前的网路市场以及网民的对产品信息的各项数据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商务管理效率[2].

三、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加强对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管理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由工作人员执行完成的,因此,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执行根本需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然而,这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电子商务管理领域中时常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管理中的部门、企业电子信息等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甚至有部分电子商务平台出现了无部门形式,这使得电子商务在开展业务流程时只能以纸上谈兵的形式来完成,这不仅降低了网络业务的可靠性,也减低了网络业务消费者对该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因此,电子商务在管理上,需完善企业的各项配套设施,并根据自身企业运营需求引进一批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人才,这是保障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3].

(二)商务管理需完善社会资本结构在现代的商务管理工作上,其管理范围不再仅限于部门的人员管理,还应扩充至社会网络平台的商务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消费群体也包含在商务管理工作内容上.

以社会资本结构来说,社会资本结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以及信任度,人们在社会网络资源中能够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利益与价值,而价值判断的正确性则会影响至人们对生活、工作等一切社会事物的认知,也影响着人们在网络平台中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

从社会资本上来说,社会资本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为商务管理提供更广的视角.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时代能够为电子商务的产品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并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广阔的营销平台.

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被挖掘和应用后,社会的网络互动开始密切发展,这不仅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多与消费者群体的沟通渠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购买渠道,许多企业也利用网络平台与消费者群体构建互动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来促进企业产品的创新与完善,并通过客户群体的需求能够了解当前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使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针对性的销售,避免了盲目的销售状况,为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提高商务业务的销售效率.

对此,通过分析现代企业的营销模式以及与网络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关联能够制定有效机制,分析不同领域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使企业的绩效机制能够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有效连接,对商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实现性有着重要的创设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后,互联网改变了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经济行为,同时,也对商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社会新经济结构体系下,我国的电子商务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并着重加强对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更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商务管理工作,使电子商务的管理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另外,在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的范围不再仅限与产品信息的管理上,还应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理念融入管理机制的创设条件当中,使商务管理能够从企业自身以及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穆向阳.缪宁.裴胜利.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学科的内涵与创新---以《商务智能》教学为切入点[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7):113-114.

论文的研究内容范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摘要:《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对于土木工程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这里阐述了课程开设现状和开设以来存在的课时安排少、授课内容浅而旧、实践教学平台尚未搭建好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应用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关注本领域前沿-滚动更新授课内容、搭建合作示范性实践平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和建议,希望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依据。

关键词:防灾与减灾;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不但造成巨额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且造成惨痛的人员伤亡事故。上至国家层面,下至村镇个人,这一切无不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心。高校担负着传承文明的责任和义务,是培养防灾减灾综合素质强硬的人才的理想场所。而土木工程是防灾减灾应用最直接最广泛的学科和行业,该专业大学生防灾减灾知识体系的储备和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工作中的思想和行为。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防灾减灾课程具有其它专业和学科都不具备的主动性、必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因此,在学校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之际,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地方,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防灾减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防灾减灾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力求今后能抛砖引玉。

1课程开设概况。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是我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基于土木工程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灾害、洪水灾害、火灾害和爆炸灾害等基本知识之上,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灾害的防灾与减灾的一门学科。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通常在《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抗震》、《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等课程之后开设。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各类灾害的类型、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及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工程上防灾减灾对策与措施,培养学生初步识别、分析及解决灾害的能力,使之能与工作中遇见的常见问题紧密结合,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稳定。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4年起,我院针对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了《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课程。实施三年来,对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的积累和意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2.1课时安排较少,但内容多,信息量大。

该课程共安排16个学时,1个学分,考核方式为考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六大类常见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灾害、洪水灾害、火灾害、爆炸灾害)以及相应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另外包括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每一种灾害都有大量的信息和案例可供分析,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涵盖常见地震、火灾、爆炸、风灾、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选择与本专业以及未来任务相关的几种灾害重点分析介绍。这样在内容安排上就容易出现厚此薄彼,有所偏倚。

2.2授课浮于单纯的内容和形式,应用深度讲授不足。

多数教师的授课内容较为丰富,也加入一些案例分析,但是案例分析和讲述紧紧局限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和伤亡等客观事实方面,对于相关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析讲解较少,且相同情况下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论述不充分。这种情况下,会使学生对于灾害的基本认识具备了,但是对于防治灾害的具体措施掌握上还远远不足。另外,好多授课老师的讲授案例内容老旧,仍然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一些灾害事件,这些事件中的土木工程结构在当前形势下可能早就被淘汰使用了,也可能早已更新换代好几次了。这种情况就脱离了现代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实例,即使讲授清楚了,也不具有广泛和较好的现代应用意义。

2.3实践教学开展少,实践平台尚未搭建好。

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平时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强化防灾减灾的意识。但由于课程总课时较少,实践课时难以有效安排,实践环节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协调困难,导致实践平台尚未有效搭建,实践教学没有有效开展起来。

3教学改革措施初探。

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防灾减灾开课实情和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初步探索改革的措施,希望今后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1以应用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增加课时安排。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是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领域常遇到的灾害的种类、成灾机理、防治措施及减灾技术。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人才,掌握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开展工作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学时。课程面临课时安排少的实际问题时,教课教师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将课程的重点内容突出,并与特定的应用场景相联系,设想未来工作岗位最可能遇到的应用问题,学与用相互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3.2关注本领域前沿,滚动更新授课内容,深挖致灾原因和防治措施。

防灾减灾学科的交叉性强,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和多门课程,这就使得该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研究内容的更新速度。再加上土木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许多原本可能致灾的因素得以减弱或克服。因此,一些老旧的内容和案例在现在的土木工程中并不适用了。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及时关注本领域的前沿,尤其是相关的时事事件和专业领域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滚动更新课堂的教学内容,深挖事件的灾害类型、特点、致灾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使学生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应用领域实例和防灾减灾新举措。

3.3搭建合作示范性实践平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防灾减灾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学校现实教学中存在“案例来源”与“真实土木工程环境”相脱离的矛盾,为解决这一客观问题,学院应主动与一些防灾减灾单位(如地震局台站、火灾大队、地质灾害研究所、重大灾害防治区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尝试建立校内、校外两类教学示范实践平台。例如:校内平台方面,学院可以与火警中心合作建立校内实验大楼火灾与防火防灾师范基地,不仅从土木建筑结构选址、防火等级设计、防火设备设计等方面实地演示讲解火灾的防治措施;还可以定期组织各个班级的学生参加防火演练,使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平台,真实参与防火工程实践,零距离与土木工程防火设计结构接触,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4结语。

防灾减灾通过综合应用工程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土木工程系统抵御人为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和防治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工程灾害,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基础能力,进行教学改革对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2]申永江,李耀庄,冷伍明.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验班《防灾减灾概论》教学改革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80-81.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论文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文物不仅仅是把文物保护起来,更重要的是体现文物的价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物“曾经辉煌,再现璀璨”。

但对于文物保护,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以xx为例,在文物保护方面既有不足,在文物的开发利用上又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保管不善,不能发挥文物的作用。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文物仓库,对保护文物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xx没有象样的文物仓库,一些高档次的文物只有暂存于省博物馆和省文研所;由于没有文物仓库,现存的部分文物腐蚀严重,甚至比文物埋藏于地下腐蚀得更快。没有一座博物馆,大量的文物不能展出,既不利于文物保护,更不利于开发利用。

2、投入较少,古建筑年久失修。按照《文物法》规定:国保单位主要由国家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省保单位主要由省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市县级保护单位主要由本级财政投资维修和保护。由于河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xx市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这些年几乎没有投入,造成了多数古建筑年久失修。

3、开发不够,没有发挥文物的效益。相对于旅游发达地区,xx的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目前,全市仅有不到10处文物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旅游参观人数也少得可怜,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支出。

4、破坏严重,文物保护意识有待于加强。文物资源为非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多年来,文物资源经历了多次劫难,特别是“十年内乱”,破坏了xx地上文物的一半以上。现在仍有对文物的盗掘盗卖现象;有个别的施工单位还故意破坏文物,把工程工期放在比文物勘探更重要的位置。

二、几点建议。

1、加大文物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宣传,使群众了解xx悠久的历史,激发作为xx人的自豪感,产生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予以重视,给文物以更大的投入,对不利于文物保护的行为予以抵制。

2、尽快兴建xx市博物馆。从70年代初即有人呼吁要建博物馆,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建起一座市级博物馆。各级领导应给予关注,多方筹资,积极运作,解放思想,尽快把博物馆筹建起来。使我市的文物既有一个向人民展示的舞台,以发挥文物的社会效应。同时,博物馆也发挥着文物仓库等多项功用,有利于文物保护。兴建xx市博物馆,有百利而无一害。

3、统筹规划,加大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xx的文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名人郭守敬等,有很多独具特色和意义的古建筑,有流传久远的乡艺文化。这些都有待于开发,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论文

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存在不仅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同时承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古物、文物和文化遗产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保护,才得以持续发展,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才得以保存和延续。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对《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的文件,是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编、国家文物局公布,属于部门规章,具有法规效力。《保护准则》规定,文物古迹的原状有以下四种形态: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历史上变化后存留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局部破坏但仍保留原构件和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其主要是对文物古迹实行有效保护,保存古迹实物遗存面貌及历史环境的全部活动,保障真实、全面的历史信息及价值。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护工作出现任何一个错误都是不可挽回的,所有保护工作必须在保护原则指导下实施保护管理措施。

(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中国具有长期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而且国外也普遍具有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但是一直存在对文物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等方面的争议,当然世界各国也普遍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避免对文物在任何结构和装饰上的改造,并且应以足够的研究资料为证。首先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历史资料的佐证下,尽可能的利用原物,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部分,尽量避免对原有文物的添加和拆除装饰,强调对原文物材料和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对一些残存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必要情况下,拆除其他建筑物剩下的旧料用于替换残存文物,保障其品格和个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文物维修方案,避免对建筑外貌做较大的改变,尽可能的控制建筑内部结构。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统一总结成“不改变文物原状”,考古学家在精心工作时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保护准则》特别要求复建要以科学准确的论证,不允许按文献记载进行推测,不允许以民间传闻为依据,不能为旅游发展而不顾历史依据进行重建,甚至造假古董。这些要求是苛刻的,在一定程度对文物古迹的'利用与保护出现矛盾。通常“原状”不能简单理解为原貌,或者文物最早的状态,如金属器皿在出土时携有大量的有害锈,对器皿造成安全威胁,应当坚持除掉,所以,保持文物原状一定是在文物安全健康的情况下。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是指在文物发掘出土到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临时性妥善保护及维护。当文物处于地下时,会与文物考古环境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文化材料的变化速度会趋于平缓甚至停止。如果从考古现场取出来的文物,会处于新的环境中,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来的环境状态被打破,遭受到强力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如陵墓出土的纺织品,彩绘壁画等会受到致命的损伤,彩绘颜色只需几天的时间或者一瞬间的时间就会消失,其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注重对易损坏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丝织品、纸张字画、彩绘陶器等,以有机质文物为主。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如一些壁画、窑址、建筑基址等。与现代实验室相比,考古现场无论是仪器材料、试剂药品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尽完善,决定现场工作的特点是临时性的,并且对文物保护采用的处理技术手段及考古研究对后续实验室的处理不产生负面影响。

考古现场保护原则不仅需要实行与特定的场合相结合的原则,还需要实行以下特殊原则进行保护:

1.少干预原则。

首先确定文物保护处于安全状态,之后,减少对文物的干预,如果文物出土时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可以不经行处理保存,就不需要经行处理,对其进行正确包装,进行保存,能减少处理就减少处理,这才是最好的处理。

2.可再处理与可逆性原则。

3.事先取样原则。

在发掘文物之前,要根据前期对文物调查、勘察的信息,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避免一些考古发掘工作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文物被污染,从而导致不准确的分析信息出现的情况。

文物材料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减少更换原来构建的材料,保障维持原来材料的质地、颜色、成分不变;二是在非得更换不可的情况下,采取榫接、挖补、填充和化学等加固手段尽可能地保存原构件,使用一些文物的旧料更新材料、质地、形式和色调与原来相同。

现代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文物保护,并不是文物保护专属材料,大多是从相关领域借用过来的,比如“万能胶”的环氧树脂广泛用于石质文物、彩绘壁画、陶瓷器等文物的粘结修复,作为文物胶粘剂并不理想,具有不可逆性,破碎的文物一旦粘结起来,很难被重新分开,进一步校正是不可能的。

文物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文物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所以在选用文物保护材料时,不仅要具有长期耐久性,性能最佳性,同时还具有不改变外观、可逆性的原则,即遵循以下原则:

1.不改变外观的原则。

一些用在表面的材料如“文物防水剂”受到特点制约,因为在文物里,颜色、色泽等文物承载信息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有色材料加在文物里,使得材料颜色和文物原来的颜色发生叠加作用,致使文物颜色发生变化,就不能保持文物的原状。

2.长期耐久性的原则。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把文物的寿命尽可能的延长下去,所以材料的作用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具有保护功能,但是文物材料保护作用时间有限,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文物防护材料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文物保护材料会有老化变质的现象。

3.性能最佳原则。

在选择保护材料时,要选择优良性能、老化周期时间长的材料,不能对原有的性能进行最大限度改变,一定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具有优先的性能。

三、保护原则应该在众多因素中寻找平衡。

任何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大量的实践作为理论基础,尽可能不去破坏和改变文物材料现有的结构和装饰。考古学家进行工作常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将文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揭示出来。现实的管理使用者首先要考虑承受力,使用方便程度等,而文物保护的研究者需要保障文物建筑、建筑历史信息量等。

四、结语。

对于文物保护原则需要我们与长远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向结合,使得文物理想保护原则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文物得到真正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09)。

[2]王丽琴.杨璐.文物保护原则之探讨[j].华夏考古,2011(09)。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论文

根基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数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本养老金月尺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的20%.《试点方案》划定,往后缴费每满一年增进必然比例的基本养老金,总体程度节制在30%阁下;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所有储存额一次付出给本人。基本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付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付出,月发放尺度按照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付出。已经离退休的职员,仍按国度原本的划定发给养老金;1997年同一世界企业职工根基养老保险制度前介入事变的职员,其退休后在发给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本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根基养老金领取者衰亡后,其遗属按国度有关划定领取丧葬补贴金,丧葬补贴金由根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付出。

根基养老金程度的调解,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务部参照都市住民糊口用度价值指数和在职职工人为增添环境,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核定后同一组织实验。

根基养老保险的根基原则?

(一)保障根基糊口。根基养老保险的目标是对劳动者退出劳动规模后的根基糊口予以保障。这一原则更多地夸大社会公正,有利于低收入阶级。一样平常而言,低收入人群根基养老金更换率(指养老金相等于在职时人为收入的比例)较高,而高收入人群的更换率则相对较低。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介入增补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备性养老保险,得到更高的养老收入。

(二)公正与服从相团结。养老保险报酬程度既要浮现社会公正,又要浮现个别之间的不同,在维护社会公正的同时,强保养老保险对付促进服从的浸染。

(三)权力与任务相对应。今朝大大都国度在根基养老保险制度中都实施权力与任务相对应的原则,即要求参保职员只有推行划定的任务,才气享受划定的养老保险报酬。这些任务首要包罗:依法介入根基养老保险;依法缴纳根基养老保险费并到达划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根基养老保险报酬以养老保险缴费为前提,并与缴费的时刻黑白和数额几多直接相干。

(四)打点处事社会化。凭证政事分隔的原则,当局委托或设立社会机构打点养老保险事宜和基金。要成立独立于企业奇迹单元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需对养老金实施社会化发放,并依托社区开展退休职员的打点处事事变。

(五)分享社会经济成长成就。在社会凵コ潭裙惴航步的环境下,退休职员的现实糊口程度有也许相对降落。因此,有须要成立根基养老金调解机制,使退休职员的收入程度跟着社会经济的成长和职工人为程度的进步而不绝进步,以分享社会经济成长的成就。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范文

目标陈述不仅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是必要的,在期刊论文中也是需要明确表述的。研究者在填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基金项目的课题申请书时,必然要陈述目标、研究思路等内容。

下面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课题论证书的内容。

1.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3.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5.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6.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在这个论证书中,前4项事实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构成或要素。我们可以依次将前四项概括为“为何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和“为研究准备了什么”。

“为何研究”实际就是结合已有文献对你研究的问题的必要性和价值的论证和确认。

在“研究什么”这部分,最为关键是要交待清楚研究目标,即目标陈述。在有些基金申请书或有些学校的学位论文结构要求中,常常也被称为研究目的。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将同一内容既用作研究目标,也用作研究内容。学生为此经常很困惑,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研究目标是指你的研究最终想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而研究内容是为了完成研究目标所依次回答或解决的一系列相互之间有逻辑关联的子问题。在克雷斯威尔看来,研究目标重在阐明研究的意图。他同时指出,研究目标不是研究的问题——那些问题将由所收集的数据来给予回答。

准确地陈述研究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如下是克雷斯威尔所做的针对定性研究目标陈述的“脚本”。

这则________(指研究策略,如民族志、个案研究或其他类型)研究的目的(将)是为了对位于________(指研究地点)的________(指参与者,如个人、团体、组织)的________(指将被研究的主要现象)进行________(理解、描述、形成、揭示)。在这一研究阶段,________(指将要被研究的主要对象)将被暂时定义为(给出一个大体的定义)。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范文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xx年11月20日”或“20xx-11-30”。

------------------------。

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写好开题报告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开题报告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5、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6、研究工作的步骤。

7、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8、现有基础。

9、经费估算。

四、课题开题报告各部分内容的写法是: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如果不准确、不恰当,会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给课题起名称要注意:(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宁波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宁波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有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5、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6、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7、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主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8、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每个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都有不尽相同的要求,要讲清开展本项研究已经具备的基本研究条件。

9、经费估算(一般可略)。

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范例。

下面是一篇论文的开题报告,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也反应了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写法,可以吸取一点优点。

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总述)。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元,比上年同期下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比上年同期下降,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启发论文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本文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从而让积极心理学能更好成为人类的福祉。

关键词:

1引言。

提到心理学,人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病态人格及异常行为,而正常行为却常被忽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从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哈佛等众多高校,积极心理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究竟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很多,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之前,我想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个简单的介绍。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seligman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他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在《apamonitor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由于心理学界过去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从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础任务。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运动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

3。1关于身心健康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助于人们更长寿。人可以活多长以及那些情况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离出真正的原因。但在修道院里,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不吸烟也不喝酒;他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很多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当研究者把180位修女的自传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了。欧潘修女(98岁仍然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再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其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进行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超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的超过85岁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以上差异真的是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出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的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上述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对人们能更加长寿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但它的实践却在上世纪的.代初就已出现。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指出,长期以来的心理治疗一直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病人的病痛的评估或治疗上,大量研究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致力于修复病人有缺陷的习惯、动机、大脑和悲伤的童年。积极心理治疗则与此相反,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有生病能力的同时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是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从而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的空挡,体现出更大的人性意义,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抑郁的或想要自杀的人,在意的不仅仅是解除痛苦,他们更需要的是美德、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引发积极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抵挡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积极情绪就像防震保护层一样,使我们不受伤害,使我们在悲伤绝望中重新崛起。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3关于和谐消费问题的启示。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和谐消费的要点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了消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差距过大;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揭示在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手段,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它可以为引导正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会使商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的废弃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违背了尊重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外部物质财富的呈现方式和属性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揭示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危害,揭示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和促进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积极幻想这一概念是由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因为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所以虽然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它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积极幻想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领域、调节心理资源领域、恋爱关系领域和跨文化领域。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将更好更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4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激情、挑战和质疑。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和前进的,但它无论怎么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于人类。心理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更能有效帮助人们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前仆后继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一定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本科论文的研究内容范文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下面,浩工精心收集咯几份较为满意的答辩给大家提供参。

考,祝各位兄弟姐妹都能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实例一: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来自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评估”。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思想内容、结构框架、遣词造句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本文以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遗漏点,即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为切入点进行探索。通过对图书馆近百本著作进行调查,我发现其中仅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涉及到了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作为官场中的“第二种友谊”,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论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任何行政组织内都会产生一定的非正式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或多或少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纵观非正式组织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阻力。因此,组织管理者应对其加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把握其概念、和特点和作用,正确运用其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从而使非正式组织朝着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迈进。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概述,包括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特点及其沟通。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最后,在遣词造句上,虽然我对全文做了细致修改,但个别语句语序凌乱、语句僵硬、口语化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另外,全文仅是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一次初探,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期盼今后加以完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毕业论文怎么写。通过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实例三: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是**级**1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c/s的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论文是在朱**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论文

我国旅游业发展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发展旅游是文物资源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方式之一。发展文物旅游,把文物资源转化为发展旅游业的生产力,就必须对文物资源进行保护与整修,然后才可成为游客的参观游览点。束之高阁难成“大器”,丰富的资源辅之以科学的整理就会成为吸引游客的“美玉”。在这个过程中,文物旅游区(点)必然要加大人、财、物投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文物旅游区(点)自身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作为旅游区(点),往往需要有明确的范围,实施封闭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物资源保护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其次,发展旅游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业,将各类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也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旅游可以为文物旅游区(点)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在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情况下,文物的保护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经济支援。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遗存的文物数量、品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进行保护。如果仅靠国家财政的单一资金来源,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财政也背负不了巨大的文物保护费用。开辟多元化的文物保护资金渠道是这些国家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我国的'现行文物保护体制下,由于财力有限,对文物实施的“有效保护”往往只能是“有限保护”。

再次,发展旅游可以深层次挖掘文物资源的内涵,进一步提升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也是贯彻《文物保护法》的最终目标之一。文物资源通过内涵挖掘、外部“包装”,使得其沉睡多年的价值展示于中外游客面前,大大增加了文物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随着中外游客的到来,又会反馈各种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为专家开阔思路、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线索,为文物资源进一步开发与内涵的挖掘创造条件。反过来,文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内涵的挖掘又可以提升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为文物资源寻找到新的亮点。这种良性循环可以促进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正是我们贯彻《文物保护法》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参考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

三、建议。

(一)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三)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四)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五)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启发论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助于人们更长寿。人可以活多长以及那些情况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离出真正的原因。但在修道院里,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不吸烟也不喝酒;他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很多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当研究者把180位修女的自传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了。欧潘修女(98岁仍然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再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其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进行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超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的超过85岁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以上差异真的是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出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的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上述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对人们能更加长寿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但它的实践却在上世纪的20年代初就已出现。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指出,长期以来的心理治疗一直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病人的病痛的评估或治疗上,大量研究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致力于修复病人有缺陷的习惯、动机、大脑和悲伤的童年。积极心理治疗则与此相反,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有生病能力的同时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是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从而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的空挡,体现出更大的人性意义,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抑郁的或想要自杀的人,在意的不仅仅是解除痛苦,他们更需要的是美德、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引发积极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抵挡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积极情绪就像防震保护层一样,使我们不受伤害,使我们在悲伤绝望中重新崛起。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3关于和谐消费问题的启示。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和谐消费的要点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了消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差距过大;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揭示在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手段,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它可以为引导正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会使商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的废弃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违背了尊重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外部物质财富的呈现方式和属性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揭示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危害,揭示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和促进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积极幻想这一概念是由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因为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所以虽然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它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积极幻想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领域、调节心理资源领域、恋爱关系领域和跨文化领域。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将更好更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4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激情、挑战和质疑。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和前进的,但它无论怎么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于人类。心理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更能有效帮助人们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前仆后继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一定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启发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本文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从而让积极心理学能更好成为人类的福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身心健康和谐消费心理咨询积极幻想。

1引言。

提到心理学,人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病态人格及异常行为,而正常行为却常被忽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从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哈佛等众多高校,积极心理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究竟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很多,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之前,我想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个简单的介绍。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原则论文

1954年美国航天局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时提出了“环境科学”一词,而真正赋予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污染”这一内容的是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出版了其名著《寂静的春天》之后。该书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描写了农药的使用可能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以环境保护为主元素的环境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教育体系中涉及对环境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由于对环境科学研究主体及其任务认识的时代局限性和受各自办学“母”学科的影响,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需求的日益增大,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环境科学的研究主体及任务?针对研究主体要求,如何合理构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成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在对环境科学发展和本科专业设置变迁、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等进行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想。

―、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设置之变迁。

科技工作者从科学研究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对环境科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工业发展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有关工业污染控制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甚多,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料[3]。为了尽快解决环境问题,消除污染,全社会亟须大量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为此,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列人高校本科教育议事日程中,环境科学本科教育在高校专业办学中如雨后春齊般成长发展起来。

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也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早期,虽然科教工作者对环境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主体、肩负的任务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由于环境科学发展时?间较短且社会需求巨大,出现了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的现象,导致高校本科办学中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这一时期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依托“母”学科诞生并发展[1]8m1。如北京大学于1972年创建了以环境化学分析和环境地学为方向的环境科学专业;南开大学依托化学学科于1973年成立环境保护专业,于1983年成立环境科学系;中山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立了环境科学研究所;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以地学为依托成为全国高校首批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的基地。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主要有: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等。1987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调整中设立了“环境学”,将上述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专业归并“环境学”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保专业人才需求增大,全国范围内有更多依托“母”学科的环境保护专业诞生了,同时有很多学科根据自己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相关性,开设了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课程,并开展相关环境问题研究。这一现象几乎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2012年版)全部的13个学科门类,出现了庞大的学科群研究环境问题的局面。与此相应的是环境科学教学内容庞杂,涉及污染工程控制、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破坏恢复、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安全、环境伦理、环境心理等。因此,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于工学类(08)和理学类(07)中同时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工学类中有环境科学与工程(081005s)、环境工程(081001)、环境监察(081006s),理学类中有环境科学(071401)、地球环境科学(〇714〇4s)、生态学(部分)(071402)。在之后的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辨过程中,科教工作者对环境科学学科性质和社会环境科学人才需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2012年在教育部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环境科学仅归编入工学类(08),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25),下设环境科学与工程(082501)、环境工程(082502)、环境科学(082503)、环境生态工程(〇82504)等4个二级学科。这一修编不仅使环境科学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的使命更加明确,也使环境科学研究的主体和肩负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或者说是赋予了新的使命。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的认识。

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是由客观有形的物质世界和无形的非物质世界共同组成的。环境问题则是指由这样的环境发生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也可能是人类活动所驱动。据此按照成因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的社会意识引发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环境现象。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是除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以外的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的环境现象,如环境伦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等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问题是指客观环境在其自身能量驱动下或在外在能量(人为)扰动下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一般可以把自然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环境自身运动变化引起的、有无人类影响都会发生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如气候变化、火山爆发、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海啸、洪涝与寒旱灾、风蚀水蚀引发的水土流失、物种兴衰等原生环境问题。在人类存在的今天,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必然会对人类生存产生负面影响。次生环境问题是指自然环境在人为扰动下所表现出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不利的环境现象。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类型。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强度超过了自身恢复能力,引起地球表层系统原生环境的物质组成减少或结构改变,导致原生环境功能破坏,出现不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风蚀水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溃化、土壤退化、旱涝寒冻、气候变化等不利环境现象。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排出的物质和余能进人环境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环境组成、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健康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声环境污染、辐射和光热污染等被污染的环境现象。

早期科技工作者认为环境科学是研究围绕人类并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诸要素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随后认为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的发生、发展、协调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再后认为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为环境问题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及保护与改善环境的科学。可见,前两者主要是研究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后者是研究“环境问题”中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可见,环境科学开始是把影响人类生存的不利环境现象都纳人到学科的研究范畴。随着认识的变化,认为由人类导致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体。

鉴于生态破坏发生的空间位置和人为影响的方式,文章认为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破坏问题,可成为理学门类中如地理科学类(0705)、大气科学类(〇7〇6)、海洋科学类(〇7〇7)、生物科学类的生态学(071004)、农学门类中的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学(0902)等学科门类的研究任务之一。这些以自然过程为研究主体的学科门类具有研究生态破坏问题发生发展的基础,是从自然过程角度研究生命活动支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自然状态下生命体及其生存环境的过程与规律,以获取指导人类与其支持系统协调发展的技术与对策。

环境污染问题可成为具有问题导向型、综合交叉型和运用型3大特征的环境科学(082502)的研究主体(图1)。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以污染物(废弃物)为研究主体,研究污染物的发生、行为归趋、控治、利用及管理,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持的学科。根据环境科学研究主体和主要任务的界定以及高校本科4年学历的办学制度,为使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废弃物)的发生机理和控制技术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机理、所导致的环境危害、控制技术、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与理论技术障碍,在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启迪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学到有别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学有所专);能良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和科技社会前沿需求(专生其长);能使本专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环境管理(长见其效)。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和实践知识体系构建包括以下内容。

该部分课程是凸显专业特长的,是为“学有所专,专生其长,长见其效”的专业知识结构模式而设置的。通过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内形成独特的教学、科研和环境管理技能,具备专门的环境科学专业学问。因此,对在以污染物为研究主体的环境科学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要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机理,进人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形态(固、气、液、能)及方式;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以及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下能够对其开展控制、处置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了解、熟悉、掌握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了解、熟悉、掌握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污染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评估、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的知识内容。为本科毕业后服务社会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土壤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污染生态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等。

三、专业选修课类。

根据学生与社会双方的需求,依托所在地区环境特征和所在学校教学科研力量,拟设置4大类课程:(0特色选修课类。可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环境污染特征或本专业师资所从事科研的特色,设置系列选修课。如:干旱区生态学、绿洲土壤污染与防治技术、寒旱区污水处理技术、多民族区环境政策研究、寒旱区生物地球化学、污染气象学等等。(2)拓展型选修课类。主要是针对毕业后的本科学生意在深造而设置的课程类。如:化工原理、环境土壤科学与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电子电工学、微生物学、工业生态学、环境毒理学、cad基础等等。(3)社会服务型选修课类。主要针对本科生毕业后拟进人各职能部门就业而设置的课程类。如:环境监察、环境监理、洁净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环保公文写作、环保设备概论、国际ng0简介等等。(4)思想方法论型选修课类。让学生具备从系统、整体、科学等观点审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知识。该类课程有:系统论、运筹学、科学方法论、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环境美学等等。其中含有必选和任选两种类型。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学术型与技术型人才的标准,成为具有环境科学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实业人士。

四、实践性教学。

第一,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诸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等组成、结构的认知性实习,认识各环境要素在人类健康生存中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演化过程;认识人类在其生存发展中生产生活行为污染物(废弃物)排放的必然性,认识到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利用,不可能实现完全利用或者“零”排放,认到生产工艺流程或生产线对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是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的;认识各环境要素对各种污染物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环境自然净化降解能力,若超过其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则会引起环境原有功能的改变,出现不利于人类正常健康生存的功能,这也就是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所阐述概念的涵义。在认识实习中,要让学生重新审视已熟悉的环境,从专业层面上看待地形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地质、气候气象,通过这些认识人类生存发展对环境的依赖性。

第二,生产实习。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类生存中必需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机制及对污染物进行控治、综合利用、合理处理处置等技术的见识性实习,开展环境监测内容的实习等。主要是把课堂学习到的有关污染物控制、治理、利用、处理处置等技术予以实地验证;对部分环境监测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实践。例如有: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工业固废处理处置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业企业特种污染物(污水、废气等)产生过程与控制技术、区域环境污染物的采集测试与分析技术等等。

第三,毕业论文。它是本科专业学生对整个大学学习的回顾性认知过程。它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专业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发现、筛选、论证、立项等出发,经过严密的思考,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实验论证,取得阶段性结果,并通过答辩完成学习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启发论文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讨论中,常见的论调都倾向于消极面,例如挑剔不能吃苦、喜欢新奇怪论不好管教、垮掉的一代等。我们承认在学生总体中确实有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案,但是并不代表着大部分学生都是负面的心理状况。这些论调其实假设了学生的病态模式,如此大学生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把注意力放在改变他们不符合传统学校价值观的方面,而忽视了大学生原本具有的能力和天性美好的一面,阻碍两代人真正的沟通和理解,使得教育的消极内耗增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刚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必然能够改变大学教育的整体面貌。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带来的启发以及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实地运用的具体操作模式。

1.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和社会流行的成功学以及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激发出暂时高涨的热情,漠视问题本身,并且不以认清事实为基础,所以虽然能取得暂时的好状态,但无法持久,更不用说以此来指导学生的一生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的确存在缺点和脆弱,但是在万年以计的生命传承中留下来并进化为万物之灵的情况下,人类存在很多优点和长处,然而人们的注意力通常忽视人类本身做的好的方面,从而导致看待自己的角度有了偏差。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自身的重新审视,并重点关注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挫折,而是把挫折看作是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更深的幸福感的必要部分。人生同样有着低谷,积极心理学不会拒绝去面对,也不会否定其糟糕程度,但是同时承认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同等重要。正常的社会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如此,具备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也具备应对挫折,并且走出低谷的能力。积极心理学通过发现和鼓励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人的积极特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大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即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天赋特质,并建立起发挥自己的才能的信心和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正向的价值和良好的心态,因此更能应对挫折和痛苦。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为:积极体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的关系。

积极体验包含快乐、愉悦、满足感、成就感等。积极体验有浅有深,上网聊天玩游戏可以得到立即的愉悦满足,这是种浅层的愉悦。浅层的愉悦带给人快速的满足但是很快会消失,如果纵容它则会不断地寻求更强的刺激和满足感。同时这种快速的满足弱化了人们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而后得到更深层更大的满足感的能力,其心理韧性同样会衰弱。这也是为什么沉迷于游戏网络的大学生更容易自暴自弃,无法自拔,经常连基本的学业都无法完成。积极心理学通过有效的诱导学生逐渐实现更深的积极体验的方式,在快乐中建立起自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积极特质包含性格特点、天赋、兴趣和价值观,这些是比积极体验更稳定的方面。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发现学生的积极特质并有智慧地引导,从而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天赋专长并且享受于发挥特质的成就感的快乐当中,如此以来可以促进其一生的健康成长。

积极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包含家庭、班级、社团、学校等。积极的关系不能决定个体一定是积极的状态,但是它会促进积极体验的产生和积极特质的发挥。积极心理学探讨好的关系如何产生,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好的关系的建立,甚至积极的心理状态本身就可以是良好关系的起步,我们更可以期待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推进,并可以培养他们进人社会后具备和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3.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得到真实的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中,幸福并非遥不可期的东西。通常人们觉得幸福遥不可及,往往是错误的理解了幸福的含义。例如感觉愉悦不是幸福,它很快就会消失。金钱和财富不能带来幸福,已经得到的物质占有欲很快会失去满足的程度,必须去不断地追求更多才能得到满足,最终永远也幸福不起来。有一个研究表明,在22名中了乐透大奖的人的追踪了解中,发现他们最后都降回到原来的幸福指数附近,赢得大奖并没有令他们比其他人更幸福。

积极心理学发现,优势和美德可以带来不同一般的愉悦满足的幸福感。在人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分应对挑战并且圆满完成时,会获得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会在生活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中反复出现,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美德和利他行为会带来完全不同于自我满足感的更深广的快乐和幸福感,当人们在发挥美德进行利他行为时,是关注于他人的,是一种完全投人和忘我的状态,并且充满幸福感。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对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比对,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有以下几个应用模式。

1.对学生以无条件的关爱和有条件的称赞与批评。无条件的关爱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和积极的体验,学生更愿意接近教师并进行积极的沟通。有条件的称赞与批评针对的是很多学生在家庭教育中被宠爱而剥夺了超越自己的快乐和能力,这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根源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过度的溺爱或者没有足够的关注,这样会使得孩子变得被动,因为不管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得到称赞或者忽视。更不幸的是他无法享受真正的成功或者真心称赞带来的快乐。

2.教导学生写下每天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情。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情,这三件事可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今天早晨按时起床并且没有迟到,并在每件事情中,思考为什么事情会顺利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样简单的习惯在持续六个月后,被试者的幸福感普遍增加了。这种历数积极祝福的过程,在长期的持续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因素的能力,从而更容易愉悦快乐起来。

3.在团队中帮助别人“发光”。我们通常的教育都是鼓励学生成为团队中的领导或者最优秀的人,忽视了成为一名好队友本身的重要性和它所能带来的满足感,这其实就是强调浅层的满足而忽视了群体本身的积极意义,最终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陷于渴望最优者的焦虑和苦恼当中。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理解成为好队友的快乐,更为令人鼓舞,并且会显著增加整个团队的气氛和士气。

4.引导学生体验流畅感(heartflow)。流畅感是一种伴随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而出现的心理状态,忘记一切而同时有深层的满足和快乐。在学校中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内容,例如让学生作涂鸦画,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提供学生有挑战的活动和支持,创造更适合发挥学生能力的复杂环境。

5.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标志性力量。积极心理学建立了性格力量测试量表,通过量表的测试,发现学生的.性格中得分较高的项目,并引导学生在每周的生活学习中注意加强应用自己的标志性力量。当这种应用贯穿到生活中后,会带来持续不断的积极体验并真实地提升学生把握自己的积极特质的能力。

6.用abcde模式反驳悲观的想法。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c(consequenc)代表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驳,e(energization)你成功进行反驳后受到的激发。当学生遇到不好的事件发生后,练习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就可以改变自己受事件打击时的反应,使自己变得更有朝气和面对打击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心理学中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应用模式有待于实施到大学生的教育当中。

目前的传统心理学的讨论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治疗的方法,但并不能够解决如何预防这些心理问题发生的困难。积极心理学认为,要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天赋能力以及建立美德入手,令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学会应对生活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不是通过矫正缺点变得更好,而是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生活。当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好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学生对抗自己的缺点,抵挡人生挫折,并且可以是痛苦和低谷的缓冲带,使得大学生在进人社会后安身立命,得以全面发挥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目前还是在发展初期,大学生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改变成为积极的面貌,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大学教育应该能够做到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放在了社会中适合他的正确的位置,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能够享受自己的敬业工作带来的幸福快乐,以及乐意培养自己的美德,享受美德所带来的幸福,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将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