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班会教案(优质18篇)

小编: MJ笔神

范文范本是一种参考文献,通过其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从范文范本中学习到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展开论述、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范文范本的存在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或许我们需要参考一下范文范本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吧。请大家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和学习之用。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等有关的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判断其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五四爱国运动所表现出的蓬勃气势,培养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分析法、影视图片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为了纪念电影中的这场运动,我们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那么,同学们能猜到今天我们将学哪一课内容吗?(五四爱国运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

[板书]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以1920xx年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的发生是源于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又有其直接原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小字和第一段正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板书]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考与探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但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因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这说明“弱国无外交”)。

[板书]二、爆发。

[情景再现]五四学生运动的场景和反动军警逮捕爱国学生。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时间、活动中心和主力是什么?(1920xx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在运动中学生提出了哪些口号?(“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北洋政府的态度如何?(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并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合作交流]从学生提出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斗争的矛头指向什么?它体现了青年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而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青年学生又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运动体现了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

[生活链接]那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体现这一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更好地建设国家做好准备)青年学生的行动唤起了各界人民的爱国热情,6月3日之后,五四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三、发展。

[情景再现]六三之后,上海工商界游行示威以及北京高师被捕学生获释返校。

[板书]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思考与探究]从整个运动的发展过程来看,走在运动队伍最前面的是哪一阶层?而在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是哪一阶层?这说明什么问题?(走在最前面的是学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人。这就说明青年学生具有爱国热情,是革命的先锋,而无产阶级才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

[板书]五、历史意义。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运动具有反帝反反封建的性质,你认为在学生提出的众多口号中,哪一条口号最能体现运动的性质?(“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因为“外抗强权”具体表现为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它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内除国贼”具体指惩办亲日派卖国贼,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内容。)。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投影显示]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革命范畴。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而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它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所以过个伟大的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而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所以说五四爱国运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四爱国运动,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而五四运动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爱国象征。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1—2题。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一、课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系初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整体水平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能、技术都相对较差。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并辅助一些其它的身体练习,从而达到综合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首先,通过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跑的辅助练习和途中跑,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本节课能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和直观,以便使学生能初步学会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时计划:教材:途中跑素质练习教学任务:复习改进途步跑的动作技术,提高奔跑的能力,并通过素质练习提高身体的综合体能。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缺勤。

2、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游戏:贴膏药。

(三)基本部分:

1、跑的辅助练习6次数。

a、原地快速跑要求:两腿交替的频率要快15“×2。

b、原地俯卧撑要求:屈臂尽量充分5—10×3。

c、原地高抬腿要求:腿抬起要与腰平15”×2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习,三种练习穿插起来进行练习。

2、途中跑,仰卧起坐。

a、途中跑:(次数:200米×3)学习重点:跑的过程用前脚掌扒地,后蹬有力,角度好,送髋摆臂配合好。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小结并下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1、根据下表巩固知识:

时间中心地点要求领导者主力结果。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9页选择题:应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3、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刚过完五一小假,我们又迎来了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这是我们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五四运动100周年心得体会。

五月到来,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五月这个充满朝气的季节开始提醒所有的有志青年都要勇敢向上,这个就是青年节的意义所在。

弹指一挥间,人类已昂首跨进了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亡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的季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字眼,我们要去追回与你同行、释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茁壮在成长季节的那片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你人生的一处驿站,不过请记住,即使它象一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不惧艰难困险,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青春是什么?青春可以是携子之手,浪漫而温馨地漫步于桃红柳绿之中;青春可以是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在大街上旁苦无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青春可以是无休止地泡吧,疯狂地蹦迪,如果还嫌不够刺激的话,那就去蹦极,开飞机。难道,难道青春仅仅就只剩下这些了吗?青春也可以是潜心于科学研究,十年磨一剑;青春还可以是扎根于边疆,一心谋发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药包炸碉堡时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声。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程中最绚丽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诠释,乃至于实现,而青春正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

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凸现生命的价值。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乖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是的,我们在行动,在校政教处和团委的领导下学生会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学生会干部正以青春的誓言诠释着存在即体现价值的工作理念,绿叶子协会、小记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强劲推出各项活动,“书香满校园”“学生凡语展”“校园广播站”各大平台纷纷提供青春舞台……一中学子在活动,一中校园在沸腾。

青年节让我们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为更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这就是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运动:肩负历史使命,绽放青春年华。

是他们——北京大学等高校三千多名学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多么豪壮的口号,多么有气势的呐喊!当他们走在大街时,前面就是北洋军阀残酷镇压的刀枪。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时的中国已摇摇欲堕,如果没有青年的那一腔热情,真不敢设想现在的中国会变得怎样。他们要求民主、希望进步、发展科学,具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光阴流逝,时代变迁,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青春,就是永恒。我们,高举“五四”旗帜,追溯“五四”精神,现在我们应当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学习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知识才是最后的本钱,要爱国要为祖国的建立出一份力,就离不开寒窗苦读。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见一些困难,我们就应该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屈不挠精神,认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勇敢地向前,正如不畏牺牲的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一样。虽然,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已过去了89周年,但它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现在五四青年节快到了,1前那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那一群充满正义与智慧的青年,使得我心潮澎湃。五四魂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少年,乃至所有的中国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去开拓更美好的明天。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永远是五四运动不变的口号与灵魂。她不仅是当时学生们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我们不变的情怀,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无限的激情!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我们,就是夜空下流星中那最闪亮的一颗!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1.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根据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运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必须联合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师: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正是在20世纪中国人民正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心革命开始了。请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功绩?生:(思考并回答)。

师: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卖国的封建政府,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但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失败的。讨论并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场革命有哪些明显的弱点?(学生可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

生:(讨论)。

师: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间隔只有十年。“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一个革命的党,一个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及其走狗”的政党,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板书:第六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师:(投影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

(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

(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

师:(回答问题: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思考20世纪代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的条件?)。

生:(思考,教师引出下文)。

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1.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师: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工人运动有了怎样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五四运动”后,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1921年工人的罢工斗争49次,参加人数10.8万人。他们迫切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领导。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生:(回忆旧知识并分析思考)。

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突破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并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3.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干部和组织条件。

生:(读图分析)。

师:介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情况及其活动。使学生体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97页有关内容)。体会“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生:(分析体会)。

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中,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团组织的建立,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业工人较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想念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马克思主义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去,通过这一桥梁,无产阶级才明确自己的使命,看到斗争的前途,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雏形,它表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4.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生:(阅读第196页有关内容)师:到20世纪20年代建党的条件成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偶然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师:(通过对课本有关“一大”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一大”的时间,地点,代表,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结构)(投影材料)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本)。

师:“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斗争予头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生:(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师:中共“一大”的意义是什么?“新型”政党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指导思想与以往的不同;奋斗目标与以往的不同;阶级基础与以往的不同;中国共产党诞考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与以往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暴统治下的中国,“新型”的政党诞生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到直接的革命斗争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富有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坚强的战斗力。尽管人数很少,仅有50余人,却使旧社会一切腐朽势力深感恐慌,北洋政府惊呼“其祸甚于洪水猛兽”,应“严加防范,以遏乱萌”。她在诞生给灾难学生蝗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雅片战争以来,历史就给中国人民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年的抗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但一次次失败表明,这两大任务既不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可能完成的,也不是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能完成的。她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着坚决、彻底而有效的斗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有了先进的政党,就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第一认清革命的对象;第二广泛地发动群众。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做“第一任务”。

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的现状。

生:(回忆华盛顿会议有关内容;及军阀混战局面)。

2.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中心任务(革命的敌人、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军阀”、“反帝”、“统一、真正、民主共和国”(投影材料)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9页,第200页有关内容,结合本专业回答以下问题)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革命动力有什么变化?与“一大”比较有何变化?根据课本及本专业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生:(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结论)。

3.意义。

(1)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的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当然也不会为这个目标而采取彻底的革命步骤)。

师: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就已破天荒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她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

(2)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至此,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过程完成了。

四、工人运动的高潮师:“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生:(及时反馈课堂知识)。

师:“一大”后中国共产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

1.概况。

生:(阅读课本第200~201页)师:这场气壮山洒的工人的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2.“二七惨案”的教训。

师:请思考:(1)革命的敌人是谁?力量如何?(2)工人阶级仅仅依靠罢工,进行合法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工人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有无成功的可能性?(3)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能否完成民主革命?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地全和作用如何?(投影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状况)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灾难。1.1920年消费资料占中国进口货物的71.5%。大量的日用品倾入农村市场,进一步排斥了家庭手工业,农民不得不用农产品换日用品,成为帝国主义直接剥削对象。2.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的同时,迫使农民放弃原有的生产,为帝国主义种植和出售他们所需的原料,造成粮食缩减。1914~19对15省的调查,水稻种植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1%;1924~1929年降为37%。1922年粮食入超300万零碎2担。3.20世纪20年代,地租占收获量的50%以上,湖南湘乡达90%;农村借债户占全体农民的50%~70%,利息20%~80%,有的地方为100%;附加税的增加超出了正税数倍,许多地方原来的军阀征过税,新来的军阀再征;预征赋税在四川梓潼1926年已预征到1957年的田赋。除横征暴敛外,广大农民还要受军阀的兵差,兵饷的痛苦,农民畏兵如虎,逃亡他乡。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要素”,“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就可以保证革命的成功。”师:看材料1、2、3、谈一谈感受;并结合“中共二大宣言”分析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学历史中重要的一课,是需要重点理解的一个难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三篇优秀的五四爱国运动。

教案。

一、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二、课程标准:

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及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2)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是胜利的保证。

(3)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认识到仁人志士为救国进行的不屈的探索与抗争才是中国不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包括发生的背景、运动的过程、结果和影响。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四、教学方法:

1创设历史情景:利用电影资料使学生体会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温习五四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3课堂讨论:通过对五四精神的讨论,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授课过程。

(导入)。

师:在坐的各位包括我都是年青人,年青人充满的热情,充满着理想,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我们年青人还有自己的节日,什么节?(五四青年节)那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个历史事件呢?(五四运动)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大家翻开课本64页,看第16课,(板书,五四爱国运动)。

(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分四个环节来进行:寻源五四、走进五四、感悟五四、弘扬五四,让我们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寻源五四”。

(出示幻灯片,寻源五四)。

一、寻源五四。

(创设情景:打出幻灯片)。

1920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xx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我们大家带着期望和梦想,走进巴黎和会。

(结合影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中日辩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生1:中日辩论的焦点问题是山东问题。

生2:这一问题由来于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20xx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1920xx年,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师:回答的很好,在这里我想用四幅图来证实大家的回答。(出示信号山飞鹰国徽图片)。

师: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生:日本,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师:幻灯出示蝎子政策,二十一条,五月九日永世勿忘。

2“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

师: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脏会议。

3日本代表说中国没有出“一兵一卒”是不是事实呢?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7,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4从中国外交的失败,你得出什么认识。

生1:弱国无外交。?

生2:从列强方面说,则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实行强权政治。

师:大家讲得很好。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今天,我们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旧中国外交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是85年前的中国,大家想想今天的中国国际地位如何?举例说明。

生1: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比如20xx年,中国加入wto。

二、走进五四。

师:五四运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运动分为几个阶段?

生:两个。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一组图片,它简单表述了五四运动的过程,但顺序已打乱,请大家。

仔细观察,指出他们的先后顺序,并且运动的两个阶段分别包括那些图片?(展示。

课件。

)

(学生讨论)。

生1:图片的顺序应该是4,2,1,3?

师:回答的都非常准确,下面大家用简短的话根据图片描述一下第一阶段,注意包括你所理解的重点内容。(大家讨论,请学生到前台讲解)。

生1:5月4日,北京学生运动,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游行示威,游行的学生还火烧了赵家楼,第二天学生张贴罢课通知,北京学生进行总罢课,北洋政府对学生进行镇压,逮捕游行的学生。

生2:游行的学生高喊。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勿做五分钟爱国心”等。

生:惩罚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挣国权是挣山东的主权。这些口号中,“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体现了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展示第二阶段)。

师:这是第二阶段,请同学来简单描述一下。

生:北京的学生运动很快转移到了上海,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声援学生运动,上海各界举行“三罢”斗争将运动推向高潮。

师:“三罢”斗争是什么?说明运动具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说明运动涉及的阶层比较多,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师:上海的“三罢斗争”后,运动迅速传向全国。有切肤之痛的山东也加入到五四风暴当中。

生: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罢免三个卖国贼,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师:面对强国的淫威,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

生:中国面临全国人民的压力,除此以外还有中国代表团的不懈努力。

师: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而巴黎和会,拒签对德和约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1920xx年6月28日是中国人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师:大家再回顾一下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得以实现。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五四运动的过程及结果。(展示课件)。

师:通过图示可以看出运动的两个阶段出现了不同,有哪些?

生: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

师:所以五四运动初步胜利,这是第三个不同,为什么结果不同?

生:因为第二阶段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感悟五四。

师:毛泽东同志指出:(出示材料)?

——《毛泽东选集》。

师:五四运动的“新”姿态有哪些?与辛亥革命相比还有哪些不同。

师:五四精神具体体现为什么呢?

师:1、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3、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最后用一段纪念词总结一下五四运动。?

四、弘扬五四。

提问:我们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新时期的五四精神应该是“解放思想、勤于学习、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等有关的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判断其性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五四爱国运动所表现出的蓬勃气势,培养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分析法、影视图片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为了纪念电影中的这场运动,我们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那么,同学们能猜到今天我们将学哪一课内容吗?(五四爱国运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

[板书]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以1920xx年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的发生是源于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又有其直接原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小字和第一段正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板书]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考与探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但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因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这说明“弱国无外交”)。

[板书]二、爆发。

[情景再现]五四学生运动的场景和反动军警逮捕爱。

国学。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时间、活动中心和主力是什么?(1920xx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在运动中学生提出了哪些口号?(“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北洋政府的态度如何?(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并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合作交流]从学生提出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斗争的矛头指向什么?它体现了青年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而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青年学生又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运动体现了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

[生活链接]那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体现这一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更好地建设国家做好准备)青年学生的行动唤起了各界人民的爱国热情,6月3日之后,五四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三、发展。

[情景再现]六三之后,上海工商界游行示威以及北京高师被捕学生获释返校。

[板书]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思考与探究]从整个运动的发展过程来看,走在运动队伍最前面的是哪一阶层?而在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是哪一阶层?这说明什么问题?(走在最前面的是学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人。这就说明青年学生具有爱国热情,是革命的先锋,而无产阶级才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

[板书]五、历史意义。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运动具有反帝反反封建的性质,你认为在学生提出的众多口号中,哪一条口号最能体现运动的性质?(“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因为“外抗强权”具体表现为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它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内除国贼”具体指惩办亲日派卖国贼,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内容。)。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投影显示]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革命范畴。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而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它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所以过个伟大的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而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所以说五四爱国运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四爱国运动,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而五四运动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爱国象征。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1—2题。

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五四运动》。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国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内容,引入本课主题。

教师首先放映电影资料剪辑《五四运动》,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和以前所学知识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下面几段材料:

材料一:军阀扩充军队数目:1920xx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20xx年85万多人。

材料二:对人民的压榨:1912~1920xx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20xx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四: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20xx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20xx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20xx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20xx年1.08亿海关两。

材料五: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20xx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出如下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

关于“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建议教师首先简单提问学生: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背景、目的是什么?然后向学生展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

最后介绍巴黎和会对于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此时教师出示材料: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

关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初步胜利”,建议教师首先依据教材小字部分向学生介绍5月2~3日的情况;然后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最后由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从运动中心、领导阶级、运动主力、最终成果等方面考虑),教师做出相应补充。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然后教师依据教材做出以下补充分析: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过程中,青年学生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并且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比较以前的革命,在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中更坚决、更坚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过程中,在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爱国运动后,全国的斗争形成新的高潮,正是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让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第二、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过程中,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尤其是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都爆发了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参预的群众超过历次革命,人们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空前的联合。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振兴中华的革命理论,并为之积极行动。第四、“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并成为当时社会主义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总括上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有新的生产力、新的革命力量——工人阶级,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较之以前的革命,由于这些新的因素,进入到新的阶段。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分析相关问题,补充相关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1.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教案

1、老师展示《五四运动》的油画,提问:首先起来斗争的是?学生是先锋,而且是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喊什么口号?(情境体现: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面,激情地喊出口号,体会当时学生的心情。)。

2、过程:采用记者播报的形式,情境体现:如果你是当时的知名记者,你应该如何播报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中各阶层的人所体现的爱国情感?(小组活动,明确要求,让学生展示五四的过程,教师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

3、展示图片《火烧赵家楼》和《章宗祥伤势证明书》:思考:你赞同为了正义的目的,使用非正义的手段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理性爱国。

4、展示史料:从农民、政府、留学生、华侨的角度分别对五四运动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令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五四运动的重大价值――促进了民族觉醒。

5、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胜利的表现?(释放学生,罢免三位亲日官员的职务,拒签和约)这次拒签的意义重大,不但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强说“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说初步的原因: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6、展示史料《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在这场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教案

1、两个五四:提出问题: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俄国革命号召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胡适则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文化运动。

让学生谈谈他的看法和理由。然后引出五四到底有哪些影响。

2、小组合作探究,分别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社会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3、五四精神的弘扬,学生各抒己见。

五四运动教案

同学们看课题――《尊严》,你能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吗?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

尊严是你灵魂中的一部分。尊严是你活着的象征,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名为《尊严》的课文,看看它都说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五四运动教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本单元是抗争和探索的继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而本课中共的诞生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五四运动教案

学生总结:五四背景,设问:结合以下史料,请你谈一谈对五四运动前中国时局(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看法。

学法指导: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背景时会从哪些角度去看?

1、宏观(大的方面):国际、国内;主观(自身原因)、客观(外在因素)。

2、具体: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

五四运动教案

三、总结:中国革命在负出了沉重代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后,终于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惊醒了国人,给先进分子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马克思主义道路,特别是五四运动的暴发,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迎来了革命曙光,开始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四、课后探究归纳中国走过的几条救国道路,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五、板书设计: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间:1919、5、4爆发: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教学目标。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1、根据下表巩固知识:

时间中心地点要求领导者主力结果。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9页选择题:应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3、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北伐战争》。

2

页,当前第。

2

1

2

五四运动教案

教案。

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为大家收集了三篇各有特点的五四运动教案,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或教学情况自行选择。

教学目标。

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20xx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20xx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巩固小结。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收集五四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理解*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和五四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4、重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重点)*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意义(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合作、调查、交流、探究教学准备: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1、新文化运动(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3)资料交流: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小结:(投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探究、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小结: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思想宣传方面,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页,当前第。

1

1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

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填写回答“兴中会”与“同盟会”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建人以及纲领。

【承转】兴中会的“振兴中华”纲领发展为同盟会的“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的启发与鼓舞下,满怀热血的有识之士,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多媒体呈现】武昌起义形势图。

【提问】。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

【多媒体呈现】。

清帝宣布退位影像视频资料。

【承转】以清政府的覆灭,清帝的退位引出第三个知识点——中华民国的成立。

【多媒体呈现】孙中山戎装图。

【提问】。

1、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2、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结局?

【发散思维】。

学生阅读课本且之间讨论交流,并思索回忆课前所讲,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着答案的推测。

学生看图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影像资料,感叹清王朝的覆灭。

学生回答。

“191月1日、南京、孙中山”

结局: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学生深思并回答成功方面:1、了清朝统治。2、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使民主共和深入民心。

失败方面:1、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以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将历史信息进行联系比较,找出其中的继承性,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同类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来总结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让学生在问题中将新知识慢慢消化,并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

将重要历史节点的一幕以多媒体影音呈现给学生,图文并茂的生动教学,刺激了学生的感、知觉。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历史时代背景),旧知识有时是不完善的,此处设下伏笔,意在引导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并为新知识的理解提供便捷之路。

【知识延伸】。

发散学生思维,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对本节知识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以中山装的纹饰、纽扣向学生阐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与深入人心的民主思潮。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的形成与转变,知道了民主革命的艰辛道路,明白了满怀热血的有识之士报国救国的壮志。掌握了三民主义的含义,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时小结和反思,加深印象和理解。

【课堂练习】。

1、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继任这一职务的是:

a.黄兴b.蒋介石。

c.袁世凯d.黎元洪。

2.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首都是:

a.北京b.武汉c.南京d.广州。

3.对于辛亥革命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了清政府b.结束了封建帝制。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4.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三年,那么他现在的年纪是:

a.96b.93c.100d.87。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形成:

2、革命党的发展历程:兴中会——同盟会。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0月10日。

2、地点:湖北武昌。

3、起义过程:

4、清宣布退位: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地点:南京。

3、人物:孙中山。

4、结果: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教学反思】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指导学生利用生活影视素材,了解辛亥革命发生原因。

2、凸显历史学科特点。

以历史史实为基础,从生活走进历史,从历史走进生活。

3、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结合。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历史事件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4、培养学生树立尊重历史,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的情操。

五四运动教案

1.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4.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

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收集五四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理解*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和五四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4、重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重点)*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意义(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合作、调查、交流、探究教学准备: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1、新文化运动(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3)资料交流: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小结:(投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探究、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小结: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思想宣传方面,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三、总结:中国革命在负出了沉重代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后,终于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惊醒了国人,给先进分子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马克思主义道路,特别是五四运动的暴发,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迎来了革命曙光,开始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四、课后探究归纳中国走过的几条救国道路,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五、板书设计: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间:1919、5、4爆发: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