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500字(优质四篇)

小编: 笔舞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篇一

经典诵读,她好像是一位魔术师,变化莫测,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处处都能触碰到她的芳踪……

“漫步山间,潺潺的溪水踩着自然韵律的拍子,卷着红红的枫叶,击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块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飞珠溅玉的声音!我认为,这就是经典诵读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来,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从小,我们便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会谦让,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坚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报,在将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宽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教会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个个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却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滴水穿石的坚持不懈,滋润万物的慷慨无私,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水,便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小时候,我较为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捧着那本《唐诗三百首》诵读。诗词中的蕴味总能让我揣摩许久,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午后,丝丝缕缕的阳光穿过玻璃铺在书房的地板上,好像是哪只馋猫不小心打翻了蜜罐,洒了一地金灿灿的甜蜜。我捧起《论语》,轻轻翻开阅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反复地读着,慢慢地领悟着。

不知不觉中,我沉浸在洒满阳光的书房中,沉浸在那亘古不变的浓郁墨香中,流连忘返,无法自拔……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作为中华千千万万儿女的一份子,就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这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量就会很大很大。将国学经典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颗星,照亮了中华文明。

传承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篇二

一说国学,我就想起上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朋友们都声嘶力竭的跟着老师朗读,我也大声的读着,当然却不知所云,直到现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也理解了国学的魅力所在。

“入则孝”讲的就是亲情,“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告诉我们要认真听取父母在教诲,“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告诉人我们要善待、照顾父母。尽管现在家里有暖气空调,不需要我们扇扇子暖被窝,但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爱我们的父母。

关于学习,孔子也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这个最好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装懂,而且要做到学了新知识不忘旧知识,要不断复习巩固。

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的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现在《三字经》和《弟子规》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是我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就像一位严肃的启蒙老师,教给我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不断修正我的坏习惯,伴我成长。

专家点评:

本篇议论文围绕“国学伴我成长”进行了论述,运用《三字经》引入论题,通过一系列丰富的道理论证进行了富有说服力的阐述。语言流畅而极有感染力,内涵深刻,发人深省。

传承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篇三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而在这个“全球化热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英语,成了一种国际化的语言。理所当然的,各个国家都将英语这门语言搬进了课堂,正在努力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也自然不会例外。更甚者,视英语重于语文。

而中国的不少学生也认为,学语文不过就是读读背背,应付考试的。好在,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促使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国学”这门课程,或者将英语的分值压低等。但是,只靠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努力,那也只是让“国学”重新成为一种选拔优等生的课程,学生们只会像重复英语单词那样来回念叨那几句固定的诗词,心里只想着通过考试。

那么,“学国学”的关键就是是我们了,中国的'新一代青年。如果我们肯稍稍将应试心情降低一点,或者在图书馆中习惯性地翻几页中国古典文学的书,那我们自然会渐渐培养起阅览国学的爱好。想一想那种画面,清闲的下午,暖暖的阳光弥漫在房间中,捧起一本封面古朴的《诗经》,领略那民风质朴的《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于心中女子的爱慕之情,毫无遮掩地在纸上展现出来。感受将士们保家卫国时所作的《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士们离家出征远方时,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却已是雪花纷飞漫天扬。

《诗经》的韵味有一些是在它的描写中展现出来,但更多的还是在诵读吟唱时给人更深刻的感受。同样的,《楚辞》、《论语》等经典诗词,当我们试着诵读时,我们才真正能体会到当事人的万千思绪。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我们诵出此句千古名句时,是否也能体会到荆轲为国家献身时的刚毅、壮烈!而如今我们的祖国,正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却仍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想,这时候,没有比一句激昂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有震撼力的斥责了。

再回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虽有诸多不如意,但当我们豪迈地诵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的郁结之气便荡然无存。当我们在西湖河畔漫步或是在沙洲中前行,是否会联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或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对美景细致描写的千古名句?吟咏诗歌似乎在何时何地都能让我们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并能站在古人的位置看事物,赏美景,论天下。

长久在这样浓郁的中华诗词的熏陶下,我们的话语便会不知不觉沾染上那清雅的“淡香”,但若想整个人都德艺双馨,那就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美德是个“高大上”的词,只有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才能拥有它。其实不然,我们与父母交谈时,更心平气和一些,为他们考虑一些,便是“孝”。我们与他人相处时,要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这便是“礼”。对于我们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保护好自己,便是“自爱”。我们做的各种助人小事,便是“善”……如此,你还会觉得美德遥不可及吗?

但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换句话说,我们还要将中华之美德,传给其他人。那些接受过我们帮助的人,那些关注我们的人,那些有心人,他们,会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那春风般的美德,并会努力使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生根发芽,直至开出和我们一样的“清香素花”。我想有一天,我们在街上漫步的时候,随处都可闻到那清幽淡雅的“香气”。

有人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遗忘,有人说我们丝毫没有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人说……当听到这些流言蜚语时,我们不禁想厉声反驳,但那反驳似乎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被认为是狡辩,因此,我们要用行动来告诉他们: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没有被遗忘,我们的美德也仍旧“存在”着,它们,在我们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手中,会重新生根发芽。待它绽放之时,即是我中华民族美德与文化的浓郁香气散播到世界各处之时。

传承国学经典作文 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篇四

轻轻地,捧起一本名著;静静地,品味着生动优美的文字。我,不断地在心中追忆着它——国学。

年幼的我们是懵懂的,不理解这些文字隐藏的深沉含义,只是在家长与老师的要求下,背的滚瓜烂熟。在记与背的过程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着我们不断领悟着这些文字中隐藏的道理。于是,我们不再调皮,不再年幼无知,一步一步,不断上升。国学,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

国学,是古人经一生风风雨雨,呕心沥血的结晶,是对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传至今,它,经历过千百年的沧桑,每一个文字,都布满历史的痕迹,我能看到它流传至今的不易。国学,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则是经典,经典必然家喻户晓。它教我们明辨是与非,在圣人与智者的教诲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在生活上的每个细节,言行举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从国学故事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能感受到无比高尚的情怀。这些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使我们受益终生。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读过不少国学经典,每一篇,都教给我无比实用的道理。成语故事教给我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读着《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么的思念家乡,不禁潸然泪下;捧起一本《三国演义》,我佩服起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为刘备的又一次胜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觉沉浸在国学的世界当中。

国学,也存于生活当中。学习上,我们会“温故而知新”这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了解新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才可以收获新的知识;做人上,我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告诉我们要向别人不断学习,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业上,也能运用到《孙子兵法》中的种种计谋。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中国国学经典真是无所不能!

畅游在国学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国学,将伴我一生成长。品国学之经典,奏中华之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