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作文300字(汇总三篇)

小编: 碧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作文300字篇一

比《心理罪》优秀的小说有很多很多,书里涉及的又是比较冷门的犯罪心理画像。很多人说,一点也不懂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觉得虚构的'作品太夸张,看小说和网剧时总觉得不靠谱,倒不如小时候的包拯、柯南,对逻辑推理的信服远大于悬乎的心理画像。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看这套书之前,我做了好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因为我胆儿小,之前看《他来了,请闭眼》吓得晚上连厕所都不敢去。当我看完第一本《第七个读者》的时候,坦白说,有点嗤之以鼻。文笔普通,案件也不复杂,很容易就猜出了罪犯。我一度认为是作者功力不够,驾驭不了复杂的推理过程,才把重点放在心理画像上。

简单介绍一下犯罪心理画像,没错,是我百度的。犯罪心理画像,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

庆幸的是,我没有看完第一本就放弃。不是因为后来的案件有多么复杂,破案的过程有多么精彩,我觉得,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将读者放在一个心理画像的成型过程中,读者不再是局外人,或者高高在上的审判者,而是可以窥探到凶手或者受害者的内心,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不忍大于愤怒。当我第一次为一个受害者流泪的时候,我承认,我爱上了这部小说。每读完一个故事,内心都会觉得很沉重。我曾经开玩笑和小伙伴说,我读完一本书再看看路上的行人,都会觉得生活好不容易。

我一度认为这种沉重感和我读完东野圭吾的书是一样的,但仔细一想,又不一样。读东野圭吾的故事,那种沉重感是灰暗的,没有光的,就好像他书中的人物,真相大白,可是幸存的下来的人却永远留在或迷茫或悔恨当中。《心理罪》的沉重来自感同身受,那些孤独和恐惧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样。可是,字里行间充斥的救赎感,让你没有办法憎恨故事里,哪怕可以称之为恶魔的凶手,更多的是同情,以及对正义和希望更强烈的信任和向往。就像书里说的,亮着灯,就意味着生活,意味着希望。

整套书共有五本,讲述了主人公方木十年成长的故事。从一个在侦查方面有点天赋的懦弱的大学生,成长为内心坚定的警探。他说,以暴制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信仰暴力只会带来更惨烈的暴行,如果这架天平从来都是倾斜的,那么就让我当一颗砝码吧。五本书贯穿始终的,是对正义强烈的敬意。作者在描写犯罪现场的时候,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是“仪式感”。其实,作者通过方木向读者传达的敬意,又何尝不具有“仪式感”呢?无论是在大火中一声不吭的乔教授,还是至死都保持持枪姿势护着身后小孩的丁树成,无一例外让我肃然起敬后热泪盈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本《暗河》中牺牲的三位警察。他们最后掉进了装满铁水的熔炉,被永远铸进了一个大铁块当中。用书里的话说,别说尸体了,就连dna也被破坏了。

可是,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垂不朽么?

我特别喜欢第五部的书名——《城市之光》。

暴力固然强大,然而,更强大的,是勇气及彼此的原谅。作者如是说。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阳光里,真实的笑,放肆的哭。

《心理罪》不是一部侦探小说,是一部与正义有关的启示录。

最后——都去看书吧!

心理作文300字篇二

有一节心理课一直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却。

清楚地记得那是个周一的下午,第一节上心理课。上课铃声还未响起,我就满心期待地坐在座位上等着老师来。一会儿,只见心理老师满脸春意地走进来,直接就把提纲发下来了,我心里不禁沮丧了,唉,看来又要抄一节课的笔记了。

果然不出所料,心理老师直接让我们拿出心理笔记本来抄笔记。“唉,没趣。”我在心里抱怨着。这时老师走到我面前,拿起我的笔记本看了看,冲我说了句:“我没说过题目要写中间吗?”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就像高空掉下来的柿子一样稀里哗啦,唉,只好重写了。

十分钟过去了,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又抄了一遍,“嘿嘿,这遍总行了吧?”我这样想着,正准备把笔记本交给老师看,还没等我站起来呢,老师又说了句话:“同学们别忘了,每一页只能写一课笔记,可别多写了哈。”听了这话,我低头看了看自己写的笔记,又写错了,唉,我这心里就像那稀里哗啦的柿子又被踩了两脚,简直是不忍直视呀。

终于抄写完第三遍笔记了,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把笔记本交给老师的,“这次可一定要过关啊!”我心里这样想着。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了。老师看了看我的笔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了句:“同学们,抄笔记的时候,要写一行隔一行,听懂了吗?看着你们抄的笔记,我都怪累的。”听到这里,我的内心已经崩溃了,就像无数只猴子在里面蹿来蹿去,那种难受劲真的是无法形容。我忙活了一节课,合着全是无用功啊。

通过这节心理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上课要认真听好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认真执行老师下达的每一个指令,过程中也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心理作文300字篇三

在日常生活中,人常会紧张,就我们说吧,许多同学都因为紧张而在考试中发挥不好.有时,平常口齿十分伶俐的同学,一上到讲台演讲就结结巴巴……这些现象谁都会有,它是因为极度紧张所造成的“不安”状态。“声音或手脚颤抖”、“脸红”、“在意别人的确视线”都是紧张心理的现。

有很多人都因为这些事情而常常苦恼不堪,人为自己无可就药。其实不然,紧张是可以消除的。除了别人的鼓励,朋友的支持外,还得靠自己慢慢适应。通常,容易紧张的人都表现出认真严谨或勤奋努力,多是有完美主义倾向。因而不想让人看见其丑态的强烈动机是刻发挥着作用。

一般来说,适当地有这种动机是好的,但是如果过于强烈就会形成难以消除的紧张,有时反而会坏了大事。所以,为了防止“不安”等紧张症状,最关键的是要将动机的强烈程度降低到适当水平,做到身心放松。

也就是说,希望给自己保留一点回旋的余地,做好“本来就不行”,“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尽全力就行”的心理准备。

某一著名大学的一位教授组织了不20名学生做一个实验,一调查“人在紧张时,用何种办法能最快消除紧张感”结果证明:分散注意力就是最好的方法。第二是别人的鼓励。第三则是自我肯定或做好最坏打算。

因此,记住在音颤脸红的时候要有勇气坐守现场,先是稳住自己,再慢慢调整心态。想一些轻松的事。另外,就是在发言或比赛啊,考试啊……之前做好充分练习和准备。最后要多点创造实践机会,增强自信心,就无往而不利了。另外,在这里介绍一个小秘方,当你在公众前发言时,想象下台下的人全是可爱的小猪,等到不再紧张时,再自若地发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