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焦裕禄读后感大全

小编: 笔舞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电影焦裕禄读后感篇一

人民呼唤焦裕禄,人民渴望您这样的好干部越来越多,为社会增添光彩!

篇2:焦裕禄读后感

看完《焦裕禄》,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纷飞,黄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书记拉车,几人推车,车上装着救济粮,寒风挟着雪片打在人们的脸上。河南民歌《共产党是咱好领头》响起,为这一行人的爱民行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门被推开,焦裕禄出现在门口。屋里的一对老夫妇,老头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惊诧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焦裕禄来到炕前,坐在老头身边:“大爷,您的病咋样呀?快过年了,我们给您送点粮食和钱来,您们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强睁开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禄:“你,你是谁呀?”焦裕禄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2---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当时郭沫若写的一曲《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翔实地传诵了出来。焦裕禄用他的热血,在兰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办公室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记在脑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儿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

4----

老电影焦裕禄读后感篇二

读《焦裕禄传》一书有感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字里行间饱含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敬仰和对焦裕禄同志的追思。焦裕禄,这个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名字,他是人民群众的好儿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去世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焦裕禄精神;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也都反反复复号召领导干部们以焦裕禄为榜样,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公仆。著作《焦裕禄传》的两位作者殷允岭和陈新,提出了广大读者心中深藏已久的问题——无疑,焦裕禄是一块优质钢,可这块钢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殷允岭和陈新两位作者便开始了艰辛的采访。两位作者追寻焦裕禄生前足迹,赶赴山东、河南等地采访了焦裕禄的亲友、乡人等200余人次,采访笔记超过百万字。在兰考,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几乎每天都要到焦裕禄生前栽下的那棵根深叶茂的“焦桐”树下留连往返,到已经一望无际成片成片的泡桐树林里去寻找灵感,到焦裕禄陵园里去和瞻仰焦裕禄雕像的老百姓们聊天,汲取营养。他们对焦裕禄夫人徐俊雅进行了重点采访,听她讲述了焦裕禄的完整人生,同时重点采访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长篇通讯执笔撰稿人周原,并接受了周原赠送的、他收藏多年的焦裕禄亲笔写就的自传。有了如此丰富的事实积累,《焦裕禄传》如何不能成为一本反映焦裕禄同志平实而辉煌、艰苦而伟大的一生的成功巨著呢!

正如本书的内容中所写,将焦裕禄这块优质钢铁炼成的,是三大熔炉的锤炼。这三大熔炉,一是苦难熔炉:下煤窑,坐监牢,扛长活,逃荒要饭„„二是革命熔炉:勇斗日寇,参加土改,当民兵队长,入党转干,随大军南下,剿匪支前,几经生死考验。三是建设熔炉:先在尉氏县当区长,抓经济恢复;后调仟洛阳矿山机器厂,再派到“哈工大”学习深造,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学业出色结束,重回“洛矿”。20世纪60年代初,二赴尉氏县任副书记,抓农业生产。1962年,兰考成了远近闻名的“讨饭县”、重灾县、“谁都不愿去的县”。焦裕禄临危受命,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强忍肝病的剧痛,带领兰考人民栽泡桐、战风沙、斗内涝、改造盐碱地。经过一年半艰苦卓绝的奋斗,兰考人民终于战胜了“三害”,过上了稳定的日子;而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走完了他百炼成钢、“凤凰涅槃”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时明确提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焦裕禄本身便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书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件事:焦裕禄经常悄悄把钱寄到生活困难的同志家里,给吃不上饭的人送粮食,可他对自己和家人却要求严格。在从尉氏县赴兰考任县委书记之时,县委常委会决定为已是冬天却穿不上棉衣的焦裕禄做一套棉衣,被焦裕禄同志拒绝,直到地委批准并把做好的棉衣送到已至兰考赴任的焦裕禄手上时,他才不得不苦笑着接受。而焦裕禄的妻子和儿女们还是穿着单衣,县委的同志们不忍心,批给他50尺布票,他坚决不收,还批评说:“你们不能这样做,国家经济困难,我们当干部的要带头为国家分忧解难,不能多占计划供应物资。咱们共产党员以及家属宁可忍得一时寒,免得百日忧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撰稿人周原所总结的那样:“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所有共产党员的标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五大作风”,是对焦裕禄同志良好作风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焦裕禄传》的其中一位作者陈新曾在文章中说过:“焦裕禄的确是一个孝子,也的确是一个敢于担当的男子汉,但他更是一位党员,一位领导干部,一位公仆的楷模,一位县委书记的榜样!所以我们突出了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一套独创性的科学工作方法。”焦裕禄在兰考治理“三害”时,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的治理方法。他在考察风沙的风路和风口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百姓们用泥胶封沙的办法,他总结出“贴膏药”“扎上针”的治沙方法,并在全县加以推广。在治盐碱地的时候,焦裕禄经常吃土尝碱,并通过泥土的味道来判断土中含有的成分。兰考大涝,焦裕禄在大雨中绘制一张张洪水流向图,最终治好了洪水。正是焦裕禄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科学工作的作风,兰考县的“三害”才能最终被治理好。

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学习焦裕禄的精神,是对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和能力的大检验,我们一定要认清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永远保持立足本职岗位、钻研拼搏精神,实事求是,为实现“中国心、动力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