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学经典诵读3篇(实用)

小编: 翰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国学经典诵读篇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国学陪伴我们成长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国学经典诵读篇二

有人说,学习就要端正态度,好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人说,学习就要讲究学习方法,好比“学而实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切学习的好方法尽在于此。

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他从自身的经验中体会出这些学习的好方法。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一个20xx多年前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读完《论语》,才知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平时我们常说的语句竟然出自《论语》。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可是,这样伟大的天才,竟然被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给难道了,这难道不是很好笑吗?也许是因为那时侯人们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对大自然研究得还不够透彻吧。可我们呢,生活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不仅随这古人的脚步往前走,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还可以翻阅书籍,如果我们碰上一个小朋友也问了个问题,可自己也答不出来,那不就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笑柄吗?

我们现在正值学龄期,应该多学习知识,少玩电脑游戏,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国学经典诵读篇三

国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国古文化精髓和素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精神补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师,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光点。我们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也不能感到羞愧或不好意思。好的优点要学习,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要好好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告诉我们作人应该谦虚。谦虚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我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以谦虚宽容的态度接纳属下,因此唐朝愈加强大。而关羽就是因为他的傲慢轻视天下所有人,最终大意失荆州。张飞因为对部下粗鲁甚至凶残,后因部下反抗而杀。

国学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优秀的品质。

在《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宏伟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深刻写照。战败,大笑周郎诸葛,不耻于跪于关羽,不因眼前的挫折放弃大梦想。能屈能伸,此乃大丈夫也。曹操是历史上一位枭雄。行刺董卓可见其勇;离间马超,可见其智。这智勇双全,就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经典,是在古代历史文明长河中弥留下来的瑰宝,其中蕴涵的哲理为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将与它共同前行,走向那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