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策划书字优质

小编: 文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电视节目策划书字篇一

在电视娱乐节目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如何能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娱乐和审美需求,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娱乐节目的泛娱乐化、模式化、低俗化的倾向日趋明显,让娱乐节目良好的践行寓教于乐的宗旨,通过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节目内容刺激观众的视听神经,满足观众的消遣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节目的知识性和思想性,这在娱乐节目的策划中显得尤其重要。

电影艺术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兼有时间和空间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在屏幕上创造出直接的感观影像来再现和表现生活。电影自产生以来便因其独特的视听魅力和思想艺术备受人们喜爱,也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所展开的故事总让人心向往之,而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又是包罗万象,如果能让人身临其境的走进虚幻的电影世界,去亲身解读那些扑朔迷离的人和事,那么这既能满足诸多观影者的心愿,又能挖掘出许多被我们忽略过的知识和思想,既能达成利用电影元素和新鲜的节目形式吸引广泛的受众的目的,又能提升节目的知识性和思想性,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已在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它震撼的视听效果、唯美的童话语言、巧妙的故事构思和开放式的引人深思的故事结局,共同打造了这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利用《少年派》夺人眼球的轰动效应和它引发的各种争议话题,在舞台上重构影片中的经典场景,邀请影片参演人员和电影艺术学家亲临现场,对电影进行多角度的重新解读,迎合当下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受众。

二、企划动机:

利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丰富多彩的电影元素、备受争议的主题思想和电影广泛的受众影响力,让节目在《少年派》的轰动效应下,在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电影艺术的思想性、艺术性里,达到吸引受众和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栏目基本设定

节目名称:《天堂电影院》;本期主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节目类别:综艺娱乐节目

节目宗旨:通过情景重构的方式,利用即兴情景剧的角色扮演,对电影中涉及的人物、情感、知识和思想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节目目标:通过电影情景的重构,满足观影者想要身临其境的解读电影的愿望,在即兴情景剧的表演中增强节目的悬念性和娱乐性,并通过多角度的重新解读让观众加深对电影的认识,和对其中牵引出的知识思想的了解。

节目定位:面对广泛受众的,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统一的综艺娱乐节目。

节目形态:采取主持人串场,嘉宾、主持人、专业演员共同参与情景剧表演,业内专家点评和解读的节目形态。

四、本期节目内容:

1、节目基本流程

(1)开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精彩片段的放映,主持人主持开场。

(2)嘉宾介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包括演出嘉宾和业内专家),与他们进行简单交谈,向嘉宾和观众介绍接下来的情景剧演出流程。

(3)情景剧的即兴演出:播放电影中的一段精彩桥段,由专业演员进行演出,演出嘉宾和主持人以剧外人物的身份走进剧中,进行即兴演出并适时提出疑问。

(4)专业解读:业内专家和剧中演员对于情景剧中所提出的疑问,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解答。

(5)现场互动:观众通过举手的方式上台提出疑问,由专家席进行解答。

(6)中场休息:影片中歌曲的演唱。

(7)新一轮的情景剧表演、专家解读和现场互动。

(8)结束:主持人和嘉宾总结发言,主持人主持节目结束。

2、节目具体设置

(1)舞台布景:在节目开场时,模拟剧中少年派海上历险的场景,将舞台布置为蓝色的海洋,海洋中有一只木舟,木舟中有一只老虎;之后舞台布景根据情景剧需要,依照影片中的片段进行场景的还原。

(2)舞台设计(灯光和音乐等):音乐——将电影中的音乐作为舞台背景配乐,在情景剧需要的时候加快或放慢节奏,增强节目的戏剧性;灯光——展现出《少年派》中奇幻的灯光效果,适当调节光线明暗,可采用一些夸张效果或忽明忽暗等突出情节、制造悬念。

(3)主持人设定:主持人要负责整场节目的串联以及情景剧中的表演,在外型上选择普通的服装打扮即可,要求区别于剧中演员的打扮,并能够鲜明的标示出主持人的身份。

(4)到场嘉宾安排:演出嘉宾——苏拉·沙玛(主演);专家席位——王慧玲(台湾著名编剧),乐嘉(心理学家)

(5)情景剧设定:

①情景剧基本流程:大屏幕播放一段《少年派》中的精彩片段,镜头直接切回舞台中央(不需要主持人串场),此时舞台已被布置成和剧中片段一样的场景,专业演员开始演出。主持人和苏拉·沙玛走进情景剧中,以剧外人物的身份与剧中演员进行互动,跟随剧情的推动进行即兴的演出(轻松诙谐的搞怪表演为主,适当制造悬念),并在与演员互动演出中进行发问,剧中演员可给出不专业的即兴解答(搞笑为主)也可置之不理。

②情景剧片段选择:

第一幕:少年派一家在轮船上遇见厨子和水手到轮船遇难、少年派乘木舟逃生。(舞台布景——整个舞台作为游轮,舞台上布置有桌椅、床、轮船防护栏等剧中设施;演员安排——少年派一家、乘船的游客、厨子、水手、布偶装打扮成的各种动物。)

第二幕:少年派登上奇幻的岛屿,在岛上发生的一切直至离岛。

(舞台布景——整个舞台作为岛屿,上面布置有树木、湖泊、狐獴等;演员安排——少年派、布偶装扮成的老虎、岛屿上的树木、湖和狐獴等各种物象)

③情景剧的人物设定:

主持人和嘉宾(苏拉·沙玛)——剧外人物,以旁观的观众形象走进剧中,对主线剧情的推进进行干预,在情景剧中即兴演出并适时的提出疑问。

专业演员——剧内人物,负责还原电影中的真实剧情,在面对主持人和嘉宾的干预时,即兴发挥与其进行互动演出。在面对主持人和嘉宾的发问时,进行以搞笑风格为主的回答。

④情景剧风格:即兴、诙谐、搞笑为主,适当制造紧张和悬疑。

⑤情景剧中的问题设置:

搞怪提问——以各种无厘头的搞怪提问为主,又主持人和嘉宾即兴发挥;

专业提问——涉及剧中人物形象、剧情编排、结构立意、宗教信仰、象征涵义、思想内涵等与影片内容相关的知识。

(5)专家席设定:

王慧玲——作为著名编剧的王慧玲,负责对剧中涉及的各种知识进行与电影有关的专业解读。

乐嘉——作为心理分析师,负责对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导演的编排意图等进行心理层面的深度剖析。

五、节目特色:

1、即兴的情景剧演出,使节目富有极强的悬念性和戏剧性。

2、电影场景的还原与重构,让观众身临其境的走进虚幻的电影世界,舞台布景也将成为一大看点。

3、剧外人物走进剧中,带领观众进行电影的回顾和深度解读,在娱乐里进一步探究电影艺术的丰富内涵。

4、业内专家和剧中演员的点评与解读,提升节目的专业性和思想性。

六、节目风格:

1、总体风格:作为一档综艺娱乐节目,总体风格为轻松搞笑、悬念突出、并注重知识和思想传递的,在本期中受《少年派》影片风格的影响还将呈现出唯美、奇幻的色彩。

2、剪辑风格:有利于制造悬念和冲突的剪辑方式,适当模仿《少年派》中采用的剪辑风格。

3、主持人风格:机智、敏锐、风趣、深厚的文学功底、艺术修养和表演功底。

主持人要有深厚的表演功底和机制灵活的现场反应,能够及时的转换身份角色,既起到串联全场、把控全局的主持人的作用,又能迅速的、灵活的把角色转换到电影情景之中,在情景剧的表演过程中引导嘉宾的表演和观众的注意力,营造搞笑又充满悬疑的气氛,并巧妙的将节目所要表达的知识和思想传递给观众。

七、节目基本安排

节目播出形式:录播

节目长度:90分钟。

节目播出时间:周六晚上8:00——9:30。

基本人员安排:

制片人1名;执行制片1名;编导1名

主持人1名

节目嘉宾3名

专业演员若干

摄像、灯光、音响和后期技术制作人员若干

电视节目策划书字篇二

第一部分:策划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如何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同时,使得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持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与状态,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面对社会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社会就需要相应的作为与行动。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弘扬“孝”文化的民族,《礼记》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躬亲”、《论语》中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司马迁:“父母者,人之本也”等等,首先,我们不必从这些字面的本身来评判这些话的对与错、积极与消极,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是一个具有浓厚“孝”文化的国家。但现实是,现在我们的“孝”好像变了味道,“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一再的进入我们的视野,敬老院、养老问题、婆媳矛盾等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

虽然现在的家庭模式越来越朝着“4+2+1”这样一个模式发展,年轻一代也背负着沉重的担子,但我们期望于能通过我们的节目能给观众一些启发、给社会一些建议。

我们的节目《孝口常开》,就是为了缓和这些近年来出现的矛盾与问题,面向社会现实,搭建从“孝”走向“笑”的平台,让我们的“孝”文化回归,防止发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间悲剧,同时,通过我们的栏目,希望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出一份力、做一份贡献。

虽然目前的荧屏上有相关的家庭伦理类的节目,但专门针对“孝”文化和“孝”美德的却为数不多,这也是《孝口常开》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孝口常开》

二、节目类别: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公益性节目

三、节目主旨:让“孝”住进心灵,让“孝”与笑同在。

四、节目目标

重点打造一档重在激发与塑造“孝”文化的公益性节目,让更多的人关注“孝”、发现“孝”、弘扬“孝”、做到“孝”,让“孝”笑口常开,最终达到“你孝,我孝,大家笑”这一广泛的社会效应。

五、节目定位

这是一档集孝文化、孝问题、孝行动于一身的公益性电视节目,力图更好地弘扬孝文化,达到积极的社会效应。采用立体全面的推广方式,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分享我们的“孝”故事。

六、节目形态:公益性电视节目

七、节目特色

《孝口常开》不仅对我国的孝文化进行展示,还会提供当今社会的现实与矛盾,既有当事人有关“孝”的故事,还会邀请社会学领域、法学领域、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负责人等权威性人物进行必要的解说或意见。同时,通过现场观众的参与、电话和微博的互动等形式让场外的观众同时参与进来,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发表建议,出谋划策。

八、节目特点

1、指导性:节目组搜集并筛选了大量有关孝的故事,将其中的典型挑选出来呈献给观众(),这些孝的故事集合了当代社会有关孝的主要方面,具有很强“举一反三”的指导意义。

2、互动性:节目设置中不仅古代孝的文化及有关孝的vcr短片,还会邀请孝故事当事人做客现场,更有观众的互动、参与,专家、学者、政府负责人的观点和建议。

3、公益性:节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弘扬社会的孝文化,回归有些营养不良的“孝”,让“孝”与“笑”共住心中。

九、节目风格

节目客观、民主、具有前瞻性,不仅仅只是“孝”的发掘,也将社会的问题与矛盾呈现在观众面前。强调“孝”是一个具有宏观意义的社会问题,提倡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对“孝”的关注,把“孝”的构建作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加以关注。

十、诉求对象(目标观众)

《孝口常开》既然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话题,其针对的目标也就可以小到学龄儿童、大到白发老人。学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孝口常开》从小树立“孝”的意识,中年人可以反思自己的“孝”行为,老年人可以反观自己的“孝”处境。

十一、叙事方式

《孝口常开》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多样化的'。通过插播vcr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或是材料,当事人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孝”的故事,嘉宾、观众可以通过互动、探讨的方式发表意见或建议。同时,还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等来烘托气氛,通过现场的表演缓和气氛。

十二、主持人串联风格

这档《孝口常开》节目旨在通过客观、冷静、民主的叙述、分析,达到对孝关注。因而主持人并不需要过于放松甚至太过“亲切”以至于给节目带来一种市井风气;也不需要主持人过于严肃,使得节目显得很低沉,保持一种自然、理性的心态来对待《孝口常开》节目的主持是很有必要的。

十三、单集节目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片头、音乐;

2、主持人开场白、简单迅速引入当期《孝口常开》;

3、展示相关内容短片,包括相关“孝”文化的历史、现状的介绍;

4、“孝”当事人的故事性讲述及感言;

5、现场观众参与、分享、互动;场外观众通过短信、热线电话、微博等平台参与节目、分享故事;

6、特邀嘉宾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孝”现实,从宏观的层面对当前的“孝”作为进行引导;

7、结束、片尾。

十四、节目长度

每集40分钟,分上下两段落播放,共8集,总时长:320分钟(不计入中间插播广告的时间)。

十五、播出时段

鉴于《孝口常开》节目的特性与诉求目标,较为偏向于正式、客观,诉求目标大众化、公众化以及节目性质的公益性,因而策划每集节目在周末双休日晚20:00——20:45首播,并于次日早晨9:00——9:45重播。

十六、播出形式:录播

十七、播出次数:2次

十八、节目集数:8集

第三部分摄制及人员配备

一、运作模式

制片人制度,需要既懂节目运作、又懂节目经营的人做制片人。围绕节目定位,经营该时段节目,制片人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建立电视节目视觉识别系统

(1)节目形象片花。这是突出节目形象的重要手段。5至10秒片花,以各种“孝”为主要画面,抽象的多层画面叠透出三维的图象,再加上电视节目字样,配以必要的音乐。

(2)节目形象宣传片。这是提升节目形象的又一种重要手段,长度在20秒左右。节目形象宣传片的立意要高,要能代表整个节目的特色和地位。画面音乐也应非常讲究,视觉冲击力要强。

三、拍摄

(1)拍摄采用多机位拍摄(主持人、嘉宾、观众等)。

(2)重点抓住“孝”故事当事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代表性的特写镜头。

(3)在节目制作中应特别注意音乐的作用,让音乐成为调动观众及现场氛围的

重要因素。

四、人员设置

主持人(一名):负责串词的攥写,把握现在节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

编导(两名):负责每期节目的策划、撰稿、导演,把握整个播出节目及相关事宜;

摄像(两名):外景拍摄、节目现场拍摄;

编辑(一名):负责剪辑、合成、节目包装;

制片人(一名):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总责。敦促栏目确保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灯光(二名):负责节目录制期间的灯光的补给;

化妆师(一名):负责节目录制期间主持人、嘉宾的化装,补妆。

第四部分:节目行销

一、节目优势分析

虽然现在有较多的家庭调解类节目,但专门针对“孝”的节目在市场是还是很不足的。特别在社会对“孝”有着广泛需求与期待的时候,《笑口常开》势必可以带来较大的关注度。不仅如此,通过专家、学者、zhèng fǔ 部门负责人的分析、建议还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其社会意义较大。

二、节目市场分析

首先,在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内容。人们对如何提高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特别在社会的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孝”当然就是其中之一,对“孝”的关注是解决现存社会问题不可回避的方面。

其次,《孝口常开》的目标市场较为大众化,关注人群广泛,有利于发掘最大可能性调动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

最后,《孝口常开》的节目设置比较合理,环节紧凑,综合运用了各种手段,有效的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三、广告市场分析

1、栏目冠名/特约播映、整体栏目冠名

(1)每一集《孝口常开》的片头:《孝口常开》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或是直接采用《xx赞助商孝口常开》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孝口常开》片尾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手法。

(2)每一集《孝口常开》节目开始,主持人都会以“欢迎收看《孝口常开》,本节目由xx赞助商冠名播出/特约播映”来提醒观众注意;节目尾声亦然。

(3)在《孝口常开》的节目标识上活动展示,突出广告商的标志(通常持续显示在电视屏幕右下角)。

(4)节目中播出的相关短片,首尾都展示广告商标识。

(5)每一个节目段落间,中途插播展示广告商的短广告。

(6)现场设备,如话筒,大屏幕,布告板,嘉宾、观众的桌椅等等,都可以加以广告商标志。

2、上下两段间插播广告

《孝口常开》分为上下两段播放,中间插播广告。尽量以节目赞助商的广告为主。

四、节目宣传

1、《孝口常开》节目主要的宣传手段是电视广告,尤其是本频道的电视广告。观众养成了一定的观看习惯,对本频道节目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

2、其次,依托于网络交流平台。《孝口常开》节目本身就设置有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平台,因而可以在网站上,如: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定时发布节目信息、节目预告、播放节目内容,引导观众积极参与。

3、市区户外广告,《孝口常开》广告可以投放在市区的灯箱、站台、布景板、公交车身,都可以高效率被观众关注到。

五、效果预测

《孝口常开》作为一档公益性节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与价值,通过节目的录制,可以达到全社会对“孝”的关注,形成全社会对“孝”的参与,进而在社会上树立广泛的“孝”意识,并最终达到“你孝、我孝,大家笑”的和谐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