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优质5篇)

小编: 文轩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篇一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活动措施:

利用下午课前十分钟、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同学的诵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

四、评价:

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五、注意问题:

(1)、恰当的定位。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

(2)、宽容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同学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

(3)、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

要引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与学生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进入国学的殿堂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更快发展。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二、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美文 扬中华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2016年3月——2016年4月

四、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长:毛鸿鹄 副组长:刘涛

王学俭

成员: 陈进丽

王玉玲

崔艳娟

未芳

丁英瑕

五、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1、主要诵读篇目如下: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

2、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周一课时,安排在班会或阅读课中。由语文教师、各班主任具体负责。

2、每天利用上课前(8:00—8:10)进行10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由各班主任负责,政教处负责检查。

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4、每月的黑板报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5、每周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

7、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学校将于4月份举行“学国学诵经典”诵读比赛。

七、检查评比

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2016年3月7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篇三

二年一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活动措施:

学生每天早晨到校背诵一首,每节课课前2分钟巩固早上所背的内容。每天间操从楼道走出时背诵,每天放学时背诵。

每周的两节阅读课学生读《主题丛书》,每节语文课给学生留出5分钟的阅读时间。每天晚上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学生阅读。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四、评价:

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五、背诵进度。

古诗70首从第20首开始背,一周5首,十周时间背完后50首。第十一周到第十六周背诵《弟子规》,一周一章节。

语文主题丛书共两本,每本300页,每周读30页。要求读的通顺,正确。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篇四

山星中学国学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促进作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诵读内容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朱子家训》、《道德经》等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等。

四、组织形式

八(3)10人,九(3)自愿,每班5人,30-40人。

五、具体要求

1、坚持天天诵读

每周固定利用周一下午第4节在多媒体教室指导诵读。早读、午自习课前5分钟的时间温故,天天坚持。

2、诵读时,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最好通篇诵读,快速诵读,一气呵成,能达到自然张口成诵的效果。

3、积极创新诵读形式

倡导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4、鼓励学生读、做结合,知、行统一

结合感恩、礼仪规范等美德养成教育,随时组织学生对照经典章句,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实践,逐步将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5、比赛活动

学校要在暑假前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比赛形式届时通知。

山星中学国学诵读兴趣小组 黄金文

2014年3月10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策划书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篇五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它是被传诵普遍的文章。为了弘扬文学艺术,营造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我班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现将本学期的经典诵读计划制定如下:

二、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篇目为古典诗词专题诵读:《秋词》、《戎马》、《小溪》、《山行》、《夜月》、《村居》以及蒙学经典:《笠翁对韵》。

三、具体措施:

1、引发兴趣。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认真备课,对于古诗中的典故、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导课时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介绍诗人的经历、特点、贡献等引领学生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让学生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背诵累的时候,让学生古诗配画,既理解了古诗,又深化审美情趣。让学生劳逸结合,对古诗不产生烦躁、厌烦的情绪。编故事剧,欣赏flash动画,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玩中学,学中玩。

2、在“赛”中学 举行班级对抗赛、评选诵读小明星、男女生对抗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以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朗读、理解、诵读、表演“经典”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抓好质量。

每节课及时检查背诵,把每个学生的背诵情况一一记录,对没背过的或没背熟的及时督促。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多读多背,使优秀诗文诵背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4、加强指导

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范读指导,另一方面培养尖子生,加强领读训练,使学生体会古精典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吟诵能力、感悟能力。

总之,这学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人生真谛,懂得做人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