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5篇)

小编: 纸韵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2012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专项自查,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

1、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十名的品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g、头孢唑啉钠0.5g、头孢曲松钠1.0g、克林霉素磷酸酯0.3g、左氧氟沙星0.3g、替硝唑0.4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0g;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大致为65%,针对每位患者而言抗菌药物使用的较少;

3、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

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0,我院从不给患者使用;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大约占到门诊处方总数的23.60%;

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1、各科室对我院的抗菌药物的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组织

学习力度不够,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没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我院个别医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含糊不清,没有严格按照《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

3、对超常使用抗菌药物的,及时给予停止使用。

4、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存在半衰期较短的抗菌药物药物用法用量不规范。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强各临床科室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上级医师讲课,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

2、对各科室抗生素应用进行监管,对超范围使用、超长期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科室定期进行自查。

3、严格控制门诊抗生素处方比例,门诊药房进行监控,及时提醒超范围使用抗生素的门诊医生。

4、对i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严格监察,避免手术患者出现抗生素滥用情况。

2016年12月20日

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篇二

xxx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自查报告

根据黄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省卫计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和《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黄卫生计生办通〔2018〕62 号)文件要求,我院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等相关制度。

二、临床科室都签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责任状经院长和科主任双方签字生效,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严格限定抗菌药物品种数为35种,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头霉素类2 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1个品规,注射剂型7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1个品规,氟喹诺酮类口服剂型1个品规,注射剂型2 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1个品种,均符合相关规定。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要而临时使用医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严格按临时采购程序进行。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经严格控制,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次数未超过5次。

四、进一步落实了我院《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制度》。医务部定期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五、继续严格管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我院只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严格专档管理。

六、进一步落实了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考核制度》。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具体负责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问题在医疗质量会议上进行通报。药剂科每季度编写一期药讯,公示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以上情况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8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2.5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7.09ddd。经医院严格管理,有效干预,2018年1-6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2.5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4.47ddd,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xxx医院

2018年7月31日

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篇三

蓝田县中医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和《2012年蓝田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要求,我院自今年4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努力,工作进展良好,效果初步显现,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品种结构较为合理。我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将我院常用抗菌药物品种数缩减至32种供临床应用。

二、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陕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对检查中发现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了通报批评,并给予处罚。

三、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合理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公示,督促整改。通过统计,对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与金额进行排名,对每个月用量领先进行干预。

四、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所规范。大部分科室能够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基本杜绝了那种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

五、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

六、加强学习,持续改进。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组织我院临床医师参加《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远程培训,明确我们的责任,为了有效延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转变错误的用药观念、纠正错误的用药行为、摒弃错误的用药习惯,切实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对人民健康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药品信息,坚持因病施治原则,合理、审慎地处方抗菌药物,并指导和教育患者正确用药。

存在的问题:

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较长;

2、我院细菌培养人员正在省人民医院进修,这方面还需尽快健全;

3、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

4、仍有越级使用现象。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门诊使用率虽已有所下降,但还未达到规定范围

内; 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篇四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收到乌兰浩特市卫生局乌卫发【2015】319号文件后,院长十分重视,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自查与上报工作,几年来,按照卫计委对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医院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力度,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使用,现在指标部分已达标,部分正向着标准靠近。现把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使用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制定“2015年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各部门职责分明,与临床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与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有具体落实办法。

二、对临床医师及药学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对照职称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了相应的处方权,并制定了抗菌药物处方权、调剂资格管理制度。

三、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对我院抗菌药物进行遴选,药物品规数量均符合规定,共35个品种、54个品规,已向盟、市卫生局备案。现执行2015年遴选目录,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按内蒙古自治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2012版执行)。分级管理目录科学、合理,特殊级管理抗菌药未在门诊使用过。

四、制定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成立专家会诊小组,所有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病历,均有专家会诊确定是否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达到规范化,抽查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100%。

五、制定了抗菌药物采购制度;目录外药品临时采购程序;新引进、清退、更换药品采购程序。本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目录外采购两次,均为莫西沙星注射液,程序合理。

六、制定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由医务科牵头组织专家每季度抽查30份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按照我院奖惩办法,分别进行奖励和处罚。以后将逐渐增加点评例数。

七、现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不尽人意,通过药事考核及院长行政查房、约谈等形式多样的督查,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医院正在加大力度组织培训,力争近期达到指标。(特殊级≧80%,限制级≧50%,非限制级≧30%)

八、由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门诊处方每月点评一次,每季度对使用数量、金额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与医师进行内部公示,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在药讯上进行通报。

九、有感染科专家、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室专家参与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十、药事考核组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继续考核督导,发现不合理现象进行指导或约谈,并进行扣分处理,使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很大改观。

十一、我院是国家级抗菌药物临床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已配备专职人员,细菌耐药监测网能定期上报我院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情况,但因为我院软件系统原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未能按时上报。

从自查结果看,各项指标正在向规范化发展,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偏高,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较高,我们相信在院长高度重视下,在管理工作组推动下,在广大临床医师不断努力下,这项工作一定会逐步落实好,各种指标一定会达到。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2015.11.20

抗菌药物管理自查报告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报告篇五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自查报告

我院自从五月初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了宣传培训和自查自纠,目前已进入了督导检查阶段,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8个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85%,较1—4月份59.05%下降了10.20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8个月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3.66%,较1—4月份19.55%下降了5.89个百分点。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以一年为测算周期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我院201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35ddd,抗菌药物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22%左右;我院今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含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28%,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病例为20%左右。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

我院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大部分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延长至48小时。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院制定了《2012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导检查专班。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作了动员报告,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完善制度,严格抗菌药物管理。

我院在2011年已下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进行严格限定,并根据今年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进行了部分调整,将个别过去为限制使用级药物调整为特殊使用级。

结合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院明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的人员组成、会诊职责,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做出规定,对其使用流程及会诊、审批程序进行了细化。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都做了详细规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手术种类也进行了明确。每半年公示本院的细菌耐药情况,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当措施,由我院感染办具体负责。

3、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6月以来,我院组织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了三期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共计80人左右参加,第一期是抗菌药物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为:“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第二期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内容是 “技术层面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第三期是组织收看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远程视频培训”。知识培训后组织了全院医生和药师的考试。

4、清理抗菌药物品种,保障用药安全。

我院对抗菌药物品种进行了讨论,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不超过35种,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

5、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我院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每月抽查运行病例20份以上,为各临床科室当日在院患者总数,占当月出院患者的25%左右。现场填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导检查表》,对患者主要诊断、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疗程、微生物送检等情况进行登记,并分析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每月抽查20天处方,处方张数500张以上,占当月处方数的65%左右。由药房窗口药师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初步分类,临床药师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导检查专班成员进行详细审核,并根据处方点评要求把抗菌药物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又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每月通报活动开展和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重点处方进行点评与公示,对不合理用药医生公示其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使用量、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物品种进行公示。对抗菌药物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采取了个别谈话、扣科室当月绩效考核分、个人承担全部违规药品费用等处理。

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全院医生共同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有明显下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合理,但部分指标离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让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