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5篇)

小编: 纸韵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篇一

﹙2011年---2015年﹚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德育立校、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并不断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努力做到科学发展,用适应新形势的教育发展观和新时代的新思想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用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新机制解决学校在发展中的新课题,用好的成果回报社会,用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用好的服务提升品牌。学校秉承“整合资源、全面发展、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全力实现“和谐、文化、健康、特色的我校”的愿景目标,努力做好每一位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1、我校是余干县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拥有60多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教职工110多名。也是一所社会较满意、家长较信赖的公办学校。由于学校服务的区域甚广,很多地方的完小相当偏远、贫穷,学生现在不是上学难,而是上好学难。这种格局也就造成了,很多辖区内的学生流向外地,也有在没办法情况下选择高额开支在县城租房供孩子上学以及有的在家的留守儿童在祖父辈们农忙时只能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的,所以我校辖区内的孩子,生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所以必须要改革中求发展,改善目前的办学条件才能办好当前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2、学校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了学校健康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还应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完善,同时学校缺乏执行力度和监督反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教职工工作文化和细致的激励机制。

3、广大农村教师缺乏研究意识、科研氛围不浓厚。校风、教风、学风,团队管理和家校互动的管理理念与时下的一些优秀的民办学校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一点完全可以在管理上加以引导、制度上加以落实,团队管理的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在其他方面,我们也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探讨。这样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意识不强,信心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在思想和精神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校以往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与引导,没有形成一种快乐工作的浓郁氛围。

4、各村落中幼儿园由于绝大部分都私营化,在制度上对其只负责任,而又无法管理到。更是有相当一部分园舍数不够及配套设施设备有待于完善,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大广大农村中,幼儿教师很多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各大村落周围幼儿园的设立,给幼儿园上学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经过多次上级主管部门的综合整治,稍有改善。

二、学校发展坚持的观点和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文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特色教育。

2、思想王牌,是行动的坐标,不断学习,借鉴。用新的思想理念引领学校科学展。

3、优化管理资源,实现高效管理,推行工作执行力和务实作风,立说立行。

4、坚持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行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战略,坚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则,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以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成功教育为理论支撑,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力实施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多元化、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导教师进行高效率办公,努力做好高效率课堂教学。

四、具体目标和措施:

教育理念的理解: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学校大发展,加大学校办学思想的研究与实践的力度,丰富思想内涵,加快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创新步伐,形成学校思想理论的财富。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坚持“质量立校、德育立校、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让幸福和快乐从今天开始,让自信和成功人人拥有”的教育理念;坚持“责任、主动、忠诚”的学校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想内涵,以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以“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发展主题,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杏小发展史上的再一次跨越。

2、加大学校思想的实践力度。扎实有效地把学校思想落实到工作实践上去,在思想学习的引领下,开展“我为学校树形象”、师德模范评比、骨干、优秀教师评选等各项相应活动。

3、加快教育理念的创新步伐。争取二至三年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探索新的思想理念,时刻保持着办学思想的先进性,形成学校思想理论体系。

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建设:以“创造激情人生,实现自身价值”为管理理念,积极营造“人心思上,民主参与,快乐生活,愉快工作”的浓郁氛围,建设和谐团队、幸福团队、成功团队。

具体目标和措施:

1、每年召开一次规格高、效果好的教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工会报告,通过一些学校重大决策、修订一些规章制度,解答教工提案的落实情况。

2、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3、增强民主管理学校意识,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先树优、教师业务量化、校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人事制度等方面,做到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

4、培育教职工的气质与涵养,引导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激情,有气质,有涵养,有品位的杏小人。

5、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生育观,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团队,关注家庭,构建和谐团队、幸福家庭、完美人生。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继续坚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指导思想;坚持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支“有思想、有气质、有涵养、有能力、有研究、有成果”的教师队伍。力争在二至四年内,培养出一批师德优、业务精、教科研能力强、教学实绩突出,并在省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务实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完善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机制,从观念、专业、价值等方面,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和科研意识,以“强基础、抓重点、树骨干、带整体”为思路,打造一批在中小乃至全中小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开展“魅力班主任”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新的绩效工资方案,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影响作用,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把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体教师整体、均衡、优先和特色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

----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逐步由“经验型”向“学习型”地转化。

具体目标和措施:

1、树立教科研能力是兴教之本的理念,让科学研究深入人心,打造勤于学、敏于事、善于思、勤于学、攻于研、的专业教师队伍。

2、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创办优质教育。

3、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建立健全教科研结构和网络,实施“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全体教师”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教科研工作网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奖励教育科研获得的各项成果。4.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制定精细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立项课题的阶段研究和过程性管理。

----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以全面的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追求效能为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赢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与信赖。坚持教学创新,实现“高效课堂”,完善“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并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细化、完善。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建立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形势及学校发展实际的教学管理体系,制定教学管理流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各学科教学的各环节进行过程性、流程化管理。

2、坚持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深入探讨“高效课堂”的内涵,在各年级各学科中的具体要求,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研究成果。

3、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4、成立教学工作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校区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检查、评价;组织开展全校的专题研讨、观摩教学、作业展览等教学活动。

5、开展校本研修,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紧扣“高效课堂”的研究,组织专题研究课、高效课堂观摩课、说课评课活动,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进度。

-----实施“德育为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并精心策划并力争使学校活动均具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学校活动均应根据学生身心潜能发展做基点;学校活动均应保证学生适当性与趣味化发展,探求适合时代需求的德育新模式。

具体目标和措施:1.继续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党、团、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2.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师德规范为核心,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为突破,抓住“选拔、培训、激励”三个环节,通过上岗培训、师徒结对、德育例会、班主任论坛等有效方式,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3、深化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生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

4、继续推行领导干部、红领巾值岗制度,严格进行量化考核。

5、班级环境做到美化、教育化,充分发挥班级中队角、黑板报的育人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班级特色。

6、实施“我能行,我真棒——特色学生评比方案”,坚持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老师评,全方位、多层面评比。

7、定期对班会课、晨会课、学科渗透情况组织研讨、观摩、评比;积极研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实施课程开发。从学生自主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双重需要出发,体现地方性和个别性,地域特色。以学校文化为主线,围绕学校主课题“诵读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班级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及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爱心意识、发展意识和活动策划、组织、协调能力;

4、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做人、做事、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以传承家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传统文化(节日风俗)、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本土文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真正使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人无我有”的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所有环境都是学生学习场景;所有器物都能陶冶学生心灵;所有规划都要激发学习需求为指导原则,为师生营造温馨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具体目标和措施:(1)建设优质的物质环境。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根据杏花村小学的的实际情况,继续谋求环境的人文化、特色化色彩,在教学器具的配备方面再适当投入。(2)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利用率,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红苹果电视台,各种社团,出版学校专题刊物,进一步发挥宣传舆论功能,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德育功能。(3)建立人人参与的德育环境。继续抓好家校互动工作,以家庭教育的行为习惯教育为主题,以学习行为规范养成为突破口,实施高效德育,施行德育渗透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4)营造家长放心的校园安全环境。强化校园安全意识,我们必须以平安校园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和安全工作机制建设。(5)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网络文化。我校已建成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一线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使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教育领域,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使它走上健康、活泼的道路,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全面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双语教学工作:坚持“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优秀加特长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式办学;打响“双语教学”的品牌、艺术教育的品牌、学生素质发展的品牌;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特色品牌化学校。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在接下的二年时间内,在我校辖区内的所有完小的三年级——六年级开展双语教学,并实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紧扣“高效课堂”的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进度。

2、加强英语教师自己业务的培训,在学校营造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凸显英语教学优势,在学生家长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明确自主管理的目标、要求、工作流程,把“学生自主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办成一项特色。

基础设施建设:1—2年内,在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支持下,学校整改十余所完小中存在安全隐患,规划兴建学校的渔池小学、联办小学新教学楼、石口小学的厕所,硬化占家小学操场和购置篮球架、兴建常山小学厕所等必要的硬件设施,逐步完美各完小的体育、艺术等设施,学校将多方协调,争取县教体局的同意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规划筹建拥有60多个教学班的现代化的农村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篇二

小学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德育立校、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国发二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栗战书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安市教通〔2012〕118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努力做到科学发展,用适应新形势的教育发展观和新时代的新思想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用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新机制解决学校在发展中的新课题,用好的成果回报社会,用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用好的服务提升品牌。学校秉承“整合资源、全面发展、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谋求发展,努力做好每一位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为补郎乡格江小学的明天努力奋斗。

二、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1、我校系普定县补郎乡一所农村完全小学,拥有7个教学班(其-1-

中含1个学前班),有172名学生(其中有32名学前班学生)。教职工9名,其中男教师6名,女教师3名,特岗教师3名。是一所社会较满意、家长较信赖的公办学校。由于学校服务的区域为补郎苗族乡干河村,方圆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709人,适龄儿童(6—11岁)162人,在外就读 42人,在本校就读120人(其中留守儿童 47人)。我校相当偏远、贫穷,学生现在不是上学难,而是上好学难。这种格局也就造成了,辖区内的学生流向外地,也有在没办法情况下选择高额开支在县城租房供孩子上学,所以我校辖区内的孩子,生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所以必须要改革中求发展,改善目前的办学条件才能办好当前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2、我校是迁建学校,于2011 年10 月 19日迁入新校址,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唯有教学楼一栋,厕所一间,操场一块。门卫值班室一间。

教学楼为三层楼框架建筑,有8个标准教室,每个教室35平方米,三间小办公室,每间21平方米,共计使用面积314平方米。其中有7个教学班级使用7间教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活动室共用一间,占用一间教室。远程接收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仪器保管室共用一间,占用一间教室。特设特岗教师寝室一间,两位特岗女教师合用,另一名特岗男教师租房在外。

厕所一间,一层楼平房建筑。共计 56平方米,9个蹲位。操场一块,共计1337平方米,硬化1037平方米,未使用300平方米。

门卫值班室一间,为高3.5米的一层钢筋混凝土房,使用面积有15平方米,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3、学校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了学校健康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还应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完善,同时学校缺乏执行力度和监督反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教职工工作文化和细致的激励机制。

4、广大农村教师缺乏研究意识、科研氛围不浓厚。校风、教风、学风,团队管理和家校互动的管理理念与时下的一些优秀的学校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一点完全可以在管理上加以引导、制度上加以落实,团队管理的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在其他方面,我们也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探讨。这样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意识不强,信心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在思想和精神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校以往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与引导,没有形成一种快乐工作的浓郁氛围。

5、我校附设学前班,但无专职幼儿教师,兼职幼儿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师范教育,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总体规划目标

1、多方筹措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

拟建综合办公楼一栋三层框架建筑,其中含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活动室,远程接收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陈列室共11间专用教室。

拟建教师周转房一栋两层楼框架建筑,10个标准间,供特岗教

师和走教教师周转用。

拟建学校小食堂一间一层楼建筑,150平方米,可容纳 130名学生同时就餐。

拟建门卫值班室一间一层楼建筑,20平方米。供门卫日夜值班保卫师生安全用。

拟建篮球场一个,需硬化466平方米,供师生健身用。

拟建室外乒乓球台两张,占地 30平方米,供师生健身用。拟建师生饮水贮水池一个,占地 10平方米,供师生饮水用 拟建录化带、花池共计300平方米(围墙内外),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学习坏境。

2、在学校管理、办学水平、三个文明建设诸方面工作,争创乡内先进,使办学规模达到学生280人,教学班级 8个,教职工12人。达到教育思想领先,教育手段超前,教育环境优化,体现学校乡级完小实验性、示范性特点。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学生培养方面改变观念,拓宽渠道,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现代管理,形成竞争机制。落实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加强教育科研。扩大学校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改革成果,形

成经验,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6、真抓实干“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使教师队伍在师德水平、学历层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7、增加学校教育的投资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学校基础性建设,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方面,发挥学校可持续发展优势,实现超前发展,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

四、具体目标

(一)、办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校务公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办学思路,在3-5年内创建村乡内村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到2015年前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优良、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质量较高的学校。

核心目标:创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具体目标:

一流的管理:学校管理要进一步向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流的设施:按现代化一流学校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在全乡教育系统领先。

一流的师资: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为目标,着力打造我校师资队伍。

一流的学生:努力培养在学习上的一流和形象上的一流。学习上一流,包括在学科竞赛和小学升初中上有一流的成绩和具有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象上一流,包括外在举止行为文明和内在境界品位优秀。

(二)、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学习能力(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良好、有社会责任感、有生存能力、有创新意识,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

(三)、教师培养目标

根据“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个不同层次,分别确定相应培养目标,以实现下列要求:

新教师要在短期内迅速成为合格教师,青年教师都要具有班级管理能力;骨干教师至少要在本学科内成为有一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特色教师,能独立开设一门相关实践活动课。

(四)、教育科研目标

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科研的氛围,建立一支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相长的骨干队伍,完成一系列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验课题。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在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先行、先导、后劲作用。

(五)、综合治理目标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制,确

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乱纪现象,不断增强师生员工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深入持久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创造优良、安定的育人环境。完善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家庭、社会教育新路子,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崭新局面。

1、依法治校,加强管理。严防邪教侵入校园,危害师生,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治安防范制度,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力争成为安全工作先进学校。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定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行风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进行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促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篇三

农村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我校一项长期而又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特制定以下规划: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镇陈湾小学位于@镇陶岗村,国道从门前经过。学校开办于1991年,当时为@镇第四中学,1999年改办为@镇陈湾联小,服务@7个自然村,人口14273人,服务半径3.8公里。学校占地17332平方米,绿化面积376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各一栋,教师宿舍两栋,一个学生食堂和饭棚,一个250米的运动场,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现有学前班至五年级共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1人,专任教师32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学历达标率100%,取得高一层次学历达90%。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学校的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认可和赞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要成为真正的优质学校还面临很多的压力和困难。

学校要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引领,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需要有效的措施作保障,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学校的工作,并作出新的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

学校现状

一、办学条件

学校功能设施完全,食堂能容纳400人就餐,学生寝室条件达标,实现了学生一人一床,夜间入厕,洗澡均得以完善。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生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文明宿舍等荣誉称号。学校设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各类器材保管室等10余个功能室,体育运动设施较齐全,器材较充足

。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及校园网络系统,供学生使用的班班通达到1套/班。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达到省配备标准。

二、教师队伍

学校在教职工30人,教师2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22人,占总人数的80%,大专以上学历达26人,占总人数的95%,学历合格率100%;中高级教师5人。

三、教育与教学

学校具有比较良好的校风,校园文化氛围较浓厚,学生养成教育效果较好,特别是在卫生和礼貌方面,受到大家的好评。学校少先队有比较好的传统,各种活动丰富。

学校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按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能按课程标准组织实施教学。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教学管理的制度、流程,能有序开展教学工作。重视深化课程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教学成绩较好。

学校多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参与率高,诵读效果好,已成为学校的特色。

四、存在问题

1.学校是农村小学,起点低,基础弱,还缺乏稳定而强大的的学校精神。

2.教师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获得高层次奖励的教师少,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少,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3.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待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热情不高,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的营造。

4.科研成果还不丰厚。由于起步晚,课题还在研究阶段,成果还没有显露,教师论文发表的数量不是很多,教科研力度还需加大。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地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落实“求真教育成就阳光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为宗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人文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一个个性鲜明,发展全面的学生群体,建设一所学生热爱,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优质学校。

第四部分

发展目标

一、长期办学目标:办学条件一流、文化底蕴丰厚,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校。

二、近期办学目标:“校园环境高雅,教学设施一流,教师队伍素质优良,教研和科研成果显著,教学质量优秀,学生综合素质高,学校特色突出”的襄州区教学质量示范学校。

三、分项目标:

1、校园环境设施建设目标:建新的教学楼,进一步完善教学设备,优化现有设施的使用功能,按新的省教学设备配备标准配齐各科设备,实现班班多媒体和教师人手一机;更换学校取暖设备,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队伍建设目标:实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打造具有“真诚、真才、真爱”品质的阳光教师团队。

3、学校管理目标:制度健全,体制顺畅,职责分明,各种评估、激励措施配套齐全,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网络化,炼就具有“真实、真意、真效”特性的智慧管理。

4、教学质量目标:达到镇内一流、区内上游的水平。

5、教育科研目标:教研组个个有课题,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形成风气,80%以上的教师有论文发表。

第五部分

战略措施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切实做好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即以提高教师师德为中心的思想建设,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中心的业务建设,以培养骨干和梯队为中心的组织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思想教育,激发教师职业幸福感使命感

一是学习师德规范,帮助教师明确行为准则;

开展活动,引导教师体会职业的价值为师的尊严;二是指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将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三是适时肯定教师的进步,让教师感受到进取的快乐,为老师发展注入动力。

(二)明确评价标准,让教师的发展有据可依

出台符合新形势的教师评价方案,让老师明确好教师的三条新标准:“真诚、真才、真爱”,用自己的真诚态度、真才实学和对教育对学生的满腔挚爱来为人师表。

(三)推动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努力推行教师读书计划,重点关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每学期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宣读书目,为老师订阅适当的图书杂志,鼓励教师开设博客,组织读书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境界,开阔教师的眼界

(四)加强业务培训,强化专业技能

1、通过专业考试,督促教师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

2、落实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帮助教师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基本流程,把教研活动变成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研讨会和分析会,督促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提高。

3、每学期初进行教材知识梳理培训,帮助教师系统了解学科知识脉络,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五)加强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1、大力宣讲教科研的意义,让教师理解教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对教师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隐性收益。

2、制定教科研奖励制度,对科研先进教师予以奖励。

3、在认真开展已有课题研究的同时,积极申请对学校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的课题,带动一大批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二、创新德育模式,培养身心两健的学生群体

1、领导重视,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德育地位,强化确定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重点打造一支爱学生善教育的班主任队伍。

2、构建规范化、系列化、品牌化德育工作框架,提升校本德育内涵。

3、建立体现公平性、发展性原则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增长才华的舞台。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一个理论先行,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促使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

1、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切实改变“管理就是约束人”的旧观念,确立“管理就是发展人”的新观念,培养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抓好制度建设。本着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功能,加强督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

3、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以校长室为中心,协调好各块的统一与分割,用现化化管理手段使各方面力量在学校管理中都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4、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创新。搞好教师岗位聘任,完善与之配套的考核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5、重视“三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深层次开展“三风”(校风:博采有涵

知行合一;教风:睿智宽和

教书育人;学风:乐求真知

勇做真人)宣传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加深全校教师对“三风”内涵的理解,做到人人知晓,时时践行。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学校新课程实施总体方案,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制定出有效的措施。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制定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学期或学年性的校本课程。

3.开展以学习、实践、反思为流程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学习、研讨、督查,帮助教师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生作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探索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

五、立足校本教研,实现“科研兴校”

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生存发展保障性工程,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未来五年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中心,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方向,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深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1、系统规划,全员参与。学校围绕学习培训、课题申报、研究过程管理、成果总结推广等方面,对教科研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制定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相关部门和各教研组围绕学校规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规划,要把全员参与教科研作为工作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2、分层展开,突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教学反思、教师论坛为活动形式,论文发表、获奖为考核依据,对不同研究内容、不同研究人员按不同层次进行安排,形成省级

市级

县级—

校级课题组合,教科研骨干

有经验教师

年轻教师的研究队伍梯队组合,重点培养一批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重点做好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3、立足校本研究,贴近教学实际。一方面要围绕学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设计课题,另一方面要着力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要让研究活动能力切实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杜绝假研究,杜绝形式主义。

4、用制度作保证,用奖励来促进。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成绩显著的教师予以奖励,多种措施,保证教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

六、创造一流环境,建设和谐阳光的学校文化

1.整体规划校园绿化建设,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和立体绿化提高学校绿化率。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新建二层小楼,充实艺术教育用房,搞好环境文化、教室文化和办公室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分体现自然、人文、现代理念,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学校建设投入,分批新购多媒体设备和电脑设备。

3.加强校舍管理,及时搞好校舍及设施维护;强化后勤人员岗位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确保学校办公环境的优化。

七、突出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品牌

1、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坚持“普及+亮点”的科技教育思路,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富有趣味性、实践性的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着力抓好学校电脑机器人项目,力争在全国及国际大赛中保持优异成绩。

2、继续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进一步补充艺术师资,充分发挥艺术教师的特长,在确保上好艺术课的基础上,抓好兴趣小组的训练和特长学生的培养。

3、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参与省教研室主持的“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课题研究,在坚持全员参与的古典诵读基础上,扩展诵读面,让校园充满书香充满智慧。

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篇四

农村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21年﹚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德育立校、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并不断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努力做到科学发展,用适应新形势的教育发展观和新时代的新思想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用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新机制解决学校在发展中的新课题,用好的成果回报社会,用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用好的服务提升品牌。学校秉承“整合资源、全面发展、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全力实现“和谐、文化、健康、特色的我校”的愿景目标,努力做好每一位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1、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也是一所社会较满意、家长较信赖的公办学校。由于学校服务的区域甚广,很多地方的完小相当偏远、贫穷,学生现在不是上学难,而是上好学难。这种格局也就造成了,很多辖区内的学生流向外地,也有在没办法情况下选择高额开支在县城租房供孩子上学以及有的在家的留守儿童在祖父辈们农忙时只能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的,所以我校辖区内的孩子,生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所以必须要改革中求发展,改善目前的办学条件才能办好当前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2、学校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了学校健康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还应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完善,同时学校缺乏执行力度和监督反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教职工工作文化和细致的激励机制。

3、广大农村教师缺乏研究意识、科研氛围不浓厚。校风、教风、学风,团队管理和家校互动的管理理念与时下的一些优秀的民办学校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一点完全可以在管理上加以引导、制度上加以落实,团队管理的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在其他方面,我们也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探讨。这样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意识不强,信心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在思想和精神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校以往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与引导,没有形成一种快乐工作的浓郁氛围。

4、各村落中幼儿园由于绝大部分都私营化,在制度上对其只负责任,而又无法管理到。更是有相当一部分园舍数不够及配套设施设备有待于完善,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大广大农村中,幼儿教师很多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各大村落周围幼儿园的设立,给幼儿园上学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经过多次上级主管部门的综合整治,稍有改善。

二、学校发展坚持的观点和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文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特色教育。

2、思想王牌,是行动的坐标,不断学习,借鉴。用新的思想理念引领学校科学展。

3、优化管理资源,实现高效管理,推行工作执行力和务实作风,立说立行。

4、坚持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行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战略,坚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则,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以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成功教育为理论支撑,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力实施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多元化、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导教师进行高效率办公,努力做好高效率课堂教学。

四、具体目标和措施: 教育理念的理解: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学校大发展,加大学校办学思想的研究与实践的力度,丰富思想内涵,加快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创新步伐,形成学校思想理论的财富。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坚持“质量立校、德育立校、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让幸福和快乐从今天开始,让自信和成功人人拥有”的教育理念;坚持“责任、主动、忠诚”的学校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想内涵,以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以“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发展主题,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杏小发展史上的再一次跨越。

2、加大学校思想的实践力度。扎实有效地把学校思想落实到工作实践上去,在思想学习的引领下,开展“我为学校树形象”、师德模范评比、骨干、优秀教师评选等各项相应活动。

3、加快教育理念的创新步伐。争取二至三年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探索新的思想理念,时刻保持着办学思想的先进性,形成学校思想理论体系。

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建设:以“创造激情人生,实现自身价值”为管理理念,积极营造“人心思上,民主参与,快乐生活,愉快工作”的浓郁氛围,建设和谐团队、幸福团队、成功团队。

具体目标和措施:

1、每年召开一次规格高、效果好的教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工会报告,通过一些学校重大决策、修订一些规章制度,解答教工提案的落实情况。

2、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3、增强民主管理学校意识,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先树优、教师业务量化、校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人事制度等方面,做到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

4、培育教职工的气质与涵养,引导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激情,有气质,有涵养,有品位的杏小人。

5、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生育观,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团队,关注家庭,构建和谐团队、幸福家庭、完美人生。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继续坚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指导思想;坚持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支“有思想、有气质、有涵养、有能力、有研究、有成果”的教师队伍。力争在二至四年内,培养出一批师德优、业务精、教科研能力强、教学实绩突出,并在省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务实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完善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机制,从观念、专业、价值等方面,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和科研意识,以“强基础、抓重点、树骨干、带整体”为思路,打造一批在中小乃至全中小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开展“魅力班主任”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新的绩效工资方案,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影响作用,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把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体教师整体、均衡、优先和特色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

----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逐步由“经验型”向“学习型”地转化。

具体目标和措施:

1、树立教科研能力是兴教之本的理念,让科学研究深入人心,打造勤于学、敏于事、善于思、勤于学、攻于研、的专业教师队伍。

2、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创办优质教育。

3、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建立健全教科研结构和网络,实施“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全体教师”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教科研工作网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奖励教育科研获得的各项成果。4.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制定精细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立项课题的阶段研究和过程性管理。

----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以全面的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追求效能为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赢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与信赖。坚持教学创新,实现“高效课堂”,完善“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并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细化、完善。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建立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形势及学校发展实际的教学管理体系,制定教学管理流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各学科教学的各环节进行过程性、流程化管理。

2、坚持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深入探讨“高效课堂”的内涵,在各年级各学科中的具体要求,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研究成果。

3、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4、成立教学工作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校区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检查、评价;组织开展全校的专题研讨、观摩教学、作业展览等教学活动。

5、开展校本研修,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紧扣“高效课堂”的研究,组织专题研究课、高效课堂观摩课、说课评课活动,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进度。

-----实施“德育为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并精心策划并力争使学校活动均具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学校活动均应根据学生身心潜能发展做基点;学校活动均应保证学生适当性与趣味化发展,探求适合时代需求的德育新模式。

具体目标和措施:1.继续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党、团、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2.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师德规范为核心,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为突破,抓住“选拔、培训、激励”三个环节,通过上岗培训、师徒结对、德育例会、班主任论坛等有效方式,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3、深化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生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

4、继续推行领导干部、红领巾值岗制度,严格进行量化考核。

5、班级环境做到美化、教育化,充分发挥班级中队角、黑板报的育人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班级特色。

6、实施“我能行,我真棒——特色学生评比方案”,坚持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老师评,全方位、多层面评比。

7、定期对班会课、晨会课、学科渗透情况组织研讨、观摩、评比;积极研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实施课程开发。从学生自主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双重需要出发,体现地方性和个别性,地域特色。以学校文化为主线,围绕学校主课题“诵读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生活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班级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及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爱心意识、发展意识和活动策划、组织、协调能力;

4、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做人、做事、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以传承家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传统文化(节日风俗)、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本土文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真正使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人无我有”的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以所有环境都是学生学习场景;所有器物都能陶冶学生心灵;所有规划都要激发学习需求为指导原则,为师生营造温馨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具体目标和措施:(1)建设优质的物质环境。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根据杏花村小学的的实际情况,继续谋求环境的人文化、特色化色彩,在教学器具的配备方面再适当投入。(2)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利用率,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红苹果电视台,各种社团,出版学校专题刊物,进一步发挥宣传舆论功能,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德育功能。(3)建立人人参与的德育环境。继续抓好家校互动工作,以家庭教育的行为习惯教育为主题,以学习行为规范养成为突破口,实施高效德育,施行德育渗透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4)营造家长放心的校园安全环境。强化校园安全意识,我们必须以平安校园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和安全工作机制建设。(5)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网络文化。我校已建成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一线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使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教育领域,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使它走上健康、活泼的道路,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全面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具体目标和措施:

1、在接下的二年时间内,在我校辖区内的所有完小的三年级——六年级开展双语教学,并实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紧扣“高效课堂”的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进度。

2、加强英语教师自己业务的培训,在学校营造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凸显英语教学优势,在学生家长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明确自主管理的目标、要求、工作流程,把“学生自主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办成一项特色。

农村小学发展规划方案篇五

农村发展规划考试重点

一、重点概念

1、农村

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由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组成,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实体,是社会的基层部分。主要是县以下的乡(镇)、村两个层次。

2、城镇

指人口比较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包括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镇建制的镇。

3、中心村

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是农村中从事农业、家庭副业的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居民点。

4、农村发展战略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农业发展的总体构想、道路选择和目标设定,即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农村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5、农村经济结构

指农村各个经济部门、各个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农村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6、区域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7、村镇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乡镇政府的管辖范围)内,以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乡(镇)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对区域内的集镇、村庄和主要建设项目进行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安排。

8、村镇建设规划

是指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一个村庄或集镇内部的 各项建设及其用地进行合理布局的具体安排。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规划。

9、区域环境规划

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10、农村发展规划

指各地区根据其当前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和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一种计划形式。

11、旅游规划

是针对一定区域的实际而制定的未来旅游发展优化方案和实施要求。

12、旅游地域系统

指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要素综合体——目的地、客源地、中间环节各要素及围绕着旅游者行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

13、农村产业结构

指一定时期的区域内农村各项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状况和相互关系,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形态影响的产物。

14、环境容量

指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阈限,通常以区域环境目标值为衡量标准。该值是国家按环境功能区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15、村镇性质

指村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组织生产、生活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6、农村发展规划指标

是指反映农村社会现象(现在或将来)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

17、村镇经济联系半径

是村镇在组织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地区范围。

18、区域规划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19、污染源

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2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下,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包括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保

护规划、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22、、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是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详细规定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某一地段、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可分为城市(镇)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3、村镇体系

指乡(镇)域范围内,以集镇为中心,由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等居民点按一定的层次、功能、空间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24、风玫瑰

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 ,故名“风玫瑰”。

25、村镇建设规划区

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一般应是一条封闭曲线所包围的区域。

26、楔形绿地

指自然的绿色空间楔入城区,便于居民接近自然,同时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环境融合,提高生态质量。

27、联排式

指多户住宅以山墙横向连接(最少四户以上)即为联排式。每户住宅前、后二面开敞。

28、道路红线宽度

通常是指道路横断面中各组成部分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车行道宽度,行道树宽度,道路边沟宽度,人行道宽度。

二、重要知识要点

1、农村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答:含义:

(1)农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包括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2)有一定的行政归属关系;

(3)有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主要特征:

(1)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关系为基础;

(2)以农为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3)以农民为主,以农户家庭为基础。

2、什么是农村发展战略重点?如何选择农村发展战略重点?

答:战略重点指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或目前发展还比较薄弱而需要加强的部门、行业、环节。

选择依据:(1)根据地区优势 :包括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条件,地区优势可划分为主要优势和次要优势;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区位优势和非区位优势;组合优势和非组合优势。(2)根据不利条件;(3)综合评价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简述农村发展规划中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及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

答:综合平衡工作涉及的内容:(1)正确安排农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2)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

工作步骤:(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2)预测发展需求;(3)综合平衡.4、简述区域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答: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5、简述公共建筑的基本项目?

 行政管理类  教育机构类  文体科技类  医疗保健类  商业金融类  集贸设施类

6、简述村庄建设类型的划分?

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现有建设基础、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在村庄布点规划中按照村庄建设方式,划分为改造扩建型、新建型和保护型三类。

(1)改造扩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便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

(2)保护型村庄

是指对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3)新建型村庄

主要是指把农民从行蓄洪区,易淹、易涝、易灾地区,易受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侵袭地区,水、路不通的深山区迁移出来;或者为了优化产业结构,集约用地,调整合并现状村庄,择址新建村庄,为农民提供新的集中居住地。新建村庄从选址上要立足于提高避灾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7、简述村镇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的研究对象?

答:(1)村镇总体规划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村庄或城镇,而是把一个更大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村庄和集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通盘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村镇规划,是基于乡镇行政管辖范围而言的(乡域或镇域)。

(2)村镇建设规划是以具体的集镇与村庄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称为村镇居民点内部的规划。

8、简述战略、规划、计划三者的关系。

答:战略、规划、计划是一种内在密切相关的延伸关系,是一种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战略是制定规划和计划的指导方针,规划和计划是为了实现战略中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安排,是战略的延伸。

从战略、规划和计划研究的思维过程的分析来看:战略的研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规划、计划都是在发展战略约束下进行的,不论规划和计划如何概略,其抽象程度必然低于战略,其研究的思维过程是在战略指导下,从抽象向具体返回。

从决策层面来说:战略的制定是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最高层次的决策,规划和计划则是遵从这一决策的低一层次的决策;若将三者构成一个等级层次,则战略处于最高层次,规划处于亚级层次,计划则在最低层次。9.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哪些手段?

答:(1)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别的财政、金融、价格、工资等政策,借以改变某些农村地域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植或限制某些产业或企业集团的发展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贯彻农村发展规划,从而影响未来农村的发展;(2)法律手段。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干预和确保农村发展规划的贯彻和实施;(3)行政干预。通过直接投资、强制性管制等,直接影响各农村地区及农业部门内企业的发展,推动原有布局的分化与新规划布局的形成等。

10、简述农村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农村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结构;②增加和保护区域内物种; ③促进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④做好乡镇工业与管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与化肥,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农作物的污染;⑤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健全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

11、简述旅游开发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答:第一,旅游开发是将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为消费提供条件的过程;第二,旅游发展是指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引起的系统内外的变化与演进,包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消费的扩大及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变化,良性、恶性,可持续、不可持续。第三,开发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为了推动旅游发展,因此开发必须重视消费;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有相应的条件支持,因此开发必须重视旅游发展背景和发展条件。

12、简述中国农村发展的内涵。

答:一是农村产业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问题,处理好当代人与世世代代人的关系;

二是劳动就业问题,消除贫困,促进平等发展;

三是建立合理的、有效的经济运行系统、社会结构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人的全面发展。

13、简述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确定一个发展目标 • •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目标(2)进行两个基本分析 • • • 1)旅游市场分析

外层内容:对客源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分析与预测。

内层内容:确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使潜在的客源市场变成真实的客源市场。

• • • 2)旅游资源分析

外层内容:各类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评价。

内层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功能配套,构建空间网络,布局重点开发地段。• • •(3)做好三个发展板块的规划设计

1)前位板块:指旅游吸引物,即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

2)中间板块:指为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与旅游活动相关的行业、设施和服务。• • • 3)后位板块:指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4)构建一个支撑体系

上述三个板块的规划方案能否有效的实施,有赖于规划的管理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实,需要提供相应政策保障的支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投资金融;社区支持;科技保障等。

14、简述村镇绿化系统的网状布局形式?

答:指沿村镇中的河、溪,不同功能分区的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组成线型带状绿地,在村镇中均匀分布呈网状,构成连续的网状绿化系统,使村镇中形成较完整的步行系统。

15、如何对农村产业不同层次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答:(1)在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上,要在农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并注意解决其内部结构问题;(2)在大农业内部结构层次上,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3)在种植业结构层次上,要按照市场需要,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4)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应与乡镇建设同步进行;(5)加强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16、如何确定村镇的规模?

答:村镇规模包括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首先:人口规模的确定,包括人口现状分析、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和人口规模分级。其次:用地规模的确定,包括村镇用地的分类;根据影响村镇用地的影响因素来确定;村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村镇用地规模的估算和用地平衡分析。

17、简述村镇用地分类?

答:村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9大类,28小类。

18、简述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与评价;(2)、环境规划的目标、指标及指标体系;(3)、环境功能区划;(4)、污染控制规划;(5)、生态规划;

(6)、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

19、简述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1)规定用地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宜建设、不适宜建设、有条件建设的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形、色彩要求;(4)支路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工程管线走向、管径、用地界限;

20、简述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与土地用途分区的区别与联系。

答:(1)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保持县、乡、村的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将土地进行的分区;是高层次的土地规划,其作用是指导下一层次规划的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宏观上控制区域的土地利用。(2)土地用途分区是依据土地的基本(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利用、开发与整治措施的不同所作的分区。在一个用地区内,一般以土地的主导用途为主,允许有少量零星的其他非主导用途的用地类型出现。

21、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土地供给量预测;  土地需求量预测;  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 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土地利用分区与重点用地项目布局; 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2、简述如何利用人口递推法预测总人口?

答:递推法的核心是将农村区域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其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数=现状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23、简述旅游与游憩的概念差异?

答:旅游与游憩的概念有交差,但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1)游憩在闲暇时间,旅游不一定在闲暇时间;

(2)游憩可以有消费,也可以不消费,但旅游是消费活动;(3)游憩可以不离开居住地,但旅游一定是在异地。

24、简述旅游的“三体说”与“六要素说”?

答:(1)三体说: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产品或旅游吸引物;媒体--旅游中介要素。(2)六要素说:吃、住、行、游、娱、购。

25、简述村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进一步定位村镇的性质;

(2)具体分析和确立村镇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范围;

(3)村镇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功能组织。确定村镇中居民点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道路及绿化用地等项技术经济指标;

(4)对村镇内部道路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和村镇对外交通系统有机结合起来;(5)规划各项管线工程设施,并对村镇用地进行竖向规划设计;(6)安排建设顺序及其规模等的建设计划,做出投资概算;(7)制定村镇建设规划的实施步骤和建设措施;

26、简述村镇用地布局的核心问题?

答:(1)村镇用地布局的核心是村镇用地的功能组织,即按村镇内部各项用地使用功能的要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把村镇内部各项用地有机组合在一起,使村镇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2)村镇用地布局考虑居民的生活、居住、游憩与交通等四方面活动要求,并考虑其相互关系而加以组织村镇用地布局。

27、村镇用地布局方案比较?

 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条件的比较;

规划年限

 用地布局结构的比较;  占地、迁民情况的比较; 近期造价和总投资。

28、请结合某一具体农业园区,谈谈如何进行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答:建设农业园区,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抓好关键环节,编制配套的规划方案。关键环节包括:规划设计、技术实施和经营管理。

规划方案包括:控制性规划方案与图件、详细规划方案与图件、工程施工方案与图件(1)控制性规划是对园区的功能设置、项目构成与布局、主次干道分布、管线布置、绿化体系的总体设计。(2)现代农业园区的详细规划是对控制性规划的详细表达,也是一个再创意和局部调整、优化的过程。同时还包括竖向规划、景观分析和绘制效果图,并相应地进行经济分析和规划说明。

(3)现代农业园区的分区规划。包括提供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提供体验农业生态环境的场所、提供农产品生产,交易的场所。

29、以一个村镇为例,试述村镇体系总体布局的内容、形式和步骤。答:(1)村镇体系总体布局的内容

① 根据乡(镇)经济水平、村镇分布现状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确定合理的村镇体系层次结构。

② 确定乡(镇)域村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形式。③ 确定主要居民点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④ 村镇各类用地条件分析适宜性评价及选择。(2)采用合适的村镇体系布局形式。

村镇体系的布局形式包括:

① 卫星式:以一个比较大型的中心居民点为居住中心,周围带几个卫星小居民点。是一种分级布置的形式,可按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布置。

② 带状式:将村镇沿主要交通干线、较大河流布置,其特点是村镇交通方便,村镇间联系密切,有利于组织生产和生活。

③ 集中式:是在自然条件允许,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将村镇的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布置,以节约用地。该形式适用于平原地区的综合型村镇布局。

④ 自由式:由于自然地形复杂,或因河流,公路分布等因素,常使集镇与居民点布局呈不规则的“满天星”状。该形式的居民点规模一般较小,用地布局分散和杂乱无章。

(3)村镇体系总体布局的一般步骤① 原始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② 分析主要居民点的经济联系半径及村庄的耕作半径;

③ 对村镇居民点布局的现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定村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居民点的空间位置;

④ 选择适合村镇建设的规划用地,确定村镇用地的发展方向; ⑤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总体布局方案;

⑥ 对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比较,选择相对经济合理的初步方案。

30、假如你是某规划设计公司的一名规划设计人员,现有一私人老板请你对他的一块面积为50亩位于城郊的土地进行生态农庄规划,请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回答如何进行该规划?

答:(1)在当地建立生态农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通过市场调查、资源分析、气候土壤环境条件的满足与否分析;

(2)生态农庄的具体方案设计:通过不同的目的确定农庄的性质,从农庄是以生产农产品为目的还是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来说明,进一步提出农庄的发展规划、农庄各项子规划的具体指标。

(3)农庄内农田的综合设施配套:结合农田地形进行道路、沟渠、防护林、耕作田块等进行配套设计。

(4)实现生态农庄规划方案的保障措施。

三、综合分析

1、假如某县畜牧业特别发达,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请你用产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来分析该县的产业结构合理性,并回答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答:首先,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该县产业结构现状,具体可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动态协调分析等方法来分析该县的畜牧业是否对农业总产值起作用,以及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性,并结合该县具体的牧草资源分析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其次,根据该县农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综合平衡法调整农林牧渔结构比例,尤其是用地比例,达到各业产需的基本平衡。

最后,利用线性规划等方法进一步对该县的畜牧业进行优化,达到畜牧业内部的优化发展及整体平衡,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

2、案例分析某个城镇建设规划用地布局方案与外部交通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某个城镇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4、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5、案例分析城镇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某个公共建筑的选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