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继承与创新议论文800字(三篇)

小编: 笔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继承与创新议论文800字篇一

陆思羽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我们身上展现出更多的光彩。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如同享誉世界的清茶,需细细品味。君若不弃,请让我为您沏三杯茶,共探“承”与“创”之奥秘。

请饮第一杯:“承”与“创”之前提。

何为传承?传承的前提是建立在对被传承物的认同上的。凛然的长城魂,婉转的京剧音,喜庆的中国节……每一个饱含中华文化之美的事物都需要传承。而我们在传承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也愈加强烈。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只注重创新,只追求“新”的东西,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旧”事物,因此,他的创新未免显得空洞、麻木,缺少认同感。试想一下,如果社会发展只注重创新,每天产生大量的“面包”,却忽略最早生长的“水仙花”,最后只剩下枯萎的“花枝”和成堆腐烂的“面包”,那么到头来却一无所有。由此可见,传承作为创新的前提,是尤为重要的。

请饮第二杯:“创”乃“承”之发展。

传承是重要的,创新亦万万不能少。传承与创新更是传统文化与现化科技的结合。日益发展的国潮便是如此。无论是湖南卫视春晚的“国韵起,幸福潮,虎啸风生”,还是河南卫视春晚的“国潮虎”河大卫,抑或央视春晚的国画“瑞虎”形象……这些潮流无不彰显创新的好处与新意。只注重传承,流传下来的只是古人的成果,而缺少了当今时代的印记,就好比你每天都在学习“1+1”,但到“1+2”时却两手无策。只靠旧的文化,而少了新的创新,纵使文化再高贵,再精华,也缺少了一番独特的韵味,就更不必说这文化也存在粗制滥造了。

请饮第三杯:得“承”与“创”之价值。

纵然传承与创新如此重要,我们也不能急功近利。任何潮流难免有浑水摸鱼者,也不无泥沙俱下时。比如,国潮影视剧综艺中,就有不少盲目跟风进行创新之流,却粗制滥造。将文化统化为民族符号的堆砌、传统元素的拼贴,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一味追求创新,却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这也正如谭维维评价经典音乐作品改编时所说的:“我们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因此,面对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于传承时,我们要先了解、吃透它,去伪存真;于创新时,我们要用新思想、新技术,将传统与现代“共情”。由此,才会真正实现“承”与创”的价值。

品完三杯茶,你一定恍然大悟,有所了解。是的,中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二者间应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传承作创新之前提,创新作传承之发展,由此,前进的中华文化必将如明星般闪耀世界,长久屹立于世界文明之中。

总之,视“承”为先,举“创”为展,得“承”与“创”之价值。

继承与创新议论文800字篇二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的过程中继承。

所谓“继承”,并不是让我们盲目的去继承所有的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

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闽剧、歌仔戏、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至于清明祭祖,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夜等民俗,无不是两岸同胞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青少年去继承。而传统儒家所提倡的重男轻女,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落后思想,则必须扬弃。

所谓“创新”,也并不是在传统文化的表面添砖加瓦,而是需要我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种创新的方式,既表现在思想、理论的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中。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分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继承,不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知道继承文化,却不知道创新,固步自封,就会失去文化原有的活力。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共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继承与创新议论文800字篇三

这次学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地举办了一个“我是经典传承人”书写比赛,班上层层筛选后,我有幸和四位同学一起参加了这次的书写比赛的钢笔字决赛。

比赛这天,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阶梯教室,我吃惊极了:天啊!这么多竞争对手,这回我们可要加油了。

比赛正式开始!王老师给我们分发了卷子,紧接着打开了屏幕上的投影,我睁大了眼睛,我以为我在做梦:怎么会这样子?都是很难写的字,怎样才能写完美呢?我摸摸脑袋,左看看,右看看,无从下手,过了好半天,我才犹犹豫豫地下了笔。

开始写第一个字,我一笔一划好不容易工整地写了出来,这时我手心里全是汗,看着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书写,我心想:我也不能输,一定要为班集体取得荣誉!

时间过得飞快,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我的书写,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把作品交到了王老师手里!

盼啊,盼啊,终于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王老师宣布了比赛成绩。当我得知取得第一名时,我兴奋极了,冲上国旗台领取了奖状,我把这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为我高兴。

和我一起参加学校写字比赛其他几个同学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付灿洋同学钢笔书写拿了奖,毛笔字书写也获得了奖励!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写好汉字,把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