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五篇(优秀)

小编: 翰墨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结合日常生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孝敬长辈的感情,进而扩大到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进一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活动目标

1.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拥有感恩的心,对有恩于己的人心存感激。

2.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增强报答有恩自己的人的意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6日—10月14日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开悟知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为父母长辈的关心而感动,对父母长辈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恩之心。

1.9月26日利用国旗下对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进行感恩父母长辈的专题教育,教育学生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长辈恩”活动

①了解母亲怀孕及生产时的痛苦情形,知道自己的生日即为“父忧母难日”。

②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下父母长辈关爱自己的感人事例,体会他们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

③了解父母长辈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为家庭、为抚育自己所历经的辛苦。

④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3.9月28日下午班会课,初一、初三年级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宣传,组织观看二十四孝故事,结合精选学生记录的亲情故事,进行交流畅谈;初二年级召开一次“孝亲敬老”或“感恩祖国,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初二年级班会课将组织评比。

第二阶段:觉悟感恩

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完成亲情家庭作业,为学生创造表达感恩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1.组织学生志愿者慰问社区孤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读报、表演节目、赠送小礼物等。

2.背诵并力行弟子规,每周背诵一段,10月14日前背出第一、二段:入则孝,出则悌。

3.完成亲情作业

①为父母泡一杯茶,送一句温馨的祝福;向长辈深鞠一躬,说一句“感恩的话”;

②给父母长辈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脚;

③记住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④给父母(爷爷奶奶)写一封主题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

的家信;

⑤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家里的长辈;

⑥每天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第三阶段:感悟报恩

1.每位同学写一则“感恩”日记,记录“孝亲敬老”活动的实际过程和感受,也可写自己所要感谢的人。每班不少于5篇在10月14前日投稿到德育办评比。

2.向家长作“知恩报恩”承诺:

①背出弟子规,努力践行弟子规。敬听父母长辈教诲,不顶撞长辈,不做让长辈担心的事;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有礼,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将每个双休日、节假日等定为“孝敬日”,与长辈沟通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③每逢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爷爷奶奶)生日、自己生日,给长辈赠送一份小礼物。

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篇三

加强学校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体现当代小学生的风采。引导参与手工制作学习、实践,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1、模仿范例、自主制作、合作创作三结合。让孩子先掌握制作方法,再分工合作,在互相学习中激发创作灵感。

2、创设情景,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3、方法指导,让孩子们掌握制作技能。

4、集体创作,充分利用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资源,创作出精美,效果突出的作品。

5、在活动过程中渗透环保知识教育。

3月:集体创作——花篱笆

4月:小玩具——七彩蜻蜓

5月:集体创作——我们的高楼大厦

6月:环保服装——时尚背心

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篇四

上午

领域: 语言

活动名称; b字歌p字歌

活动目标: 1 发准b音和p音,并能对名称中含有b音和p音的物品进行区分。

2 初步感知拼音字母b和p,对语音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拼音宝宝b和p

※歌b字歌和p字歌及录音

活动过程:

1 认读拼音字母b和p。

---猜猜他是谁。

2 发音练习。

3 学写拼音b和p。

任课教师:翟雪莲

家长配合工作:

1 引导幼儿正确在拼音本中书写字母b和p。

2 幼儿一起寻找家里含有b音和p音的物品,进行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下午

领域: 语言 健康

活动名称:鸡婆婆找假牙

活动目标:1.懂得牙齿对说话发音准确的作用。

2感受故事人物形象和情节创造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黑色书面纸或黑色胶布。.

活动过程:a.扮一扮,演一演。

--------老师事先用黑色书面纸或胶布,裁成门牙大小,贴在自己门牙处扮成掉牙。

b.问一问,说一说。(有关牙齿保健的问题)。

c.忆一忆,想一想。

-------家中有没有人是装了假牙的?

-------爷爷奶奶装了假牙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

d.小结:牙齿除了帮助我们咀嚼食物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说话说得更清晰,如果嘴里缺了牙,会不漂亮、说话别人也可能听不懂、吃东西时不方便,所以更要好好爱护自己牙齿。:

任课教师:文玉莲

家长配合工作:

家中有带假牙的老人或是牙齿不好的老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们准备一些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品,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关心家人的情感。

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篇五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是学生外出春游踏青的好季节。通过春游踏青活动, 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 欣赏春天美景, 拓展学生的视野, 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家乡的胜景,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0xx年3月29日, 上午7:40学校集中教育、整队。8:00正式出发。(1-3年级组10:00分返回学校。4-6年级组下午1:30原路返回,3:30左右到达学校)

形 式:全体教师、学生 徒步出行

一至三年级学生郊游踏青。

路线:由学校出发往西经上桥 镇南南岗头 安徽定埠降福会大院(稍作休息活动) 定埠街(安徽) 定埠街(江苏) 定埠小学(在校生校内就餐,下午按照教导处统一安排上课)

四至六年级学生野炊(或野餐观光)。

路线:由学校出发往东经转盘 往北至加油站 叶家山野炊(或者参观桠溪工业开发区) 原路返回定埠小学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边玩耍,不攀爬石头,树木;

(2)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3)不触摸电线。

(4)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如有游客询问要热情地回答。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一、1~3年级组

1、各班分成若干个组,每组5人、小组长 1人,负责每一场地清点人数,组织同学午餐和游戏秩序。小组分工:带塑料布、带创可贴等。

2、建议学生讲究节约,带适量的物品,不宜多。动员不带相机等贵重物品。如果带了,请教育好注意保管。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每人自带一个方便袋,以便装垃圾。

4、活动中对学生强调一定要不随意出走,不能在路上、同学家逗留。有事必须向班主任和协助教师请假。

5、建议同学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

1、集体行动, 一切要听从安排。站队做到静、快、齐, 不准私自离队、随意掉队、散队。

2、每位学生要要合理安排饮食, 不能出现先吃完后再说的现象。也不能乱吃食物, 以免吃坏肚子。

3、行走时不能边走边吃, 要把食物的果壳、外包装袋扔在自备的垃圾袋里, 注意环境保护。

4、有团队精神。我们要互相照顾、互相谦让、年轻的让年老的、体弱的。

5、有时间观念。要在规定时间前到指定地点, 以便清点人数。

6、有环保意识。我们是文明学校, 出门要注意维护学校的形象。每人带好垃圾袋, 不乱扔垃圾, 保证一路上和江边的卫生。

7、有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

(1)烧烤的食物, 比如鸡翅、牛扒、鱼丸、蟹柳、玉米、番薯、茄子等等, 其实基本上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烧烤, 只是烧的方式不同。烧烤汁, 蜜糖, 也即蜂蜜, 用来涂在烧的东西的表面, 增味。小刷子或毛笔, 准备2个, 一个涂烧烤汁的, 一个涂蜂蜜的。可以立即吃的东西, 水果、面包零食等, 因为烤需要时间, 可以先吃着。饮料, 纸盘, 纸杯, 方便筷, 纸巾 可以带个扇子煽火用。打火机, 点火用。报纸, 可以引燃灶火, 还可以垫东西。最好穿深色衣服, 因为很多灰尘。

(2)自己动手做中餐, 柴米油盐, 锅碗瓢盆, 熟食冷食, 水果素菜, 茶水佐料, 刀叉铲子, 炉子桌布, 等等。尽量避免学生带去大量的肉类难以煮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各位教师一定要深入班级,和学生一起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计划书 活动计划字篇六

本学期将借鉴并围绕《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内容“好玩的水”全面,系统地展开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研究。计划如下:

1、参加区属幼儿园“做中学”培训,认真学习探讨“做中学”科学教育思想。

2、园内自学《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进一步领会“做中学”教学实质。

1、结合班级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有的经验和兴趣做好准备。

2、建立科学活动区(各种幼儿喜欢的玩水容器、口袋瓶、漏斗)。

3、环境准备: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水的图片,展示在墙饰板上。

水的属性:活动一“玩水总动员”

起始问题:水是什么样的?

孩子的活动:用各种容器进行玩水游戏。

科学经验:建立关于水的感觉经验。

科学方法:感官探索。

水的属性:活动二“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起始问题:摸一摸,摇一摇,猜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孩子的活动:用手摸口袋感知液体和固体的不同,尝试感知水的特征。

科学经验:感知液体和固体的不同。

科学方法:感官发现尝试探索图画简单记录。

水的属性是:活动三“水在哪里”

起始问题:你们知道哪有水吗?

孩子的活动:家长协助到有水的地方采集水(实物或图片)。

科学经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水,知道水在自然生活中的水,知道水在自然生活中随处可见。

科学方法:感官探索,简单画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