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踏雪寻梅讲课稿 踏雪寻梅备课精选

小编: 影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踏雪寻梅讲课稿 踏雪寻梅备课篇一

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胡老师在上课之初,就运用柯尔文手势,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演唱音阶。通过多次范唱,采用“打哈欠”这样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理念,为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歌曲力度的变化,处理得太过强硬,失去了音乐自身的旋律美。例如在“四个响叮当”处,胡老师做了渐强的处理,到最后一个“响叮当”的时候,过强且硬,让人听出了些许演唱革命歌曲的感觉。在我的理解,这里每个音上都标注了顿音记号,应该唱的轻松跳跃,充分体现出骑驴踏雪赏梅的美好意境。

胡老师自身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较多采用清唱为学生做示范。但是在开课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而且是第一次上课班级,学生音准难免发生偏差。当学生唱了一段时间再发现不准,才用钢琴带。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演唱声部的音准就会模棱两可,影响最后的和声效果。

胡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合唱课时的一些场景,这些问题恰恰都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所以怎样更好地设计合唱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较好完成教学目标,是我的一大难题,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踏雪寻梅讲课稿 踏雪寻梅备课篇二

潘老师的《踏雪寻梅》用铃当声、模拟毛驴脚步声激励着学生,用跺脚、拍手、乐器伴奏营造寻梅意境。她的'亲切与温柔无不以情激趣,从动感的“路径”过渡到寻梅的意境。

扎实的基本功彰显音乐教师的个人魅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又促进学生学习,短暂的七节课留下的深刻太多太多,引发我们继续去深思如何有效教学,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有以下四个想法和同行们交流:

1.热爱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

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绝招。

3.牢记“留心处处皆学问”这一真理。要细心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从学生身上找出解决难题的方法来。

4.不断学习音乐理论,不断提高自己弹、唱、跳、谱(谱曲)、编(编舞)的技能技巧,因为“熟能”才能“生巧”。

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