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回实用

小编: 文轩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一

宁国公贾演的长子贾代化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了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生子二人,长子贾敷早夭。贾敬因为是次子不能袭爵位,他很聪明,很会读书,靠自己努力成为贾家第一个进士。他却是个很古怪的人,不愿意住在宁国府里面,跑到都城外面的道观里面和道士胡羼,在那儿炼丹,最后服丹铅中毒而死。

贾敬沉迷修道,对家事不闻不问,对儿子贾珍的败家毁业行为负管教不严之责。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这个人是贾府中的头号渣男,生活穷奢极欲,虽有一妻二妾,据说跟儿媳秦可卿有染,秦可卿自尽而死,他还与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

宁国府从第三代贾敬起就开始埋下衰败的伏笔。

再来看荣国府。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与贾母之长子贾赦,即邢夫人的丈夫,贾琏、迎春的父亲,他承袭了一等将军之职爵位,也是个无耻之徒,我封他为贾府二号渣男。他妻妾成群,还想要母亲的贴身丫环鸳鸯做妾,不惜威逼利诱鸳鸯,遭到贾母的拒绝才作罢,买了一个17岁的女孩子做妾。虽上了年纪,儿子、孙子、侄子满堂,却还要左一个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寻欢作乐。连他母亲贾母也看不下去了,说他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里和小老婆喝酒。

贾府里的那几个大哥都不务正业。到第四代,他们的儿子不能袭爵位了,就花重金给他们捐一个官。有父亲的坏榜样在前头,那几个长房长孙也不学好。

贾珍的儿子贾蓉为宁国府第五代,为秦可卿丧事风光,贾珍花一千二百两银子给他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贾蓉跟他父亲一样荒淫无耻,调戏其姨娘尤二姐。为了达到能与尤二姐不断鬼混的目的,他想出了让贾琏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凤逼死。

贾琏是贾赦之子,荣国府第四代,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鬼混。读后感·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

都说富不过三代,世袭到了三代,也同样会衰败。习惯了天上掉馅饼,奋进的动力丧失,或者说对财富的饥饿感丧失,目前拥有的自然不知珍惜,这样家族必定加速走向衰亡。

我们这些穷人,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孩子不能富养。怕他们吃苦,怕他们受累,越有这种思想,最终却是害了他们。儿孙有自己的本事和出路,让他们去奋斗与努力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二

说起《红楼梦》就让我想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泪是为谁落的?为何是辛酸泪?一本《红楼梦》写尽了悲欢离合,道尽了女性的悲惨命运。

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她牵动着我的心,让我一边赞叹她的才情,一边为她的命运担忧。就这样我读完了《红楼梦》。林黛玉成为了我最喜爱的红楼女性。

在大观园里可称得上是美女如云,可她自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美。清秀,优雅,还有些许孤傲。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论文学修养这自然不输给众姊妹。其实林妹妹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只是她很少把她的热心,和善摆在桌子上供大家赞赏罢了。

我一直很佩服她的文学修养。先暂且不说她的诗作,单是平时说话那一语双关的词句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么含蓄又丝毫不减语言的效力妙语也就只有她才能说的这般动人。她的《咏白海棠》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联想丰富自然,堪称是佳句。她的诗总给人一种风流别致的美感。但也有深沉悲伤的。《葬花吟》中“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道出了人生青春的短暂,对未来时光无限的忧愁。“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唱出了高洁的志向,不屈的性情。每每读到这总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瘦弱的女子独自站在树旁轻声叹息,落花纷纷扬扬的和着她的泪花一起飘落。这落花的命运和她的命运竟如此的相似!她的见解是高于这个社会的,她的思想是先进的。可惜没有人去重视。只有一个宝玉和自己是知己。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能让这个高洁的姑娘得到幸福呢?而这一切又岂是她能够改变的呢?所以她的一生注定是悲剧。可悲!可叹!

林黛玉算是曹雪芹塑造十分成功的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没有人能否认她的美貌,很少有人不折服于她的才情,但总有一些人说起她的性格就用小心眼儿、刻薄、娇气来形容。我认为这有一些不公平。人们总会忽略她的身世,她现在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一个孤儿,这是对她最真实地评价。

我们还能要求她做到毫不设防的去关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吗?权势之争、家中亲人之间的争吵、主子和仆人之间微妙难言的关系等等,谁能保证这一切没有给她原本敏感的心带来负担呢?想想那个乐于教香菱学诗的黛玉,那个待紫鹃如同姐妹的黛玉,那个性情率真的黛玉。她的坚强让人感动,她的爱情和结局让人心痛。不是吗?

距离第一次读《红楼梦》时间已过了很久。这次重温的故事,重逢的主人公都给我带来了新的感悟。唯一不变的是:我依然喜欢那冰雪聪明,充满灵气的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