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遵义景色 遵义景点作文(4篇)

小编: 字海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遵义景色 遵义景点作文篇一

遵义的茶城是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的地方,那里漫山遍野都是茶树。

茶城塔是中国最有名的观茶景点和品茗的地方,高度138米,是一座很高的塔。在上面的茶室里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古筝。

从上面往下看,可以看到茶农采茶。听茶农们说了采茶的技巧,用一只手才可以,或两只手采也行,要采茶尖上的嫩叶,一芽一叶。这样采摘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水才清香甘甜。

那里还有一条最著名的河——江剑河。水很深,没有人敢在里面游泳,除了那儿的猴儿们。

遵义人很热情,如果你去吃农家饭,他们都会让你过门。

什么叫过门呢?原来是主人在家门口迎接你,让你在进门前喝米酒,吃鸡爪爪和大酥饼,然后两个男子把你抬进家里,给你备上一桌好菜好酒。

在山村,每天早上,你还都会听见当地的农家姑娘和男子在山上唱山歌:

“这里的绿水哟,

那边山鸡,

这边兔……”

那歌声悠扬动听。

每天,你还会看见一些勤劳的老奶奶在茶山上采茶。

听说,这是遵义当地人的一个习俗,女人采茶,男人在家休息。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里的男人好懒哈。

遵义的特产小吃有羊肉粉、凉粉、羊肉火锅、涮羊肉和山鸡,还有习酒和茅台酒,米酒也很好喝。

建议大家在晚上的时候吃涮羊肉和一点小菜,再加一杯茅台米酒……那真是神仙也不如的快意哟!

遵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更有好菜好酒……

欢迎你远方的客人,来我的家乡做客!

遵义景色 遵义景点作文篇二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题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时光易逝,犹如白驹过隙,可那人、那精神是不变的。曾经历史课上,听过老师讲遵义会议,但并无强烈的情感。可今天看了影片后,竟不知,红军当年长征是如此艰难,革命形势是如此恶劣。其中有几幕,可谓看得我叫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如今,不怕远征难的红军们被“_”捆住了手脚。相信_大家是明白的。正是因为它,才让有想法、有策略的_下了指挥台,被人说成“在担架上动弹不得”。正是因为它,才让一心向国、赤胆忠心的秋紫烟被人禁锢,想寻死自了。给我最大触动的,便是方云霄营长的一句“多说了一句话就成了_,荒唐!”

当然,让我最钦佩、最煽动内心的,是_管他的敌人_客气地称为“蒋先生”,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这也是作为一位领导人,最难能可贵的。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眸子间似乎略过一丝惊叹与佩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_与_辞别的那一幕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那西风烈的傍晚,_手中拿着一双草鞋,对_说:“穿我的鞋,走你自己的路。”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如今那所谓的情意,让我在人世浮尘中看透了那真真假假。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们像骑着汗血宝马一般,无畏的冲在危险前面。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眼也不眨就大步跨过。浪淘沙,渡过泸定桥,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我记得他们是二十二人,却在两个小时内飞夺了泸定桥,穿过了那片黑暗的枪林弹雨。因为他们明白,是不能让胜利的喇叭声咽然与长空的。

“喇叭声咽,情意浓浓,聚而散之。”可幸的是,红军们冲破了乌云闪电,相聚在那光芒之路上。但相聚中总有分离,秋紫烟与方营长在刚聚首时,便又“聚而散之”。随着方云霄的离去,只听一声枪响回荡空中,方营长便永远倒在了那金灿灿的麦田中。我的心不禁隐痛,那是一种揪心的痛,看着秋姑娘那泪水潸然而下,我的眼眶也无意间红了。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的胜利,更是让我们记得曾经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们铭记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延续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争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遵义景色 遵义景点作文篇三

hi,大家好,我又回来了,怎么?不记得我了吗?我是人见人走开,车见车爆胎的老鼠小美啊。

想当初,我们一家欢快地出去环游世界,但一场交通事故后我们家就只剩下兄妹三个了,就在我们准备赶回老家的途中,另外两个也不幸命丧黄泉,就我一个幸存了下来,孤苦伶仃。虽然我们一家惨遭不幸,但想到马上就要回到家乡遵义了,我也就没那么伤心了。

想当年,我们老鼠一家定居遵义时,整天过着吃穿不愁的日子,街上到处都有食物,兄弟们也到处都是。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阵阵高兴,之前的美好生活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坐着火车,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遵义。我兴高采烈地冲出火车站,天,这还是遵义吗?地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人们都很文明,既不乱扔垃圾,也不随地吐痰,空气清新,天空湛蓝。我走到了当年安家的地方——红花岗,难道,这是幻觉吗?街上不但没有任何食物,我被一个环卫工人看到,还差点被逮住,幸亏我跑得快,保住了小命。想当年,我一喊,兄弟们就会围上来,但现在,我却连兄弟们的影子都没见着。真是祸不单行,就在我一不留神之际,我被捕鼠夹夹住了,眼看环卫工人步步紧逼,我忍痛咬断了自己的尾巴,逃之夭夭。

走在街上,我又冷又饿,怎么现在街上这么干净,没有一点食物呢?我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老家。于是,我连行李都没有收拾,便匆匆离开了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在去往远方的路上,我怎么也回想不起遵义十年前的样子来,想起我那远去的故乡,我流下了眼泪。

遵义景色 遵义景点作文篇四

暑假里,我和外公外婆去遵义瞻仰了向往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山。一个“红军坟”的故事让我铭刻在心。

红军山是我们到遵义的第二天去的。那天早上,艳阳高照。走到红军山下,就看见络绎不绝的人群向山脚走去。山脚下刻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几个红色大字。走进陵园,爬上三百一十级台阶,一座造型雄伟别致的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碑顶耸立着巨大的镰刀锤子标志,碑身上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闪耀着金色光芒。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个大圆环,由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形象的四个头像支撑着,每个头像有五米高,气势震撼人心。

红军坟就在纪念碑的左后侧面。它是由青石垒成的,墓碑上刻有“红军坟”三个红色大字。坟的前面,是一座红军卫生员给骨瘦如柴的孩子喂药的铜像。

讲解员介绍说,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前哨连驻在城郊桑木垭。当地正流行伤寒病,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满二十岁的红军卫生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打针。由于医德好、医术高,经卫生员诊治的病人无不手到病除。周围数十里的农民纷纷赶来求医、讨药。这天傍晚,一名约十二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红军卫生员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了他家,连夜给大爷、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亮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但连队接到命令已连夜赶路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卫生员被闻讯赶来的敌人抓住杀害了……

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我的鼻子酸酸的。参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为红军卫生员的牺牲感到悲痛。

讲解员说,老百姓为了报答红军卫生员的恩情,将他的遗体就地安埋在路旁。敌人知道后又把坟铲平了。群众就自发地在路过时,都捧上一把土放在那里,日积月累,红军坟又垒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大……

“人民为什么这样拥护和爱戴红军呢?”讲解员最后总结说:“因为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大家都要记住: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为人民服务!”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向红军坟深深地三鞠躬。这次到红军坟,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红军卫生员的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