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字4篇(优秀)

小编: 笔尘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河南作文字篇一

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在这些石窟当中,比较有名的有:奉先寺、宾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奉先寺和莲花洞。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

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她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

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认为的破坏和盗卖,至今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游完了龙门石窟,我们又游玩了白园和香山寺。这次旅游,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河南作文字篇二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一向以唱见长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在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的呢?

还是从明末清初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我很喜欢豫剧,其中《花木兰》歌词中写着“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这句话说明了女子在家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花木兰就是女扮男装去她爹爹的营地里去打仗,为了不暴露身份为花木兰尽量装成个男人。这是多么伟大呀,想让爹爹打仗胜利,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们就应该学习那花木兰的不为自身的影响,而为他爹爹打仗成功,感到骄傲。

河南作文字篇三

我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那里有我爸的好多亲戚。

7月6日,也就是我们出发的日子。那天早上,我们大家早早的起来,去杨梅批发市场买杨梅,给住在河南的亲友们送去。

一路上,我们很兴奋,我和小兴兴又唱又跳。妈妈在一旁提醒我们不要跳,这样会影响开车,不安全。

车开着开着,突然,天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打在车窗上,乒乒乓乓,像千万支利箭似的穿射而来。天上闪电不停地闪着,雷不停地轰着,雨不断地下。路上积水很多,高速公路一下子变成了低速公路。前面一片模湖,看不清方向,我们只能缓慢而行,艰难地驶进了山洞······

刚开出山洞,一缕刺眼的阳光照射过来,地上竟是干的,一点都没有下过雨的痕迹。这就见怪不怪了,因为这是雷阵雨。

车又可以高速行驶了,我们又唱起歌来。

在路上,导航跟我们作对了好几次,我们没有信它,一直按路标走,整个路程,老爸说足足省了60公里。

傍晚,我们才到了目的地,大爷他们来迎接我们,还有那只可爱的大黄狗皮皮······

河南作文字篇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龙门石窟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钟梓健,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健,祝愿大家在我的带领下,可以玩得开心,游得愉快。

龙门石窟始建于东魏,后来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也断断续续刻凿了400年之久,其中唐代占其60%,北魏占30%,其余几朝只有10%,里面现存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要得到这个成果,花费了不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呢:从前有一个勤劳的孩子上山牧羊时,常听到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声音,孩子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大叫:“开”!话音未定,只见山崩地裂,龙门山裂开了,出现了无数山洞,而里头到处是佛像,从此,龙门石窟便闻名中外,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千里迁迁的赶来,游赏这里。

说到龙门石窟,就不得不提到莲花洞。莲花洞以顶部的浮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大家不防去看一看,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保护环境,时时劳记留影不留垃圾。

出了莲花洞,我们就来到古阳洞前,古阳洞高1120厘米,宽727厘米,深1183厘米,内有佛龛1000余个,硬刻题记800多品,是这里开凿最早,年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是拍照绝佳圣地。

关于龙门石窟,我就先介绍道这里,大家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两个小时后莲花洞口集合,我带了照相机,有需要的旅客也可以叫我,再次祝大家旅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