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备考工作报告

小编: 曹czj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一

第一,针对性。要求所提对策要针对材料作答,保证90%以上的要点来自于材料;同时还要针对问题作答,否则对策要点就不会准确。

第二,可行性。所提对策要具有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伦理可行性。

第三,可操作性。要求所提的对策不能太大、太空。特别是当要求中出现“具体可行,具有操作性”等要求时。

例如2012年乡镇的真题: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

要求:1.问题定位准确;2.思路建议具体可行;3.表达简洁,700字左右。

在作答此题时,就需要让每一条对策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二

新京报近期发布了一篇关于生活垃圾的报道,其中引用了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统计显示: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已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20362万吨,远高于我国人口增速。平均每个人制造垃圾的能力在上升,2016年,我国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7.3公斤,是30年前的3.2倍。

据《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前十的城市制造了5651.2万吨生活垃圾,占全国214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0%。其中位居第一位的上海,制造了879.9万吨生活垃圾,其次是北京、重庆、广州和深圳。

【分析】

没人喜欢垃圾,没人不制造垃圾。拆开包裹带来快感,“断舍离”彰显生活态度,扔掉东西也是种乐趣。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着消费的增长,同时导致生活垃圾以爆炸性的速度激增。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情况更加严峻,近1/4的生活垃圾还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

城市建设是近年公考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多方面,而垃圾处理问题是城市建设的短板之一,加剧环境污染,降低生活质量。解决垃圾处理问题,需要政府全力推动。

(一)原因分析

垃圾处理难题产生于多种因素:

1.准确投放难

从污染源看,居民在准确投放垃圾方面仍然存在难度,如难以区分干/湿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等。居民对这方面的储备不足,社区、社会也缺少相应的知识普及。

2.正确处理难

一方面源于准确投放率低的问题,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比较高,其中的有机物会使其变臭,进而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另一方面,即便投放环节区分好干/湿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环卫工人整体拉运时装一辆车也会将其弄混,导致前功尽弃,而人工分拣的成本很高,目前多数地方对垃圾分类的投入都远未达到。

3.废品回收难

随着经济增长,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生活垃圾产生量同样呈上升趋势。然而,废品回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生活垃圾占用空间大、回收价格低,可回收物转化率低,收益小,降低了居民和采购商的积极性,增加了生活垃圾回收的困难程度。

(二)影响分析

1.生态影响

主要表现在土壤、水源、大气污染等方面。第一,生活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塑料袋等难以降解的物质,甚至有毒物质,直接填埋或遗留在土壤中,腐蚀土地。第二,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变质为污染源,湿垃圾中的水分流入周围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第三,垃圾长期堆放,腐烂霉变,有害气体随风扩散;垃圾焚烧使有害成分挥发,污染大气环境。

2.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表现在多方面。第一,垃圾处理不当,道路上垃圾堆积如山,必定会影响市容市貌,降低生活环境质量,影响生活体验。第二,生活垃圾影响环境卫生,成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场、蚊蝇的温床,增加疾病产生和传播概率,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

3.经济影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优美的环境不仅本身是经济增长点,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带动力。第一,环境成为很多人选择居住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环境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二,有人才就有机遇,良好的环境能够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实现绿色开发。反之亦然。

(三)提出对策

政府从思想、制度等方面大力推动。

1.补齐意识短板

从思想意识上填补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空白,通过开展讲座、专业人员上门服务、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行推广说明,引起民众重视。

2.动员民众参与

共享的基础是共建。借鉴网格化社区/乡村管理系统,调动退休人员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乡村建设过程中。民众自管自治、自查自纠,不仅有助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还会督促其贯彻于行,严于律己。

3.建立合理制度

根据垃圾产生量等可量化指标,制定完善合理的垃圾收费制度,包括收费标准、收费对象、收费形式等方面,实施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未按要求执行者进行处罚。

申论复习资料:不文明乘车

国考申论冲刺技巧:怎样攻克阅读难关

国考申论冲刺技巧:概括能力的晋级之路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走好三步解决分论点扩充难题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三

(1)审题干:

题干是命题人告诉考生要做答什么的最直接方式。在审题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审出我们的作答对象是谁,明确了作答对象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材料中找寻要点。比如说:2018国考副省第一题说,根据给定材料1,对调研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也就说作答对象则是调研材料中的成绩、问题、建议三个方面,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书写。

当然在考试中也不免出现一些新颖的问法。比如说让我们去概括城市水系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功能是什么意思;还有在15年出现的标题类和16年出现的流程和要求这样的问法,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白什么叫做标题或者说给谁起标题,要去明确;流程和要求呢就是需要我们把流程和要求进行一个分类,所谓流程可以理解为步骤,共有几步,每一步分别是什么;所谓要求可以理解为每个步骤需达到的标准、遵循的原则。

(2)审要求:

题目要求至关重要,却容易被童鞋们忽略掉。作答要求,决定着我们的评分标准。比如说:准确、全面、条理清晰等。所谓的全面就是在说我们的要点要全,不能遗漏要点;准确就是在说找到的要点要准,遵循材料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条理清晰可以理解为分层次和序号词的体现。

当然在归纳概括题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说在2014年地市的第一题中,让我们分类合理,也就是说我们在作答是要注意如何去分类,更重要的是分类要合理。

(1)抓关键词:

在找点过程中,找关键语句是作答归纳概括题“迅速、准确”的一个比较有效,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方法。关键词句可以出现一个段落的开头,亦或是结尾总结,还可以在段落中部出现,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找出关键语句后,如果答案比较明确就可以直接引用;如果答案不那么明确,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往往是归纳概括题中的重要采分点,一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透过材料中繁琐的内容快速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而找关键词、句就要依据于我们所学习的一些关联词和内容词,所谓关联词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比如说:转折词(但是、事实上、但、却等)则是前肯后否;并列词(也、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除此之外等)则是要点并列,同等重要;递进词(更、甚至等)则是关系递进,突出后者;因果词(因为...所以、导致等)则是因果逻辑,强调分析。而内容词比如说:问题词(少、差、困难、阻碍、瓶颈、缺失、困惑等)则是用来概括问题的词语;原因词(因为、原因、因素、因为...、与...相关等)则是用来概括原因的词语;影响词(有利于、有益于、实现了...等)则是用来概括影响的词语;对策词(应、应该、完善....、提高..、加强...、等)则是用来概括对策的词语。在这些词语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延伸比如说材料中会出现高频词(反复出现)和高档词(规范表述、权威的词--习李讲话等)。

以上则是在找点过程中要重视的地方,一句话就是在说“题干问什么就答什么,材料中有什么就写什么”。

(1)内容合并

意思是把要点内容相近的进行条数合并。(适用于要点有明显重复的或要点数量超过7条),在合并时可以先考虑内容间的重复,根据要点划分,或者材料中也会有逻辑的提醒。如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要问题在表述就可以进行合并。当然也可以按照主体、领域等进行划分。在合并时务必遵循着合条不合词的原则,不要自己一进行总结原关键词就不见了。比如说2017年副省第一道题: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委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而在材料1中段数分为25段,但在最后的答案呈现中归纳为5点,也就是说材料中的要点内容上说的是同一个事情并可以将其进行合并。

第二是核心关键词提前。这一点并不是必须的,只是为了让要点更明确一些,让阅卷人快速找到。一般会把每个要点中的主要要点放在每条的前边。如:工作压力大。表现在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数少。

(2)逻辑加工

逻辑加工就是在说总括句+1、2、3、4…,比如说2014年副省第一题:概括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那么在最后的答案呈现中就应该是写为:社会心理方面的缺失:1、2、3 。需要注意的是,提炼核心内容有些给定资料可能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炼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理清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了“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其实在申论阅卷中也是如此,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申论写作逆袭高分锦囊

申论备考辅导:提出对策题要重视审题

申论对策类题要把握对策来源和特殊要求

申论写作技巧:善用假设分析 直击申论议论文“重心”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四

>答题技巧练习

申论材料向来字数都是挺多的,考生读申论材料的时候就要讲究快速阅读,其次要把握材料的类型,这是获取关键信息的重点。对于数据材料来说,数据信息太多,如果一句一句的阅读会让人看的眼花缭乱,考生就只要看关键的句子就好了。而观点材料是比较难理解的,考生就需要仔细的揣摩,同时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至于案例材料,这类材料也是比较难理解的,考生阅读起来难度也很大。重要信息也不容易让考生找到,就需要考生综合分析得出答案了。至于其他的材料,阅读起来也各有各的方法。

二、如何把握申论的提问方式?

申论考试历年来都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命题形式的不断变化,提问方式越来越新颖。例如针对影戏的提问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危害、功能、作用等等。而针对问题的提问又有困扰、不足、难题、尴尬、瓶颈、困境等等。那考生在答题的时候,首先就要准确理解题干的意思,才能答题无误。而在材料中找答题要点的时候,考生就可以对应题干中关键词去材料中找答案,例如题干是提出问题,材料中对应的一类词就有违背、滥用、导致、风险等等。找准关键词,也意味着考生答题得分率是很高的了。

三、答题如何进行综合概括?

申论答题是需要综合概括的,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毕竟有的材料会采用群众语言,很接地气,考生要读懂也有难度。那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就要注意两点,不仅要有为民的情怀,设身处地的替群众着想,也需要掌握阅读的技巧,学会综合概括,主要就是把关键信息整理加工,变成答题的要点。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五

申论文章一般需要考生结合自身实践及累积扩充写作素材。例证法作为文章论证方法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各位考生一方面做到丰富素材库,另一方面也掌握多样的论述方法,让文章论述更加丰富、充实。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展开分析。

分论点+(过渡)+案例罗列+案例分析+总结回扣分论点

(一)案例呈现方式:

虽然论证外部结构基本固定,但在案例描述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让论述显得丰富而不单一。

1、扩写:用一个案例论证一个分论点,该案例必须典型突出,能代表分论点所阐明的观点。

呈现方式: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即某主体在如何的处境下,采取了怎么样的对策,收获一定的结果,通过丰富的要素强调分论点。

2、两个案例,反正对比呈现,体现出对比性及更强的逻辑性。

写作要素等同于扩写法,可酌情删减1~2个要素,需注意,一般先呈现反面案例,以积极处境+消极做法的方式体现出问题,再呈现正面案例,以消极处境+积极做法的方式点明合理解决对策。

3、缩写:多个案例,排比呈现,体现丰富素材。

呈现方式:主体+做法,排比呈现,或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呈现。

(二)案例内容:可充分运用古今中外的案例,一方面可以广泛运用典故、历史事件描述;另一方面也要观察、累积社会热点及时事政策,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体现社会现状。

缩写法:排比呈现三个案例

在平凡的科技岗位中,实现踊跃创新的不凡。(分论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坚持创新,改良提取方式,从高温提取到低温萃取,得到了青蒿素这一有效的治疗物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倾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品种的研发和改良,不断创新,追求“更优”,解决粮食难题;“天眼之父”南仁东,走访洼地二十多载,将一个创新的理念,变成国之重器,建成“天眼工程”。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正是因为这种创新思维,才能实现突破。(分析案例)这种创新精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在平凡中实现不凡的不二法宝。(总结回扣)

申论备考工作报告篇六

第一,语种。要了解行政公文的文种有哪些。

第二,方式。提出了三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各有各的写作规律。

第三,言辞。简明畅达地。文章有字数要求。

第四,思想观点。所有的文字表达是为了表达思想观点。思想观点错了、偏了,文辞、结构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我们提醒广大考生,在平时练习申请时按照以上方法去培养提升考纲当中要求的四种能力,无论考纲怎样变,我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申论答题技巧:怎么提高申论写作深度

申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