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

小编: 曹czj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一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或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

(1)人人都来植树造林;

(2)开展爱鸟周活动;

(3)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

(4)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等。

4、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09,长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a、环境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中国

4、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

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5、我国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并获得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6、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种类都位于世界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二

摘 要: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其中城市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过程中由于考虑的不全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受到全球的重视。城市园林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丰富当地植物类群、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

保护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和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城市生态园林的兴起,将城市园林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了机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种生命资源的总和,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1992年6月,180个国家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从1993年开始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1993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批准,于1994年出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上城市建设日程。如何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加强和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我们园林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问题。

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

2、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十几年的工作,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地位得到广泛接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一些地方城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进城;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盲目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花卉和树种;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利用不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沟河湖沼等自然湿地受到严重扰动和破坏。这些使得城市原生和人工的物种面临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1盲目引种和生物入侵目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对城市及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危机中最突出的因素是园林苗木的盲目引入。生物多样性在世界各地面临许多威胁。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现已公认本地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外来入侵种所造成的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危险的,而且通常是不可挽回的。从全球范围来讲,它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生境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2.2无视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往往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环境负效果,属脆弱地区。许多城市对环境敏感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以玄武湖和紫金山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型生态敏感区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结合部,是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激烈和最易出现生态问题的地区,而已建的金陵御花园将城市的山水及人文文脉完全切断。这种对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的不当开发行为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资源的耗竭,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些人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以重庆为例,许多小区都忽略市花市树和乡土树种的应用,大量引进热带植物,如棕榈科的加拿利海枣、中东海枣、鱼尾葵等,结果搞得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既增加了绿化成本,又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事实上,市树市花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将市花市树与乡土树种的多样性相结合来既能体现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又能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3.城市园林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3.1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有目的地进行景观布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考虑地域性植物的风土性和固有性。首先,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是当前的特色树种,这些植物能较好地反映该城市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在城市绿化的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选择中也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地方物种,不应一味从外地引进。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体现当地植被群落特征。园林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在园林中选取典型的群落进行艺术再现,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地方风貌。这样,每个城市或每个地域的城市在园林植物的总体选择上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且通过城市绿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和城市小气候对当地物种进行广泛制裁,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3.2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

首先,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编目,并结合地理、植被、管理等建立城市多样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图形库、专家系统库等),同时建立监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探讨城市化进程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模式,包括城市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活动方式、强度、频度反应的时空动态比较;退化土地上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按照城市各功能区优化生物多样性地置,建设多种群落类型(如生产型、观赏型、保健疗养型、知识型、文化型等),以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3.3确立城市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选择最适宜的物种,提高本地种源或苗木自给率,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种植、抚育管理措施,使土著植物能够持久存在下去。

3.4提高全民素质,强化保护

只有当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人人关心、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有赖于加强各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手段,使城市居民了解保护与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建设的措施与步骤,使广大城市居民积极投身于保护与建设工作中。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博物展览、科学普及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大众心灵深处滋生珍爱万物生灵的生态责任感。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保护意识。

3.5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和宣传工作 重视城市园林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对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园林、环保、农业等部门间协调与沟通,保护城区体系网络化、系统化,改变传统分而治之的局限性;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以训练有素的职工和完善的监督体系来保证严格执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必须切实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有通过充实、调整、重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城市。

3.6加强城市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监测、生物资源(特别是乡土物种和濒危物种)调查和检测。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要强化措施,切实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和研究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要规定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严格保护其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

小结:

城市园林建设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当地植物类群。除了营造体现当地景观特色或异域风情的多种生境外,还要做好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绿化植物物种的规划。体现不同生境,不同季相,增加城市自然色彩,运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营造城市立体景观,也就是要加强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3.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2000年8月,科学出版社

4.阎传海 张海荣《宏观生态学》[m]2003年8月,科学出版社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三

1. 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2. 拒食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3. 生物多样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

4. 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5. 让人类在大自然愉快前行,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6. 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

7.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8. 双肩的冻,及不上它们的痛,请不要穿毛皮。

9. 请保护鸟类,为了明朝悦耳的鸣声。

10.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11. 真正爱护小鸟,就不要剥夺它的自由!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四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l采用的策略:通过分小组讨论,填写学案的方式,导学生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正反两个案例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自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完成学案归纳三者的关系。

1.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做成ppt在堂上播放,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90页中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由于网上资源丰富,所以图片的查找并不困难,同时ppt的展示是学生慨叹生物无奇不有,对种类的多样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数字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习“基因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美国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眼睛是瞎的小虎),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指出基因的多样性包括:种内基因的多样性和种间基因的多样性,进而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由于有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

3。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通过电脑播放相关图片,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自学,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4.学习三者的关系:通过学案上的填空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归纳总结。如果不给题目,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五

福州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绿地率达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3门160科1136种,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仍然囿于闽江沿岸,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交通拥堵,社区绿地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达标率不足60%,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精心呵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使内河充分“透出来”,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突出文化品位

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出发,我们应重视对生态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尽量保留原生面貌,维护生态平衡,这样一来,保留的生态价值才更高。笔者建议,生态公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的树种植被,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略做升级改造,不宜全部铲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园,公园在淡水河边,以农田、池塘等人工湿地为主,应保留原生的面貌,包括农田、池塘、水道、植物等,可做部分改动,以木栈道连接各处,多架空力求不破坏绿地。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就要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生态科技实践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技文化产品,扩大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体验营地、观鸟平台、森林体验攀爬架,举办生态博览会与科普知识论坛等。在组织观光方面,可组织五大精品路线:闽越自然文化探索发现之旅、闽都温泉休闲度假之旅、闽江黄金水道观光之旅、福地生态峡谷亲水之旅、跨越海峡榕台风情之旅。

3.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教育人才队伍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我们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将城市的生态和文化品位相结合,例如挖掘滩涂湿地的悠久历史,探寻温泉的传说故事等等。在宣传生态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将生态课程引进学校,通过开设生态环保课程、组织生态体验与生态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离不开教育,笔者认为,应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普及生态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自然生态教育,这样才能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文明生态家园,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五、结语建设生态文化城市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们要发扬福州“美丽、幸福”的先天优势,进一步展现福州经济的活力美、社会的和谐美、文化的繁荣美、生态的自然美和城市的宜居美,从而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之都、有福之都”。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六

知识目标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诊断补偿

2、生物分类有什么意义?

二.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

2、 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3、 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4、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5、 怎么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一)

1、 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其他类群的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2、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地球上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

教师点拨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地三位

植物资源丰富  

裸子植物故乡

2、我国

动物种类丰富:鸟类|、鱼类、两栖类居世界前列

3、我国被世界公认为生物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因为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我国有许多世界上所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她们在地球上出现年代非常久远。

反馈练习(一)

1、 有关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构成基因库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

3、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    、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学习目标(二)

1、 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外在因素是环境,内在因素是什么?

2、 基因的多样性又是如何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呢?

4、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呢?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二)

1、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组成,就形成了该种生物的基因库。

3、现在的环境不断的变化,需要具有不同的基因的生物来适应这个环境,所以当基因组成很丰富的时候也要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4、基因的多样性对物种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5、杂交是目前获得基因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也被认为是基因多样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和野生亲缘种,非常丰富。

反馈练习(二)

1、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有益生物

2、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失去一个(  )

学习目标(三)

1、 什么是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的关系如何?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三)

1、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2、当生态系统一两种生物消失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其他的生物可以进行一些调节。当一些生物绝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跨掉,无法挽回。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点拨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反馈练习(三)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引起基因多样性的变化。

2、美国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的栽培大豆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

3、生物圈中的生物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们所在的    ,当后者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多样性和     多样性的丧失。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师生补充完善。

六、达标练习

1、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新品种

a、染色体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  )

a、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4、“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文学价值   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得猪、狗、鼠等,渡渡鸟灭绝了。都督鸟灭绝之后年,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      的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    的多样性。

6、生物圈中有许多种类的    ,每种生物都是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是有    的,它们共同构成了    库。

教学反思

思维活跃

生物多样性工作报告总结篇七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采用的策略:通过分小组讨论,填写学案的方式,导学生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正反两个案例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自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完成学案归纳三者的关系。

教学反思:

1、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做成ppt在堂上播放,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90页中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由于网上资源丰富,所以图片的查找并不困难,同时ppt的展示是学生慨叹生物无奇不有,对种类的多样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数字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习“基因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美国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眼睛是瞎的小虎),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指出基因的多样性包括:种内基因的多样性和种间基因的多样性,进而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由于有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

3。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通过电脑播放相关图片,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自学,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4、学习三者的关系:通过学案上的填空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归纳总结。如果不给题目,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