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

小编: 曹czj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篇一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科学有效的防止校园恶性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校园暴力恐怖等突发事件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结合当前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的要求,特制定本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1、使全校师生熟悉我校反劫持紧急疏散通道。

2、增强我校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我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的问题以利整改。

活动对象:1——8年级全体师生

1、每位学生平时要熟悉本班级的疏散路线,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重心降低,不得收拾携带任何物品,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

2、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3、撤离过程中,如有擦伤、碰伤等情况出现,应先撤到安全地带后再找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包扎、治疗。

4、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处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

打击劫持犯,营救人质场景

“我是政教干事,现在与你进行谈判,你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千万不要伤害人质”。

“少废话,不要伤害人质可以,你们给我准备十万块钱,一辆车,我就放了他!”劫犯恶狠狠地说,并把利器顶在人质喉部,人质吓得直打哆嗦。

为软化劫犯的敌对紧张情绪,保证人质安全,政治攻势组上前与罪犯交谈,政策攻心。“你怎么会想着干这种事情……”谈判人员试图让其注意力转移,达到削弱戒备心理的作用。“不要靠近我,给你们半个小时的时间,不然我就把这个人整死”。

规劝未见成效。“实施强攻方案”,前线指挥果断向总指挥请示后,下令由谈判人员将装有现金的`袋子扔到劫犯和人质前十余米处,并开门让劫犯看到已“准备好的车”。慌张的劫犯四处张望,随即令人质弯下腰去捡包。“砰——”的一声枪响,劫犯中弹倒地,突击手抓住劫犯与人质身体不在同一线上的瞬间时机,果断将其击毙。突击组迅速上前查看劫犯,保护人质,封锁现场,并通知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检验,医疗组迅速对受伤人质进行了救护。

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篇二

酒店、大厦

20xx年3月10日

1、1米电线、干木棍

2、应急药箱1个(创可贴、紫或红药水、医用胶布、医用纱布、医用酒精、剪刀等)

3.应急车辆:1辆

5.图像记录:照相机1台

在冲水时把水冲在带电设备而导致触电

1、总指挥:张智

2、现场指挥:张盼、刘开林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时的现场全面指挥,向总指挥及时汇报工作。

3、演练专业队长:熊文锋、王龙伟

4、现场断电:刘胜朝

5、现场急救:熊文锋、王龙伟、刘伟、龚志平、刘继民、冯新友

6、现场拍照:刘灿

1、现场施工人员刘伟发现班组人员汪福平触电躺在地上,立即通知总指挥张智。

2、总指挥张智在了解情况后确定为触电事故,马上通知现场处理小组和急救小组到现场配合急救工作。

3、急救小组组长熊文锋带领5名救援人员立即赶往触电现场,同时电话通知附近医院。现场处理小组同时赶到现场维持秩序。

4、现场处理小组成员刘胜朝负责电源断电,然后用干木棒挑开电线,然后急救小组黄永成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发现呼吸比较微弱,立即做胸外按压。并做伤口的包扎。

7、急救小组成员刘伟将车停在触电现场,急救人员将伤者放进车内,2名急救人员也上车,然后汽车向附近医院行驶。

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篇三

xxx车间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当年筹建运行并投产。车间担负着公司供电、供风、供水三大任务,拥有110kv变压器、整流柜、sf6断路器、监控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空压机、冷干机、6kv变压器及可存放80吨变压器油的油库一个。

本预案规定了xx车间发生触电事故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及应急状态下的职责等。

本预案适用于xx车间生产运行中发生的触电事故。

如xx车间范围内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需组织各方力量进行处理的,则该系统自动启动。

3.1指挥系统组成及设置

由车间主任、副主任等领导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主任任总指挥,副主任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设在车间办公室。若车间领导外出时,由车间专责工程师、技术员(兼职安全员)为临时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救援工作。

3.2职责

3.2.1现场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3.2.1.1组织编制触电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3.2.1.2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3.2.1.3检查督促车间内触电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3.2.1.4负责应急措施预案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与发放。

3.2.1.5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报突发事件

3.2.2现场指挥部职责

3.2.2.1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为现场指挥,统一指挥与调度,最高指挥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的指挥现场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

3.2.2.2落实后勤工作,协助事故处理。

3.2.2.3保护好现场,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经过。

3.2.2.4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

3.2.2.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触电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4.1步骤

4.1.1触电事故发生后,救护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切断事故相关电源(若导致全停电的情况则同时启动全停电应急预案),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物体(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绝缘手套等不导电的东西)快速让伤员脱离带电体。

4.1.2救护员实施现场急救。(参见4.2.1)

4.1.3现场负责人联系救护中心。

4.1.4向公司报告。

4.1.5保护事故现场。

4.1.6公司指挥部门安排后勤保障。

4.1.7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4.2急救方案

4.2.1触电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现场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对伤员紧急急救。

具体方法如下: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用双手交叉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直至急救中心的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4.2.2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的伤员在得到急救的同时,救护指挥员还应使用手机或其它通讯设施拔打“120”,与救护中心联系,要求紧急救护,之后应打电话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3应急小组人员联系电话名单。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x

技术员(兼安全员):xxx

4.4急救中心的联络方式

电话联络:120

联络原则:选择离事故发生地距离最近、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救助。

5、培训与演练

5.1本预案确立后,按每年一次的频度组织车间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5.2主要培训内容有:

5.2.1事故报警;

5.2.2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5.2.3安全防护知识;

5.3本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后,按每年一次的频度组织车间全体员工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要及时做出总结。根据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更新和维护本预案。

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篇四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卸车现场危险源及防控措施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方案篇五

1.1.事故类型

1.1.1.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1.2.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2.危险源

1.3.生产场所、范围、设备等部位的2米以上高处作业。

1.4.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4.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坠落人员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处坠落人员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处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如果发生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高处坠落较容易发生,一般伤害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

1.5.危险性分析

1.5.5.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1.5.7.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存在内部缺陷、老化、 腐蚀而破损、断裂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1.6.事故前的征兆

1.6.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空安全防护网。

1.6.2.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1.6.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1.6.4.构架未挂警示牌。

1.6.5.作业平台不牢固、有空洞。

1.6.6.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高处作业。

1.6.7.脚扣、腰绳等登高设备未定期检查。

1.6.8.气温低于零下10℃高处作业。

1.6.9.杆塔、梯子作业前,未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等等险兆。

1.7.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8.由于高处坠落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终生残疾或瘫痪也可能是导致二次坠落、触电、窒息等危机生命的二次伤害。

2.1.组织机构

2.2.《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

2.3.1.组长的职责

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3.2.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医疗救护组职责

2.3.4.1.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6.物质抢救组职责

2.3.6.1.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6.2.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后勤保障组职责

2.3.7.1.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7.3.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清理恢复组职责

2.3.8.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3.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地点或部位发生的情况,并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应迅速赶赴现场,检查伤者情况,不要乱晃动。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公司负责人或应急值班室。并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3.2.2.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达伤员处。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3.2.3.发现坠落伤员,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3.2.4.若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乱抬,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

3.2.5.送医院时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有人分别托住头、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者平稳托起,再平稳放在木板上,抬着木板送医院。

3.2.6.等待外部医疗人员救援。将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称、联系人、事故种类、伤害情况等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如遇特殊情况应拨打110通知警方前来协助抢救伤员。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3.2.7.若坠落在地坑内,也要按上述程序救护。若地坑内杂物太多,应由几个人小心抬抱,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坠落在地井中,无法让伤者平躺,则应小心将伤者抱入筐中吊上来,施救时应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伤者脊椎、颈椎受力。

3.2.8.如果发生触电高空坠落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按《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处置措施固定好伤亡人员,防止在抢救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3.2.9.如果是支撑结构(脚手架等)塌陷,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仔细观察周边的物体,应先固定好相关设备,做好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详细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10.如果是高空平台口、上料平台口等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不牢固或安全绳断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时,应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3.2.11.如果是悬空高空作业中出现人员高处坠落时,应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救援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悬空高处作业救援。

3.3.信息报告

3.3.1.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应急保障

3.5.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5.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5.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5.3.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

3.5.4.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5.5.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5.6.防护用品:包括封闭式防化、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5.8.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

3.5.9.人员技能保障:定期进行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定期进行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1.2.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3.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4.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4.1.5.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救援用的高压绝缘杆、接地线、隔离栏等工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并符合耐压等级。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要注意防止被火烧伤。防止燃烧物爆炸。

4.3.3.注意被粉尘堵塞气道造成窒息。

4.3.4.附近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4.3.5.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6.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7.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人员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防止造成二次伤害等。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现场自救和互救的原则应包括安全撤离,妥善避险;沉着冷静,控制情绪;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服从指挥。

4.4.2.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又无人救援,此时务必镇静自救。

4.4.3.人工呼吸时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4.4.4.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4.4.5.骨折人员搬运前应先固定、再绑扎,后搬运。

4.4.6.大面积或重度烫伤,不可擅自涂抹任何东西,应保持创面清洁完整,用清洁衣物或毛巾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

4.5.1.根据事故类型、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4.5.2.根据灾区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4.5.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6.其他主要事项方面

4.6.1.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6.2.预防留口、通道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4.6.3.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4.6.4.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发现事故后,在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

4.6.5.车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例如:绑带、夹板、紫药水、碘伏、纱布等。

4.6.6.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救火导致人身伤害。

4.7.应急救援结束后

4.7.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7.2.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7.3.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7.4.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7.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7.6.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4.7.7.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