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

小编: 曹czj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篇一

简介

现代医学指出,青少年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成年人与老年人也都应在7-8小时为宜。这个睡眠控制量适应了现代生活节奏快、求效率的特征,普遍为人所接受。但纵使如此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得不到每日7小时睡眠时间的保证,从而进入亚健康状态,抑郁症、心脏病等诱发机率大大增加。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如果人没有非分的欲望,不贪图、不虚荣,则正气自在、真气从之。抛开生命的纯洁,再侃侃而谈中医养生之道,岂非本末倒置、贻笑大方?中医养生之道,说到底是一个修炼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生死不过是一场轮回,养生者并非执著于生,而应在情感上超脱于死。

养生之道

中医是天人相应学说,把人放在地球,宇宙一起来观察他,气候、环境、致病物质和人体。他是教人如何长寿的,所以你几点睡几点吃都是有定点的。

1、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我们要平躺在床上睡觉。

凡在子时前1—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清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份蒸发后盐份浓而晒成盐一般,开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2、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我们要在熟睡的状态下。

“肝藏血”是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没有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这是养肺的好时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一般咳嗽总是在这个时间,最好不要管他,来充分咳出肺之废气。

4、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这时早起活动一下方便排便。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分的新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5、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人在早七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6、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7、午时(11:00—13:00)此时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8、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至脾。小肠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9、申时(15:00—17:00)此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10、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11、戍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戍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些娱乐。

12、亥时(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见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孩子涂脂抹粉的越来越多。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养生睡眠之十不宜

古人云:“一夜不睡,三日不醒”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加夜班的时候,加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算你睡一天身体也会不舒服,这就是睡觉不合法的后果,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养生健身、延年益寿非常重要。

下面陈金柱老师给大家讲讲睡觉有哪些忌讳?

第一、过饥过饱

吃的太多睡觉不利于我们的脾胃消化,化湿成痰,大伤阳气。饥饿状态入睡总是睡不着难以入眠因为肠道空虑。有的人都躺在床上了还吃点零食,这更是不利于健康的。

第二、大量饮水

睡觉不要喝太多的水,特别是凉水,水湿内停,夜尿增多,凉水太多还有可能伤肾。

第三、不宜掩面

蒙头睡觉既容易导致呼吸不畅,又会吸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健康有害。所以睡觉时要保持呼吸畅通,唐代孙思邈的“冬夜勿覆头,得长寿”,可见睡觉不能蒙头。

第四、不宜当风

人进入睡眠后,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侵袭。所以睡觉前最好是关上窗口即使是炎热的季节,也不要贪图凉意,卧处当风,要避风而睡。

第五、心平气和

睡觉前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情志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所以睡觉前的情绪过于波动会导致失眠,甚至疾病。

还有一些小的注意就是:睡时不要对着灯,睡觉前不要说太多的话,睡觉时不要张着嘴,不要爬着身子等等。

通过以上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提高睡眠的质量有所帮助。

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篇二

别等渴了再去挖井,别等要上战场了才开始磨刀,也别等病了再去治疗,预防第一啊!

2、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

肾水、脾土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犹如树根对于大树一样,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务必要把握这两个根本,养护好脾肾。

3、调养心神,宁静致远

养生要内外兼修,对外,顺应四时避开自然界致病邪气;对内,要做到淡定淡定再淡定,在此推荐两种活动,一是练书法,二是养花。

4、忍三分寒,吃七分饱。

忍受三分寒冷,吃饭只吃七分饱;经常揉腹;不宜常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5、一睡解百病

若要养生,应当以睡眠为先,只有睡眠才能使全身细胞处于放松和休息状态,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从而使人的精力和体力恢复正常。

6、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

冬季睡眠应将头部外露。即古人所说的“冻脑”,使呼吸通畅,脑补供氧充足。

7、疾病三分在治,七分调养

治疗疾病首先应当重视调养,包括饮食清淡、五味调和,使得阴阳调和,正气充盈。

8、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密切,经常按摩列缺、合谷、足三里、委中这四个防病保健要穴,能疏通径路、调和气血、扶正去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9服药千裹,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

10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

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篇三

在美容方面,除了要求解决一些痘斑、色斑、晦暗、敏感等皮肤或美体等问题外,更多的女性越来越倾向于身体调理和肌肤保养的兼顾平衡,能调理便秘、失眠、腰酸背痛、体虚等亚健康状态的美容项目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安全、健康越来越被广大爱美者所重视之时,从事中医美容的工作者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美容应该是养生养颜”。中医美容的方向应是根植于中国养生养颜文化,追求内外兼“秀”。即拥有独特的中草药面部保养护理和中医养生护理项目。爱美者不仅要获得靓丽容颜,而且处于亚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调理。中医美容已逐渐开始通过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深深扎根于传统中医养生养颜理论,养生与养颜齐头并进,构建了更专、更精、更实用的养生养颜服务体系,体现出安全、持久、有效的效果。

在传统的美容史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也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的养生观,这些都体现出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调养[1]。几千年来,从《周易》、《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中医药名家不断提出新的养生理论和方药,对养生均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和“调节饮食起居”的养生方法, 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主张动则不衰,动形养生的理论;唐代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共载美容方105首,详细记载了面药、面脂、手膏、澡豆美发、除臭诸方等美容方剂的组成、配制、功效及用法,融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于一体,对中医养生美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所着《本草纲目》收载美容药物270余种,收集了诸多有关饮食、药物养生的方法;这些都对后世中医养生驻颜学起着巨大的影响[2]。

中医养生乃美容驻颜之根本,其两者有着包含和被包含、代替和被代替的模糊含义。

从古至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就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养生能够促进人体的健康之美,其也是驻颜所要达到的目的。

中医美容的养生驻颜注重对全身整体调理,治本以达标,标本兼治,采用自然药物、自然方法通过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全面调整,达到气血充盈、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五脏和谐,从而再现光泽、细腻洁白、红润靓丽的面容。

养生不仅是养生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还包括各种养生的中医技能。包括中医养生取之于自然和来源于生活的中药、方剂、食疗、食养、情绪的调摄、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薰蒸、坐浴、灌肠、贴敷、浸泡、熨烫、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3]。这些中医养生方法,简便易行,价廉效佳,尤其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时代,中医养生的重在“养”,而非“治”,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理念,适合于过于忙碌,尤其是对于无暇抽出过多时间锻炼和保养的人群。

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篇四

电影电视上我们常见的桥段就是七窍流血而亡,那么你知道七窍指的是哪些部位吗?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七窍连五脏,七窍的变化会直接反应五脏的健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窍连五脏的中医养生知识,欢迎阅读。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中医养生馆计划书目标规划 中医养生之道篇五

1.绝技“留安康”,推拿柳安堂。

2.骨正筋柔,精神长存。

3.上下五千年,妙手寿比天。

4.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传承柳氏推拿疗法。

5. “留安康”,柳安堂。

6.中华古法推拿保健养生。

7.传承中医文化,共筑健康中华。

8.传承古法推拿,保健养生天下。

9.妙手通经络,德心理乾坤。

10.弘扬国技,健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