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精选8篇)

小编: 字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一

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近几年,沙坡头麦草方格取得良好治沙效果。本文是宁夏沙坡头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旅游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 区。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 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 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 50 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 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班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 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 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这 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 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 考察。 到了 80 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 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 沙坡头游览区的特色之一是滑沙。 游人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的坡顶往 下滑,由于特 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 特的响声,如洪钟巨鼓,沉闷 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 而沙山南面则是 一片郁郁葱葱的沙 漠绿洲。游人既可以在这里观赏大沙漠的景色, 眺望包兰铁路如一条绿龙伸向远方; 又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 照张相片,领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彼 岸。这种羊皮筏俗 称“排子”,是将山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浑脱”制成的“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非常轻便。游人坐在 “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非常有趣。

六盘山不仅是一处资源丰富、植被完好、风光优美的森林基地,而且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长途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通道。毛泽东登上六盘山,临风寄景,气贯长虹,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即兴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扬名海内外。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之请,毛泽东以大手笔书写长卷相赠,激励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建设宁夏。

现在六盘山下的和尚铺还树有伟人手书的全词石碑,以昭示后人,激励来者。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1985年在红军当年走过的六盘山山顶上修建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由胡耀邦题词。

六盘山巍巍高耸,红军长征纪念亭屹立山巅。它成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今天,西北第一隧道的贯通,使昔日“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六盘山变成通途,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新的内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沙坡头旅游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区。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班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考察。

20银川市189公里。景区内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景观奇特,驰名中外,是国家5a旅游区和在黄河北岸形成一个长约20xx米,高100余米,坡长200余米的大沙堤,沙坡头因此而得名。沙坡头北面,是烟波浩渺的腾格里大沙漠,脚下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南岸的香山山峦叠嶂,险峻圆”的奇特景观。

坡内就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四野共震,故得“沙坡鸣钟”之胜景。从沙坡头下仰望,人乘沙流“飞流直下三千尺”,如从天降。沙坡下有一泪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枯,自成小溪,流入黄“沙坡鸣钟杵击之,声闻数里,这悠扬的钟声,也是告诫世人“环境”的警钟。沙坡下东南有一园,曲径幽幽,古朴自然,古称蕃王园,今名童家园。园内林木繁茂,果林相间,绿草如茵,迭翠流红,蔚为壮观的古老风情,也是华夏儿女聪明才智的真实写照。沙坡向上,有索道缆车,乘缆车上山,省却了许多力气,于空中观望周围景色,河惊险、刺激的感觉。出黄河南岸索道站,左是青少年活动营地,右为民俗村,由此蜿蜒而上,至望狮亭西望,500米开外处,临河有两座山头,似一对雄狮赫然入目,岿然而踞。

坡头三峡”。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独有的漂流工具,随波逐流,羊皮筏由有经验的筏工驾驶,轻车熟路,虽险象环生,却也有惊无险。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漂流至沙坡头,黄河在此转便掉头堤将河水分出南北两岸,创造出了自然灌溉的奇迹!工程,为中卫古八景之一的“白马拉缰”,被称为宁夏的“都江堰”。傍晚,在此可观望“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这里是“天下黄河富宁夏”水桥镇至甘塘镇55公里的铁路线两旁由科技人员、铁路工人和当地群众奋战半个世纪营造的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如同绿色的长城,有联合国授于“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草原、荒漠、蜿蜒直抵黄河北岸,汇成一组大自然瑰丽的画卷。走进大漠有车道、步行道,还有驼道、游客可自由选择。在此处,景区备有大漠驼队,骑骆驼沙漠探险是游人的最佳选择。骑着“沙漠之舟”,路,全长898公里,1956年修建,1958年8月1日通车。包兰铁路六次穿越沙漠,以沙坡头地区的风沙最猛,坡度最大,所以在修条公路是201省道。

中卫是宁夏的西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驿站。包兰、20xx年沙坡头旅游区被中央电视台《体验中国》栏目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这一”,同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全民健身二十大景观之一”,20xx年被评为《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首批发价格5a级景区,的治沙成果。上台阶时注意安全,请随我依次进入景区。有需要上洗手间的请朝左边走。

现在我们进入的北区主要展现了半个世纪的治沙工程和雄奇的50是一片沙海。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荒漠带,当时沙丘起伏大,高大密集,春天刮起风来风沙弥漫,当年这里被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一根草”的死亡之海,50年代中行,中卫广大劳动人们和治沙专家在恶劣的环境下项烈日、战严寒,用他们的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艰苦探索而研制成功的“五带一体”的看到左手边依稀呈方格状的就是麦草方格,小小的麦草方格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治沙难题而赢得了世界的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9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到这里参观考察。

被评为中国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随着沙坡头知名度的逐步提升,沙坡头集大漠、高山、黄河、绿洲、长城丝路为一处的景观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沙坡头正在成为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20xx年的旅游开发,海内外,游项目和产品,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会,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基地。由治沙成果引发的生态环境之旅已成为沙坡头面向海内外旅头人的精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东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是中国的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横向180公里。腾格里在蒙语里是“像天一样辽阔”。大家看这种植物,它叫做花棒,它是治沙的一种先锋植物,它从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沙漠花姑娘”。想在沙漠里面生存,一般根系的浓度是地上植物高度的10倍左右,所以您看到这个植物虽然只有两三米高,但根系可达到二三十米。这坐,坐上去以后,要抓紧铁环,骑骆驼时不能打伞。骆驼起来和坐下的时候速度较快,但不要担心,骆驼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沙坡头的骆马的耳朵,羊的头,猴子的毛,鸡的大腿,狗的嗅觉,猪的尾巴。骆驼的胃分为三室,一次性可以吃草三十公斤,十分钟可以喝掉六十公升的水,它的驼峰最多时候可以贮存二三十公斤脂肪,因此可以保证腾格里沙漠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悔向万里路,功名是何物”让你感受到生命在这里显得非常渺小。

好啦,沙坡头简单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探。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国家首批5a级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沙坡头,接下来将由我带您走进沙坡头,了解近半个世纪的治沙历程,欣赏雄奇的腾格里大漠风光。

“风卷黄沙弥漫天,寸步开外看不见,沙丘移动埋村庄,黄沙万里无人烟”。您很难想象,这就是50年以前的沙坡头,被称为“天上不飞一只鸟,地上不长一棵草的死亡之海”。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这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跌路,为了保护这条西北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治沙工作者和中卫人民顶烈日、抗严寒,用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探索出了以“麦草方格”为核心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小小的麦草方格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治沙难题而赢得了世界的关注,成功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9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到这里参观考察,当他们亲眼目睹了我们的治沙成果后不由的称赞:“中国人真了不起!只有中国人绣花的手才能编织出如此美丽的画卷”。从此,沙坡头便屹立于世界治沙、生态和环保三大科学高峰。1984年,国务院将沙坡头列入“中国第一个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198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4年被世界环保组织评为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如果没有到过沙漠,您就无法理解生命的珍贵;如果不能深入到沙漠腹地,您就无法领会到茫茫沙海的雄浑和壮美。腾格里沙漠以沙峰大、沙粒细、颜色黄、湖盆多著称。这里有沙漠湖泊和绿洲180多处,各种沙漠植被400余种,其特色主要集中在沙坡头地区。再加上沙坡头开发了许多参与性极强的特色旅游项目。骑上沙漠之舟骆驼穿行于高大起伏浩瀚的沙海中,聆听着驼铃叮咚的响声,远离城市的喧嚣,悠然自得;回首丝绸之路、驼盐古道,毛主席笔下的“天高云淡”就在眼前。再去乘坐沙漠冲浪车遨游沙海,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像个孩子般的放松,完全地与腾格里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还有沙漠越野车、沙滩摩托车、沙漠勇士车、沙漠真人cs野战游戏等参与性极强的特色项目,形成了集吃、住、玩、乐为一体的沙漠休闲度假区。

经过半个世纪的科技治沙和近三十年的旅游开发,沙坡头形成了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相融汇的多文化景观。我们在与沙漠不断抗争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利用沙漠,改造沙漠,向沙漠要效益,发展了休闲沙漠旅游业。达到以沙产业提升沙漠治理水平和保障沙漠治理成果。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奇迹!沙坡头给我们以启迪: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也会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发扬治沙精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朋友们,您想深入沙漠腹地住帐篷、燃篝火吗?您想晨观沙海日出,暮赏明月星辰吗?您想全方位,多层次地领略沙漠旅游资源的奥妙吗?小张期待与您再次相会沙坡头!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二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1984年建立,面积1.3万余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腾格里沙漠景观、自然沙尘植被及其野生动物。本文是沙坡头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旅游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 区。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 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 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 50 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 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班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 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 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这 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 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 考察。 到了 80 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 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

沙坡头游览区的特色之一是滑沙。 游人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的坡顶往 下滑,由于特 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 特的响声,如洪钟巨鼓,沉闷 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

而沙山南面则是 一片郁郁葱葱的沙 漠绿洲。游人既可以在这里观赏大沙漠的景色, 眺望包兰铁路如一条绿龙伸向远方; 又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 照张相片,领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彼 岸。这种羊皮筏俗 称“排子”,是将山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浑脱”制成的“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非常轻便。游人坐在 “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非常有趣。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中卫县城西20千米处,北接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南抵香山,东邻中卫经济开发区,西达黄河黑山峡。包兰铁路、石营公路横跨东西,区域辽阔、景观优美,交通便利。

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代称沙山,清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了一个宽约20xx多米,高约200多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为沙坡头。沙坡倾斜60度,高大的沙山悬若飞瀑,游人滑沙如从天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人在沙坡顶上顺坡下滑,沙坡内便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宏亮,故称“沙坡鸣钟”,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沙坡底下,有三眼清泉,经年累月,源源不断,汇入东南沙坡下的果园内,被当地人称为“泪泉”,民间还流传着泪泉的传说。这片园林古时称“蕃王园”,同林东边有“桂王陵”,桂王陵碑文依稀可辨,大概为明代遗址,如今叫“童家园子”,因曾经为童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园林面积不大,但避风向阳,林木茂盛,溪流潺潺,鸟语花香,被游人誉为“沙海绿洲”。绿洲南临黄河,奔腾的黄河自黑山峡至沙坡头,一路穿峡越谷,九弯八折,在沙坡头形成“几”字形大弯,南岸形成“u”形半岛,似天工巧陈,缔造出了沙坡头胜景。

旅游区黄河南岸的“u”形半岛上,由北至南分布着湿地、梯田、荒漠、低山,远远望去阡陌纵横,景观层次分明;黄河人家淳朴、宁静、鸡犬相闻,是现代都市人放飞心身的绝好去处;半岛西南有“双狮山”雄踞河畔;再往南,绵延不断的香山山脉(贺兰山余脉)似一道屏障呵护着母亲河,呵护着沙坡头。

在“沙坡鸣钟”北部,世界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穿越沙海,畅通无阻,形成人间奇观,这里有为防风固沙保护铁路而建立的“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堪称世界一流的治沙工程麦草方格沙障,在铁路两侧形成绵延几十千米的绿色屏障,被称为:“沙岭笼翠”,是中卫八景之一。

沙坡头集大漠、黄河、绿洲、高山于一处,悠久的黄河文化和自然地域的过渡性、多样性,使北国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和谐地交织于这里。据考证,沙坡头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古绝唱的地方。沙坡头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被世人称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世界沙都”。为此,1994年沙坡头被列为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称号,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大漠风光旅游区,位于包兰铁路北侧,包括铁路以北享誉世界的“五带一体”治沙工程以及广漠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这是沙坡头旅游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这里可以参观沙生植物园;观看治沙成果展;骑骆驼游览原始沙漠风光;腾格里沙漠野营生存游戏;自驾车沙海冲浪;卡丁车运动;进行沙浴、沙疗;举行沙滩排球、足球、爬沙坡耐力赛、沙海探宝、观日出日落、观星赏月、玩太空球、赛马、赛驼等活动。旅游区内配置沙漠帐蓬、蒙古包、民族餐馆、沙地篝火狂欢中心、洗浴中心、绿色休闲中心等接待服务设施,有独具韵味的蒙族风情接待仪式等。拟建设大漠黄河观景台,游客至此,可登高远望奔流的黄河、无际的沙漠、苍凉的长城,感受雄浑旷远、洪荒古朴的文化。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俗称“排子”。因它由若干个(一般是13个)充气的羊皮气囊(当地人称“浑脱”)分三排捆扎在纵横交织的木杆上制成。皮筏可大可小,大筏用数十个羊皮气囊,也有由几个、十几个小筏联成的。羊皮筏不仅制作简单,操作灵活,搬运轻便,而且吃水线仅十几厘米,不怕搁浅,随时可以靠岸。它最大的优点是不怕触礁碰撞,安全性能极好。旅游用的羊皮筏,不仅充分利用了民间皮筏的所有优点,而且根据需要,专门制作了4米见方的大筏,更稳更平,也便于游客在上面活动。

黄河从黑山峡至沙坡头60多千米流程中,两岸山峰峭立,险滩幽谷,比比皆是,尤其在沙坡头段,先民们利用黄河水资源,开流挖渠,引水浇田,创造了在河心筑堤分水,自流灌溉的奇迹沙坡头黄河“都江堰”。为纪念先民的聪慧与伟大而建造的“白马拉缰”雕塑迎风破浪,巍然耸立,似向游人诉说着古老的黄河故事,是黄河漂流线上的一大亮点。 这里的风景更加靓丽,这里的环境更加纯净,世界沙都,风景如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年的水车,岁月的年轮!古老的渡口,感受漂流的那份惬意!沙尽头,美丽的绿洲!王维的诗写尽了这里的天寥地远!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夜晚,梦回故园!渺远的沙海,叮当的驼铃,这似乎是从丝绸古道走过的驼队!

游客们,进入沙坡头景区大门,登上右侧观景台,可观看中卫八景之一的“铁龙穿沙”。绿色巨龙拱卫中的千里铁道线,自东向西蜿蜒长城,烽火台的最佳位置。

草原、荒漠、蜿蜒直抵黄河北岸,汇成一组大自然瑰丽的画卷。走进大漠有车道、步行道,还有驼道、游客可自由选择。在此处,景区备有大漠驼队,骑骆驼沙漠探险是游人的最佳选择。骑着“沙漠之舟”路,全长898公里,1956年修建,1958年8月1日通车。包兰铁路六次穿越沙漠,以沙坡头地区的风沙最猛,坡度最大,所以在修条公路是201省道。

中卫是宁夏的西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驿站。包兰、20xx年沙坡头旅游区被中央电视台《体验中国》栏目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这一”,同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全民健身二十大景观之一”,20xx年被评为《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首批发价格5a级景区,的治沙成果。上台阶时注意安全,请随我依次进入景区。有需要上洗手间的请朝左边走。

现在我们进入的北区主要展现了半个世纪的治沙工程和雄奇的50是一片沙海。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荒漠带,当时沙丘起伏大,高大密集,春天刮起风来风沙弥漫,当年这里被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一根草”的死亡之海,50年代中行,中卫广大劳动人们和治沙专家在恶劣的环境下项烈日、战严寒,用他们的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艰苦探索而研制成功的“五带一体”的看到左手边依稀呈方格状的就是麦草方格,小小的麦草方格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治沙难题而赢得了世界的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9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到这里参观考察。

随着沙坡头知名度的逐步提升,沙坡头集大漠、高山、黄河、绿洲、长城丝路为一处的景观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沙坡头正在成为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20xx年的旅游开发,海内外,游项目和产品,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会,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基地。由治沙成果引发的生态环境之旅已成为沙坡头面向海内外旅头人的精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带一体”究竟是什么?沿包兰铁路逐作用,因为在以前,蒸汽式火车是通过烧煤提供动力的,有时会有火星见溅到外面,卵石防火带主要是防火作用。第二带叫做灌溉造林带,种植一种高大的乔木,像樟子松、小叶杨、刺槐等,然后我们利用紧格治沙法,这种方法是将麦草平铺在沙子上面,然后用方头铁锹从中间扎下去,然后两端自然翘起,扎成一米见方,高十五公分。为什么要扎设成这种规格呢?首先麦草方格的这种规格符合沙子的流动规律,沙。然后我们通过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就是在麦草方格内种植一些沙生植物,它们的落叶,以用麦草方格的腐化,会形成一种灰是第三带,经过半个多世纪,仍然还有部分沙子露出地表,可以想见治沙是多么不容易!第四带叫做前沿阻沙带,就是大家看到的这片篱而所谓的一体,就是综合性的防护治沙体系。五带一体1987年在国内获得了国家科技特等奖,这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南京长江大桥,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想见国家对于沙坡头治沙成果的一个肯现在我们进入了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以防烫脚,东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是中国的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横向180公里。腾格里在蒙语里是“像天一样辽阔”。大家看这种植物,它叫做花棒,它是治沙的一种先锋植物,它从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沙漠花姑娘”。想在沙漠里面生存,一般根系的浓度是地上植物高度的10倍左右,所以您看到这个植物虽然只有两三米高,但根系可达到二三十米。这坐,坐上去以后,要抓紧铁环,骑骆驼时不能打伞。骆驼起来和坐下的时候速度较快,但不要担心,骆驼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沙坡头的骆马的耳朵,羊的头,猴子的毛,鸡的大腿,狗的嗅觉,猪的尾巴。骆驼的胃分为三室,一次性可以吃草三十公斤,十分钟可以喝掉六十公升的水,它的驼峰最多时候可以贮存二三十公斤脂肪,因此可以保证腾格里沙漠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悔向万里路,功名是何物”让你感受到生命在这里显得非常渺小。

好啦,沙坡头简单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探索吧!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国家首批5a级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沙坡头,接下来将由我带您走进沙坡头,了解近半个世纪的治沙历程,欣赏雄奇的腾格里大漠风光。

“风卷黄沙弥漫天,寸步开外看不见,沙丘移动埋村庄,黄沙万里无人烟”。您很难想象,这就是50年以前的沙坡头,被称为“天上不飞一只鸟,地上不长一棵草的死亡之海”。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这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跌路,为了保护这条西北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治沙工作者和中卫人民顶烈日、抗严寒,用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探索出了以“麦草方格”为核心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小小的麦草方格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治沙难题而赢得了世界的关注,成功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9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到这里参观考察,当他们亲眼目睹了我们的治沙成果后不由的称赞:“中国人真了不起!只有中国人绣花的手才能编织出如此美丽的画卷”。从此,沙坡头便屹立于世界治沙、生态和环保三大科学高峰。1984年,国务院将沙坡头列入“中国第一个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198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4年被世界环保组织评为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如果没有到过沙漠,您就无法理解生命的珍贵;如果不能深入到沙漠腹地,您就无法领会到茫茫沙海的雄浑和壮美。腾格里沙漠以沙峰大、沙粒细、颜色黄、湖盆多著称。这里有沙漠湖泊和绿洲180多处,各种沙漠植被400余种,其特色主要集中在沙坡头地区。再加上沙坡头开发了许多参与性极强的特色旅游项目。骑上沙漠之舟骆驼穿行于高大起伏浩瀚的沙海中,聆听着驼铃叮咚的响声,远离城市的喧嚣,悠然自得;回首丝绸之路、驼盐古道,毛主席笔下的“天高云淡”就在眼前。再去乘坐沙漠冲浪车遨游沙海,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像个孩子般的放松,完全地与腾格里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还有沙漠越野车、沙滩摩托车、沙漠勇士车、沙漠真人cs野战游戏等参与性极强的特色项目,形成了集吃、住、玩、乐为一体的沙漠休闲度假区。

经过半个世纪的科技治沙和近三十年的旅游开发,沙坡头形成了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相融汇的多文化景观。我们在与沙漠不断抗争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利用沙漠,改造沙漠,向沙漠要效益,发展了休闲沙漠旅游业。达到以沙产业提升沙漠治理水平和保障沙漠治理成果。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奇迹!沙坡头给我们以启迪: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也会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发扬治沙精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朋友们,您想深入沙漠腹地住帐篷、燃篝火吗?您想晨观沙海日出,暮赏明月星辰吗?您想全方位,多层次地领略沙漠旅游资源的奥妙吗?小张期待与您再次相会沙坡头!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三

暑假,我、妈妈和姥爷跟随旅行社来到了我国五大沙漠之一的腾格里沙漠旅游。沙坡头位于腾格里大漠的边缘。

来到沙坡头,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金色沙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着你走进浩瀚如烟的沙漠。进入沙海一定要骑着骆驼,随着驼队慢慢沿沙脊走入。听驼铃声声,望黄沙漫漫,黄黄的沙山脊梁,在湛蓝的天际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看着阳光下一道道刀削般的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沙随风移,风儿吹吹,沙儿飘飘,细细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自然勾勒出一幅壮阔蜿蜒的沙丘图。

来到沙坡头,没有不滑沙。这里的沙场不仅大,而且坡陡,要从高处滑下去,还真有些惊心动魄。在妈妈的大力劝说下,我终于坐在滑沙板上,顺着陡坡飞速向下,这时,黄沙漫天飞舞,沙浪滚滚,耳边似万马奔腾,又像敲锣打鼓,一鼓作气地投入到金色沙海中。那种从天而降,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刺激!从滑沙板上起来,互相一看,每个滑下来的人,满头满脸都是沙子。

来到沙坡头,爬沙山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一开始,我认为不就是一座小沙山吗,不出五分钟,我就能爬上去。可爬起来才知道原来登沙山并不像在家里登坚实的山路,沙子又松又软,踩上去就像踩在虚飘飘的棉花团上,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我爬了没多远,就开始喘粗气了,累了,就坐在沙丘上玩弄沙子,把细腻的沙子捧在手中,让它从指缝中溜走。休息好了,然后再手脚并用,继续往上爬。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来到沙坡头,不坐坐“排子”顺着黄河漂流,会给你留下深深的遗憾。羊皮筏子由14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并排捆扎在细木架上制成。它像一叶小“舟”,在黄河里飘着。 安坐在“排子”上,金子般的阳光在浪花中跳跃,沿岸风光美不胜收。

回到宾馆,细细品味今天的游历,真是情趣盎然,回味无穷,令人难忘!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四

欢迎大家来到宁夏。提起宁夏,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沙坡头。来到沙坡头,你就会沉醉于它浓郁的壮美风韵,留恋于它的迷人景色。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沙坡头,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游客们,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城西20公里,距首府银川市189公里。景区内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景观奇特,驰名中外,是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游客们,来到沙坡头,仿佛翻阅了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朝名沙山。清乾隆三年(1738年)地震后在黄河北岸形成一个长约20xx米,高100余米,坡长200余米的大沙堤,沙坡头因此而得名。沙坡头北面,是烟波浩渺的腾格里大沙漠,脚下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南岸的香山山峦叠嶂,险峻挺拔,万里长城蜿蜒山间,若隐若现,构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景观。

游客们,沙坡头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人坐沙顶,倾侧下滑,沙坡内就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四野共震,故得“沙坡鸣钟”之胜景。从沙坡头下仰望,人乘沙流“飞流直下三千尺”,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物我两望,其乐无穷。沙坡下有一泉,曰泪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枯,自成小溪,流入黄河。泪泉不远处有鸣钟亭,亭内悬一巨钟,上有“沙坡鸣钟”字样,用杵击之,声闻数里,这悠扬的钟声,也是告诫世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警钟。沙坡下东南有一园,曲径幽幽,古朴自然,古称蕃王园,今名童家园。园内林木繁茂,果林相间,绿草如茵,迭翠流红,溪流淙淙,鸟语花香。

被誉为“沙海明珠”,“世外桃源”。临河而观,古老的河湾水车,河流车转,轮动水泻,浇田灌园,造福一方,既是蔚为壮观的古老风情,也是华夏儿女聪明才智的真实写照。沙坡向上,有索道缆车,乘缆车上山,省却了许多力气,于空中观望周围景色,另是一番感受。在缆车索道之西,便是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乘此滑车,如乳燕凌空,须臾便达彼岸,让你切身体验柯受良飞越黄河惊险、刺激的感觉。出黄河南岸索道站,林木扶疏,有建筑掩映其间,左是青少年活动营地,右为民俗村,由此蜿蜒而上,至望狮亭西望,500米开外处,临河有两座山头,似一对雄狮赫然入目,雌雄相依,默然厮守,雄视黄河,岿然而踞。奔腾的黄河穿峡越谷,经黑山峡入宁夏中卫境内,由黑山峡至沙坡头50余公里的水域,两岸山崖陡峭,谷中滩险流急,礁岩出没,河道时曲时直,水流时缓时急是黄河漂流的最佳水段,被誉为黄河“小三峡”。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独有的漂流工具,随波逐流,独领风骚。羊皮筏由有经验的筏工驾驶,轻车熟路,虽险象环生,却也有惊无险。黄河沿岸有许多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美妙的民间传说,过了“洋人招手”,顷刻进入险滩,水中礁石如“老两口”,“三兄弟”,水道湍急,恶浪翻滚,惊心动魄。顺流而下,依次可见“七姊妹”、“一窝猪”、“古长城”、“双狮山”、“成吉思汗古渡”等景观。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漂流至沙坡头,黄河在此转便掉头向东。这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面皮筏漂流,快艇冲浪,河中一堤将河水分出南北两岸,创造出了自然灌溉的奇迹!这一古老的引水工程,为中卫古八景之一的“白马拉缰”,被称为宁夏的“都江堰”。傍晚,在此可观望“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这里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开端,也是宁夏平原的起源。沙坡头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现欧亚大陆桥必经的咽喉之地。在迎水桥镇至甘塘镇55公里的铁路线两旁由科技人员、铁路工人和当地群众奋战半个世纪营造的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如同绿色的长城,有效地遏制住了肆虐的沙魔。保证了西北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畅通无阻。治沙成果让世界为之震惊,称之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被联合国授于“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游客们,进入腾格里大沙漠景区大门,登上右侧观景台,可观看中卫八景之一的“铁龙穿沙”。绿色巨龙拱卫中的千里铁道线,自东向西蜿蜒而去。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宛如铁龙在金灿灿的沙海中击风搏浪,勇往直前。壮观的场景,使游人莫不为“黄龙缚青龙腾铁龙呼啸穿大漠,桂城没碧城兴海市翩然化宏图”的美景而自豪。左侧的观景台和了望亭是观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和了望古长城,烽火台的最佳位置。4.3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沙海莽莽,金涛翻滚,汹涌而来,至此却戛然而止,伏首在黄河之滨的香山脚下。昔日边塞长城的残垣越过黄河、草原、荒漠、蜿蜒直抵黄河北岸,汇成一组大自然瑰丽的画卷。走进大漠有车道、步行道,还有驼道、游客可自由选择。在此处,景区备有大漠驼队,骑骆驼沙漠探险是游人的最佳选择。骑着“沙漠之舟”,沿着古丝绸之路驼道、盐道和商道慢行,耳听阵阵驼铃,纵观海潮沙景,悠然自得,惬意无比,回味无穿。

游客们,沙漠草原,羊肥马壮;少数民族,风情万千。沙漠湖泊,清明如镜,鱼儿畅游水底,飞鸟掠过水面,岸边风吹草动,沙丘环抱,充满诗情画意。偶遇海市蜃楼,更让人觉得大漠真的神秘莫测,真假难分显悲壮与荒凉。

游客们,沙坡头的概况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但愿沙坡头这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能给您的旅行增加更多的乐趣。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五

一提起内蒙古,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原,奔腾的骏马,热情的蒙古人,香喷喷的烤全羊吧!可内蒙古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骑骆驼。

暑假的一天,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银肯塔拉大沙漠。在经过惬意的索道滑行和刺激的滑沙之后,终于到了重头戏——骑骆驼了。

轮到我上骆驼了,心里瞬间恐惧万分:哎呀妈呀,骆驼大哥,你千万千万hold住,你大哥庞胜宇的命就交给你了。我默默念叨着。可我一瞅——骆驼还满不在乎地四处观望,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真愁死我了。

只见赶骆驼的大叔朝我走来,只轻轻一挥手中的鞭子,骆驼就很听话地“站”了起来。骆驼先把两条后腿抬起,眼看我就要往前倒,骆驼又不慌不忙地再把前腿也站起。看着骆驼这么听话,我那就要崩溃的信心也恢复了几分。

随着领头骆驼的出发,一队“过路商人”出发了。刚开始,我的心里就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在心中荡啊荡啊,但真正走起来的时候,好像没我预想中的那么可怕啦。在适应了骆驼的行走节奏后,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原来没有什么好恐怖的,不就是坐在骆驼背上,被骆驼带着走吗!没有什么好怕的。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六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旅游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区。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

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班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考察。

到了80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

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

又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照张相片,领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非常有趣。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七

沙漠---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只是沙子,骆驼和无人的荒野,我去了沙漠后,沙漠在我的脑海里,便不是只有沙子,骆驼和无人的荒野了。

暑假接近尾声,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沙漠与绿洲的交界口---宁夏的沙坡头,这里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沙漠。

走近沙坡头,晴空万里,一眼望去,沙坡头的风景是一种凄凉的美丽。一望无际的沙漠把每个人衬托的非常渺小,我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脱下鞋子,双脚踩在沙土中,感觉自己马上要陷进沙土里似的。举起一把沙土,软软的,沙土中没有一丝杂质,沙子如沙漏似的慢慢从指缝中滑落到沙土中。

沙坡头景区有很多娱乐项目,沙海冲浪是其中最刺激的一项,我们坐上了越野冲浪车,任由司机带领我们从起伏的沙丘中冲上冲下,每一次车从高高的沙丘往下冲时,我们都会拼命的大叫,双手紧紧的抓住护栅,妈妈的叫声是整车人里面最大的,她说喊出来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反而会感觉更刺激和开心,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刺激过后,我们又玩了滑沙,沙漠摩托,沙漠卡丁车……每个项目都充满了快乐,正当我们享受快乐时,忽然,无情的黄沙伴随着呼呼的大风席卷而来,天空顿时变的黑沉沉的,到处一片灰暗,我们这才知道,沙尘暴来了。

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都冲上了越野车,在返回的路上,我感觉到风夹杂着黄沙呼呼的刮着,吹打着我的全身,火辣辣的疼,我们不再觉得刺激,而是莫名的恐惧。

沙坡头之旅,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沙尘暴。

沙坡头,不虚此行,值得再来!

坡头项目 宁夏沙坡头导游词篇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沙坡头旅游区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览区。过去,沙坡头是以治沙成果而闻名。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铁路两侧巨网班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考察。

20银川市189公里。景区内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景观奇特,驰名中外,是国家5a旅游区和在黄河北岸形成一个长约20xx米,高100余米,坡长200余米的大沙堤,沙坡头因此而得名。沙坡头北面,是烟波浩渺的腾格里大沙漠,脚下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南岸的香山山峦叠嶂,险峻圆”的奇特景观。

坡内就会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四野共震,故得“沙坡鸣钟”之胜景。从沙坡头下仰望,人乘沙流“飞流直下三千尺”,如从天降。沙坡下有一泪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枯,自成小溪,流入黄“沙坡鸣钟杵击之,声闻数里,这悠扬的钟声,也是告诫世人“环境”的警钟。沙坡下东南有一园,曲径幽幽,古朴自然,古称蕃王园,今名童家园。园内林木繁茂,果林相间,绿草如茵,迭翠流红,蔚为壮观的古老风情,也是华夏儿女聪明才智的真实写照。沙坡向上,有索道缆车,乘缆车上山,省却了许多力气,于空中观望周围景色,河惊险、刺激的感觉。出黄河南岸索道站,左是青少年活动营地,右为民俗村,由此蜿蜒而上,至望狮亭西望,500米开外处,临河有两座山头,似一对雄狮赫然入目,岿然而踞。

坡头三峡”。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独有的漂流工具,随波逐流,羊皮筏由有经验的筏工驾驶,轻车熟路,虽险象环生,却也有惊无险。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漂流至沙坡头,黄河在此转便掉头堤将河水分出南北两岸,创造出了自然灌溉的奇迹!工程,为中卫古八景之一的“白马拉缰”,被称为宁夏的“都江堰”。傍晚,在此可观望“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这里是“天下黄河富宁夏”水桥镇至甘塘镇55公里的铁路线两旁由科技人员、铁路工人和当地群众奋战半个世纪营造的防沙,治沙绿化工程,如同绿色的长城,有联合国授于“全球环保500佳”单位。

草原、荒漠、蜿蜒直抵黄河北岸,汇成一组大自然瑰丽的画卷。走进大漠有车道、步行道,还有驼道、游客可自由选择。在此处,景区备有大漠驼队,骑骆驼沙漠探险是游人的最佳选择。骑着“沙漠之舟”,路,全长898公里,1956年修建,1958年8月1日通车。包兰铁路六次穿越沙漠,以沙坡头地区的风沙最猛,坡度最大,所以在修条公路是201省道。

中卫是宁夏的西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驿站。包兰、20xx年沙坡头旅游区被中央电视台《体验中国》栏目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这一”,同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全民健身二十大景观之一”,20xx年被评为《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首批发价格5a级景区,的治沙成果。上台阶时注意安全,请随我依次进入景区。有需要上洗手间的请朝左边走。

现在我们进入的北区主要展现了半个世纪的治沙工程和雄奇的50是一片沙海。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荒漠带,当时沙丘起伏大,高大密集,春天刮起风来风沙弥漫,当年这里被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一根草”的死亡之海,50年代中行,中卫广大劳动人们和治沙专家在恶劣的环境下项烈日、战严寒,用他们的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艰苦探索而研制成功的“五带一体”的看到左手边依稀呈方格状的就是麦草方格,小小的麦草方格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治沙难题而赢得了世界的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9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到这里参观考察。

被评为中国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随着沙坡头知名度的逐步提升,沙坡头集大漠、高山、黄河、绿洲、长城丝路为一处的景观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沙坡头正在成为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20xx年的旅游开发,海内外,游项目和产品,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会,形成了中国沙漠体育运动基地。由治沙成果引发的生态环境之旅已成为沙坡头面向海内外旅头人的精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东接内蒙古毛乌素沙漠,是中国的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它南北长240公里,东西横向180公里。腾格里在蒙语里是“像天一样辽阔”。大家看这种植物,它叫做花棒,它是治沙的一种先锋植物,它从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沙漠花姑娘”。想在沙漠里面生存,一般根系的浓度是地上植物高度的10倍左右,所以您看到这个植物虽然只有两三米高,但根系可达到二三十米。这坐,坐上去以后,要抓紧铁环,骑骆驼时不能打伞。骆驼起来和坐下的时候速度较快,但不要担心,骆驼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沙坡头的骆马的耳朵,羊的头,猴子的毛,鸡的大腿,狗的嗅觉,猪的尾巴。骆驼的胃分为三室,一次性可以吃草三十公斤,十分钟可以喝掉六十公升的水,它的驼峰最多时候可以贮存二三十公斤脂肪,因此可以保证腾格里沙漠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悔向万里路,功名是何物”让你感受到生命在这里显得非常渺小。

好啦,沙坡头简单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