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精选6篇)

小编: 笔砚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一

从小到大,孩子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学习成绩好,性格活拨开朗,懂事乖巧。中考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一中。高一学年,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我们的心中,仿佛看到了他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理想的高等学府,我们的心里沾沾自喜,对他的要求有所下降。

高二分班后,他来到了群英荟萃的十九班。比较陌生的环境、更加严格的纪律、更为激烈的竞争,导致他一下适应不了,受我们的影响,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所下降,导致成绩下滑,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他前后几个月学习、生活、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更让我们接受不了,不知道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化这么大,我们心里的担心、焦躁反映在我们对他的言谈举止上不再是慈祥和蔼,而是责备、批评更多于关心、理解。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使我们双方根本没办法心平气和地谈话与沟通,那段时间,他的成绩一退再退,人也变得沉闷,而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所幸,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吸取网络上的经验,我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沟通方面的错误,开始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多鼓励,少批评。通过与孩子的几次和风细雨式的谈心,我们与孩子逐渐互相理解,我们也了解了孩子的心情和想法,他也渐渐变得活泼,与我们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回家后能和我们说学校与班级的事情,也能与我们谈学习的事情。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鼓励远胜过批评。

高三疫情在家期间,孩子待在自己的屋里学习,经常一学就是半天,中间不休息。我们知道,学习要劳逸结合,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我有时也喊他出来休息。但他要么不出来,要么出来待不了几分钟就又回去学习了。看他学习劲头那么大,对于休息,我也没有过分要求。然而,几个月后的开学测验,成绩却大大下降。这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本以为孩子在家认真学习,也没多玩,开学测验会比以前有更好的成绩。万万没想到,成绩却不升反降。我反思,孩子长时间学习不休息,学习兴致必然大大下降;而且长期在家不活动,体质下降,精神也不会振作,学习效率就不会高。只是消磨了时间,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会好。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疫情不上体育课,我就让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后跑跑步,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并且叮嘱孩子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在以后的测试中,孩子的成绩终于有了提高。

回顾孩子的高中三年,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相互之间减少了摩擦,增加了理解。我们希望孩子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朝着他心目中的理想奋进。

加油,孩子!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二

家是最能塑造精神长相的地方。

我们党把“三严三实”作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严实品德,进而推动形成我们民族的严实品德。《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严实品德首先就要在每个家庭生根。

家是“炼钢炉”。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拉直定型性格和品德,发挥的正是“炉”的作用。

人是铁,家是炉,每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无不是先经过家庭这个“炼钢炉”进行精神的历练。焦裕禄身后,焦家人个个生活简朴,为人清正,让人敬仰。这不仅源于焦裕禄在世时的言传身教,还在于把焦裕禄的遗训“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作为家规,焦裕禄妻子徐俊雅几十年一直坚守,反复叮咛孩子们。这样的坚守和叮咛,在风雨沧桑中反复暖化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长相,让焦门家风历久弥新。

严是“紧箍咒”。好家风,是紧箍咒“紧”出来的。没有紧箍咒的约束,孙大圣早一个筋斗跑回花果山逍遥了。成正果、成大业,需要象征自由的金箍棒,也需要象征规矩的紧箍咒。

历览前贤,其成才成事多是紧箍咒“紧”出来的。家训,就是最好的紧箍咒。常念紧箍咒,可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也帮助人长记性、严修身、守规矩、不跌跤。古人所谓“齐家”,就是“严”字当头,整饬家风,就是常念紧箍咒,天天念,月月念,岁岁念。

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治家更严。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亲戚想托周恩来帮助办事,这让周恩来很伤脑筋。同时,身边还有三个“女儿”,侄女和烈士遗孤。周恩来担心,三个“女儿”能够像普通公民一样遵守国家法纪,不搞任何特殊吗?在自己的亲友中,会不会有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去谋取私利?这成了周恩来日夜思考的“家庭”问题。于是,周恩来提出给大家立规矩。他说:“我这里拟了十条家训,念给你们听听,如果没有意见,每个人就抄一份放在身上,便于随时提醒自己。以后我们周家的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发一份给他们,大家都要严格遵守。”从“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到“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这十条家规为其亲属所恪守,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实是“雕刻刀”。塑造好家风,除了紧箍咒,还需要雕刻刀。紧箍咒,“紧”的是私欲;雕刻刀,雕的是才干。

所谓雕塑,其实就是把不是雕像的部分都去掉。同理,所谓成材,所谓成龙成凤,也就是把不是材料、不是龙凤的东西都去掉。这当然需要一把锋利的雕塑刀。有人说“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把这只鹰雕塑出来,是家教的本质,是家风的目标,是人生的“正果”。以实为“雕刻刀”,就是要把孩子身上的不实行为、虚浮作派去掉,培养造就求实、务实、踏实的品性。如此,每一个家庭里,都会飞出雄鹰!

“炼钢炉”中常淬火,“紧箍咒”里常自省,“雕刻刀”下常打磨,“严与实”就会在千家万户蔚然成风。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三

信任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并会让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宽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诉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对这样做的原因。要杜绝简单地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做法。

简单而粗暴的指责会让孩子大失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父母应该变指责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

对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评述,这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而对父母产生反感。

对孩子过多的要求和乱下命令,不但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还会激增孩子的逆反心理。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说得次数多了,肯定会让人烦,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让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遇到不愉快或委曲的事情,应该适当安抚。

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体悟成长。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四

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如何正确的看待一切来自不同方面的诸多问题?向来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素有“冷血无情”之称谓。人生不以大喜大悲而自扰。

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拜读过一些专家的著作,才知自己的肤浅并非能引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从中借鉴并学习中领悟,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在实施的过程中苦乐掺半。孩子是聪明的“专家”,她们的言行举止时刻可以告诉家长,她们渴望自由,渴望被理解,也渴望更多她们想要的关心。她们的成长都有她们自己的独特方式,许多都是我们不曾真正理解的,一个看似简单或大人认为极其无聊甚至是感觉弱智般的游戏,而在她们心里却是无比兴奋,玩得不亦乐乎。做家长的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束缚她们,结果是弄的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孩子更有了逆反心态。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小时候是怎样过来的,其实小时候的自己又何尝不希望拥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呢?我们太过爱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自己一手操办,孩子什么也不会,就连玩儿也在一旁担心着,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而后悔不已。而这种宠爱在孩子眼里已经生厌,反而会促使她们任性妄为,以为一切都失去了自由,不爱受父母的安排,小小年纪就异想天开让自己自由飞翔,而此时的许多家长多半会担心与着急生气甚至无奈。现在想想自己的小时候也是这么渴望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只是有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这是孩子们多么奢侈的生活啊!现在我们做家长了,可我们却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放心孩子所能做的事情,心都操碎了也不见得一丝满意的效果,结果是会犯更低级无能的错误,打骂,孩子却变得顽皮,甚至开始以各种她们所能想出的办法来对付家长,真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跟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是她们孩子们的游戏),她们会很开心,没有距离,没有惧怕,她们会玩得很投入,彼此间增加了感情,何乐而不为?而我有时候会找借口拒绝跟孩子们玩,孩子们立刻就会显现出失落的表情,感觉被人忽略了,即使接下来她们继续玩游戏也是那种闷闷不乐,心不在焉的样子,可见她们是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参与其中一起玩游戏,所以后来一有时间我就会主动叫上她们一起到户外去运动,去玩属于她们孩子的游戏,看着个个玩得开心和那股高兴劲,心里也会跟着一起开心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重温童年的乐趣,真是一种幸福!就连旁人都羡煞不已!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就是在尊重自己,给孩子她们的时间和空间,让她们自己成长,我相信孩子会比我们所局限的范围成长的更好,给孩子一片属于她们的天地,让她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许会和自己希望的一样。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吧!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在相信自己。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五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儿子还没上学前,就有很多过来人给我传授经验,告诉我在一年级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为以后打基础,也从网上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可是遇到实际的问题,却往往做不到书上讲的那样客观,那样心平气和,才感叹到做个合格的好家长真的不容易,其实上学不光是孩子单方面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一个合格的好家长的过程。

记得刚开学时,我在心里想没问题,不就是个习惯吗,多盯着点不就好了吗,可是由于儿子的识字量少,所以在阅读、理解题意方面较弱,注意力也不太集中,还伴随马虎,看到这些我就很容易发火,遇到成绩不佳时,更是训斥加唠叨,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很有压力,也很反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如开学的时候了。听了学校办的知心姐姐讲座,要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回到家后我开始反思,是不是在开学时自己在心里设了个标准,当孩子没有达到时,就觉得不行,觉的孩子没努力,从而有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孩子和我的心情都很不好。习惯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是我太急于求成。静下心来发现孩子的优点还是挺多的:善良、勤劳、正直、不说谎、乐于助人。

记得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那天咱们油田也能感到明显的震感,下午去幼儿园接出儿子,告诉他刚才发生的是地震,给他讲了一些关于地震的小知识,儿子可能是小的原因并没什么感觉。第二天电视开始报道地震灾区的情况,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无家可归的人们,失去亲人痛哭的人们,很多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顷刻间被掩埋在废墟里,当我看儿子时,儿子哭着说:“妈妈,他们好可怜啊,咱们帮帮他们吧。”我摸摸儿子的头说好的,儿子说我不是有个存折吗,取那里边的钱把,我听了心里觉得很高兴,因为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知道去帮助别人。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对弱小事物的同情心、乃至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很有必要的。

儿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常常问为什么,问题也包罗万象,什么都有,有的问题我能回答,可有的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这时候我们会一起看书或上网寻找答案,去解开困惑他的问题,他从这些答案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儿子常常问:“妈妈,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告诉他:“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儿子困惑的说:“不可能吧,总会有个边吧。”我说也可能宇宙有边,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没办法探测到宇宙究竟有多大,我们这代人也许做不到,不过你们这代人也许可以呢。不过首先要好好学习,掌握老师教的知识,长大才有可能去做研究啊。我想我要继续培育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更要激发好他的探知欲望,使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永远保持探知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自从儿子上学后,有时感觉教育孩子有点力不从心,觉得应该好好的学习怎样教育孩子。我属于那种易发火的家长,对儿子耐性不够,现在我也经常检讨自己,好在孩子刚上一年级,以后的路还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快乐!

做好家校工作总结 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篇六

一、主要业绩及完成的工作任务

1、人力的日常工作实行了一些新进员工的考核方案,效果很不错,对于今后职能部门的人员选用提供了一些考核标准的雏形;为已满试用期并通过考核的新进人员都已办理了转正的相关手续,并无耽误月底工资的结算;积极开展招聘工作,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相对减小了一部分用人需求,并将在后期继续对试用员工进行跟踪考评。

2、行政的日常工作完成了公司安排的员工活动,从选地点、通知人员、预算费用等一直到最后的实行都基本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日常的行政支出和车辆气油费报销做了相应的电子档案记录,更方便了以后对这方面的经费管理和控制;中秋节发放礼品的名单也都统计核实无误;积极妥善处理各部门日常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需要改进和不足的地方

要懂得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这样做事才会更有条理;在审核报销费用的时候还需更加谨慎和仔细,杜绝粗心大意;在组织安排员工活动的时候经验很匮乏,总结这次活动中的不足,积累自身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