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汇总7篇)

小编: MJ笔神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一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

大学生活弹指一瞬间,在即将毕业之际,我选择了早教中心担任课程顾问一职,第一次进入中心应聘的时候,就已经被这里家一样的温馨气息所吸引,每一个员工都面带亲切的笑容欢迎我加入这个大家庭,而我也因为这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职业。

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及电话沟通的练习,我对早教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更深一步明白早教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我们是一家早教中心,会根据婴幼儿的发展特点,为其成长提供有根据的训练以及适宜的环境刺激,努力造就聪明、天真活泼、有好奇心的,为每一个孩子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向家长进行先进教养理念的宣传并提供科学养育的帮助,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引以自豪的地方。当会员家长开心的拿到宝宝的升班时,我们也为他感到喜悦。

而我的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轨。回想第一次接待自己的客户,介绍中心环境时声音中还带有些许激动的颤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我的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都有了很大提升。如今,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会员,看到会员宝宝在通过课程训练后的进步,我也为家长感到高兴,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让我最引以为豪的是,很多的家长因为认同专业的课程和我热情的工作态度,帮我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了我们的早教课程。

在中心工作的这一年,我们举办了很多大型亲子活动。而我和其他同事为每一个活动做布展和主持的工作,这让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每一次活动中看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比赛,就会有很多感触。每一位家长都是伟大的,都在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付出很多汗水和心血。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日会上的“爸爸宣誓”环节,好几位宝宝爸爸站成一排,大声宣誓:“我要努力工作,为宝宝和妈妈奋斗,给他们幸福”。

早教中心是孩子们健康的欢乐训练场,是家长专业的交流平台,更是我们每一个员工温馨的大家庭。我将继续在这个家庭里学习、成长。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二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立足文本。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只是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教材的内容。但是也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一趟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在设计教学时,可谓是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播放课件等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也始终被老师调动着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教师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教案时,忽视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本这个现成资源,往往只见活动的热闹,而课本只整整齐齐的叠放在桌角,却没上场的机会。然而,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就能象教师想象得那样把所有的内容全部教给了学生呢?不见得,往往热闹后学生冷静下来,脑袋里一片空白。因此,这样的课堂只是给人热闹的感觉而已。如:这样的一节课: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却没有真正的落实。而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1、语数教研组强化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备了知识点,更备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做到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开学后,我中心小学抓好1--3年级的新课改的教学工作,校长和教导认真深入学校听课、指导学校工作。对于一些没有按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都要求他们观看有关课改方面的录象、光盘,以最快的速度,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2、为扎实稳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认真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组织了教师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11月3日,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语文、数学等教研员来听课,教研员对我校十位教师的课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几位年轻教师通过教研员的点拨,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全体老师很大的启发,使其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多元,教学过程由原来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生学,转变为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应有的发展。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四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4)、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收获: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6、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小学因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现确实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新课改的益处。

体会: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我校在课改实验中锻炼教师,正逐步建立起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许多的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挺立潮头,搏击风浪,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新课程改革的灿烂明天!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三

我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认真落实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并高度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校地处农村,因师资、经费的限制,我校重点开展了以“2+x”为主的校本课程,现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我校师资和学校现有设备设施、学生需要等现实情况,我校确定了绘画、书法、写作等十多个项目课程。

为了把我校校本课程切实抓好,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召开行政会讨论,由教导处亲自负责校本课程的落实。根据教师特长和工作量等因素,我校安排了绝大多数教师参与“2+x”的教学、辅导、管理,确保每个项目都有12人。学校从财力上也进行了保障,专门购买了古筝等校本课程必须的器材、书籍,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通过近2年的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逐步成熟。各组都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校本课程,并按照课程进行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项目选择,从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我校自开设校本课程以来,学生基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选择的项目上进行深化。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学生参加了区县、学区组织的艺术节、版画节、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学生找到了成就感,体会到了参加“2+x”项目的乐趣。基本达到了我们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

(一)存在问题

1、我校教师编制为42人,实际在校人数只有36人,我校教师平均工作量为14节,普遍感觉任务较重。

2、我校学生人数为500余人,办公经费很有限,除了必要的经费支出,每年只能拿出少量经费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快速发展。

3、我校教师专业素质缺乏,缺少专业化的教师,在课程开发、有效教学和辅导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局限。

4、硬件设施上,我校目前只有两栋教学楼房,体育设施等也较差。对校本课程开发也有较大影响。

(二)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仍将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尽其所能,开设更多的项目,满足孩子成长所需,为孩子们今后更好发展奠定好基础。

其次,尽可能发现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助推我校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四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全面教学,至今已经开课三个学期,全面步入了正确的运行轨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xx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 20xx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2、努力探索资金解决途径,力争尽快让学生拿到实验教科书。

二零xx年十二月三日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五

根据教科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在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听说比重较大,随着课程的进展,读写比重逐步加大,并且由单项训练进而转向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言语的技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和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生已有了多年的学习经验与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句型,已有了一定的语感,并且部分同学已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厌学趋势。对于种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说到底是用来交际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口语是第一位的,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以上分析,教研组提出“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课题,要求每位英语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研究实施并上交实施成果。

笔者根据自班情况,列出以下目的要求:

2、在交际中了解英语,营造英语氛围。

3、要求学生在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上大胆开口交际。

4、照顾不愿开口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

5、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然而,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第三,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第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

2、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具有交际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虽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活动,但与机械的语言操练相比,却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尽快地培养起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有了以上做基础,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并积累了经验,为杜绝“哑巴”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教师也应注重自己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口语学习,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试的比重。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六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担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盛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篇七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