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模板10篇)

小编: 紫薇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一

教科书第50 ~ 51页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1) 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

(2) 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

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欢怎样搭配?

谈话: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线图)说说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兴趣班课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满生机。

教师重视让学生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进程。

本课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从具体到抽象的几个过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二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9+6=15,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小棒,对学生说“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好吗?摆完了和你的同学说一说。

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我在学生汇报方法时我也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并且接着给出9+8=?继续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当学生再次汇报时,这时我才水到渠成板书算理。通过两次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也就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三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熟练化”。

先上好“凑十”准备课。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让学生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习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学习“凑十”。

2、学生动手摆小棒(低年级计算教学一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

(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得数就少1。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3=12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9+3=12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凑十法”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在学生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我又给学生作出适时的引导,对众多方法作出适当的点拨,学生不仅了解了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计算进行筛选,培养优化意识,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例9+3:

师:看到9想到了谁?生:看到9想到1。

师:为什么是1?

生:因为9和1能凑成10。

师:那这个1从哪儿拿呢?

生:从3中间拿,3借1个给9变成了10。

师:那3借走了1个还是3吗?

生:3借走了1个成了2,9+3就等于12。

要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学会“多中选优,择优使用”。选择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提高计算速度。

我认为,便于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又感兴趣的方式,都属于好的练习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走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通过此题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让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再列出算式、计算。另外,我还把式题编制成练习卡片,供学生做抽卡游戏,既可以经常进行练习,学生又有兴趣;让学生举数字卡片,和教师一起完成找“朋友”练习,既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口算的情况。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

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要及时、到位,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是必要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四

每当被问起最喜欢上什么课时,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常常羡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2、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

4、通过竞赛等形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与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与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

选择性: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考?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个人力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获益斐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双语课的语言氛围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戏时我原本设计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分工,但教学时有所遗漏,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己职责不明,未达到预期的竞争场面。

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五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熟练化”。

先上好“凑十”准备课。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让学生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习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学习“凑十” 。

2、学生动手摆小棒(低年级计算教学一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得数就少1。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3=12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凑十法”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在学生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我又给学生作出适时的引导,对众多方法作出适当的点拨,学生不仅了解了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计算进行筛选,培养优化意识,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例9+3:

师:看到9想到了谁?生:看到9想到1。

师:为什么是1?

生:因为9和1能凑成10。

师:那这个1从哪儿拿呢?

生:从3中间拿,3借1个给9变成了10。

师:那3借走了1个还是3吗?

生:3借走了1个成了2,9+3就等于12。

要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学会“多中选优,择优使用”。选择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提高计算速度。

我认为,便于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又感兴趣的方式,都属于好的练习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走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通过此题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让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再列出算式、计算。另外,我还把式题编制成练习卡片,供学生做抽卡游戏,既可以经常进行练习,学生又有兴趣;让学生举数字卡片,和教师一起完成找“朋友”练习,既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口算的情况。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

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要及时、到位,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是必要的。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六

教科书第50~51页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1)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

(2)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

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欢怎样搭配?

谈话: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线图)说说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兴趣班课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满生机。

教师重视让学生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进程。

本课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从具体到抽象的几个过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七

每当被问起最喜欢上什么课时,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常常羡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2、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

4、通过竞赛等形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与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与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

选择性: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考?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获益斐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双语课的语言氛围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戏时我原本设计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分工,但教学时有所遗漏,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己职责不明,未达到预期的竞争场面。

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八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小羊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小羊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只小羊中拿来一只,和9只合起来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说一只一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九

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十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了原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课堂中我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内化计算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时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动脑筋猜一猜+()=43,有多少种答案,你能有序地写出来吗?学生喜欢猜一猜的活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可是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的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把自己放在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捕捉信息,使教与学真正容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