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内蒙古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模板9篇)

小编: 笔尘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开发之地,因此在新时代下,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创新、优化布局、民族团结”五大发展理念,带领着亿万人民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本次文章,笔者将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探讨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段:绿色发展是内蒙古新时代的新趋势

在当前环境下,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生态保护。在这个时代下,绿色发展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新方向,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资源保护,积极推广生态经济,推出了“零增长”工作政策,保护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推进了社会发展的绿色道路。

第三段:创新驱动是内蒙古新时代的新动力

创新驱动是内蒙古新时代的新动力,只有不断地加强创新,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加强了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深入开展人才发展计划,推动了内蒙古新一代科技的发展。此外,合作、共赢的创新合作是推动创新的重要途径,内蒙古自治区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第四段:优化布局是内蒙古新时代的新取向

内蒙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地,优化资源布局成为内蒙古新时代的新方向。争取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利用区域内的资源,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优化布局除了依靠发展先进制造业外,内蒙古自治区还加强了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也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一举多得。

第五段:民族团结是内蒙古新时代的新支点

内蒙古自治区处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团结成为国家营造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民族团结成为内蒙古新时代的新支点。内蒙古自治区加强了民族团结的教育,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加强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合作,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进步的发展。

总结:

总之,内蒙古自治区在新时代下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都是非常重要的。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优化布局、改革创新、民族团结,每一个都是为了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而做出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未来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化、民族团结、美丽内蒙古。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思想变革的趋势,给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理念,把它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

第二段:新发展理念的核心

内蒙古新的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构建美丽内蒙古、率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现代化,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美丽内蒙古是和谐、繁荣发展的要素之一;民族团结进步是近年来国家政策的重点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既有内部的联系,又有区别于以往只做好单个方面的局面,彼此之间是相互促进和支撑的。

第三段:实践中的体会

在实践中,我们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认真推行“三个率先”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工作水平的提升。我们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发挥内蒙古独特的经济优势,振兴落后地区,推动蒙中俄经济走廊建设,争取更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打造美丽的内蒙古;我们还要注重民族团结,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前提,加强多元文化传承,推进民族交流融汇,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段:关注新时代新问题

在维护全局稳定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新时代新问题的出现。比如,近年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上文化对传统的猖獗,都成为了新时代内蒙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具备领悟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改革创新,把握发展机遇,坚决打赢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稳定和谐等各项重大战役。

第五段:结尾

总之,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思想创新和实践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检验,我们将进一步领悟和实践发展理念,健全发展机制,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现代化与美丽内蒙古、构建团结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确立新发展理念,需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开展知识性、专业性学习,注重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习,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作决策、做工作、抓管控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贯通的,对中央改革方案中的原则性要求,可以结合实际,进一步具体化;遇到改革方案的空白点,可以积极探索、大胆试验;遇到思想阻力和工作阻力,要努力排除,不能退让和妥协。要深入分析新发展理念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法治领域遇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面对国际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确保我国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监测防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切实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也是本次全会的亮点和重大贡献。

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有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正是按照要求,建议突出理念先行、理念引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了既往和常规。

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今年3月6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他借用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我们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根基,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自2019年开始,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过去是美国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还应该加上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但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经济增长也不完全等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发展质量、效益和后劲亟待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这些既会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对建议所作的说明中特别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他还以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例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建成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全面小康。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兼顾各方,均衡全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和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要求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它集中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胜之道。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人类的共识、全球的使命,也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事业。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度、力度有目共睹。2019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仍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共享,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与形势要求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党的xx大后,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他还说,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地区、国际合作和竞争,坚持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世界其他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繁荣之中。

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建设“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意见也比较突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既需要把“蛋糕”越做越大,也需要把“蛋糕”越分越公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家发展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然而,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困境和挑战。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民生改善,陇南市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探索和实践。经过近期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我对陇南市新发展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陇南市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陇南市大力支持科研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引进优质科研机构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陇南市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例如,陇南市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这种创新驱动型发展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认识到不断创新是保持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陇南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陇南市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在调研中注意到,陇南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在生态农业方面,陇南市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此外,陇南市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种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给我启示,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陇南市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陇南市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陇南市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陇南市还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让更多贫困人口受益于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陇南市注重关心弱势群体,通过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来帮助他们。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了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陇南市加强城乡协调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陇南市致力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陇南市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陇南市也加大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支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这种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陇南市通过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我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也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此外,我还将更加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社会公平和公正。最后,我也将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努力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做出贡献。

总之,陇南市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为我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通过深入了解和体会,我更加坚定了对新发展理念的认同与支持。我相信,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陇南市将不断迈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比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看到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道远;世界经济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但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但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生活在陇南市的普通市民,我深刻感受到了陇南市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陇南市新发展理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陇南市新发展理念注重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陇南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绿地的增加使得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同时,陇南市推行的生态农业政策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我记得以前每年夏天都会闻到农药的浓烈味道,而现在,农田里不再喷洒农药,而是通过生态农业的方式种植农作物。这种绿色的发展方式既保护了大自然,又为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陇南市新发展理念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陇南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市政府重视人才引进和科技培育,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层出不穷,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陇南市的科技水平,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我曾经参观过陇南市的一个科技园区,那里汇聚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他们通过科技创新,使得陇南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目标。

再次,陇南市新发展理念注重扶贫攻坚。扶贫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陇南市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推进扶贫攻坚工作。陇南市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我曾经到过陇南市的一个贫困村,村民们告诉我,通过政府的帮助,他们学会了种植蔬菜,养殖家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陇南市新发展理念注重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陇南市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市民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曾经参观过陇南市的一个博物馆,那里陈列着陇南市的历史文化,古代工艺品和陇南的名人事迹。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了解了陇南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我相信,陇南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将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总结起来,陇南市新发展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帮助了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并且注重了文化传承。作为陇南市的一员,我为我们的城市的进步而自豪。我相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陇南市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并且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内蒙古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了新一轮的发展。作为一个在内蒙古工作的人士,亲身体验了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成果,从中也加深了对这个经济发展的特区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分享一下自己对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核心

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转型发展。在传统的煤炭等老产业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实现了内外融合,推动了沿边地区的发展。内蒙古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是乌海市的徐家巷生态工业园、呼和浩特的农业科技园和包头的风能产业基地等新型产业示范区,引领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创新。

第二段: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基本特点

内蒙古新发展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现在的内蒙古与很多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因此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但是,今天的内蒙古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建设了生态环保区,生态产业园等环保项目,借此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三段: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优势

作为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内蒙古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有名的草原等自然景观和沉淀丰厚的文化底蕴都为内蒙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这些优势的支撑下,内蒙古正逐渐转型发展,走上了“绿色、智能、开放”发展的道路。

第四段:内蒙古新发展理念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内蒙古新发展理念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保护问题。尽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效并不太理想,需要持续加强力度。此外,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推进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周期性天气异常、产业结构调整失衡等问题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市场波动的研判和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第五段:内蒙古新发展理念的前景展望

内蒙古非常注重新发展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大力引导全境各族人民形成适应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并踏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内蒙古将会更快速的走上绿色、智能、开放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总之,内蒙古新发展理念不仅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全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只有深入贯彻,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发展的协调和均衡,推动内蒙古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中心。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