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 国企改革领导讲话(大全6篇)

小编: 笔尘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一

同志们:

当前,我区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影响和制约着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总结改革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和部署下步工作,地委、行署决定召开这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进展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地委、行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我区列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企业共171户,其中:工业企业87户,商贸企业74户,其它企业10户。171户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57户,占33.3%;有限责任公司36户,占21.05%;股份有限公司2户,占1.17%;三资企业1户,占0.58%;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国有企业75户,占43.86%。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各县、各部门积极动员,开拓创新,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工作呈现整体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强组织保障,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按照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地、县分别通过各种形式及时传达学习有关政策方针,并成立了深化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各县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县长为直接责任人,分管副县长为具体责任人;明确地直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为本系统深化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地委、行署出台了《中共地委地区行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发〔〕25号)、《中共地委地区行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的补充规定》(发〔〕43号)两个文件,突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工作方法,以“民有民营”为改革的主要形式,以“国有经营性资产退出到位、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国有身份经济补偿到位、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到位”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完成深化国企改革任务。政策上重点对国有资产如何退出、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身份的原则及职工安置办法、社会保险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地委、行署的总体部署和“抓两头、带中间、稳步推进、保证质量”的工作方略,地、县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组联合对列入改革范围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摸底调查,基本搞清了企业资产、人员、债务以及生产经营情况和改革成本的测算,基本做到家底清、情况实,在此基础上,一厂一策,认真研究制定深化改革具体工作方案。地县宣传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有关深化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使全区改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改革舆论氛围,为企业整体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地、县工作组、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为扎实推进深化企业改革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指导工作全面展开,改革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为了促进深化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地委、行署从地直有关部门抽调了32人组成10个指导组,制定、完善了工作制度,分赴8县和地直企业进行为期4个月的深化国企改革指导,并重点抓10户试点企业深化改革工作;8县和地直企业主管部门共抽调了153人组成工作组,深入企业开展工作,对全区改革工作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按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全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工作从去年8月开始启动,截止今年5月底,全区共有12户企业完成深化改革工作,占企业总户数的7.02%,其中:剥离重组1户、分离出售1户、关闭解散3户、个私企业收购3户、兼并1户、内部职工购买1户、经营者购买1户、经营集团持大股1户。12户企业共有在册职工2211人,其中:在职职工1929人、离退休282人,共安置职工x人,支付经济补偿资金1475.62万元,有1622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84.09%,自谋职业311人;有16户企业方案已批复正组织实施,占企业总户数的9.36%,其中:出售资产、民有民营10户,企业经营者个人或集团购买1户,关闭解散4户,引进战略合作伙伴1户;已拟定方案待批的有54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1.58%;方案未定的有89户,占企业总户数的52.05%。。

着力培育蔗糖支柱产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根据国家对制糖业实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发展规模制糖的工作方针及地委、行署提出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整合蔗糖业,夯实原料基础,实现做大做强的要求,地委、行署决定加速区域糖业集团组建步伐,批准了《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经4户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决议,共同发起组建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集团公司按统一管理考核、统一经营决策实施运作,/榨季运行正常,效果良好。同时,以永甸糖厂为核心,兼并永康糖厂组建的永德糖业集团,以勐省糖司为核心,兼并糖厂组建的勐省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按“九统一”进行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深化国企改革取得突破,部分行业或企业实现了国有资产退出到位。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地委、行署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工作,召开各类座谈会,通报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目的、做法,一批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企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广西阳光公司控股的凤庆糖业集团公司以承担7000万元债务及职工的方式收购了云县糖厂的经营性资产,实现优势企业收购劣势企业的突破;广福药业公司董事长伍广明,以自然人的身份,承接资产、债务、人员,对地区制药厂实行整体兼并,并计划投资3200多万元,按gmp要求对药厂进行易地改造;地区冶炼厂国有资产出让给私营企业会泽东兴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作。至5月底止,全区共有13户非公经济企业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其中,双江、耿马、镇康各1户,2户,5户,地直3户,共置换资产10169.88万元,收回资金4383万元,现金置换率43.1%,安置职工237人,实现再就业142人,就业率59.92%。

债务处置、职工安置取得新突破,劣势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取得新进展。如何既妥善处置债务,又能筹措改革成本,妥善安置职工,地县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县农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负债率达160%,为盘活存量资产,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采取“关闭企业,保留牌子”的做法,经主要债权人农业银行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裁决出售有效资产用其收益偿还债权人债务。县一中以365万元收购,其中285万元用于清偿债务,其余80万元资金用于职工安置,不足部分企业自筹,38名在职职工和22名离退休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县油漆厂总负债480万元,由主要债权人中国银行提起诉讼,法院裁决以资产抵债,再由政府以80万元回购,向社会公开拍卖变现210.6万元,用以清偿债权和安置职工。

地直6户商业物资流动企业进入华融公司4942.8万元不良债务,行署经贸委组织6户企业与华融公司进行谈判,分三类情况进行处置。一类是企业资产有盘活空间和余地的企业,采取一次性现金回购了结债务。二类是企业没有偿债能力,采用部分有效资产“以资抵债”,其余资产变现安置职工的方式了结债务。三是企业既无偿债能力,又无进一步搞活可能的,采取依法破产的方式处置债务。

同时,我们也积极上报争取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性破产。目前,该企业已进入原国家经贸委政策性破产计划盘子,已按程序将该企业上报国务院。

加强试点企业改革的规范,力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改革工作。按地委发〔〕25号、43号文件及地委、行署要求,8县和2个地直企业指导组各选1户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到目前,10户企业的试点方案经地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把关,有9户企业经行署和有关县政府批复后组织实施;对文本不规范、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云县贸易公司提出修改意见,退回云县企改办重新修改完善。10户试点企业中,商贸企业4户、工业企业6户,涉及总资产21306.96万元,总负债16222.55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6.14%(最高的133%,最低的9.3%),在职职工883人,退休职工245人。改制形式为:整体对外出售6户,内部职工合伙购买1户,经营者个人购买1户,政府回购拍卖解散1户。目前已按规范要求完成改革工作的有4户。

(二)主要经验

1.认识到位,机构和措施落实。地县领导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抽调精干人员做好指导、协调工作,责任明确到人,措施具体得当,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改革的各项工作收效较好。

2.改革工作重点突出,循序推进。全区的改革工作始终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对各个企业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在重点做好10户试点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制定相应改革方案整体推进整个改革工作。在工作中,遵循调查研究、制定和宣传政策、摸清家底、制定方案、试点示范带动的程序和方法,改革工作由浅而深,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循序推进。

3.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地县两级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以及非公经济在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环境,宣传改革的有关政策,树立起“让利”观念,充分发挥行政资源内引外联的强势,努力做好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联系协调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观念和认识有差距。有个别县和职能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深化国企改革的意识不强,责任感、紧迫感不足,对深化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等问题。“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改革的办法不多,创新不够,突破不大的问题不容忽视。

2.改革协调工作任务艰巨,难度较大。根据现行政策,职工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身份给予的经济补偿及劣势企业退出市场职工安置资金,全区人均以2万元计算,总数需3.5亿元左右。我区大部分企业资产质量差,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难度大,筹措能力有限,地县财政困难,拿不出过多的改革成本,导致职工调整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无法按政策落实,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3.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着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目前,全区正在着手准备蔗糖产业整合方案的实施工作,其它的茶叶企业、地方水电、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或重点行业、企业的整合还未开展实质工作,不仅制约着我区支柱产业、后续产业的培育发展,也制约着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国有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

4.全区改革进程很不平衡,尚未形成协调运作、整体推进的格局和氛围。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个别县、个部部门和个别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改革工作进展迟缓,影响着全区工作的整体进度和整体质量。

5.个别县、个别企业国有资产的退出存在较多障碍,通道不畅。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关闭的难度大,企业资产变观难,债务核销难,改革成本高,职工安置难,以致一些成熟的改制或破产,关闭等改革方案难以实施,困扰着我区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6.维稳工作压力较大。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和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在职工经济补偿方面,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职工上访事件日益增多,维稳工作的压力很大。

二、下步改革的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全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党的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方向,以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从一般性行业和领域基本退出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三个到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扎实有效、全面有序地推进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程。

(二)目标任务

今年内,全区171户企业必须按地委、行署的部署基本完成深化国企改革任务,实现国有资产基本退出,骨干企业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劣势企业基本退出市场,其他企业全面实现放开搞活,在职职工最大限度在本企业实现再就业;按照全区糖业整合试点方案,全面完成糖业整合年度工作目标,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行;基本完成制茶、建材、地方水电、民爆器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整合调研及方案拟定工作。

(三)几点工作要求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我们不顺势而谋,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继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我区国有企业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就会进一步显现,大部分企业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地委、行署确定的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后续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就要拖后腿,各方面工作也将越来越被动。因此,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

一方面,国企改革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是国企改革最深层的东西,产权制度是改革能否见效的关键。要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将糖业(集团)股份公司、滇红集团、习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集团等企业列为全区重点骨干企业,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大指导帮助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重组力度,做到改制一户、规范一户、成功一户,力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建立起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控股的企业也要全面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的三项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企业绩效同经营者的收入挂起钩来,逐步推行年薪制。可以采取企业资产增值分成、风险补偿收入、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折股收入等形式进行奖励。同时,对经营者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

另一方面,要加速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整合。要下决心采取兼并、收购、租赁等措施,对蔗糖、茶叶、地方水电、建材、民爆器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整合,采取果断措施,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逐步形成与全区产业布局相配套,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推动和加快地方工业化进程的企业集团。在积极开展蔗糖产业整合试点工作的同时,要抓紧茶叶、建材、地方水电、民爆器材、交通运输等行业整合方案的调研和论证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地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不断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下步工作,落实工作人员,确保年内全面完成中小企业改革工作。同时,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由地区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按进度检查考核,对改革工作规范、质量高、效果好的要及时总结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对深化企业改革进展迟缓、工作不力、或因工作粗糙、方法简单,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严重的对分管领导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2.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蔗糖产业是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区65万蔗农、5000多糖厂职工、近1/3的财税收入都依赖于糖产业的发展,蔗糖产业发展的成败涉及到政府、财政、金融、企业、农民以及其它各方面利益,深化制糖企业改革的任务艰巨。今年,省委、省政府徐省长先后到调研,将我区蔗糖产业的整合工作列为全省试点,明确指示要支持糖业整合试点工作,我区制糖企业深化改革工作面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地委、行署多次研究糖业整合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积极向省政府有关部门汇报衔接,整合工作实施方案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即可启动实施。目前,行署已经成立了蔗糖产业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整合工作;行署还决定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负责联系协调糖业整合实施过程中的专项工作。下半年各县、各部门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把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蔗糖产业整合的实施工作上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蔗糖产业整合的各项工作,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组建,完成整合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各项任务,年底,新企业内部按新机制进行运作。

在深化制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营性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逐步推开到其它行业和领域,带动其它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从整体上推进我区的改革工作,确保实现地委、行署既定的改革目标。

3.要积极寻求战略性合作伙伴,求得改革的新突破

一个较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带动一个县、一个地区搞活国有企业,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牢固树立敢想大思路、敢动大手笔、敢创大家业的主体意识,营造环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寻求资本实力较强,策划实力较强,调控和实施实力较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我区国企改革工作,借外力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不断吸引外来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参与全区的经济建设。

当前,我区正在协调争取中国铝业公司电解铝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区水电资源优势,带动交通运输业和相关服务加快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地方财税增收,对于改变我区工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单一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此外,我们也在积极筹备糖业产业的整合工作,准备以兼并、收购、租赁、联合、资产划转等方式与省内外一家或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促使制糖企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强,能发挥主导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制糖行业的低成本扩张、超常规发展,实现蔗糖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4.要更加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今年召开的地委扩大会议明确要求,要公开地、有序地、有效率地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主要用破产、拍卖的方式加速改革;扶持10—15户成长型的民营企业作为产业化龙头,相应集中计划、财政、税务、金融、社保等手段,系统地形成激励政策予以重点扶持,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我们要按照地委的这一要求,以相关政策聚焦的形式,在非公经济的用地审批、融资担保、技改贴息等项目上予以优先考虑,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效率,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支持、扶持、引导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通过改制、改组,使中小企业逐步从竞争领域中退出来,为非公经济发展留下空间。使非公经济能够通过买断、租赁、兼并、股权转化、资金划拨等方式融入到国有企业改革中来,充分发挥非公经济机制和管理灵活有效的优势,盘活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量,从而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经济结构奠定基础。

5.要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国人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既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必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地转变到致力于改善发展环境、完善和制定政策、健全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上来。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要学会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价格的手段而非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大量的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社会监督职能交由市场化运作的健全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专门承担。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市场竞争主体按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惩治违法经营者,营造一个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对改革政策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对改革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要及时总结宣传,以典型示范和引导改革工作逐步深入;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吸引和带动区内外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理解、支持改革、参与和配合改革的合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态势。

同志们,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改革的成败和改革的成果是检验我区各级党委、政府是否有驾驭经济全局的真本事、是否对一个地方经济长期发展负责的具体标准,是检验我们站在何种立场、在什么水平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贯彻“精神的重要衡量标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不断深化我区国有企业的各项改革,为加速全区小康社会建设不懈努力。

今天召集大家开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借这个机会就有关情况跟各位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总经理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前面每一个市属企业都做了汇报发言,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国资国企工作艰难起步,大家功不可没

巴中的市属国有企业,除巴运集团、兴圣天然气、圣泉水务等少数几个,其他多数是x年以后成立的,起步艰难。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一批真正硬得起来的国资国企支撑,是有大问题的。而巴中的市属国有企业目前还没有占据全市经济的主导地位,存在着总量偏小,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问题。尽管如此,国资国企在为党政解难,为民办事上做了大量工作,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大家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开展工作,不要羞羞答答、躲躲藏藏。同时,一大批能人志士、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志愿投身国资国企工作,大家对国资国企的地位、作用、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正在大幅提升。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清了市场,找到了套路,今年成绩明显,明年信心满满。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敢于先行先试,走在前列,这是大家的使命,也是巴中脱贫攻坚,加快发展,建设“五彩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不了、跳不过的一段艰辛的路程。

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

市属国有企业首先要做优,再是做强,最后做大。经济下行的压力需要国有企业去扛,党委政府真心希望国企发展,这是巴中国资国企发展阶段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市属国有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市国资委要认真履职尽责,把市委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关心支持转化成一个一个具体的政策。一是要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二是要为企业牵线搭桥,经常向市委、政府汇报企业的情况;三是要鼓励企业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杜绝用“掺沙子”的方式来管理企业。

尽管市属国有企业总量小,起步晚,但我们走得稳,走得好,包袱少,各企业要在主动争取政府政策、用心用力研究市场上下功夫,把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资产结合起来,“两手”并用,研究政府急办,老百姓急需,企业有效的事,主动作为,并从中获取信心,不断发展。

作为现代企业家,大家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见功夫。一是要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把握好资本转型、人的转型、技术转型“三个转型”;二是要妥善处理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关系,遵循企业特点,行业规律;三是要搞清楚承担义务与发展壮大企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四是要有企业家精神,敢于创新,创造,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一是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建立好党支部;二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根据《深化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改革建立专职外部董事队伍的意见》精神,择优遴选一批合格人才聘为市属国有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法人治理结构不是简单地配几个高管,把董事会、监事会配齐就了事。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人事制度、企业的技术等方方面面,都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三是明确20xx年的工作目标。各企业要把20xx年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要搞清楚资金从哪里来、如何获取收益、目标怎么定等问题。目标的设定要遵循“挑起摸高”的原则,在x年设定目标的基础上要有所增加。四是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要致力于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突出特点,彰显风采。五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围绕主业,把人才聚集起来,把智力聚集起来。企业家要多“走出去”,把好的东西“带回来”。六是树好行业形象。通过一步步提升标准,提升形象,形成企业品牌。七是廉洁从企。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九项规定等为准则,廉洁从企,时刻保持警醒,绝不触碰底线。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二

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优良务实的作风,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凝聚精气神、汇集大合力、提振正能量。

为政之务,务在正身,争当“严以修身”的表率。“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而言,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是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用“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软骨病”、“金刚不坏之身”、“总开关 ”这样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词句,阐述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没有好的精气神,工作就没有劲头,就不可能走出好路新路,更干不出好事业新事业。因此,“严以修身”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是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课。一个人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信仰追求,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奋斗。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修身,以高的标准律己;要学习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强化宗旨意识;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坚持党的政治主张、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等具体实在的要求上来,使理想信念更加具体、更可度量、更有时代感。另一方面,要提升道德境界,培养高尚情操。“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要充分认清立德和做人的关系,自觉把立德摆在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对待事业和利益,倡导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情趣,做遵守道德的模范。

为官之要,公正为先,争当“严以用权”的表率。“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国有企业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国家把大量资产、资金的使用权、支配权交到国企领导人员手中,就应当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切不可公器私用。当前,国企领导人员践行“严以用权”,一是要用权为民。国企领导人员无论身处何种位置、拥有多大权力,都要履职尽责、干事作为,要真正拿出为民聚财、为国谋利的思想和气度,立足岗位,不畏劳苦、不惧难题、不计私利,真正体现出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要用权有界。权力的边界是法制,法不授权不可为。领导干部任何一项权力的行使,该遵循什么程序、遵守什么规矩、遵从什么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绝不能越界、越轨。要充分认识到权力行使的笼子越扎越紧,表面上看是工作环节多了、对大家的束缚多了,实质上是为领导人员树立起更多“防火墙”,保护大家更好地干成事业。三是要秉公用权。制度执行的要害在秉公用权。要牢记“权为民所赋”,克服“任人唯亲”,摒弃权力“过期作废论”,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按制度办事,切实增强监督意识,自觉将自身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君子慎独,三省吾身,争当“严以律己”的表率。严以律己,就是领导人员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廉洁从业。领导人员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有利于领导人员个人健康成长。一要敬畏法律,带头守法。依法治企已成为国企发展的新常态。领导人员要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坚持依法经营,依法决策,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打造法治国企,让法律成为国企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二要守纪律、讲规矩。纪律是领导人员必须遵守的根本准则。毛泽东同志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领导人员要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的纪律作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谋事创业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作为党员干部,务必坚持自律,慎独慎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三要强化“底线”思维。要牢记“廉政是领导人员的政治生命线”,过好权力、金钱、亲情、社交、生活“五道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7本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学会自我保护,用好手中权力。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争当“谋事要实”的表率。领导人员“谋事要实”,重在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谋事”决定着做事,“谋事”的质量决定着工作的质量;“谋事”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所以,领导人员践行“谋事要实”,一是调研要实。国企领导人员求实,是为了解决问题、深化改革、谋求发展。要通过深入基层项目、深入生产一线,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实发现一线问题、掌握一线情况、解决一线难事。二是决策要实。市场变化、产业培育、企业发展都有内在客观规律,国有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投资决策失误、项目建设半途而废,往往是由于前瞻性不够,事前研究分析不全面、不透彻,甚至草率行事、拍脑袋决策的结果。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客观找准企业的发展定位,从实际出发谋划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三是政绩要实。领导人员要克服“政绩浮躁症”,不搞华而不实的工程;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从更高层面看待企业的发展,牢记所从事的事业使命是人民之业、是党的事业;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利益上,打造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工程。

万里功名须躬行,争当“创业要实”的表率。领导人员“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当前,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作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有“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担当,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是要敢挑重担。要拿出敢闯敢干、创业有为的勇气和锐气,坚持自加压力、勇挑重担,与企业一起成长、共同奋进。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实干就是能力”的理念,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既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二是要脚踏干事。要时刻秉承“干”字当头的务实精神,脚踏实地“开干”,一步一个脚印。要立足企业实际,看准的事情就去试、就去推、就去干,全力以赴抓执行、抓落实,只有这样,拼搏创业、跨越发展才有可能变为现实。三是要抓铁有痕。作为国企领导人员,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对上级的指示、决定要坚决执行,做到不打折扣、不走样;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境界,推动事业不断前进。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争当“做人要实”的表率。做人要实是根本。做人要实,就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身正”、“言规”、“行不逾矩”,是公道正派人士基本的身份标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做人要实”,首先要言行一致。要规范言行,敢言慎言,敢为慎为,坚持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进不失廉,退不失行,高调干事,低调为人,在约束中工作,在阳光下干事,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力,恪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高地。其次,要对企业、对党忠诚。就是思想上有定力,行动上见真章。这种忠诚,是建立在对企业的性质、宗旨的坚定信念上,体现在对企业发展、企业美好未来的追求上,反映了领导人员爱岗敬业、发展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忠诚,要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有崇高的理想作牵引。第三,要处事公正。领导人员开展工作要公道正派,处理问题要出自公心,以企业发展和事业需要为重,克服本位主义,不搞“团团伙伙”,始终在大局观下干事创业。要以好的作风选人,切实让那些对企业、对党忠诚、踏实肯干、言行一致的人有舞台、有作为、受重用,努力营造公道正派、忠诚企业的浓厚氛围。

总之,惟有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清风正气积聚起来,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昂扬起来,推动国有企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健康科学发展。

“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是起始、前提和基础,这与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第一位是一样的道理,离开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无从谈起。如何做到“严以修身”?需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党性这个核心和道德修养这个关键。

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一个心灵荒芜的人。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理想信念产生的强大力量,可以改变个人和世界的命运。理想信念对个人极其重要,对身处重要岗位、担当重要职责、肩负一方发展重任的党员干部更为重要。党的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影响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因素,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坚守住了这一理想信念,才会有为民谋福祉的情怀,才会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才会有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豪气。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务的升迁而强化,它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思想上的统一和步调上的一致,也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严以修身的核心在于锤炼党性。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的,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根本性质,更是永葆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没有党性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党性不强或党性不纯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获得的。要在理论学习中强化党性,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系统学习、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在岗位实践中锤炼党性,自觉把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作为锻炼党性的平台,在实干中不断锤炼、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要在组织生活中锤炼党性,要严格组织生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在批评中听取意见、发现苗头、查找问题、自我反思,做到时时正身自省,处处明于自察,事事严于律己。

严以修身的关键在于提升道德修养。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党员干部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的口碑和政治生命,而且关系党的形象,影响社会的风尚,必须把提高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要不断提升官德,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脚踏实地谋事创业,创造实实在在,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坚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优秀的品德感召人心、凝聚人力。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家风,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始终做到慎始慎终、慎独慎微,洁身自好,坚如磐石,耐得住清贫寂寞,顶得住歪风邪气,经得起美色金钱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各位同志们:

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底开始,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5月10日,****公司党委印发通知,在各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今天,我在这里讲一次专题党课,这既是中央要求的规定动作,也是我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的一个必要环节。

今天我要讲四个问题。

2015年3月9日下午,习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加强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并首次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从2015年3月到2015年2月,习先后五次提及“三严三实”,在全党、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形成了广泛共识。

下面,我们以图表的形式,运用5w1h的分析方法,共同学习“三严三实”应知应会相关内容。

三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听五讲“三严三实”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2015年3月9日下午),专门就加强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严三实”要求。

2015年3月18日,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

2015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2015年1月21日,接见第14集团军机关及所属驻昆部队团以上领导干部。抓好团以上党委机关专题教育整顿。

2015年2月16日,视察驻西安部队。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要聚焦三层面,解决三问题,在三方面见实效

(1)聚焦三层面: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2)着力解决“不严不实”三问题:

(3)三层面见实效

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

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

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

以上示下、示范带动

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全国人大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时,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分层提出要求。

从2015年4月底开始。

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开展。

6、怎么实施?(how)

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内设机构党组织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

要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整改,进行专项整治,严格正风肃纪。对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领导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要进行组织调整。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建制度、立规矩,强化刚性执行。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三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国企的领导者,他们肩负着推动国企发展的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国企领导们积累了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首先,一位优秀的国企领导应具备广阔的眼界和洞察力。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领导者要能够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战略规划。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高度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能够准确的判断企业内外部的利益关系和冲突,避免企业陷入不必要的风险和困境。这样的眼界和洞察力的养成不仅需要广泛的知识渊博,更需要经验积累和实践的磨炼。

其次,一个优秀的国企领导应具备坚定的信念和领导力。在国企中,领导者往往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要做到不陷于短期利益的诱惑,维护国企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领导力。只有领导者能保持理性的头脑,坚定的执行公司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才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同时,一个优秀的国企领导还需要具备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他们需要与各层次的员工、合作伙伴和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国企领导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积极主动的沟通和交流,更需要真诚和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合作伙伴和员工。

此外,一个优秀的国企领导还需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国企中,领导者需要团队中各个岗位的员工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领导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特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建立高效、富有创造力的团队。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需要具备培养和激发团队成员潜力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最后,一个优秀的国企领导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企领导需要紧跟国际最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不断的学习和学习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变化的需求。同时,领导者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在公司内部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总之,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他们肩负着推动国企发展的使命。然而,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的同时,国企领导们总结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不仅对于国企领导们自己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通过培养广阔的眼界和洞察力、坚定的信念和领导力、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国企领导者。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四

领导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领导的作用更为重要。作为国企领导,他们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国企领导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首先,作为国企领导,要具备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的使命。因此,国企领导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仅要为企业的利益着想,更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决策准确性和抗压能力。

其次,高效沟通是国企领导的重要技能。国有企业通常规模庞大,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因此领导要能够与各个层面的员工、政府机构和股东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关系。领导应当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理解和回应员工和社会的合理关切,掌握信息,及时传递决策,增加沟通透明度。通过高效沟通,领导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反馈,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发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国企领导要具备变革和创新的勇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领导只有及时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寻找和推动变革机遇,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国企领导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氛围,并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四,国企领导要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团队建设则是团队的核心任务。领导要具备优秀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并激励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力。同时,领导还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为企业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最后,国企领导要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心态。职位高不代表一切,领导要时刻保持谦逊的心态,虚心向员工和其他领导学习和交流。领导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智慧。国企领导应当关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趋势的变化,及时学习和适应,引领企业朝着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前进。

总之,作为国企领导,责任感、沟通能力、变革勇气、团队建设和学习心态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领企业走向成功。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领导者思考和提高,同时也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企领导者具备的经验、智慧和心得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困难和挑战下,国企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念、锻造团队合作精神、保持战略思维、注重员工成长、重视公益责任。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探讨国企领导心得体会。

首先,国企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念。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首要的是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并且清楚这个使命是服务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企领导者要有服务意识,时刻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导向,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国企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要求自己律己,做到言行一致,对员工起到榜样的作用。

其次,国企领导者要锻造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才能使企业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国企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员工的潜力,创造出一个能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和智慧的环境。他们要学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提出新观点和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为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团队合作,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各种挑战。

第三,国企领导者要保持战略思维。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企业面临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日新月异。国企领导者要具备善于捕捉市场机遇的眼光,具备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只有以战略思维规划企业发展目标,才能使企业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此外,国企领导者还要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举措,保持企业的灵活性。

第四,国企领导者要注重员工发展。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只有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培养,才能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国企领导者要关注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学习。此外,在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稳定工作环境等方面,国企领导者也要给予关注和引导,促使员工全力以赴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国企领导者要重视公益责任。作为国企,除了追求经济效益,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国企领导者要做到公平公正,坚守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尽力回馈社会。他们要关注企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同时,国企领导者还要带动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做到以身作则,引导员工以积极的行动回馈社会。

总之,国企领导者通过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念、锻造团队合作精神、保持战略思维、注重员工成长和重视公益责任,能够带领企业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稳步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国企领导者还需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国企领导创新管理思路篇六

同志们:

当前,我区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影响和制约着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总结改革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和部署下步工作,地委、行署决定召开这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进展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地委、行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我区列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企业共171户,其中:工业企业87户,商贸企业74户,其它企业10户。171户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57户,占33.3%;有限责任公司36户,占21.05%;股份有限公司2户,占1.17%;三资企业1户,占0.58%;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国有企业75户,占43.86%。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各县、各部门积极动员,开拓创新,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工作呈现整体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强组织保障,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按照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地、县分别通过各种形式及时传达学习有关政策方针,并成立了深化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各县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县长为直接责任人,分管副县长为具体责任人;明确地直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为本系统深化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地委、行署出台了《中共地委地区行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发〔〕25号)、《中共地委地区行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的补充规定》(发〔〕43号)两个文件,突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工作方法,以“民有民营”为改革的主要形式,以“国有经营性资产退出到位、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国有身份经济补偿到位、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到位”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完成深化国企改革任务。政策上重点对国有资产如何退出、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身份的原则及职工安置办法、社会保险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地委、行署的总体部署和“抓两头、带中间、稳步推进、保证质量”的工作方略,地、县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组联合对列入改革范围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摸底调查,基本搞清了企业资产、人员、债务以及生产经营情况和改革成本的测算,基本做到家底清、情况实,在此基础上,一厂一策,认真研究制定深化改革具体工作方案。地县宣传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有关深化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使全区改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改革舆论氛围,为企业整体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地、县工作组、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为扎实推进深化企业改革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指导工作全面展开,改革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为了促进深化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地委、行署从地直有关部门抽调了32人组成10个指导组,制定、完善了工作制度,分赴8县和地直企业进行为期4个月的深化国企改革指导,并重点抓10户试点企业深化改革工作;8县和地直企业主管部门共抽调了153人组成工作组,深入企业开展工作,对全区改革工作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按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全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工作从去年8月开始启动,截止今年5月底,全区共有12户企业完成深化改革工作,占企业总户数的7.02%,其中:剥离重组1户、分离出售1户、关闭解散3户、个私企业收购3户、兼并1户、内部职工购买1户、经营者购买1户、经营集团持大股1户。12户企业共有在册职工2211人,其中:在职职工1929人、离退休282人,共安置职工xxxx人,支付经济补偿资金1475.62万元,有1622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84.09%,自谋职业311人;有16户企业方案已批复正组织实施,占企业总户数的9.36%,其中:出售资产、民有民营10户,企业经营者个人或集团购买1户,关闭解散4户,引进战略合作伙伴1户;已拟定方案待批的有54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1.58%;方案未定的有89户,占企业总户数的52.05%。。

着力培育蔗糖支柱产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根据国家对制糖业实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发展规模制糖的工作方针及地委、行署提出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整合蔗糖业,夯实原料基础,实现做大做强的要求,地委、行署决定加速区域糖业集团组建步伐,批准了《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经4户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决议,共同发起组建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集团公司按统一管理考核、统一经营决策实施运作,/榨季运行正常,效果良好。同时,以永甸糖厂为核心,兼并永康糖厂组建的永德糖业集团,以勐省糖司为核心,兼并糖厂组建的勐省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按“九统一”进行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深化国企改革取得突破,部分行业或企业实现了国有资产退出到位。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地委、行署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工作,召开各类座谈会,通报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目的、做法,一批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企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广西阳光公司控股的凤庆糖业集团公司以承担7000万元债务及职工的方式收购了云县糖厂的经营性资产,实现优势企业收购劣势企业的突破;广福药业公司董事长伍广明,以自然人的身份,承接资产、债务、人员,对地区制药厂实行整体兼并,并计划投资3200多万元,按gmp要求对药厂进行易地改造;地区冶炼厂国有资产出让给私营企业会泽东兴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作。至5月底止,全区共有13户非公经济企业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其中,双江、耿马、镇康各1户,2户,5户,地直3户,共置换资产10169.88万元,收回资金4383万元,现金置换率43.1%,安置职工237人,实现再就业142人,就业率59.92%。

债务处置、职工安置取得新突破,劣势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取得新进展。如何既妥善处置债务,又能筹措改革成本,妥善安置职工,地县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县农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负债率达160%,为盘活存量资产,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采取“关闭企业,保留牌子”的做法,经主要债权人农业银行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裁决出售有效资产用其收益偿还债权人债务。县一中以365万元收购,其中285万元用于清偿债务,其余80万元资金用于职工安置,不足部分企业自筹,38名在职职工和22名离退休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县油漆厂总负债480万元,由主要债权人中国银行提起诉讼,法院裁决以资产抵债,再由政府以80万元回购,向社会公开拍卖变现210.6万元,用以清偿债权和安置职工。

地直6户商业物资流动企业进入华融公司4942.8万元不良债务,行署经贸委组织6户企业与华融公司进行谈判,分三类情况进行处置。一类是企业资产有盘活空间和余地的企业,采取一次性现金回购了结债务。二类是企业没有偿债能力,采用部分有效资产“以资抵债”,其余资产变现安置职工的方式了结债务。三是企业既无偿债能力,又无进一步搞活可能的,采取依法破产的方式处置债务。

同时,我们也积极上报争取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性破产。目前,该企业已进入原国家经贸委政策性破产计划盘子,已按程序将该企业上报国务院。

加强试点企业改革的规范,力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改革工作。按地委发〔〕25号、43号文件及地委、行署要求,8县和2个地直企业指导组各选1户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到目前,10户企业的试点方案经地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把关,有9户企业经行署和有关县政府批复后组织实施;对文本不规范、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云县贸易公司提出修改意见,退回云县企改办重新修改完善。10户试点企业中,商贸企业4户、工业企业6户,涉及总资产21306.96万元,总负债16222.55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6.14%(最高的133%,最低的9.3%),在职职工883人,退休职工245人。改制形式为:整体对外出售6户,内部职工合伙购买1户,经营者个人购买1户,政府回购拍卖解散1户。目前已按规范要求完成改革工作的有4户。

(二)主要经验

1.认识到位,机构和措施落实。地县领导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抽调精干人员做好指导、协调工作,责任明确到人,措施具体得当,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改革的各项工作收效较好。

2.改革工作重点突出,循序推进。全区的改革工作始终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对各个企业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在重点做好10户试点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制定相应改革方案整体推进整个改革工作。在工作中,遵循调查研究、制定和宣传政策、摸清家底、制定方案、试点示范带动的程序和方法,改革工作由浅而深,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循序推进。

3.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地县两级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以及非公经济在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环境,宣传改革的有关政策,树立起“让利”观念,充分发挥行政资源内引外联的强势,努力做好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联系协调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观念和认识有差距。有个别县和职能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深化国企改革的意识不强,责任感、紧迫感不足,对深化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等问题。“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改革的办法不多,创新不够,突破不大的问题不容忽视。

2.改革协调工作任务艰巨,难度较大。根据现行政策,职工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身份给予的经济补偿及劣势企业退出市场职工安置资金,全区人均以2万元计算,总数需3.5亿元左右。我区大部分企业资产质量差,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难度大,筹措能力有限,地县财政困难,拿不出过多的改革成本,导致职工调整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无法按政策落实,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3.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着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目前,全区正在着手准备蔗糖产业整合方案的实施工作,其它的茶叶企业、地方水电、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或重点行业、企业的整合还未开展实质工作,不仅制约着我区支柱产业、后续产业的培育发展,也制约着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国有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

4.全区改革进程很不平衡,尚未形成协调运作、整体推进的格局和氛围。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个别县、个部部门和个别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改革工作进展迟缓,影响着全区工作的整体进度和整体质量。

5.个别县、个别企业国有资产的退出存在较多障碍,通道不畅。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关闭的难度大,企业资产变观难,债务核销难,改革成本高,职工安置难,以致一些成熟的改制或破产,关闭等改革方案难以实施,困扰着我区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6.维稳工作压力较大。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和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在职工经济补偿方面,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职工上访事件日益增多,维稳工作的压力很大。

二、下步改革的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全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党的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方向,以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从一般性行业和领域基本退出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三个到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扎实有效、全面有序地推进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程。

(二)目标任务

今年内,全区171户企业必须按地委、行署的部署基本完成深化国企改革任务,实现国有资产基本退出,骨干企业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劣势企业基本退出市场,其他企业全面实现放开搞活,在职职工最大限度在本企业实现再就业;按照全区糖业整合试点方案,全面完成糖业整合年度工作目标,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行;基本完成制茶、建材、地方水电、民爆器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整合调研及方案拟定工作。

(三)几点工作要求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我们不顺势而谋,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继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我区国有企业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就会进一步显现,大部分企业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地委、行署确定的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后续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就要拖后腿,各方面工作也将越来越被动。因此,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

一方面,国企改革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是国企改革最深层的东西,产权制度是改革能否见效的关键。要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将糖业(集团)股份公司、滇红集团、习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集团等企业列为全区重点骨干企业,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大指导帮助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重组力度,做到改制一户、规范一户、成功一户,力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建立起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国有控股的企业也要全面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用工制度的三项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企业绩效同经营者的收入挂起钩来,逐步推行年薪制。可以采取企业资产增值分成、风险补偿收入、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折股收入等形式进行奖励。同时,对经营者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

另一方面,要加速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大力推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整合。要下决心采取兼并、收购、租赁等措施,对蔗糖、茶叶、地方水电、建材、民爆器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整合,采取果断措施,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逐步形成与全区产业布局相配套,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推动和加快地方工业化进程的企业集团。在积极开展蔗糖产业整合试点工作的同时,要抓紧茶叶、建材、地方水电、民爆器材、交通运输等行业整合方案的调研和论证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地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不断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下步工作,落实工作人员,确保年内全面完成中小企业改革工作。同时,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由地区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按进度检查考核,对改革工作规范、质量高、效果好的要及时总结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对深化企业改革进展迟缓、工作不力、或因工作粗糙、方法简单,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严重的对分管领导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2.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蔗糖产业是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区65万蔗农、5000多糖厂职工、近1/3的财税收入都依赖于糖产业的发展,蔗糖产业发展的成败涉及到政府、财政、金融、企业、农民以及其它各方面利益,深化制糖企业改革的任务艰巨。今年,省委、省政府徐省长先后到调研,将我区蔗糖产业的整合工作列为全省试点,明确指示要支持糖业整合试点工作,我区制糖企业深化改革工作面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地委、行署多次研究糖业整合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积极向省政府有关部门汇报衔接,整合工作实施方案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即可启动实施。目前,行署已经成立了蔗糖产业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整合工作;行署还决定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负责联系协调糖业整合实施过程中的专项工作。下半年各县、各部门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把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蔗糖产业整合的实施工作上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蔗糖产业整合的各项工作,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组建,完成整合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各项任务,年底,新企业内部按新机制进行运作。

在深化制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营性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逐步推开到其它行业和领域,带动其它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从整体上推进我区的改革工作,确保实现地委、行署既定的改革目标。

3.要积极寻求战略性合作伙伴,求得改革的新突破

一个较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带动一个县、一个地区搞活国有企业,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牢固树立敢想大思路、敢动大手笔、敢创大家业的主体意识,营造环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寻求资本实力较强,策划实力较强,调控和实施实力较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我区国企改革工作,借外力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不断吸引外来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参与全区的经济建设。

当前,我区正在协调争取中国铝业公司电解铝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区水电资源优势,带动交通运输业和相关服务加快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地方财税增收,对于改变我区工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单一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此外,我们也在积极筹备糖业产业的整合工作,准备以兼并、收购、租赁、联合、资产划转等方式与省内外一家或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促使制糖企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强,能发挥主导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制糖行业的低成本扩张、超常规发展,实现蔗糖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4.要更加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积极支持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今年召开的地委扩大会议明确要求,要公开地、有序地、有效率地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主要用破产、拍卖的方式加速改革;扶持10—15户成长型的民营企业作为产业化龙头,相应集中计划、财政、税务、金融、社保等手段,系统地形成激励政策予以重点扶持,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我们要按照地委的这一要求,以相关政策聚焦的形式,在非公经济的用地审批、融资担保、技改贴息等项目上予以优先考虑,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效率,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支持、扶持、引导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通过改制、改组,使中小企业逐步从竞争领域中退出来,为非公经济发展留下空间。使非公经济能够通过买断、租赁、兼并、股权转化、资金划拨等方式融入到国有企业改革中来,充分发挥非公经济机制和管理灵活有效的优势,盘活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量,从而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经济结构奠定基础。

5.要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国人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既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必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地转变到致力于改善发展环境、完善和制定政策、健全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上来。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要学会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价格的手段而非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大量的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社会监督职能交由市场化运作的健全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专门承担。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市场竞争主体按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惩治违法经营者,营造一个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对改革政策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对改革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要及时总结宣传,以典型示范和引导改革工作逐步深入;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吸引和带动区内外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理解、支持改革、参与和配合改革的合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态势。

同志们,我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改革的成败和改革的成果是检验我区各级党委、政府是否有驾驭经济全局的真本事、是否对一个地方经济长期发展负责的具体标准,是检验我们站在何种立场、在什么水平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贯彻“精神的重要衡量标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不断深化我区国有企业的各项改革,为加速全区小康社会建设不懈努力。

国企改革领导讲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