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实用8篇)

小编: 文锋

考试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学习计划,找出学习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接下来是一些教师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借鉴。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一

2.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

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5.c.金刚石:制钻头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木炭制黑火药;焦炭冶金;炭黑制油黑、颜料、橡胶耐磨添加剂

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

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制氯仿

: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

9.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0.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制合金,制半导体。

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5.明矾:净水剂;

18.消毒杀菌:氯气,漂(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4:医疗“钡餐”

20.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1.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2.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4.果实催熟剂、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乙烯,

25.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26.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27.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3.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三篇

5.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三篇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二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离子共存的“四不能”

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设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试题。题不难,但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三

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赊了(缬)。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_

前中后末由人定

(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

(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四

1.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3种同位素:h、d、t。

2.同素异形体(又称同素异性体)由同种元素组成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与石墨、c60,白磷与红磷,o2与o3,正交硫与单斜硫。

3.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而结构不同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通常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跨类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几何异构(又称顺反异构)。

※你能说出中学阶段的几种跨类异构吗?

4.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请总结出两种化合物互称同系物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5.同量物通常是指分子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co2与hchoh2so4与h3po4,no与c2h6。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五

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六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

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

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

cl2br2fe3+i2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七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三磷酸腺苷)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结构简式:a—p~p~p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30%的蔗糖溶液中,成熟的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植物所吸收的水分95%以上蒸腾作用散失,少量用于生命活动。

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吸收提供动力,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9.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多数生物)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多数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方式,酵母菌等)

10.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如:氨基酸)提供原料。

高三总结化学会考知识点篇八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实例:生态农业)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