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的必考知识点(通用8篇)

小编: 笔舞

学习总结既是对学习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反思。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军训总结范文,希望通过阅读它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一

很多同学之所以没办法学好化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因此大面积的进行知识获取,找不到关键的地方,既耽误了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

这也是化学学习的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要求掌握的,很多时候都是对一种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因此想要学好化学的小技巧就是要懂得提炼知识点。

花少的时间去背诵,节省下来的时间才能去看更多的内容。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同学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化学老师的话,因为老师常常会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所有的知识内容,这无疑为自己节省下了很多的时间。

分类整理,重点内容熟背

各种有颜色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类。因此同学们要知道如何归类,这样才方便自己的对一个模块的掌握和记忆,才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这样才会有效快速的提高化学分数。

多做题了解常考题型

做题可以帮助自己知道哪里掌握的好与不好。好的时候自然而然可以很快的想到解题思路,联想到学过的知识点。

掌握的不好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多这一块进行一个课后的补充,不断完善。当有不会的问题也不要积攒,即使询问老师或者同学解决,以免日后忘记或者影响接下来的问题的解决,因为好多题都是相互前后有联系的。

整理错题学会总结

错题改正之后也不要放在一边不理睬,单独整理到一个本子上,这也是化学学习的小技巧之一。标记自己为什么出错,正确答案是什么,涉及到的知识点又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化学提分。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二

1.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或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文档为doc格式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三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很多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慢慢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慢慢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四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考点衍生:含氧酸酸性方程式】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考点衍生: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考点衍生: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考点衍生: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考点衍生:金属及其化合物所有知识点】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考点衍生:非金属氢化物化学方程式】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要点】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考点衍生:甲烷、乙烯、苯的主要特性| 甲烷知识点】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五

平时孩子在学校上课,使用的是课表,那么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课表也制作学习计划表。帮助孩子,整理每天需要复习的科目和时间段,最好具体到某个时间段。比如:从几点开始晨读,几点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几点开始进行哪些科目的预复习等等。

2、不懂就问,集他人之所长

在某个学科或者某个疑问无法解决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千万不要等到第二天,一来容易遗忘知识点,二来也可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做题的经验,千万不要因为同学学习不如你,就对他有所轻视,要知道,他们也许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思路,学会就是自己的。

3、吸收课外知识,使用工具书“自学”

有条件的家庭,孩子可以经常阅读一些与各学科相关的报刊、杂志等等。重点来了,我们并不只是关注内容,主要是看评论,看分析者的思路。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一目了然。坚持阅读,过段时间,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思维的束,答题会更得心应手。

4、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当你遇到了问题,先不要急着去问老师,可以先通过参考书来理解,如果还是不太清楚,再去问老师或同学。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知识的重点部分也能做到加深记忆。

5、要学会提前学习

这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最长的两次假期就是寒暑假,很多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忽视了对这段时间的利用。其实,寒暑假对于学习来说,既是对上学期知识查漏补缺的好时机,提前预习新学期知识,也为孩子在新学期更好的利用时间,掌握知识打下坚持的基础。

6、完善课堂笔记,学会使用标记法

大部分的孩子,在课上都会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但是会整理的并不多,整理完毕后,活学活用的就更少。聪明的学生,会将笔记分为左右7:3的两部分,左边记录重点,留白部分用于课后复习时,方便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标记法:很简单,就是对要做的题目进行分析,将简单的题目排除,留下难题。对于部分综合题目,因为解题的方法较多,要重点标注,方便日后复习。

7、保持长时间的记忆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表过一篇报告,指出: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遗忘。少量但频繁的记忆,可以帮助学生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在学习时,记得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性记忆。

8、在学习中施加先决条件

之前发过的文章中,我曾经写到过,要进行限时训练,这里换一个方式,比如:在做一张试卷的时候,根据考试时间的长短,计划每道题的解题时间。做完后与自己的计划进行对比,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有重点的弥补某些部分的不足。

9、成立讨论小组,课下总结归纳

我认为,学习从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个人对于知识,无论对错,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时的讨论,既可以补充知识点,又可以查找错误之处,还可以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

10、对薄弱学科,要制定长期计划

很多孩子,面对自己的弱势科目,本能的会选择退避,或者在设立计划之后,因为怕耽误优势科目的学习,最终不得不放弃。像水桶一样,学习是不能有短板存在的。各科齐头并进,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成绩。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六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七

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

化学酸与碱必考知识点总结篇八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3.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检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

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