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实用8篇)

小编: MJ笔神

环保标语的成功在于它的简洁、直接、易于理解,能够传达正能量和积极的环保态度。编写环保标语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节约能源,关爱地球。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一

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

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

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

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

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二

(一)内容繁杂与课时不足的冲突

中国文学从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发展到元明清及近代,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体,除了传统的赋、诗、词、传奇,又出现了元杂剧、南戏、散曲以及类型丰富的明清小说等。加之随着经济的发达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这一阶段,藏书数量有了空前的提升。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体类型还是数量都较前代更加繁杂。比如古代诗歌方面,提及古代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唐代,可是就数量上而言,“元代有数百人的诗文集流传至今,明清的诗文别集达数千种之多,一部《明诗纪事》就辑录了四千多人的作品,约为《全唐诗》所收诗人的两倍,清代的诗文作者更是逾万。”再比如古词方面,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全盛期可谓是在宋代,但元明清时期的词的数量却是远胜于宋代的,叶恭绰所编的《全清词钞》就辑录了清代词人三千余家,这比唐圭璋所辑《全宋词》收录的作家多了近两倍。那么如此繁多的内容,在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下需要112 课时来完成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都无法做到这个要求,而基本停留在50到80 课时之间。那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将繁杂的知识点讲授清楚,按照传统的“讲授加划书”模式就很难做到了。因为时间不足只能讲授重点篇目,其余部分尤其是近代部分,只能让学生在教材上划重点。如此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本部分文学史脉络不清楚,造成学生文学史认识断层,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意识。

(二)传统讲授式与“95 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冲突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多是采取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以来,导致学生难以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建构,往往在一学期结束时,随着考试的结束也将所有的知识全部留在了教室。同时这样也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与生气,加之现在的大学课堂主体是“95 后”,95后虽属于90后,但其本质与90 后有很大而不同。作为第一批出生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人类。95 后就像网络信息一样,更加活跃、多变,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变强,但是精神集中度下降。也就是说,传统的一味讲授会造成,教师在讲台上仍旧讲得眉飞色舞,可是学生的心神早已到了“诗和远方”,所以近几年才在高校理论课程教学中,兴起了“段子式”教学。这种段子式教学就是应对95 后学生而出现的,旨在学生听课集中度下降时,教师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段子”,突然转变教学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精神集中度。所以说面对着如同网络信息一样的95 后学生,如果依旧使用传统单纯讲授式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必然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与学术教学深度化的冲突

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大量院校使用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套教材是目前较为权威、全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单纯只使用这一套书,这套书存在着知识点流于表面的问题。例如说在本教材中,对于《水浒传》主题思想叙述部分,正文中仅采用了传统“忠义说”,引用部分简单设计到了“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但是就本书诞生时与“忠义说”同时存在,且相当重要的“诲盗说”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学生的固有观念,便于理解,但就其学术性而言,会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深刻。也就是说如果只使用这样一本书进行教学,就会与学术教学深度化产生冲突。学生很容易记忆这些知识点,但是没有选择学术角度的权利,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研究。同时,文学史研究界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手中的教材很多部分都难以涵盖新的学术观点。例如在《西游记》作者部分的叙述中,如果还是以吴承恩作为唯一合理作者人选,就显得比较脱离与时俱进的学术前沿了,因为当代学者逐渐发现从方言角度《西游记》存在至少两种方言、吴承恩所著在明代书编中被归为史部地理类等等。可是这些观点在通用教材中往往鲜有提及,因为在其编写时此类观点尚未出现,或者未成为时代主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流与非主流观点可能会有所转移。所以,依旧采取完全依托一本教材而进行教学,会使学生难以进行深度的学习研究,不利于学术的深化,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学术眼界,反而会使学生更加感觉学习的乏味。

(一)多元化教学要求从讲授式教师转向文、史研究型学者

要构建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使得教师能够一本教案走到退休,不注重对于新兴学术观点的研究,故步自封。观点陈旧难有创新式的见解,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所以教师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不断深化学习,要善于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和教学理念,即在授课之外,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者,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单纯文学文本研究拓展为文史研究,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自不必像史学教师那样,对于大量历史事件进行细致研究,可是由于本部分教学内容的时代特点,需要对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具体作者人生重要经历有所掌握,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以便学生理解。也就是说要把教学变成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即讲授、文史研究、实际教学活动有机统一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心智模式和系统思维得到发展和改变,理论与实践得到深度融合。”

例如在讲授《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方面,如果仅依照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观点,那么只是强调“忠义说”,可是在明代便有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学说“诲盗说”,同时在建国后还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等等,片面性的讲授会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层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周,研而不教则殆;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关。”所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持续进步的基础,同时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将使教师步入全新的职业生活境界之中,从而比较轻松的化解教学时面临的专业难题,使教学因之更加灵动和多彩。

同时在“元明清近代文学”讲授部分,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创作时代的历史氛围。这种历史氛围并不是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个时代就能够是学生明白的,有时还要从很多细致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文学形式或文学思潮,比如元杂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元朝前期不开科举,中原文人无处谋生导致的;元杂剧之所以后来走向衰落,是因为元朝在“大德”后开始了科举,文人又有了靠读书得来的上升阶梯。再比如元杂剧中经常出现指天骂地影射朝廷的桥段,如果只归结为元朝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学生还是不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就需要解释“自由”的原因,因为元朝在中原90 年经历12 位皇帝,只有世祖忽必烈、英宗硕德八剌粗通汉语,顺帝妥懽帖睦尔精通汉语,其余皇帝完全不懂汉语。所以像《窦娥冤》中指天骂地的情景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来看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很难跳脱出元代从上到下的历史社会氛围的影响。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另外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于其作品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例如白朴的人生经历与金国遗民身份认同,就可以解释其作品中对于金章宗的影射。而这一切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的材料的累积,就需要教师“文史双修”。

(二)多元化教学要求构建开放式合作型课堂

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不断强调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并一再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如果将实际教学活动比作一出戏剧,那么教师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导演而非主角,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和组织的方式促使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结论,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讨论当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讲授结束给予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借此调动其课下的学习。比如在讲授“三言”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思考其间人物形象的异同、描写手法的特点等等,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讲授《聊斋志异》时,与学生探讨传统印象中的狐狸精形象,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此推回文本,一同探讨“聊斋”中别样的狐狸精形象。

所谓讨论式,即,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将问题置于所有学生中,进行讨论,最后再予以解答。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术意识。提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相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讨论前要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参考那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理清发言提纲,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一学期中要做到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在发言后,其他同学可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加以讨论。当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于学生的多元学术观点给予总结,从而进一步引导其进行课下阅读。由此形成一种合作式开放型教学方式,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的开放形式,完成“元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

综上所述提高“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质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个工作中不但需要教师转型为文史双修型学者,同时也要作为“导演”组织、指导学生演好这样一出大戏。95 后学生由于年纪及经历的影响,以及阅读量的缺乏,对于文本的艺术魅力难于理解,并且很难对于文本,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批评。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进行有专业高度的讲解;另一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学术意识。最终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感知文本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促进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以提升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使得祖辈的文学辉煌不置断送,中华道统继续得以延续。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明清近代文学的全貌,体味传统文学的别样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三

(一)充分协调古代文学授课各个教学要素

对古代文学授课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物、时空和情感。

人当然是指学生和教师;物是指教学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辅助工具等;时空是指教学场地和课时的设定;情感指的师生沟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等。

充分协调这四个主要的因素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师要在讲课前充分备课,尽量脱稿讲课,教师是否能够灵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选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选择教材,不仅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还要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深造考虑。

时空这一要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对古代文学教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学习是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要学习生涩难懂的语言,时间跨度较大、知识面也很宽广,文学社团也很多,这就造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教授所有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也就不是很好。

所以通常古代文学所设置的课时要比其他学科课时稍微多一些。

最后是情感要素,对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来说,都必然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为主体,古代文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对文学学科的爱好、兴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改变古代文学授课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师,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描述的十分透彻。

教师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不教,教师讲授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后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关键?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教学资源、教师或者是教学方式等,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并进行优化的。

教师要在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储备与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讲课过程要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针对性,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采取一种方式。

另外,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和选择教材及辅助教学设备。

对于设置古代文学课类课时,要结合学生正常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占用周末或晚上。

教学场所要保证明亮、宽敞和干净,教学设备和所有设施也要准备好。

同时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都要和学生针对信念、兴趣和意志等积极沟通,有利于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作为教学观念,将古代文学知识向当今社会开放,寻找古代文学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实现现实与古典的高度统一,使古代文学类课程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典文化底蕴,还焕发着当今时代的勃勃生机。

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整理、挖掘并快速领悟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让古典文学知识对学生的职场及人生规划都有积极指导的作用。

古典文学很多典故中都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为人处世之道,对学生日后择业和发展有借鉴作用。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运用到所学知识,例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素养的实践课程,或者为人处世及心态的调整等。

(三)增强古代文学类课程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对于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来说可谓是五花八门,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根据教学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教材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听讲而已,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只是听教师的讲解。

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是教师能够很容易掌握课堂秩序、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魅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课。

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存在矛盾时,就无法保证学生跟随自己的想法完成学习内容,这部分学生就被课堂教学所孤立,无法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根结底是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古代文学知识的某些问题无法以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此时就需要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结合。

现代式教学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实案例或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引领者,对学生之间的探讨和矛盾进行沟通,而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教师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当教师和学生观点产生分歧时,学生可以提出质疑。

这种教学手段并不单纯注重掌握知识,还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辨析能力。

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环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种自主探索文学知识并追求真理的习惯,在课后也会为了个人兴趣而不断探索,由此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步入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学生会受到学习知识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在实际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传统陈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想脉络建立完整的文学史发展线路,基本掌握每个阶段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环境等知识,初步形成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认识,在具体学习古代文学著作时,就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取小组讨论、随意发言、指定演讲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看起来是一项普通的教与学的过程,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繁复多变的教学项目,其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教学元素。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秉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优化完善,进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培育出优秀的实践型高素质人才。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四

唐诗精炼主导抒情,宋词篇幅略长趋于事理描述。通过对唐宋代诗体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阐明唐宋诗形式形成的原因,从而对诗体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 唐诗宋诗 异同比较

唐宋阶段古代诗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中的重头戏。教师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诗歌”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体裁,是对唐宋诗歌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进行唐宋元阶段古代文学课程讲解时,可以从“唐宋诗歌存在异同”话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唐诗,从总体的谋篇、布局上来看,给人的感觉是气韵流畅,富有醇美情调。唐诗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改变以往诗体的寡淡和繁缛,换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炼、语浅情浓、形神兼备、生机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就以“清新、活泼、生动”见长,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人深感到浓浓的依依惜别的人情味。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充满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极。由此可见,唐诗作者通常都是将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结合,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唯美景象,倡导气势蓬勃大气。所以唐人所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境界,普遍偏于雄浑开阔、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调。唐代诗人对抒情诗作风格的偏爱,促使他们在诗歌创作时更加侧重于抒情。无论是花、叶、树、虫、鸟,还是风、雨、雷、电、雾,都能让诗人瞬间捕捉到此时此地与心灵相通的创作灵感,从而借以抒情达意。因此,唐代诗人所著诗作都极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机盎然的激情。

而宋代诗作就和唐代诗作的深厚浓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诗在情调和审美上普遍侧重于“思辨”,宋诗擅长“析理”。宋代诗人普遍都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投身创作,力图通过诗意来周密地表达出哲理。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在其诗作《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首诗作中,朱熹通过“水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来启示人们要持续接受新事务、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本领,充实自己。鼓励人们用不断求知来开拓人生新领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诗作《梅花》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开等景物来进行暗喻,用诗化了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寓意极其深邃。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作是在苏轼游览了庐山风光之后所进行的总结,其在诗中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景致,并且借景喻理,从中启示出深刻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作的特点不在于抒情,而着重于借物来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见,宋诗和唐诗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较而言,宋代的诗作更加显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诗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诗风,其实是源于宋诗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庄哲学”的沉稳灵秀和通达敞亮作为诗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诗作借物、借景象进行感情抒发,从议论中透析出人生哲学道理。浓郁、多变、逻辑严密的哲理思辨度,远远超越了诗作中的形象思维。当然,在宋代诗作中也有饱含抒情风格的诗作,但是宋代诗人通常都会在诗作创作的深情之内,十分灵活地将哲理掺入其内,这样诗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飞跃和提升。宋代诗作在客观冷静地观景、观物的同时,也理智客观冷静地对人生境界、对哲学深度进行了很到位的审视。

综观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诗作侧重于抒发情韵,在诗作中更多的是活泼而生动的景物形象描写,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诗作侧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诗作中更多的是诘问和追问道理,十分富有哲学研究价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学家缪钺在《论宋诗》一书中所言:“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诗作各自所继承的研究诗作对象的历史基础条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摆在唐代诗人、宋代诗人面前的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时期,而唐诗、宋诗所进行研究和可进行参考的诗歌遗产著作的。历史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诗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参考了六朝诗歌历史遗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将诗歌创作的体裁予以进一步扩展和充实。唐代诗歌创作的显著标志时期就是盛唐时期。这个时期是唐代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看出,唐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以六朝诗歌的体裁、诗体形式、辞藻、音律为基础的。毫无疑问,六朝诗歌为唐代诗歌的创作、发展、进步奠定了强大基石。但是,六朝诗歌在诗体上明显存在着诗体不成熟、辞藻肤浅、文风形式僵化的弊端。于是唐代诗作者有广阔的对诗作进行开发、改良的空间。再加上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带有“唯美浪漫情调、欢乐开怀抒情达意”的诗歌体裁。广阔的诗作发展空间,也促使当时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诗作门类派别。比如诗仙李白的“浪漫诗”, 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他们共同将唐诗推向了诗作创作多产、气势辉煌的一个顶峰。在盛唐之后,中唐还出现了著名诗作者韦柳、元白、韩盂;晚唐也出现了著名诗作者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期,但都共同将唐代的诗歌创作水平推举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诗在诗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体裁”成就,使得宋代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在诗歌体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和唐代诗人在诗歌发展中的优渥条件相比较,宋代诗人只能在继承唐代诗人诗作的原有框架内迂回曲折、独辟蹊径。所以,宋代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从唐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尚未完善之处去进行开掘、创新、疏通。于是,宋代诗人果断地放弃了对六朝诗作体裁的继续研究和探讨。他们巧妙地选择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时期的诗作者作为其诗歌创作研究的对象。而且,宋代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格式、诗作表达等诸多方面,都兼顾了诗仙李白诗作的奔放豪迈气魄、诗魔白居易诗作的气势畅达、通透,以及韩愈诗作的遒劲合为一体。这样就使得宋代诗作呈现出了“以景物抒情达意为诗,以哲理析理为诗,以才学精妙为诗”的辩理、析理、逐理的诗作特点。在“变”还是“不变”之间,宋代诗人非常明智地在诗作创作上选择了“大胆求新、勇于求变”的做法。而且,宋代诗人还别出心裁地对旧体诗作进行整合创新,融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宋代诗歌体裁和风格意境。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学风政风的差异

唐宋两代的诗歌创作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文化氛围舒缓。因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作者,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彰显出了气势雄浑而又气韵灵动的盛唐诗作高产气象。同时,唐代诗歌创作者还在贵族政治统治中,以诗歌作品来游走于权贵门第之间,所以唐代诗人势必要考虑到贵族的审美需求和兴趣偏好。而对比来看,宋代政治态度保守,军事上也比较软弱。宋代王朝在整体机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振兴国家的气魄。而且,宋代很多诗歌作者都出身于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贫寒的著名诗作者欧阳修。他出身平民,在诗歌创作时,能更深刻体会到民众的疾苦。同时,很多宋代的诗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不但是诗歌创作者,同时还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门客,更是颇有艺术造诣的学者。所以,宋代诗歌作者不但在知识结构上比唐代诗人要深邃渊博,而且还是当时重要政治阶层的精英力量,他们在进行诗作创作的同时,还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发展,从而能极大地推动诗风的改进,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议论更充分地渗透宋诗内。

总之,唐诗重抒情,宋诗侧重于思辨。唐宋诗作之所以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根本原因就在于唐宋诗作所继承的历史诗作研究基础存在差异,以及诗歌文学创作所处历史时期的差异和规律使然。诗分唐与宋,情理各具异曲同工之妙。

[1] 钱钟书。谈艺录[m]。三联书店,2008.

[2] 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五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文学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有过十分深刻的认识与总结。在古代文论中,对它的论述可谓帛册盈箧,篇章如云。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1 无极之所已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蕴空白之中,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2 ,“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3 他强调了中国古代诗歌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含蓄深刻的美。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叙伦语:“诗家之最,如蓝天日暖,良玉生烟,可望不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4 。又称“近而不俗,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 。司空图上承庄子,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味外之旨”为“全美”:

司空图从审美角度深研细琢“韵外之致”,见解超拔,后世学者多步其后尘。苏轼就有论诗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7 。的确言中空白的无限蕴涵。更有严羽《沧浪诗话》说得最妙:“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六

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中国文化 价值认同 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 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 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风的关联,等等。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 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2] 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次接触生物学时,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很差,往往学习的很认真但是学习成绩上不去。通过实验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生物充满了兴趣,拥有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初中生物的学习中,主动思考在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不在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中的难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生的学习基本上都是理解背诵为主,学生每天都是在教室中听教师讲解知识,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既可以缓解学生长时间学习的压力,也可以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教师在进行试验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敢于质疑,敢于改变。初中生物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学生进行实验时密切注意生活中的相似处,将自己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初中生物课实验教学的改善

首先,初中生物课教师对于实验要有正确的认识,只有教师正确对待实验的重要性,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验教学。教师对学生讲解知识不只是为了在中考中有个好的表现,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将更多的试验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好地动手能力。其次,初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实验的同时,要提供更多探究性的实验,在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结果会如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更加有兴趣。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当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疑问,教师进行解惑,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性的实验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在实验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生物知识。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部参与到实验中,对于不敢动手的学生要及时的引导,不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失去信心,所有的学生的实验基础都是一样的,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回信心、找到兴趣,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越高,在课堂学习中更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主动的思考,在课堂学习中更能够学会理解背诵生物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

三、结束语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是生物学习重要的环节,初中生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对于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拥有一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独立的思考和探究,保证学生的生物学习越来越优秀。

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篇八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应用型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群

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为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1]。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就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不足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1以课程群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构建的课程集合。”[2]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可将原课程体系中内容相互重复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课程进行删减,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适当增加新的课程,课程设置顺序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应与所属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保持一致,由若干个课程群,共同支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如果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课程群建设便会失去方向,无所作为。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之前,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合肥师范学院为安徽省应用型师范院校,学校明确提出“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安徽、面向区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新型师资。”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引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由四大课程群构成:(1)文史哲基础课程群。主要有“历史通论”“中国文化概论”“美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民俗与宗教”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与批判精神,使其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与健康的审美情趣。(2)文学教育课程群。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核心课程,还包括一系列文学、文论类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鲁迅研究”“现代诗歌鉴赏”“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等)作为核心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其功能定位为,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外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文学研究能力。文学教育课程群规模较大,其下又细分为三个子课程群:古代文学课程群、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群、文学理论课程群。(3)语言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用学”“训诂学”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问题的能力。(4)教师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文学科教学实施”“语文学科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与教师礼仪”“语文学科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教师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由以上课程群简介可看出,开展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旨在避免课程碎片、课程逻辑矛盾、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率低下等弊端,把分散的课程串联起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各课程群的功能都指向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有其明确的定位,基础性课程群突出理论素养、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突出与行业标准、基础教育的接轨。

2多维视角,贯穿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

本文探讨的古代文学课程群,是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段)为核心,以一系列古代文学类的专业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古文阅读与背诵”“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为拓展和补充的课程群,文体学、审美鉴赏、专题研讨等多维视角贯穿其中,群内的各门课程贯穿着诸多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文体学的视角

近二十来,高校中文系通用的文学史教材,例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罗宗强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上依据王朝更迭进行文学分期,将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论述,不太注意各种文体的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任课教师大多参照教材章节次序进行讲授,这对学生从“史”的维度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较为便利,但容易忽略各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演变,也影响到学生对具体作家、作品乃至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文体,“主要指诗、文、词、小说、戏曲五大门类。……研究古代文体的发展变迁,实质上就是研究这五大文类的发生、发展、鼎盛和终结。考察整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实际上就是这五大文类的变迁史,而文学创作上的创新与这五大文类的发展是互相推动的”[3]。我们设计古代文学课程群时,注意将文体学的视角贯穿其中。一方面,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大课的内容设计上,每一时段,都注意以文体学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或整合。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知识点特别多,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如果从诗歌、散文、赋与骈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发展的视角入手,就容易将复杂零乱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纲举目张。另一方面,“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专业选修课,也是从文体学的角度设计的,有利于教师、学生在讲授与学习过程中建构文体学理念,将文学史与文体史融为一体。

2.2审美鉴赏的视角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已经大为压缩,许多作品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授,不少学生的文本解读与鉴赏能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列参考书目,指导学生课后自学,另一方面,开设了“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给学生“补课”,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文体的经典名篇的认知和理解。例如“诗论与诗词鉴赏”的课程内容,涉及意象、意境、修辞手法、情感内涵、艺术技巧、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便于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诗论及诗词鉴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与鉴赏实践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文体的鉴赏方法的特点,如诗词鉴赏,要善于把握作品意象,品辨韵味,领略意境,领悟情趣或理趣之美;小说鉴赏,要抓住人物形象作具体剖析,把握作品的情节与结构,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戏曲鉴赏,则要悉心感受戏剧冲突美,品味戏剧中人物性格美,探究戏剧结构美,等等。

2.3专题研究的视角

古代文学课程群在制定群内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时,注意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以专题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的文学概貌的基础上,重点具备文本解读、作品分析和文学现象研究的能力。例如,在初唐、盛唐时期的诗歌部分,设置“初盛唐诗与盛唐气象”这一专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作家、作品的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初唐诗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杜甫、李白等人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诗歌是否具有“盛唐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庚先生首倡“盛唐气象”说(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严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盛唐气象”是唐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涉到唐诗的整体评价,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设置这一专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学界的研究成果、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动向,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对文学史的理解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

3.1项目驱动,合作探究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4]在开学之初,教师会将本课程需要研讨的一系列项目(或者说问题)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认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探究,并以小论文、作品赏析、读书报告等形式呈现其成果。成绩突出的小组,将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交流。例如,古代文学3(唐宋文学),给学生提供如下问题进行研讨: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杜甫诗歌与“盛唐气象”的关系;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诗歌艺术比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与《前赤壁赋》比较鉴赏;如何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苏旷辛豪”;唐宋诗歌的异同;诗体文学与词体文学的区别。以上问题,涉及到唐宋时期经典作品的鉴赏、名家艺术特征的比较、不同时代诗歌艺术的`比较、不同文体的比较,是在文学史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拓展和提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夯实了基本功,增强了理论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

3.2强化实践导向,与基础教育接轨

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内容,应适当与基础教育接轨。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的“部编本”人教版语文教材,古诗文篇数较以往明显增多,这对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设有“古文阅读与背诵”这门课,该课涉及的古文主要是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文名篇,并适当补充其他古文经典作品。课程教学从介绍古文阅读方法和背诵方法入手,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作品,使其熟悉经典、亲近经典。教学内容以活动为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例如,将古文改写为现代散文,小组合作改编古诗文情景剧,讨论现代流行歌曲对古诗词的借鉴与化用等。该课程教学,突出掌握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优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不少高校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采用学期论文(作业)与期末卷面考试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操作简单,沿用至今。卷面考试便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测试手段,不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些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期末才临时抱佛脚,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建立并优化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强化过程性学习的考核,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小组合作探究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许多课程的平时成绩占到总评成绩40%以上,有的甚至占到总评成绩的60%。与此同时,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以便较全面地评价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用型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应根据专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培磊.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2):52.

[2]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

[3]杨旭.论“文体”涵义的四个层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8.

[4]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