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总结大全(16篇)

小编: 笔尘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自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以来,我镇认真贯彻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状况,净化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镇农村的实际,现就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以及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中心)主任以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日常事务,真正做到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确保了工作的落实。

(二)完善处理设施,保障垃圾收运。

因我镇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商贸重镇,城乡结合紧密,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城镇和农村地域特点进行处理。在中高山农村引导农村居民利用旧筐、旧桶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村保洁人员及时回收生活垃圾。全镇建有垃圾收集池(房、箱)等集中设施88个,并配置垃圾收集车辆2辆,统一将生活垃圾运输至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区生活垃圾由建管所负责清运,设置垃圾果皮箱20个,生活垃圾桶33个(含13个垃圾池),保洁人员36名,专业垃圾清运车3辆,保洁员全天候清扫保洁,对果皮箱垃圾进行分类装入垃圾桶,由垃圾清运车装载运输至县垃圾处理厂处理。

(三)配齐保洁队伍,搞好卫生清洁。

根据《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保洁队伍及其工作机制建设标准》的要求,我镇建立了各村清扫保洁队伍,由公益性岗位和村保洁人员组成,共75人,由各村安排保洁人员保洁区域,每天及时清理,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实施动态化保洁,做到垃圾早处理,垃圾不堆积,垃圾不过夜。

(四)完善资金投入,增强经费保障。

每年投入县级配套经费40万余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针对日常突出环境问题由镇财政负担,对问题区域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由各村按照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收取卫生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城乡环境治理费用,本村卫生费不足以满足治理费用的,在村集体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中列支,建立“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助,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

(五)市场化运作,规范垃圾清运和回收。

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农村垃圾清运承包人,承包人与镇政府签订承包协议,明确承包期限、工作职责、费用支付、安全保障、违约责任等,承包人再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清运队伍,自备转运车辆。建立乡、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并协同相关部门对各类回收物资的回收方法和价格进行监管,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的总体要求和安全、方便、实惠的原则,全镇已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点5家,加大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一)改善了城乡环境。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化以来,农村面貌大为改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环境的改善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主动按照“整洁庭院”、“优美庭院”标准治理自家庭院,田间地头栽种果树,林下种植、养殖,既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街道整洁干净,车辆摆放有序,农村呈现出房漂亮、院整洁、水清亮、路畅通的`崭新景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居住环境正逐步完善。

(二)加快了城镇发展。

随着城乡环境的日益改善,山青了,天蓝了,水清了,前来观光旅游、寻觅商机的各界人士和团体增多,经济发展的机遇可遇不可求,但镇城镇基础设施仍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机遇正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城镇承载能力薄弱的困境,正倒逼全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镇于20xx年启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期启动梨花大道b段建设并建成通车,逐步实施c、d、a段建设,国道108改道,汽车站、川市场迁建等项目建设,将极大改变城镇基础设施面貌,加快花果田园旅游城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增强了环境意识。

通过3年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民文明卫生意识逐步增强。过去乱倒垃圾,垃圾“入河、挡路、围房”的现象随处可见。现在,城乡居民树立“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不仅自觉初分类垃圾,将剩余垃圾入池,还主动举报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共同维护周围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政策深入人心。一是会议部署。召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搞好环境卫生的工作部署会、流动现场会、检查评比会等,落实任务,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新农村建设村点围绕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召开理事会、户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二是媒体宣传。各地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单、宣传手册等载体宣传介绍农村垃圾处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成功案例、先进样板、典型经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三是上门动员。村组干部分户包干,座谈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面对面动员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二)强化督查,层层落实,确保工作实效。为促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我镇强化一级对一级的督促检查。健全了乡镇对村、村对保洁队伍考核督查机制。实行城乡环境督导通报制度,一周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及时对各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村(社区),按照相应的考核指标核减分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农村改厕工作总结汇报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xx镇2020年共有改厕任务262户,根据县“__”工作部署要求,在县住建局的大力指导下,我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并于9月下旬全面完成全镇改厕施工和乡镇验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领导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各村成立由联系村班子成员任组长的村级工作组,并明确一名经办人员,专门负责改厕工作,确保工作推进。

各村按照经办人牵头的原则,由分片村干分头进行改厕工作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自主申请、先易后难的原则遴选出2020年改厕农户名单,确保改厕顺利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坚决不搞强迫命令。愿意开展改厕的农户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在明确主动参与协助改厕等义务的基础上签订承诺协议,确保合力推进。对于少数改厕过程中不予配合的农户,及时予以动态调整。

一是合理确立模式。为尽快发挥改厕效益,我镇确立了从室内坐便器到室外污水处理一体化的改厕模式。二是科学分类实施。我镇改厕多采用在室内洗澡间装配坐便器,室外装配化粪池的方式开展;对于少数砖混结构旱厕采用就地改造。这样即节约用地,节省成本,又提升了农村形象。

在各级专项资金基础上,我镇按照300元/户的标准为室内没有坐便器的农户统一安装坐便器,确保建成一个使用一个。

我镇采取“六个统一”确保改厕工作实施到位。一是统一标准,严格按照省改厕图纸施工;二是统一采购,采购正规厂家的装配式三个化粪池;三是统一培训,邀请化粪池厂房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现场施工培训;四是统一施工,通过招投标程序分四个标段开展全镇改厕施工,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和时限,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五是统一监管,镇村改厕工作组实行每周一巡查,发现施工和质量问题立即整改。工作六是统一验收,由镇、村改厕工作组严把验收标准,不合格的通过整改符合要求后再予以验收。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了“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xx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全力推进农村改厕。为保证改厕的质量,镇政府对各村居的分管领导、分管人员,改厕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通过集中辅导、现场技术人员狠抓质量。改厕队伍深入到农户、定好点、选好型、购好材,注重科学改造,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为保证改厕任务落实到位,镇、村、居分别出资,保证资金到位。红星村投入50余万元,对全村599个私厕进行了改造,目前全村无害化三格式卫生厕所达97%以上,并改造公厕2座,新建公厕1座。城南村全村500座户厕均改成卫生厕所,对已划红线征地的一、五、八~十二组住户也进行了改厕,改厕面达100%。同时,镇政府严格质量检查监督,随时组织“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改造一口,达标一口,有效保证了改厕的质量关。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坚持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来实施,今年以来,我县在不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三清五改”工作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农村的改厕工作进展良好。在改厕的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把今年的改厕工作作以简要总结: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汇报

县政协:

我镇十分重视镇村垃圾处理工作,把垃圾处理作为改善镇村面貌、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现将我镇村垃圾处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下辖8个社区24个行政村,共有365个村民小组、32905户、113347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镇生活垃圾日产约11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40吨,可回收利用25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0吨,可回收利用60吨。城区垃圾主要是日用品废弃物、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垃圾主要是农业生产附属垃圾、建筑材料类、厨余物、日用品废弃物、人畜排泄物等。城区垃圾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农村垃圾总量较多、可回收利用较少。

二、垃圾处理主要做法与存在问题。

我镇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人民群众对垃圾仍然不规范堆放,乱堆乱倒垃圾情况比较严重,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同时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致使垃圾池的垃圾无法进行规范拉运,垃圾池脏乱不堪。全镇大部分村尚未建立保洁队伍,资金保障机制还没建立。总之,垃圾处理存在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宣传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性,不断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确保环境整洁卫生,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维护身体健康。

2、广泛动员,减少垃圾数量。号召群众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尽量做到回收利用,化害为利。提倡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自然风化的`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要简化、减少包装,同时使用可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降低垃圾处理的工作量。

3、规范管理,处理好生活垃圾。城区要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争取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要规范垃圾堆放,做到不乱堆乱倒垃圾,规范拉运垃圾池的垃圾。要逐步推行“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在20xx年底,要求有%的村实现该模式。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为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卫生保洁队伍和拉运垃圾池的垃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改善我镇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农村改厕工作总结汇报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

自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以来,我镇认真贯彻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状况,净化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镇农村的实际,现就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以及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中心)主任以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日常事务,真正做到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确保了工作的落实。

(二)完善处理设施,保障垃圾收运

因我镇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商贸重镇,城乡结合紧密,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城镇和农村地域特点进行处理。在中高山农村引导农村居民利用旧筐、旧桶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村保洁人员及时回收生活垃圾。全镇建有垃圾收集池(房、箱)等集中设施88个,并配置垃圾收集车辆2辆,统一将生活垃圾运输至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区生活垃圾由建管所负责清运,设置垃圾果皮箱20个,生活垃圾桶33个(含13个垃圾池),保洁人员36名,专业垃圾清运车3辆,保洁员全天候清扫保洁,对果皮箱垃圾进行分类装入垃圾桶,由垃圾清运车装载运输至县垃圾处理厂处理。

(三)配齐保洁队伍,搞好卫生清洁

根据《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保洁队伍及其工作机制建设标准》的要求,我镇建立了各村清扫保洁队伍,由公益性岗位和村保洁人员组成,共75人,由各村安排保洁人员保洁区域,每天及时清理,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实施动态化保洁,做到垃圾早处理,垃圾不堆积,垃圾不过夜。

(四)完善资金投入,增强经费保障

每年投入县级配套经费40万余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针对日常突出环境问题由镇财政负担,对问题区域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由各村按照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收取卫生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城乡环境治理费用,本村卫生费不足以满足治理费用的,在村集体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中列支,建立“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助,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

(五)市场化运作,规范垃圾清运和回收

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农村垃圾清运承包人,承包人与镇政府签订承包协议,明确承包期限、工作职责、费用支付、安全保障、违约责任等,承包人再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清运队伍,自备转运车辆。建立乡、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并协同相关部门对各类回收物资的回收方法和价格进行监管,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的总体要求和安全、方便、实惠的原则,全镇已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点5家,加大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一)改善了城乡环境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化以来,农村面貌大为改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环境的改善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主动按照“整洁庭院”、“优美庭院”标准治理自家庭院,田间地头栽种果树,林下种植、养殖,既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街道整洁干净,车辆摆放有序,农村呈现出房漂亮、院整洁、水清亮、路畅通的崭新景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居住环境正逐步完善。

(二)加快了城镇发展

随着城乡环境的日益改善,山青了,天蓝了,水清了,前来观光旅游、寻觅商机的各界人士和团体增多,经济发展的机遇可遇不可求,但镇城镇基础设施仍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平,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机遇正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城镇承载能力薄弱的困境,正倒逼全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镇于2012年启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期启动梨花大道b段建设并建成通车,逐步实施c、d、a段建设,国道108改道,汽车站、川市场迁建等项目建设,将极大改变城镇基础设施面貌,加快花果田园旅游城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增强了环境意识

通过3年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民文明卫生意识逐步增强。过去乱倒垃圾,垃圾“入河、挡路、围房”的现象随处可见。现在,城乡居民树立“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不仅自觉初分类垃圾,将剩余垃圾入池,还主动举报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共同维护周围环境。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加大宣传力度,政策深入人心。一是会议部署。召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搞好环境卫生的工作部署会、流动现场会、检查评比会等,落实任务,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新农村建设村点围绕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召开理事会、户主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二是媒体宣传。各地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单、宣传手册等载体宣传介绍农村垃圾处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成功案例、先进样板、典型经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三是上门动员。村组干部分户包干,座谈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面对面动员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二)强化督查,层层落实,确保工作实效。为促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我镇强化一级对一级的督促检查。健全了乡镇对村、村对保洁队伍考核督查机制。实行城乡环境督导通报制度,一周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及时对各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村(社区),按照相应的考核指标核减分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012年红格镇紧密结合“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工作部署。通过增添措施,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圆满完成了县委、镇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提升认识

结合前期各村社生活垃圾处理的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红格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组领导小组,红格镇镇长为组长主要抓,分管环卫工作领导具体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组织全镇班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分组讨论,全面提升对该项工作的认识。

二、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进一步健全了任务目标的考核细则,做到了任务准确,责任明确。指导各村社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环卫工作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要求各村社细化措施,明确责任,落实人员,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按照工作进度开始月考、季考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具体措施及成效

修建垃圾屋投入30万元,添置果皮箱投入5万元,环卫车辆投入50.79万元,通过几项的投入加大了财力保障;制定工作方案,与相关村社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明确职责,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纪律保障。

(二)组建环卫队伍。在去年的环卫队伍基础上,按照《四川省城乡道路清扫保洁人员配置标准(试行)》进一步健全环卫队伍人员,环卫作业经费由村社按“社会融资、居民自筹”的原则自行解决。基本上做到每村每社都配备了保洁人员2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增强力量,提升了生活垃圾的收集率。

(三)建设垃圾屋。2012年对村社增建100座垃圾屋,重点是场镇和新村聚居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补充,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就近收集,便捷清运,现已经建设完成并全部投入作用。垃圾屋建设完成后部分城镇的生活垃圾收集率可达95%以上。

(四)果皮箱添置。结合红格镇各村社实际,对红格镇各村社果皮箱进行添置,共计123个。主要设置在红格村集居点,交通要道。为与红格镇文化相结合,对果皮箱进行了美化,充分体现红格镇文化特色。通过果皮箱的'添置,增加了红格镇的环卫设施,有利于环卫保洁人员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工作量,进一步便于垃圾的收集和清运。

辆的配备,改变过去人力三轮清运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垃圾的清运速度,使垃圾清运逐步走上了机械化作业的轨道。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举措,目前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平均超过了100%。

四、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2012年工作中虽说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也是按《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的有效工程;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因为以前的一些原因,导致今年的工作进度相对滞后;整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商榷,环卫建设应该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按要地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求。

下一步的打算:一是进一步提升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全面统一;二是积极争取资金,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争取就地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减少清运成本;三是与规划建设部门搞好对接,特别新村集居点,环卫设施真正实现“三同时”;四是加大对在建环卫设施的督促检查力度,在区政府组织初检时全面完成,对已建环卫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建好、用好。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红格镇政府

西阳镇位于梅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全镇下辖行政村28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民小组280个,总人口为3.4万多人。去年以来,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着力打造宜居环境,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完善制度建设。

起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共在公路沿线悬挂横额10多条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增进共识,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我镇把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年终村级干部考核责任制,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

二、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今年我镇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全镇共投入资金210余万元。镇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各村筹集资金90多万元,购置专用垃圾运输汽车5辆,新建垃圾池30个,垃圾中转池(站)2个,配备45名固定的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定时定点进行清扫保洁工作。各村(居)委想方设法增加投入:龙岗村投入资金4万元,购置垃圾收集清运手车1辆, 36个标准塑料垃圾桶。常年每月800元聘用一名保洁人员每天定期清运生活垃圾。莆蔚村投入3万多元,购置垃圾桶40个,新建垃圾池5个,常年每月800元聘用一名保洁人员每天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其余各村采取向住户每月收取3—5元、发动华侨、外出乡贤捐款等办法多方筹措缺口资金,镇财政还设立垃圾处理工作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任务好的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

三、突出重点,落实工作措施

杂草100多吨。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大家自觉养成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自觉不向省道s333沿线、白宫河的一河两岸乱扔垃圾杂物,不倾倒农药残液和生产生活污水。2、建立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全镇30个村(居)委农村生活垃圾全部由户收集、村清运、镇处理。3、成立巡查队伍。我镇要求镇城管队每天进行不间断巡查,对不自觉遵守垃圾处理规定的群众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发现有垃圾清理不及时的责成保洁员纠正解决。

经过一年多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城乡宜居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将围绕创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家园”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踏实工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富裕、秀美新新西阳而奋斗。

西阳镇人民政府

2012年3月6日

**街道将农村生活及生产垃圾清理整治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紧密结合,实行农业生产垃圾分类处理,升级了田间地头管理模式。目前,街道共建设农业生产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点22处,83个自然村分别设置了农业生产垃圾暂存点,所有村庄已全部完成整治。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填埋场。街道根据辖区内瓜菜大棚广、产生瓜菜秧多的实际,根据村庄大小和种植面积多少,在种植村庄附近选取1至2个生产垃圾暂存点,并在**、**等村庄附近统一规划建设了22处农业生产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点,引导周围农业大棚种植区各村将瓜菜秧等生产垃圾定点存放、集中定期处理,彻底解决农村菜秧、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乱倾乱倒、乱堆乱放现象。

二是开展集中整治,彻底整治农业生产垃圾。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社区主任、环卫、规划、执法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农业生产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引导群众将生产垃圾运送到暂存点或填埋点,并出动垃圾清运车,组织人力机械,统一转运到农业生产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点进行处理。对于清运处理有困难的农户,街道组织村、社区人员搞好包靠服务,帮助各村彻底清出垃圾“底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加强宣传管理,做好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持。针对夏

秋两季农业生产垃圾多的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社区负责抓好各自辖区内的生产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并组织环卫所人员加强巡查,及时通报,确保农业生产垃圾随产随清。同时,通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村喇叭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对农村生产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严禁随意倾倒农业生产垃圾行为,引导村民自觉清运,定点投放,培养村民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和维护中来。

农村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是湘西北边陲农村大县,有20个乡镇(区)352个农村党支部。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切实强基固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高标准地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使“五好”村党组织的面达到了80%以上。

一、建立分级责任制度,形成合力共振。县委把抓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责任制。

一是落实县委第一责任,宏观指导协调。成立县委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委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长直接抓,其他常委分工抓的工作责任制。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分析问题,适时出台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力量,给予人、财、物支持。

二是落实乡镇党委直接责任,强力组织推动。乡镇党委担负主体责任,根据县委的总体安排,制定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采取乡镇党政领导与村(居)干部定期谈话、开展创建活动、组织对村(居)干部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等措施,加强村(居)党组织建设。

三是落实县乡部门协同责任,共同参与支持。按照政法部门保稳定、经济部门促发展、职能部门解难题的原则,明确县直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分析问题,研究措施。四是落实村居的具体责任,自主争先创优。村(居)党组织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党建工作任务,主动创先争优。

二、建立办点示范制度,形成引力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建立村级联系点,共同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立体网络联村。全县47名县级领导、152名乡镇党政领导、96个县直部门、213个乡镇站所分别联系一个村,建立村级党组织示范点6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35个、建设扶贫点63个、重点整治点14个,各类办点村占到总村数的48.9%。各级办点责任人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参与重大活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是推行公开承诺问责。联点责任人与联系点之间以相互承诺的方式,找准结合点,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承诺双方根据各类联系点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对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措施作出承诺,按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审批,以互换。

承诺书。

的方式接受监督,通过联系点党员群众定期评议和上级党组织检查验收,落实双方承诺,实行群众不满意验收不合格、承诺不兑现联系不脱钩、联点不合格双方不评优。

三是实施动态监控评估。各联系点对办点情况定期开展自查、各级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党建工作联络员、召开党建工作分析会、开展明查暗访、组织检查验收,对各类联系点进行评估。xx年,全县对18个联系点进行了升类晋级,对12个联系点予以摘牌。

三、建立检查督促制度,形成推力驱动。县委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定期部署、定期督导、定期验收。

一是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县委常委会、一次乡镇党委书记会、一次农村党建工作联系会议,部署工作、听取汇报、检查问题、分析研究、改进工作。

四、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形成动力拉动。

一是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县委评选表彰“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建扶工作先进后盾单位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十佳”公仆、“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党员实用技术能手、党员联户带创标兵、党员奔小康带头户等先进个人。经过基层党组织推荐、县委组织部考察、相关部门联合审察、县委常委会研究、拟表彰对象公示等程序,确定表彰对象。县委下发表彰通报、编印。

事迹材料。

集、刻录事迹光碟、在报刊和电视台开辟学习专栏、组织事迹报告会等,让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共产党员思想上扎根。此外,县委对先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奖金,连续三年当选“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还另给5000元重奖。

二是突出进行问题整改。对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帐,下发整改通知,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和目标要求,实行群众评议销号。对于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县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组织、纪检监察、财政、政法等部门,组成工作组,驻村给予帮助。

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在村级党组织建设中,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不认真履行职责,村级党组织建设长期处于后进,或出现严重退坡,或出现重大失误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村级党组织建设,经考核定为二类的,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优。被评为三类的,对党委给予黄牌警告,相关责任人评为“不称职”;连续两年定为三类的,党委书记降职或就地免职。

20xx年上半年转眼就过去了,回顾半年的工作,对我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党组织基本情况。

xx村下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4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学习。进一步健全了村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确定了6个学习专题。上半年完成2个专题的集中学习。

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机关干部联系xx村民小组制度,明确要求班子成员每月下村组时间不少于10天,并对机关党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规范党委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上半年共召开党委会议5次,对影响全乡的重大问题、工程招标、人事安排、资金安排、项目安排、合同承包等事项进行了讨论研究。

(二)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的领导。党委成员实行联系点制度,确定各自党建工作联系点,每名党委委员联系1个党(总)支部指导检查督促党建工作。

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半边井子村制定了《**年党建。

工作计划。

》,并于4月16日召开了全乡党建工作会议,对全年党建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

加强制度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合适宜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对没有本站的制度进行完善,使各项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上半年共完善党建制度15个,干部职工管理制度8个,全部做到制度上墙。

抓党建工作调研和信息上报。认真分析总结我村在党建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确定专题对农村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上半年村党员都分别到所联系点进行调研,汇总并形成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如何转变工作作风》的。

调研报告。

认真推行党务公开。今年我村党务公开以村党委党务公开为主,完善了党务公开制度。

(三)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村支部书记抓党建的关键作用。5月15日至16日对全乡各党支书记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党支部书记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意识。

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对每个党(总)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由乡党委委员负责指导,并由组织干事对开展情况进行登记,作为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认真抓好“三级联创”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与无职务党员签定。

责任书。

70份;二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上半年重点抓党支部建设,配齐了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设备、图书、宣传栏等,健全了各项党建制度;三是深入开展“三培养”活动,不断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做到示范户有农业科技人员全程跟踪服务,使项目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开展党员关爱活动。完善了村干部结对帮扶制度,一般党员干部每人联系帮扶1户党员贫困户,共结对帮扶农村贫困党员32户,联系人对帮助对象从观念、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使其转变观念,发展生产,最终脱贫致富。

(四)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着眼点,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

通过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党员发展上,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质保量”的原则,制定了《xx村发展党员计划》。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

对全村外出党员半年以上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名册,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加强党费收缴和使用管理。按季度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完成了党员党组织信息库建设,共录入55名党员基本信息,党员信息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召开了1次动员大会,各党(总)支部分别由村党员干部对党员进行了动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为标准,进一步转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汇报

在省、市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为策应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渝水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方面建设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6月,渝水区在良山镇、姚圩镇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一期)试点工作,涉及26个行政村,235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71211人,区域面积248平方公里。10月份试点工作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项目完成总投资775万元,新建有机垃圾处理站2个,垃圾回收兑换站15个,垃圾分类屋200个,配置勾臂式垃圾箱503个,勾臂式垃圾转运车4辆,垃圾分类车330辆,分类桶3.4万个,广告式垃圾箱140个,垃圾分类钳330把。按照“户分类、镇收集、区处理”的原则,探索了“两次六分法”的分类处理、“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式、有机垃圾处理站就地资源化利用等模式,实现了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一)“两次六分”的分类处理方法。

1、农户(单位)初次两分。在各自然村和单位、企业、学校张贴垃圾分类图指导农户(单位)进行一级分类,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类对垃圾分别倒入对应垃圾箱,可回收利用垃圾自行卖给可回收利用垃圾收购站点或向“垃圾回收兑换站”兑换物品;可腐烂沤肥垃圾,直接投放至沤肥池(窖)、菜园、果园、稻田作肥料利用,餐饮店的潲水由分拣员收集,直接送往有机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建筑垃圾由镇政府监督指导,由行政村负责就地处理,主要采取铺路填基、砌塘砌沟渠、填埋的方式进行减量化处理。

2、垃圾分拣员再次四分。乡镇成立垃圾分拣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垃圾分拣员对各农户和驻镇单位、企业、学校上门收集垃圾,对所收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垃圾、可腐烂沤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二级分类,指导农户与单位将未分辨出的可回收利用垃圾卖给可回收利用垃圾收购站点或向“垃圾回收兑换站”兑换物品;可腐烂沤肥垃圾倒入封闭式垃圾箱;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倒入相应的专用垃圾桶。

(二)“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式。

为最大化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渝水区取消了村内露天垃圾坑,实现垃圾从投放到处理全程不落地。首先是户分类。即每家每户门口设两个密闭垃圾桶或两格式垃圾桶,农户自行投放后,垃圾分拣员利用密闭分类转运车定时上门收集,按照二次分类方法将垃圾倒入密封或专用垃圾箱。其次是镇收集。镇政府负责一次清运各村所分类垃圾,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垃圾收购站点回收利用,无人收购的可回收利用垃圾转运至镇储存站;可腐烂沤肥垃圾直接转运至有机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有毒有害垃圾转运至镇储存站;其它垃圾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压缩。最后是区处理。区委农工部负责将其它垃圾二次转运至永清环保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区环保局负责将有毒有害垃圾转运至专业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我区无危险废物填埋资质,目前正在和丰城、进贤、贵溪3家公司洽谈处理费用事项);区供销社负责将可回收利用垃圾转运至资源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我区委托新余市奉献德业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理)。垃圾从出门到进入最终处置环节全程不落地。

(三)有机垃圾处理站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

渝水区在两个试点镇各新建一座有机垃圾处理站,对可腐烂沤肥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站主要通过有机微生物对有机垃圾进行高效分解,固体变成有机肥料,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多单元分解,最后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直接排到室内或室外,不会产生污染。从有机垃圾变成有机肥时间约60天,整个过程卫生、方便、运作无噪音、无异味、无毒、无二次污染,对人畜无害。有机垃圾减量率80%,剩余20%也转变为富含氮磷钾的有机肥,是蔬菜瓜果的优良肥料。

(一)高位推动。为加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我区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良山镇、姚圩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渝水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农工部,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统筹协调。试点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实行“党委一把手”亲手抓,班子成员分片负责,镇村干部具体抓,基层党员户户抓的措施。定期召开渝水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调度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二)统筹规划。出台了《渝水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两个试点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区农业局、环保局、供销社、卫计局等相关单位分别出台了《渝水区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处理实施方案》、《渝水区农村生活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处理实施方案》、《渝水区供销社推进可回收利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实施方案》、《渝水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等配套方案。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政府支持、群众缴费、社会参与”的资金筹集模式。一是前期建设资金由区财政解决。区政府在项目正式开工前预拨400万元启动资金给良山镇、姚圩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运行费用主要由乡(镇)财政和农户解决。通过宣传,每户家庭一年缴纳卫生保洁费12元,其余由乡(镇)财政兜底,包括保洁员工资、有机垃圾处理站运行维护等后续管理费用。三是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目前正在草拟实施方案。

(四)考核激励。一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终绩效考核,由区委农工部牵头,每月考核一次,将考核结果在全区通报。二是探索激励机制,采取评比奖励等管理办法,调动村民对垃圾有效分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村民垃圾一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类的质量。

从两个乡镇的试点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减少了垃圾危害,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生态渝水,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新路子。

一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大提升。良山、姚圩两镇自10月份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垃圾减量化明显。目前已处理垃圾4500吨,其中:有机垃圾2205吨,可产有机肥440吨,用于焚烧发电垃圾943吨,可回收利用垃圾1350吨,有毒有害垃圾2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减量化资源化率达80%。

二是人居环境大变样。两个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后,垃圾不落地,堆放、转运等环节二次污染明显减少,原来的卫生死角都变得干净了,群众反映苍蝇、蚊子变少了,臭味没有了,改变了原先“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现象。环境的改善倒逼居民不好意思随手丢垃圾,自我约束和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三是乡村旅游大发展。以良山镇下保村为例,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推动了乡村休闲游,据初步统计,20xx年下保村接待游客人数20余万人次,创旅游年综合收入320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比20xx年增长20%。

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试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是干部及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习惯难纠正。一些乡村干部认为,垃圾分类连城市都还没做到,现在要求农村先开展垃圾分类,有点本末倒置,小题大做,难度较大。群众意识不强。垃圾分类首先要做到农户分类投放,在试点过程中存在群众不配合,垃圾混合投放问题。对此,我们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标语、墙报、互联网等宣传手段和监督、提示、教育等方法,以期提高村民意识、规范村民行为,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区无危险废物填埋资质,只能委托区外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但目前两个镇产生的危废垃圾量不大,目前只有2吨左右,总处理费用大约3万元左右,由于量小,专业公司也不愿及时装运处理,只能先暂存在镇里储存站,待达到一定量后再运走处理,这对人居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危害。

三是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成本测算方面。两个镇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基础建设投入770万元,经测算,每一年的运营成本达522.21万元,其中:动力费用118.15万元,人员工资福利312.48万元,劳保工具费用4.51万元,垃圾兑换站和储存站费用73万元,设备修理费用14.07万元。运营收入方面。运营总收入192.00万元,其中达产后有机肥销售收入130.49万元,可回收垃圾收入32.67万元,每年每户缴纳12元保洁费共29万元。

由于垃圾分类工作采取了财政兜底模式,仅试点的两个镇一年的财政投入就达330万元,如全区铺开,区各级财政每年要投入运营资金近2000万元,压力较大。

以上我区各级财政每年投入的2000万元项目运营资金是在有机肥销售收入和可回收垃圾收入均正常的情况下测算的,如遇到市场变化,实际投入会更大。另外我区拟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市场化运营垃圾分类处理,目前正在草拟《渝水区乡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经咨询,因第三方机构垃圾分类管理更规范,垃圾分类处理效益更高,每年购买服务费用会比目前稍高,就我区目前财政状况来看,难以承受每一年的服务费,压力较大,恳请上级部门对我区垃圾分类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以缓解我区财政压力。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汇报总结

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在外务工经商游子集中返乡的大日子。近年来,随着个体经济逐步发展,为父母办一场讲排场、比阔气、爱招摇的寿庆陋习污染文明生态,我村外出打工经商村民数量多,寿庆大操大办现象严重。为进一步倡导移风易俗、寿庆简办,杜绝铺张浪费,根据村情实际,经认真摸底排查、通过村委会研究决定,并上报镇移风易俗工作办公室,xx村于2020年2月5日,为全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举办了一场集体祝寿活动,树立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寿宴前在村部举行了捐赠仪式和授牌仪式。

捐赠仪式上,xx村爱心人士共捐资10.5万,筹办集体祝寿活动花费2万余元,余下的8万余元捐给xx村奖学奖教联合会用以发展xx村教育事业。

授牌仪式上,由村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文明家庭”的牌匾授予了评选出的移风易俗文明家庭代表;由郊尾镇纪委书记郑清荣代表郊尾镇党委政府授予xx村“移风易俗工作先进村”称号。

此次祝寿活动参与人数达200余人,共为35名寿星祝寿,仅办酒席28桌,戴红花、敬寿酒、发压岁红包。寿宴上,xx村广场舞队也为老人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有板有眼的肢体语言尽显魅力,赢得掌声阵阵。老人们都觉得,这次集体祝寿活动不仅省去大笔寿宴花销,还热闹喜庆,过得很开心。一个个精心安排的节目让老人们满心欢喜、开怀大笑,他们围坐在一起,此起彼伏的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一首最和谐动听的“团圆曲”。寿宴结束后,由村干部在门口向寿星分发寿面、鸡蛋等礼品,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从每家每户大摆宴席,挨家挨户送寿桃等礼品,花销极大。到举办一场特别的集体祝寿活动。不仅可以避免过度花销,还可以增进老年朋友之间珍贵的情谊,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至2020年5月3号,共有有56人做寿,原来办672桌,现在办132桌,平均每户节约开支8400元。共有9对结婚,原来办320桌,现在办130桌,原来聘金38万元,现在聘金8万元,平均节约开支90000元(除聘金外)。

下一步xx村移风易俗工作将按照郊尾镇镇移风易俗工作专项整治方案的部署安排,对婚丧庆喜事事前登记造册、事时跟踪督查、事后宣教报道的工作思路,分时间、分步骤、抓重点,树典型,严督查,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推进,让文明新风吹遍xx每一个角落。

新农村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刘书记,陈副部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能够代表云南大学团队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们队一年来在保山市隆阳区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我感到无比自豪。很开心,也能乘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老师流露出那些藏匿在我心中点点滴滴的新农村情怀,我感到三生有幸。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海涵。

在汇报之前,请允许我代表在保山市隆阳区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第三批云大队员向给予我们无限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学校党委部门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尤其是陈副部长,每个节日的问候、每次亲切的询问都能够让我们释怀,让我们信心百倍和勇气十足。

20xx年2月,我荣幸地被学校党委选定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蒲缥村,并担任省派隆阳区工作队队长。驻村以后,我既当好指导员,又履行好队长的职责,团结带领本队9名指导员认真履职、用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隆阳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汇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虽然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仍然感到农村工作知识和经验的贫乏。因此,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参加盛市、区、镇指导员培训班学习期间认真听课、做笔记,仔细阅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手册》和相关《学习材料》,学习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指导员的工作职责,掌握指导员日常管理的规定和方法,了解各级部门在指导员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谋划身为工作队长的工作思路。驻村后,及时指导各位指导员深入村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写好《民情日记》,制定工作计划。一年来,各指导员积极配合村组干部认真考察调研,摸清所在村情况。我们云南大学的4位老师一共走访了4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受访农民多达一千一百余户。共写800余篇民情日记, 出版12期板报,16期简讯,制作标语56条。由我撰写的《高黎贡山行》、《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创造可持续性新农村》、《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创造可持续性新农村——以保山市蒲缥镇为例》、《征地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困境——以蒲缥镇平子地为例》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节日的多重意义生产——以保山市端阳“花街”为例》分别在《保山日报》 2011年5月31日,第197期、《保山日报》2011年6月5日,第198期、《理论与当代》2011年第5期、《保山师专学报》2011年第4期、《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一一发表。同时,我还利用身居农村的大好机遇,从中国农村现实处境中获得了对非洲的启发性思考。撰写了几篇拙作,分别在《国际观察》、《世界历史》、《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

一是加强与市、区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指导员工作离不开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注重与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工作队开展的重要工作和活动及时向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通报;我每季度在市、区工作队队长大会及指导员工作座谈会上通报一次我队指导员工作情况。市区高度重视省派指导员的工作,积极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指导员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与各位指导员的`协调沟通。在工作队员的管理上,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经常与各位指导员交心谈心,对指导员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在管理上严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得到了各位队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一是严格管理规定,遵守指导员管理办法。我队秉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的精神指向,严格遵守盛市、区党委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严格请假制度,加强自我管理,维护单位和自身形象。

二是以“两会一报”制度为载体,推动工作开展。“两会”即指指导员每月必须参加的区新农办召开的指导员交流会,和市、区每季度召开的指导员座谈会。“一报”就是办好《工作简报》,要求指导员每月至少递交不少于2篇工作开展情况的简讯。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工作队队员之间的沟通,为指导员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提供了平台。

三是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增强工作针对性。在要求指导员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工作的特点,我队明确了阶段性工作任务。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xx大精神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掌握乡情、村情、组情。第二季度主要工作是理清所驻村产业发展思路,拟定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方案。第三季度工作主要是召开全队指导员会议,进行个人和全队小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第四季度主要工作是协助乡、村完成编写2011年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规划方案,并按要求完成2011年试点建设内容,迎接检查。

最后,我想畅谈一年来我们的农村情怀。心在农村,望风怀想。离开了保山,可我们还割舍不断那片片农村情。今天当在此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一年来的新农村工作,我们每个队员都饱含着无限的激动,因为我们用真切的心与每一个村组紧紧相拥过。我们的思绪来回荡漾,因为我们难以忘却那刻满记忆的生命片段。我们学会了业精于勤,因为我们将农村质朴的因子深深地植入了体内。我们变得成熟稳重,因为我们有责任担负起建设中国农村的重担。一年的农村情,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就像滚动的雪球,最高点无所不在也无所存在。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点。

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法治行”法治宣传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_根据本单位业务实际,大力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助力乡镇振兴,为全县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高质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现将该项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法治示范创建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为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成立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一般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由综合办负责全局示范单位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解决机构、人员、经费和设备设施等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局通过微信、微博、展览馆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档案服务大局的积极性。提升档案人的服务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动力。

(二)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主动作为,有效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县进党委、镇进行工作指导,重点加强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精准扶贫档案、村级档案管理业务指导,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三)全面落实政策,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局驻村工作队积极落实政策,开展入户调查和精准识别,指导精准扶贫专卷更加有效规范。

(四)坚持“档案姓党”,确保档案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为档案更好服务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享受党的为民惠民政策时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助推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新源县农村工作总结汇报202

汇报人:

汇报内容:

1、本月任务完成情况;。

2、本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本月对业务板块董事会领导能力和管理方面有何看法;。

5、本月对集团其他各级管理人员和管理方面有何看法;。

6、本月了解的相关方面信息。

本月工作安排。

汇报人:

汇报内容:

2、存在工作困难;。

3、需集团或业务板块董事会有关领导或其他公司配合的工作;。

4、本人或本公司工作外需考虑或安排的工作事宜;。

5、对集团董事会和集团董事长有何要求;。

6、需了解的有关方面信息。

二〇××年×月×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总结

**乡位于**县城南5公里,辖15个行政村(街)、总人口2.77万人,全乡总面积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水域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6.9万亩,是“河南省生态示范乡镇”、“河南省旅游示范乡镇”。乡党委下设30个基层党组织(2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5名,其中农村党员483名。

(一)减贫情况:**乡有5个贫困村、10个非贫困村,2014年,全乡农业人口为27744人,有贫困户1020户、3872人,贫困户发生率为13.95%,截止年底,未脱贫890户、3301人,已脱贫130户、571人,贫困户发生率下降到11.88%。截止2015年底,有贫困户1021户、3898人,已脱贫365户、1561人,未脱贫656户、2337人,贫困发生率为8.42%。截止2016年底,有贫困户1115户、4008人,已脱贫475户、2020人,未脱贫640户、2046人,贫困发生率为7.37%。截止2017年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4户、4133人,已脱贫665户、2732人,未脱贫459户、1401人,贫困发生率为5.04%。

(二)贫困户属性分布情况:低保贫困户350户,五保贫困户128户,一般贫困户646户。

1户,因学致贫36户,其他原因致贫15户。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一)建立扶贫机制。

一是全乡15个村(街)分别成立脱贫责任组,班子成员担任贫困村的责任组组长,站所长担任其他各村的责任组长,统筹负责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二是以乡纪委文件形式明确帮扶责任人的工作纪律、工作职责,以硬要求保证硬任务。

(二)“扶贫先扶志”政策宣传。

乡成立由党委书记**同志为团长的政策宣讲报告团,开展“扶贫先扶志”**乡脱贫攻坚政策大宣讲,逐村对群众和帮扶责任人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活动。2017年进行了13场宣讲活动,印发**乡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册3500余份,有近2000名群众和300名帮扶责任人参加宣讲活动。通过宣讲活动,加强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加深了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近期,各村成立政策宣传小分队,制定政策宣传活动方案,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提升群众满意度、政策知晓度。

(三)扶贫档卡。

215个村(街)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迅速反馈问题清单,要求各村(街)落实整改,规范档卡提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

(四)帮扶力量。

2017年,我们对帮扶力量进行了充实,全乡现有帮扶人348人,其中,县级帮扶人104名,乡、村、成功人士三级帮扶人共计244名,确保每名帮扶人帮扶不超过5户(未脱贫户)。以村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学习,加强责任意识,提升帮扶水平。

(五)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贫困村陈洼村、杨大湾村、大栗树村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村卫生室、文化广场,**村、晏岗村已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正在施工中,2018年将全面完成建设;建立农业保险协管员兼职保洁员制度,全乡卫生水平取得到大幅度提升。

(六)村集体经济。

各村立足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建立持续稳定增收机制,实现“造血式扶贫”,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截止目前,**村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杨大湾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晏岗村集体经济加金色农林合作社预计年收入42万元;陈洼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大栗树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

(七)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2017年11月的动态管理工作中,我乡共新识别贫困户16户、74人。对于新识别贫困户,严格把握“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精准识别方法,完善识别程序;深入新识别贫困户家中算清细账、摸清家底,包括贫困户家庭成员、房屋、耕地、林地等情况,做到入户调查过程有图可查,有据可依;在新识别贫困户完成程序后,依照贫困原因,因症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严格按照《河南省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户档。

在动态调整及问题整改的过程中,我乡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工作,每村确定1名专门的信息录入员,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专门的信息室,有4名专职的信息员,定期召开信息录入工作动员培训会。对于上级反馈和自查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核实、及时修改,最大化的更新全国扶贫开发子系统和河南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贫困户信息数据,较好的完成了全乡贫困户动态调整的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了贫困户信息的正确率和数据的完整性。

(八)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4培训,已为368人提供技术培训。

(九)社保政策落实情况。

依托县人社局的政策,5-12月份加大慢性病卡工作申报的宣传和组织,已累计有272名贫困群众申报成功;全乡对贫困人口未参加2017年度新农保的情况进行摸排,发现89户未购买新农保的贫困人口,立刻进行补缴。目前,2017年所有贫困户都已购买新农合、新农保和大病医疗补助救助保险。通过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建立起**乡贫困人员就业和培训的“数据库”,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有针对性的制订学习培训、岗位输送、产业开发等帮扶方案,将这些人员对口推介到周边的企业务工。全年解决就业400余人,扶持成立农村淘宝店两家。

(十)危房改造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排查,2017年为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危房改造资金共计拨付119.5万元。

(十一)民政政策落实情况。

自2017年5月入户普查以后,通过入户普查反馈的情况,对贫困户中符合低保的贫困人口进行优先安排,全乡初步摸排出120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口,先后分两批已全部办理农村低保。将农村鳏寡孤独、因病因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

(十二)健康扶贫落实情况。

5**乡因病致贫301户,目前,已大病集中救治83人,慢性病签约284人,重病兜底23人,累计对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214人;全乡住院累计人次3412人,累计补偿费用1142.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四类人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2838人(包括电话预约体检)。

(十三)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乡建档立卡学生总数656人(其中在**学区242人,在外学区414人),保障资助全部落实;申报“雨露计划”的18名贫困人口,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2017年,为6名大学生提供助学资金2.3万元,为28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各类助学贷款证明材料。

(十四)易地搬迁落实情况。

目前,晏岗集中安置点18套房屋、槐香园集中安置点20套房屋、分散安置8套房屋已全部建成、入住,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拨付864万元,分散户安置补助资金共49.4万元全部打卡发放。

(十五)交通政策落实情况。

珠山、冯河、晏岗、**、项楼、街道、望城、万河、大栗树、王南洼、杨大湾等村积极行动,全年共修建村民组主次道路共28公里,全乡水泥路组组通达到95%。

(十六)电业政策落实情况。

62017年投入资金新建27台配变台区,完成全乡的户表改造工程。陈洼村新建配变台区6台、大栗村新建配变台区5台、晏岗村新建配变台区7台、**村新建配变台区5台、杨大湾村增容改造:村部台区、杨楼台区、吴岗台区、陈畈台区共计配变台区4台,解决整个村不通三相电和电力不足的问题。投入资金新建陈洼村扶贫光伏发电站1处和5处分布式光伏发电,宣传新能源政策及电价补贴政策,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建槐香园异地搬迁配变、晏岗新村异地搬迁配变、晏岗移民安置区配变共计3处。

(十七)水利扶贫落实情况。

贫困村坑塘改造:杨大湾村三口塘、**村三口塘、大栗树村三口塘、陈洼村三口塘、晏岗村三口塘。坑塘改造资金总计130.6万元,已拨付39.2万。

安全饮水:**村已通自来水,陈洼村、晏岗村二村自来水设施正在维修;大栗树村、杨大湾村自来水工程正在施工。全乡十个非贫困村已全部取样送检,饮水安全质量正在检测中。

(十八)项目实施情况。

7**和晏岗两个村易地搬迁土地补偿,共98.79万元;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拨付864万元,分散户安置补助资金共49.4万元全部打卡发放;危房改造资金共计拨付182.904万元;五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共550万元;2017年冬修坑塘改造15处,共130.605万元。

四、工作亮点。

(一)扶贫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878条,印发扶贫工作简报20期,向县级上报扶贫工作信息63条,全乡组织学习扶贫政策、知识36次。

三是榜样先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立标杆、树榜样,先富带后富,后富学先富,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树立了很多不甘贫穷、奋力进取的贫困户典型。有“弱女子顶起一片天”的曹德芝,有“70岁老汉脱贫记”的陈文阶,有“精准扶贫重扬生活风帆”的熊永叶,有“从贫困户到带贫户”的涂德香,这些贫困户典型让全民为之钦佩,动容。**乡还大力宣传大力宣传第一书记、帮扶人、挂职书记、非公企业的先进事迹,有结对帮扶68户贫困户的四方植物油公司,有多次为贫困户提供农资的联兴油茶公司,有“单身汉邓汉平帮扶记”的帮扶人娄佰照,有“风雨兼程扶贫路”的挂职书记陆斌,有“青春建功中国梦”的第一书记马海涛,吸引更多力量合力参与脱贫攻坚。

(二)产业发展,增强持续“造血”能力。

1、资金支持是前提。

9产业的贫困户进行筛选,对于已选准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跟进、扶持,确保其通过产业发展增收3500元,可以申请产业扶贫财政奖补资金2000元,目前已有157户农户申报财政奖补资金,合计31.4万元。

联兴油茶公司、四方绿丰合作社、万金河肉牛养殖场、**县新绿园商贸有限公司、竹青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共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550万元,带贫310户;联兴油茶公司、万金河肉牛养殖场、四方植物油公司使用财政整合资金265.3万元,带贫74户。共有384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带贫协议。

2、产业发展是动力。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依托浅山丘陵的地理优势和邻近县城的区域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帮助贫困户“短跑脱贫、长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构建长效扶贫机制。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企引领、集中连片、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5万亩油茶、2万亩苗木花卉、2万亩粮油作物。我们可以用三句口号生动地进行总结。

10年底,整乡脱贫可实现三个“全覆盖”,即贫困村带贫产业支持全覆盖、参与经营的贫困户产业增收全覆盖、政府奖补全覆盖。目前全乡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9个,特色农业基地3个,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种植油茶3万亩,苗木花卉6300亩,油料作物约1.2万亩,已形成油茶、苗木花卉、油料作物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产业发展已实现1673人脱贫。

二是企业帮扶带,群众致富快。**乡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贫作用,目前全乡已发展油茶、苗木花卉、粮油作物种植三大主导产业,还发展有“稻虾共养”、白茶、鲜桃、肉牛养殖、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全乡带贫5户以上的示范企业有26家,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农产品收购等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户720、2470人致富、增收。四方植物油公司在**乡一对一帮扶贫困户68户,提供就业岗位360个,并出资20万元为杨大湾村新建村级活动场所;苗木花卉基地年用工1200人次,人均增收1800元;在油茶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过程中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300人次,人均可增收2000元;河南联兴油茶公司仅2016年就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100只小山羊、2.3万株油茶种苗,长期免费提供技术支撑,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贫困群众种植的油茶果。

三是百亩茶山万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乡的产业扶。

11贫是“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各项产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效益吸引并带动周边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他们可以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等从产业中间接获得收入,也可通过自主发展产业获得直接收入。我们依托龙头企业、政府部门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全年为380名贫困群众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建立企业或合作社和贫困群众的合作营销模式,保障了贫困群众生产的产品收购问题;通过扶贫贴息贷款,为有能力但缺资金的贫困群众提供产业启动资金,已为35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65万元,用于发展充绒、家庭种植、养殖等产业;依托“多彩田园”产业扶贫财政奖补政策带动贫困户,将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筛选,对于已选准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跟进、扶持,确保其通过产业发展增收3500元,可以申请产业扶贫财政奖补资金2000元;对于有意向发展产业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进行针对性帮扶,帮助申请扶贫贴息贷款或提供技术培训。

3、科技支撑是保障。

12的项目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真情倾注,扶贫帮困暖人心。

五、下一步扶贫规划。

紧紧围绕2018年整体脱贫的目标,落实好、完成好这项政治任务。我们要汇全民之智、举全乡之力,聚焦精准抓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甩掉贫困帽子。一要深化责任精准帮扶。要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严格考评奖罚机制,一户一策,精准扶持,使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扶贫开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使全体贫困群众真正的从扶贫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二要突出帮扶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贫困村村级道路交通,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要突出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围绕油茶、苗木花卉、电商、旅游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以农户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基地、成规模,加快产业化建设进程。三要强化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积极整合部门技能培训资源,强化农民实用技术、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每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积极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及时入学,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帮助有发展意愿、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为发展提供基础资金保障。四是完善退出机制,总结工作经验。要仔细整理保留贫困户脱贫的相关支撑数据,算好收入账,13确保脱贫实事清楚,数据充分,可接受检验。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备推广运用。

特别是着重在“转、扶、搬、保、就”几个方面发力,为2018年全乡脱贫打捞坚实基础:

一是转移就业助脱贫。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劳务合作关系,通过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鼓励当地羽绒等行业企业到本乡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使贫困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对符合岗位要求、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安置就业。

二是结对帮扶助脱贫。在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每月至少到所联系户四次,在入户时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乡脱指办。让富裕农村党员与贫困户“攀穷亲”,带动贫困户发展商品经济。鼓励本乡在外成功人士与部分贫困户结对,通过送致富信息、送物质、送技术、送发展资金、传授致富经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发展。

三是易地搬迁政策助脱贫。通过采取补贴补助、示范带动等扶贫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搬迁农户面向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等产业脱贫。扶持搬迁贫困人口从事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建筑、羽绒加工等服务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促进脱贫。

14四是完善低保政策助脱贫。全面落实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保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坚持采取定期申报和分类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切实做到进出有序、补差适时调整,确保救助公平、公正。

五是临时救助政策助脱贫。对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家庭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期生活救助,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助的,应及时提供相关服务。

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1、一年来,我村始终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的开展,把“六五”普法工作列为我村中心工作来抓,认真对照“六五”普法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普法活动。

2、强化组织领导,我社区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村支书为副组长,村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严格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分年度逐步实施,注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确保了“六五”普法扎实有效开展。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六五”普法重在宣传普及,一年来我村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目标,发挥“六五”普法骨干队伍的作用,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法律知识宣传。20xx年,村通过多种形式,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学习计划生育、食品卫生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部法律条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2、“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村认真按照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确定重点学习内容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一是抓好干部学法。村干部既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同时还肩负着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组织村的小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训促学,收到较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1、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提高全村干部和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逐步实现由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各项事业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业的转变,不断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通过学习提高了村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自觉性,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2、村领导班子在普法工作中坚持把学法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推进服务建设,为居民办实事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办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居民学法守法,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村秩序稳定,村风气好转。

3、部分居民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主动普法的意识还不强,主动学法的不多,虽然依法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更多的是凭感情靠人际关心来处理。

4、人民群众的面对面宣传难度大,很难确保居民普及率达到100%,普法的力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按照“六五”普法工作的要求部署,以人为本,认真总结这一年来的经验,不断探索新思路,更好地开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新源县农村工作总结汇报202

__年__月_日,在_综合党委的组织下,开展了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训班的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主要有非公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如何当好“两新”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如何发挥党组织书记助手作用,党务工作讲解及工会组建工作等五个议题。经过一天的学习,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_开发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欢欣和鼓舞,同时对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新经济形势下,党建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在无资产隶属情况下,如何处理党员活动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支部党员较为分散,集中活动难以组织,还有思想认识的参差不齐等。在培训中提出的党建工作理念,如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扩大党组织的渗透力;建立党建网站,在工作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活动、联合支部互动式活动;创立联合支部“孵化”机制等。这些工作理念不仅提高党的工作有效性,而且使党建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基层党组织的的工作社会化、党务工作专业化、党内生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探索并创新党建理念。从取得的成就看,这些工作理念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指导。

对于个人而言,这次培训不仅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的了解,也再次接受了党员先进性的教育。什么是党员?党员需要做什么?党员为什么要这么做?党员要怎么做?“党员,是党旗下铮铮誓言的承诺;党员,是党章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是党务中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员,面对糖衣炮弹,善于拨开糖衣,扔掉炸弹;党员,面对__势力,善于正视__,弘扬正气;党员,在革命战场上牺牲,让鲜血浸润祖国大地;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倒下,让肉体化作泥土滋养万物生长;党员,站在改革前沿,鼓呼呐喊;党员,吹响时代号角,奋勇前行;党员,用党性锤打私心杂念;党员,讲原则奉献默默无闻;作为党员,要高举伟大旗帜,弘扬主旋律,让“铁锤镰刀”的光芒永照;中华大地,华夏儿女,为民族复兴,建立新时代的丰碑!”我们只有明确这一系列问题,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真正意义上做一个合格的党员、优秀的党员。

所以要保持这种先进性,就要做到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品质上要提高思想境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与品质紧密相联的是能力。能力是高是低,直接影响到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所以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在工作中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品质、能力的基础上,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即靠自己的行动、实践、工作实效做出表率。

农村工作总结汇报

根据《关于开展第32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及做好控烟重点工作的通知》(临卫发〔20xx〕52号)要求,我局大力开展控烟工作,现将20xx年上半年控烟工作总结如下:

成立xx区农业农村局控烟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控烟_与控烟监督员。

我局要求各科室(单位)在各自科室(单位)内通过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宣传。主要围绕戒烟方法,吸烟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身体危害,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控烟知识。我局按照部署,积极响应,并在各科室及会议室张贴禁烟标志,开展禁烟工作。

我局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发放控烟手册等手段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使全局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对吸烟危害健康有了一定认识。

经过努力,我局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控烟的意义,为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培养机关办公人员好的健康习惯,促进全体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作好控烟工作,努力创建文明单位、无吸烟单位。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总结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市政协负责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大老爷庙村驻村帮扶任务,时间为期三年。为更好地完成帮扶任务,机关党委分期分批地安排政协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村工作。在四官营子镇和大老爷庙村的协调下,租用一户当地村民的房子作为驻村干部宿舍,从9月22日正式驻村,至今年11月末,我们驻村工作队实际驻村时间达165天,全体队员精诚团结、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政协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勤俭节约、高效务实,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充分利用政协组织优势,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争取协调资金,截至当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一套(14件),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市政协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一是大力宣传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把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紧密结合,把扶贫村打造成政协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联系点,机关干部的教育基地,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舞台。二是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上下功夫,超规格安排实职副县级领导干部任扶贫村第一书记,为完成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三是为驻村工作队配备一台专车,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围绕帮扶任务,扎实做好调查摸底。

围绕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大老爷庙村基本情况、存有问题、等展开调查摸底。利用20天的时间,通过下棚入户,走访部分村民,多次与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和大老爷庙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深度交流沟通,10月10日召开了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会议,听取了村干部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对老爷庙村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大老爷庙村人口情况、土地情况、设施农业大棚发展情况、养殖业发展情况、村两委班子人员构成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村债权债务情况、村部建设情况、困难群体情况、村村通自来水情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新农保)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多次组织召开支委会和村干部会议,分析研究致贫致困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帮扶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展开扶贫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

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规划。

(一)、认真谋划发展思路。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一是村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恢复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二是多措并举增加贫困户收入,力争达到家家都有致富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同时迈进的发展思路。

1、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成立以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蔬菜大棚产业所需器材设备,建一个综合加工厂,主要以加工棚用棉被为主,附带其它一些大棚用品,争取达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标准。

2、在推动农民致富方面,依托当地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优势,增大旧棚升级改造扶持力度,鼓励村民扩大新棚建设面积,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向阳光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加快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养殖畜牧业,以养羊为重点突破口,协助协调贷款资金,鼓励农民增加新的致富门路。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我们遵照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帮扶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当地人均收入达到1万1千元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规划突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了村部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3段(4.5公里)、修建防洪堤坝一处、打2眼百米以上抗旱深水井、大田土壤改造、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等10个项目。

2、规划注重全面均衡发展。从抓好班子带队伍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协助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和新生力量,保障老爷庙村发展有持持续动力和后劲。

在扶植村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抓好设施农业发展,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实现设施的持续稳定生产和提质增效。二是促动养殖畜牧业发展,协助村民提升发展养殖畜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村办加工企业。

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修建村部,改善办公条件。二是修建文化广场,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三是协助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组内主干路实现水泥混凝土硬化。四是修建一段防洪堤坝。

在协助困难群体方面,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特困户,同镇领导、村干部一起同心协力,对一些有劳动水平的贫困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协助他们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四、争取资金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20xx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在市政协领导的协助指导下,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截至当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14件)一套,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

1、村部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今年初,根据凌源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村部建设要按照“七站一室”不低于233平方米的标准实施。市政协领导在市委组织部争取到10万元组织经费,仅靠这点钱建村部无法完成任务。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村部建设的方案,村部设计为两层带地下室共计699平方米,一层和地下室由当地村民白雪年出资建,使用权30年,且每年向村委会交2000元租金,产权归村委会所有。白雪年用一层和地下室建厂经营,雇佣当地农民工50人,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协助农民提升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互惠互利。村委会出资建第2层加楼梯共计285平米,按每平米1200元计算,需资金342000元,经多方努力,四官营子镇给10万元建设经费,凌源市组织部给8万,资金缺口62000元,所用资金全部由白雪年垫付。当前,该工程已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0月份市政协出资1、3万元为村部会议室配备了桌椅、书橱、液晶电视,使其会议室达到了标准。

2、村内道路硬化项目进展情况。大老爷庙村片多面广,全村由7个自然屯组成,间隔跨度较大,街道弯曲狭窄,村民出行路和大田作业路都是泥土路,我们采取了分期、分段硬化泥土路的方法,规划设计了连接大庙组和小庙组之间泥土路硬化项目。村委会组织路基筹资筹劳,驻村工作队多次往返市县两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最后争取到1.12公里奖补资金23.3万元。该项目现已实施完成。

3、修建防洪堤坝项目进展情况。大庙组南大渠防洪坝为河滩地改造时修筑的泥土坝,经多年雨水冲刷后成为险工险段,直接威胁近300亩农田,规划用石头水泥砌成防洪堤坝200延长米。驻村工作队在四官营子镇水利站的配合下,向凌源市水利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又督促凌源市水利局、财政局向朝阳市水利局、财政局上报申请报告。经不懈努力争取到市水利农水资金15万元,资金指标已下达,待凌源市水利局勘验核准后,即可操作施工。

4、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展情况。因为村集体无任何土地,要想建文化广场,必须从村民手中征地,那样势必增加成本。经村委会研究讨论后,决定该工程与村部建设同步实行,在村部院子里按照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要求,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硬化路面并铺彩砖,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建成功能完备的服务村民、保障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当前,该项目在做工程预算,需建设资金10万元,经与市财政相关部门协商后,可向凌源市财政局打报告申请。市体育局已安排体育健身器材一套,待广场硬化后即可安装使用。

五、雪中送炭,用“心”帮扶。

自去年9月22日正式驻村以来,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遭受火灾的村民王金华申请救助资金,送科技下乡,做到了村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协机关的事,村民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真正用“心”来帮扶,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也解决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

1、送温暖、献爱心,慰问困难群体。春节前夕,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到特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分别为2户特困户送上1000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另为8户困难户送去1袋米、1袋面和1桶油,9月份工作队和村委班子一起通过走访,确定了48户贫困户,作为市政协党员干部的帮扶对子。最近市政协机关党委还组织职工为贫困村捐赠衣物200余件,让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2、动真情、伸援手,救助受灾群众。3月13日,村民王金华家中发生火灾,所有财产全部烧光,王金华被严重烧伤住院,十分悲惨,老婆孩子暂时寄宿在亲戚家中。驻村工作队得知消息后马上与村干部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组织临时救助,并即时向政协领导汇报情况,并向市民政部门提出协助请求。市民政局给予大力支持,3月23日下午即解决2万元救济款,工作队连夜送往王金华手中,当接过救济款时王金华泪如雨下,连说谢谢党,谢谢政府。

3、送知识、送文化,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针对当地农民普遍存有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现象,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市科协展开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18日,科教文卫体委协调市科协,挑选了农业种植专家、畜牧养殖专家,携带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科技图书600本,深入到大老爷庙村免费发放,专家面对面解答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的热情空前高涨,600本图书一发而空。

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

1、制定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我们制了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不准参与地方赌博、不准单独与年轻女性来往、不准到老百姓家吃喝、不准拿群众东西、不准单独到驻村地点、不准向群众借钱、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在村内工作和平时在单位一样的作息时间,第一书记带头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自觉接受驻村队员和群众的监督,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2、攻坚克南,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展开工作。我们克服了农村生活艰苦单调的不利因素,自己烧炕,自己做饭,发扬我党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我们克服了没有扶贫经验,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搞调研、做规划、跑项目,较好地打开了工作局面。驻村以来,往返朝阳100多次,行程2万多公里,安全无事故。

七、存有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有问题。

1、有些调查研究工作有死角,有些工作还没做到位,需要下一步完善。

2、吃苦耐劳、扎根农村的思想意志有波动,有时有畏难情绪。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步伐,在省扶贫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畜牧养殖或其它生产项目,力争明年初见成效。

2、增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一是增大对项目招标的管理力度,尽快成立以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为组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招标领导小组,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准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动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展开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展开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增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增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水平。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即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协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即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协助帮扶对象逐步提升生产自救水平。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协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点。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同时协调、跟踪相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增强对有劳动水平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动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协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水平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协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展开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协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持续强化群众观点,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展开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展开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水平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增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动,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当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协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升。

二、存有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有差别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理解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动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即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协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协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协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水平。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展开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增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展开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