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案筛豆子的工作报告(通用17篇)

小编: HT书生

工作报告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更是对团队合作的总结和展望,可以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展。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工作报告。

《数豆子》教学教案设计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过去的数学,对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重视的适读,写数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基础,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重要基础,。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个年龄儿童的特点就是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数学中,教师过多地强调示范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模仿的。如今,我们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让学生心神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3、重视发展学习的数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逐步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础要求,良好的数感对估算策略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节课,教师还是比较重视这一点的,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突出估数的意义,发展并丰富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节课中,在这一节课中,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教师重视与学生在情感交流,在鼓励,等待。欣赏中,用内在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发现豆子的不同颜色、大小。

活动准备:

1、红豆、黄豆、绿豆、蚕豆、青豆等各种豆子。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1)与幼儿共同观察、摆弄豆子,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外形、颜色的不同。

(2)教师(或)幼儿拿一粒豆,另一方找出相同种类(或相同颜色)的豆放一起。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将豆子按种类分到各小盘中。

(2)引导幼儿按大小将红豆、蚕豆、黄豆放入各小盘中。

(3)引导幼儿按颜色将红豆、绿豆、黄豆放入各小盘中。

3、评价活动。

师幼共同讲述各种豆子大小颜色的不同。

《数豆子》教学教案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豆子”。

一、说教材。

“数豆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0以内的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在认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体验数数、估数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灵活性。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学习可能还有些不适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思维上还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以具体的实际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到对数的认识。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还会有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说出各位数的名称,识别各位数的数字的意义。

(3)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初步建立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来估计豆子的数量,让学生经历估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计数器、黄豆若干、小桶、塑料盆、纸盒子若干。

(2)学生准备:小木棒。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等。

学法:1、动手操作法: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这样一些活动,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会知识,发展数感。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教学流程。

然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有意义的、实际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进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具体的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数学,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课堂的导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我的课程是这样导入的:

桌子上摆好了要用的豆子。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此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是用来吃的。有的说,是用来数的。或者其他的答案。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出要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二)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是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那么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在第二环节中,设置了2个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学会合作,互相谦让;数豆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具体操作为:

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这把豆子的颗数。

活动二:数一数,看看估计的颗数与实际的数量相差多少。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感知过程中对数有一个大体的感悟,让学生初步体验估算。

(三)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还强调“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1.师生互动。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2.小组合作。在小组间通过合作进行估计老师抓的一把豆子有多少,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估计。

3.汇报交流。每组选2名代表汇报,说说估计结果,并介绍估数的方法,其他小组可随时补充,并提出不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估计也是有根据和基准的。

(四)精心设练,学中用新。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巩固练习。

让学生小组间进行抓豆子和估计豆子的游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2、提高练习。

让学生把刚刚估计出的数在计数器上进行拨数,并把拨出来的数字写在练习本上。对于特殊的数字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如“22”“100”等,并认识第三位是“百位”。

3、拓展练习。

对于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我们应当注意应该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在此环节设计了一个猜数的游戏。让学生既对数的大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学生对于计数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找一名学生背对着计数器猜数。其余的同学都做小裁判,告诉猜的那名同学所说的数是大了还是小了。

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就像游戏一样,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当学生自己先进行猜数游戏时,他们总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怎么才能让游戏进行下去的问题,做出自己判断。

(五)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数学学习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表现的比较?

通过这几个问题结束本节课。

六、说教学评价。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以上教学环节。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今天的语文课要举行一场夹豆子比赛。

上课了,我兴奋地拿出我带的材料:两个碗,一双筷子,一袋黄豆、花生。邹老师说:”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先夹花生,预备开始!“我先夹了一颗花生,后来,越夹越快,直到全部夹完了。

最后,我一共夹了50颗花生,29颗豆子。这使我懂得了:大的东西好夹,小的东西难夹。

这堂实践课是锻炼我们心灵手巧的.一堂课!

我要感谢邹老师,她给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夹豆子实践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活动难点: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扑克牌若干副,ppt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和孩子们一起熟悉各种花色和形状等。

1、看ppt图片,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魔术师,他叫刘谦,曾经在春晚为大家表演过魔术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干什么?(玩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些什么呢?(数字)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呢?(图案)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黑色)。

2、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们共同认识。师:扑克牌上都是些数字几呢?又有些什么图案呢?(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除j、q、k,都是按数字1-10来排列,每副扑克牌都有两种颜色和四种图案。

二、魔术游戏:猜猜少了那个。

教师:接下来老师也想学学刘谦变魔术,和大家一起玩个魔术游戏,你们想玩吗?

1、介绍游戏方法:幼儿从五张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教师说出抽掉的牌。

2、教师准备5张牌(1-5)和(6-10),请幼儿任意抽取,教师观察牌面后说出答案。

3、请幼儿猜猜老师为什么会猜对。

4、小结:在这些牌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教师出示1-10的扑克牌,请个别幼儿任意抽取,猜猜抽掉的是什么。

三、分类游戏。

教师: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样色。那我们还可以用扑克牌来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想不想玩?(想)。

2、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3、按图案分:老师还想让你们把这些牌从2个盘子分到4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大家想一想。

4、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说一说:你们那一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四、排序游戏。

2、看,我这里有一张底版,底版上有什么?有什么用?(起点)。

3、幼儿进行操作。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排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有的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真整齐。)。

5、看ppt图片,师幼顺数和倒数1-10。

小结:每副扑克牌上都有四种图案,每张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它还可以站立起来。扑克牌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符合大班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同时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幼儿在扑克游戏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增长相关的数学知识,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效果比较好。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2.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2.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活动过程:

一、七巧板的秘密。

游戏:快找快拿:

1.师:我们都玩过七巧板,还记得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形状的板吗?

2.师:现在来玩一个快找快拿的小游戏,听清楚规则:

(1)5秒钟时间内,请你们看图片,找出同样形状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2)时间到,手立即放膝盖上,不能再碰板。

幼儿根据图片找出红色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次请你们找两块板,而且摆放的方向要和我的图片一样。

师:红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绿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

小结:形状相同,放的方向不同,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同。

师:刚才两个三角形摆放的方向也是这样的,那这次是什么地方改变了呢?

小结:位置换了一下,给我们又是一种新的感觉。

总小结:用7块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板块,变一变方向、换一换位置,就会出现奇妙变化。

二、七巧板的组合。

1.幼儿尝试选择其中的三角形组合不同的形状。

2.交流:

师:你用哪两块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形状?

师:谁也一样拼出这样形状的图形了?怎么不一样呢?

小结:大三角和大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大正方,小三角和小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小正方。

师:有没有拼出不一样的形状?

变大三角:大三角又是怎么变成的?两部滑梯背靠背就变成大三角形。

变菱形:这是什么形状?知道怎么变的吗?

三、拼七巧板。

1.师:正是因为巧,所以七巧板可神奇啦!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看!我拼成了什么?(机器人)看看机器人的头是什么形状?身体呢?三角形做机器人的——脚,手用什么形状拼的?你们想不想拼?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

师:成功了吗?都成功啦!

四、限时拼图。

五、小组比赛。

2.看图拼七巧板:

3.记忆拼七巧板:

六、延伸、整理。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活动目标:

1、认识硬币,知道硬币有两个面。

2、学习5的组成,能初步感知5的组成的规律。

3、乐于动手操作数学材料,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认识硬币。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想要吗?好,请你坐坐好,我把它变出来。“魔术魔术变变变,魔术魔术变变变,变出许多小礼物。礼物礼物出现了,看,是什么呀?”

生:“硬币”。

师:对,是硬币。小朋友你认识1角钱的硬币吗?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硬币放在小盒子里。请你看一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有几个面。

幼儿观察硬币。

师;谁来说一说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几个面?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师小结硬币有两个面,一面有花我们用花表示,一面是字,我们用圆圈表示。

二、撒硬币。

1、学习5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坐好了,谁能告诉我,你刚才撒出了几种情况,几个花面,几个字面?

幼儿回答老师记录。

生:老师我撒出了一个字面,4个花面。

师;1个字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4个花面我们用4个花表示。5个硬币分成了1个字面,4个花面,也就是说5可以分成1和4。(写出5的分成式)还有撒的不一样的吗?5的其他分成式依次表示出来。

师:(指着分成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5的组成,请小朋友跟我学一学。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可以分成1和4---4和1。

2、规律。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5的组成,看看这两边,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呢?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可真是火眼金睛,小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这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大,叫做递增规律。这一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小,叫做递减规律。知道了这些小秘密,我们就会更好的掌握5的组成。

三、猜硬币。

师:学习了5的组成,我们来玩个猜硬币的游戏好吗?老师把5枚硬币分别放进两个手中,请你猜一猜两个手中分别有几个。谁做的好,我请谁来猜。

说儿歌:硬币硬币真淘气,来到手中做游戏,小朋友们擦亮眼,猜猜它会去哪里。谁来猜?(重复猜3―4次)。

四、超市购物。

2、先请三位幼儿来进行个别示范,其他小朋友帮忙看一下他们买的商品对吗?(对的进行表扬,错的找出错误。)。

3、这三位小朋友表现的都很好,下面我们选两个售货员,请买东西的小朋友到售货员这里付钱,请售货员认真查看小朋友用5角钱买的2种商品对吗。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请小朋友购物的时候不要推不要挤有秩序的进行。(幼儿购物,教师指导)活动结束。

五、延伸活动。

将超市购物的游戏放到区角,继续加强游戏。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设计意图:

“数的排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正是学习、认识排序概念的时候,他们喜欢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活动《好玩的吸管》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吸管展开,幼儿在活动中不但能够进一步掌握数的排序,而且通过活动了解吸管的另一种玩法。

活动目标:

1、尝试学看图纸并有规律排列材料。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活动。

活动准备:

彩色吸管(2cm),彩色胶皮细电线,图纸,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项链,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规律。

师: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呀?好玩吗?

师:你们会做吗?

师:你们都会做呀,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串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3)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

师:哦,原来他们是有规律的。

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幼儿说规律。

2、画图纸。

(1)这里有许多空白项链的图纸,请小朋友先来为自己设计一条项链。

(2)幼儿介绍设计图纸,说规律。

3、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请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然后再到筐里找需要的吸管用胶皮电线穿起来。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活动目标: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习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解个和十,知道十个1是10。

活动准备:闯关指示、每位幼儿1-10两套扑克牌,铅笔,纸条。

二、基本部分(一)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一关1、教师讲述闯关条例,引导幼儿闯关。

3、我们看看密码到底是多少?

4、教师幼儿一起验证密码的对错。

(二)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二关1、请你用扑克牌很快的摆出以下数字,14、26、35、48、59。

2、幼儿摆牌,教师巡回知道。

3、提问幼儿是怎样摆牌的?

4、提问26、35、48、5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三关1、请小朋友用两张牌摆出18。

2、请小朋友用三张牌摆出18。

3、请小朋友用四张牌摆出18。

4、请小朋友用五张牌摆出18。

三、结束部分: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舞来。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最近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小豆子的好玩故事》,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做唐豆,别人都叫她小豆子(也就是主人公),小豆子贪吃、调皮、可爱。这本书搞笑、好看、好玩。

小豆子想啊想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干弟弟,我的理由全都不见了,因为大家都哈哈大笑看着我的嘴,因为我的嘴上粘了很多奶油,刚才忘擦掉了,大家现在又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你觉得这本书好不好看啊。

数学教案-好玩的豆子

1、乐意参加6的形成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能够按要求拿取6以内不同数量的材料,并主动思考、专心进行操作。

3、学习6的形成,理解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不同种类的树叶卡片6张,数字5、6卡片1套,色子1个(6个面上分别有1—6的点子)。

2、实物树叶4片,4个圆点卡片1张,苹果卡片5张,鸭梨卡片6张。

活动重点。

学习6的形成。

活动难点。

理解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熟悉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观察树叶和数字卡片,交流:数数有几片树叶?认识卡片上的数字吗?

二、游戏——比比谁做得对,复习5的形成。

教师一次出示4片实物树叶、4张圆点卡片和数字5卡片,请幼儿根据实物、圆点、符号的不同引导,操作树叶卡片,复习5以内数的'形成。

1、请取出和黑板上数量一样多的树叶卡片(4片)。

你能把4片树叶变得和数字5这么多吗?是怎么变的?

小结:4片树叶添上1片后变成了5片树叶,4添上1是5。

三、引导幼儿推理、操作,学习6的形成。

小结:5片树叶添上1片就变成了6片,5添上1是6。

2、教师在黑板上一一对应演示5张苹果卡片和6张鸭梨卡片,引导幼儿感知、理解5、6两数多1少1的数量关系。

试一试:有几种方法能让两种水果一样多?

小结:有两种方法能让水果变得一样多。

第一种办法是:5个苹果添上1个变成6个,6个苹果和6个鸭梨是一样多的。

第二种办法是:6个鸭梨去掉1个变成5个,5个鸭梨和5个苹果也是一样多的。5比6少1,添上1变成6,6比5多1,去掉1可以变成6。

四、游戏——比大小,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感受数学的乐趣。

1、请两名幼儿玩扔色子游戏,谁扔的圆点数多谁获胜,输的一方手举数字卡片,教师引导幼儿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活动延伸。

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6的物品。

我是小豆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小豆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对身边的植物充满着好奇,通过我们班的自然角种植的小豆荚来观察小豆荚的生长过程,特别是小豆荚成熟时在太阳下裂开,小豆子自己从豆荚里“跳”出来,幼儿感到非常的兴奋。设计《我是小豆子》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小豆荚生长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丰富孩子的知识,更能陶冶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操。

1、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动作。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

2、三种颜色的小豆子图片,让幼儿贴在手腕上。

3、认识小豆子,知道它的生长过程。

4、场地画有一株株长有豆荚的图片。

1、出示用小豆子制作的小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师:你们知道这只小兔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吗?(我们自己种的小豆子),引导幼儿来认识小豆子。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在一片种植园里,小豆子发芽、长叶、开花,以及小豆荚成熟了裂开后,小豆子自己跳出来的情景。

2、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小豆子是怎么从豆荚里出来的?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3、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唱歌曲。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跟唱。

1、幼儿观看课件,讲述故事,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2、启发幼儿想象,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豆子宝宝从小豆荚中出来的?(跳呀、蹦呀、跑呀——)。

3、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豆子从豆荚中出来的动作。

4、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

5、幼儿站成大圆圈为一个大豆荚,面向圆心,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6、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自己看一下粘贴的小豆子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豆荚。

第一遍:戴同色的小豆子宝四在一起,围成几个圈。

第二遍:小豆子宝宝分散开。

第三遍:小豆子宝宝长大了。

7、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8、幼儿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豆荚进行表演。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小豆荚在太阳公公张开小嘴巴,小豆子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跳呀跳呀,蹦呀蹦呀,真快乐。小豆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从豆荚中跳出来。有的落在了草丛中,有的跳到池塘边,有的蹦到了柳树下,有的跑到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小豆子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小豆子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小豆荚了,也有自己的豆宝宝,他们也做妈妈啦!

《数豆子》教学教案设计

《数豆子》是北师大版一下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会读写、估算一百以内的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教师抓一小把豆子放进透明的一次性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出来,让学生猜一猜杯子里有多少颗豆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纯粹是“瞎猜”,答案是五花八门。针对这五花八门的答案,到底谁猜的是正确的呢?我又引导孩子们一起数杯子中豆子的颗数,数完之后判断谁猜得准,及时给予表扬。接下来,让孩子们想想办法,让自己的猜不再是瞎猜,猜出来的结果能和实际数出来的结果更接近一点。在师生共同讨论下,我们发现在猜的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个与之相对比的参照物,猜出来的结果相对就准确的多了。在接下去的课堂中就是让学生运用刚才师生共同讨论出的方法对老师每一次出示的杯子中的豆子颗数进行猜测,此时的猜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估一估了。

从表面上看,这节课也顺顺利利地上了下来,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发现真是漏洞百出,还有很多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首先,在本节课中,数豆子就浪费了老师很多精力,因为豆子本身比较圆润,在实物投影仪上容易滚动,若把豆子都换成瓜子或者其他的物品,就不会出现在实物投影仪上乱滚的搞笑场面。

角戏引出这“有方法的猜”)。针对想出直接数一数的方法,我们在一起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点“小插曲”:把豆子倒在实物投影仪上的时候豆子本身比较会滚动,数的时候豆子也会在老师手的拨动下任意滚动,有时候数过的会滚到没数过的豆子一起,有时候没数过的豆子又滚到了数过的豆子一起。这时候让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么把豆子数清楚。出于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肯定对此很乐意,此时就可以记录下孩子们中比较好的想法。比如数好一部分先放入杯子,再数一部分放入杯子,此种方法就渗透了今后百以内数的加法;再如十颗十颗数,数后分别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此种方法中又包含着数的组成知识等。

《小豆子请安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种植活动,使幼儿获得有关种植的直接经验,了解泥土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学习简单的种植技能,培养爱劳动、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要在一土地上面操作,而且种植之后还要随后观察。幼儿对种植基本是完全陌生而没有实操的经验。

活动准备:

豆种及种植工具若干,事先准备好种植场地。春天景色及种植图片各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启发幼儿说出春天的季节特征)。

2、出示种豆图片提问,(启发幼儿说出种豆的步骤)。

3、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种植的兴趣,交代劳动要求。

4、幼儿帮助教师整理园地。

5、种植。

(1)教师示范种豆的方法:挖坑放豆种、培土、浇水。幼儿边观察边做模仿动作。

(2)幼儿动手种植、浇水。

(3)教师交代管理要求。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管理种植豆子、定时浇水。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没有组织好幼儿,课堂有点乱,在活动中缺少详细的讲解。每节课都应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讲到位。令幼儿更易懂,及接受。

《小豆子请安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2、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6个杯子、3个量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幼儿产生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明妈妈的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客人分成两桌坐下,妈妈给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师揭开遮挡杯子的布)小明发现左边桌子上有3杯水,3只杯子是不一样粗细,右边也有3只杯子,这3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样,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别特别的想知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二、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1、引导幼儿观察,提出疑问。

(1)你们是怎么比的呢?

(2)我们来看看究竟谁说得对。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比较的方法。

(1)将左边3只杯子装满水,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难直接判断出来的。

(2)师:这3杯水哪一个装得多,哪一个装得少?(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拿出测量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面到达的不同刻度,进行比较。

(4)师:现在可以说一说,那杯水多?(教师将三个量杯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面高的那个水多)。

我们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多少的`,得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3、引导幼儿迁移经验,对右边桌子上的水进行比较。

(1)师:大家来看看右边这3只杯子,这3只杯子是一样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样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导幼儿先比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种类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结论。)。

(2)师:相同形状的杯子怎么目测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说出水面高看起来满的就是多。)。

4、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知道怎样比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吗?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们一起请客人喝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新课《请喝水》。

在家里尝试找不同形状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测量哪杯水多。

《数豆子》教学教案设计

“数豆子”是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三课。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一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课重在让学生经历“估数—数数—拨数—写数(抽象出数)、读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学会读数、写数,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我执教这节课时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的。

在执教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刚开始,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在活动中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

2.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抓一把,估一估,数一数,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想一想,试一试,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

3.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讲习惯和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习惯,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交流以及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4.注重课堂评价。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本节课虽然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但没有让学生进行达标检测,让知识得以巩固还是比较遗憾。当时如果有时间的话,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游玩喜闻乐见的羊村过程中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巩固知识的力度。

2.课堂上教师语言过于琐碎,以致达标检测环节被忽略,总结环节很仓促。总结环节如果能让学生尝试自己说,同桌说,效果会更好。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时处处给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与课改共同前进。

《数豆子》教学教案设计

《数豆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三课时。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会数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一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课重在让学生经历“估数—数数—拨数—写数(抽象出数)·读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学会读数·写数,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过去的数学,对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重视的适读、写数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基础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写数,在此基础上我进行适时地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的意义。这个年龄儿童的特点就是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先估数再动手数一数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可以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关于数学数的的组成,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位数的认识,在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因为对计数器比较熟悉,所以我直接把28,22在计数器上拨出珠子表示出来,让学生理解计数器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同时在拨珠的过程中认识数位“百”。最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数,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与课后的练习,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数位含义的理解上还是有些欠缺。例如:6个一和2个十是()有些学生会把6个一和2个十是(26)写成62。针对这个情况的发生,我及时让学生再一次理解计数器上各个数位的含义,指出错误的地方,提高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