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条例心得体会和感悟范文(19篇)

小编: 薇儿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那么这些精选范文会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党员监督条例

第一段:引言部分(200字)。

党员监督条例是新时期党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加强党员监督的权利和责任。自2019年10月1日起,《党员监督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立法活动,对于保证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履职尽责具有深远意义。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进一步阐述对党员监督条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保障党员权利(200字)。

党员监督条例为党员的基本权利提供了保障,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每位党员一旦加入党组织,就应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意识,同时也必须了解自己的权利。在组织和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开明地看待党员的权利问题,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以党员自我监督为基础,以加强上级组织监督为保障,借此不断推进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员自我管理和监督的良性互动。

第三段:减少违法违纪行为(200字)。

党员监督条例提出了一系列惩处措施,从而提高了党员违法违纪的成本,并降低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可能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加强自我约束,杜绝一切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在组织监督下,对于违规行为要果断采取惩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党员的公正和廉洁,增强党员意识,从而减少一些不合法的行为和违规操作,使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四段:加强组织监督(200字)。

党员监督条例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而增强了组织监督的能力。党员必须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和措施,促进有效的监督,实现党员自我完善和升华。同时,组织也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监督机制和方法,密切关注党员的思想动向和行为表现,发挥组织在党员自我管理中的作用,确保党员的思想、行动和纪律的自我约束。

第五段:结论部分(200字)。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自我监督、纪律性、责任心和忠诚度,自觉实践党员监督条例,发挥党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作用。党员监督条例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规范自己、加强自我约束、保证廉洁自律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对于加强党员教育、保证党员的服务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监督条例是管理各行业的重要法规,其编写需要符合实际情况,能够确保有效监督各行业的运行。为了更好地编写监督条例,需要我们对其如何撰写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本文将从总体规划、具体条款、监督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对编写监督条例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总体规划。

编写监督条例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总体规划。这意味着要对监督的范围、目标和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总体规划要根据所监督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标准。例如,在监督食品安全方面,可以制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总体规划还需要考虑监督条例在法律层面的立足点,使其合法有效。

第三段:具体条款。

一份好的监督条例需要有明确的具体条款,这可以帮助监督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具体条款包括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手段等方面的规定。对于监督对象,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划定范围,明确监督的主体。监督内容要有针对性,可以结合行业实际,规定重点监督的方面和要求。监督条例还应规定监督机构可以使用的手段,如检查、调查、取证等,以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段:监督机构。

监督条例的编写还需要考虑监督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监督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履行监督职责。为实现这一目标,监督机构的设置要明确,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监督机构的职责也需要具体规定,包括日常监督、投诉处理、处罚决定等方面。此外,监督机构还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作,形成合力,提高监督效能。

第五段:法律责任。

监督条例的编写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是监督制度的重要保证,可以起到威慑作用,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监督条例应规定违法行为的种类和标准,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和程序。此外,应建立健全监督结果的公示机制,增加监督的透明度,使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只有加强法律责任的约束,充分发挥监督条例的威力,才能有效推动各行业的规范发展。

结尾段:总结。

编写监督条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将总体规划、具体条款、监督机构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编写出科学、严密的监督条例,才能为各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希望本文所提及的关于如何写监督条例的体会和经验对相关工作有所启发,有助于提高监督条例的质量和实效。

执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执行监督条例作为监督人民政府的重要法规,对于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有幸在实施期间参与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条例所带来的重大变革和巨大影响。下面我将从条例的重要性、监督形式、执行效果以及改进方向等四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条例的重要性。

要想实现国家法律的有效执行,执行监督的必要性不容忽视。执行监督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法律执行过程中监督缺失的空白,强化了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它规定了公职人员的权力行使范围、监督对象和监督方式等,为实现公权力的合理行使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段:监督形式。

在执行监督条例的指导下,监督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全方位的特征。传统的行政监察、审计查账等形式得到了强化,同时还加强了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监督,引入了公众参与的机制,提高了监督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这种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各级监察机关更加全面地实施监督,限制公职人员的任性行为,并最大程度地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四段:执行效果。

执行监督条例的实施对于促进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扩大监督范围,减少了腐败的存量,提高了公共资源的透明度和效率,有效地防止了公权力的滥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同时,该条例的实施还强化了公民的监督意识和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民对政府监督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政府的依法治国体系。

第五段:改进方向。

尽管执行监督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于涉及公共资源的监督,还需要加大力度,以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严格性。此外,需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加强对受监督对象的教育和宣传,引导他们依法行使权力,遵守职业道德。只有通过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进执行监督的进程,为建设法治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才能更好地落实监督条例,为我国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执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执行监督条例是我国为了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自条例实施以来,对于加强权力运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对执行监督条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执行监督条例为推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工具。条例明确了政府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办事、廉洁从政。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定,条例对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进行了规范,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决策、执行和监管。同时,条例还对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设置了一系列监督和问责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权力滥用、任性妄为的行为,有效提高了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执行监督条例强调了实现阳光权力运行的重要性。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执行监督条例的指引下,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公开,主动向社会公众发布政务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等,切实做到对外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发布和记录制度,提供便利方式供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实现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只有在阳光下运行的权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共责任,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执行监督条例重视规范干部人员的行为规范。条例对干部人员的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干部人员应当做到廉洁奉公、以民为本、接受监督等。同时,条例还规定了违反行为规范的惩处措施,对于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将进行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通过这样的规定,条例提醒干部人员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廉洁自律,增强执行权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只有干部人员以身作则,才能有效维护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执行监督条例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在条例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通过自我监督、自律、互相监督等方式,推动权力运行规范化、透明化。同时,条例还鼓励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建立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对举报行为进行奖励。这样的监督机制有效弥补了监管机构和公众监督的不足,增强了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

总之,执行监督条例对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执行监督条例的精神和要求,切实增强条例意识,落实条例要求,加强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执行监督条例的相关实施细则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条例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党员监督条例

党员监督条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监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在这个文明社会里,无论在哪个角落,都离不开法制的建设,严格遵守党员监督条例不仅有利于政治风清气正,更能够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自从领导印发党员监督条例以来,我也认真学习领会了其中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党员自我约束。

在党员监督条例中规定,党员要自觉接受党的纪律检查,不得有损党的形象和利益的行为。这不仅是规矩,更是一种自我约束。作为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对党对人民的高度忠诚,时刻维系清正廉洁的形象,时刻保持对组织的绝对服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党员更加有力量和影响力。

第三段:互相监督,互相约束。

党员之间也要相互监督和关照,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规矩之内。党员要尊重组织,尊重同志,不能够做出损害党和人民的行为,更不能够自私自利。在团结友爱的基础上,互相约束和监督,才能够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

第四段:严格执行监督制度。

党员监督条例的规定和执行,都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只有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忠诚履行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才能够让党员监督条例更加有力。我们要严格执行监督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党员进行公正严明的惩处,对集体与个人作出表彰。只有让制度更有力,才能够让党员更有意识。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党员监督条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章制度,它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我们党员要时刻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定力,时刻做到廉湿自警,莫让党的警惕性和自我净化失去它应有的力量。从这一点上说,党员监督条例的实施不仅对于我党的建设发展很重要,对于今后的社会进步和和谐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执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近年来,执行监督在我国日益重要,为了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监督条例》。通过学习和研究本条例,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文将从执行监督的背景和意义、条例的构成与内容、条例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条例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在执行监督中的体会与建议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执行监督的背景和意义。行政行为涉及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国家良政的需要。执行监督条例的出台,则是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条例,可以规范执行监督的程序与方式,加大对行政行为不当的追究力度,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合法行使权力,同时也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执行监督条例的构成与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监督条例》共分为八章五十条。其中,第一章是总则,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执行监督的职责、行使的方式和范围等;第二章是执行监督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了执行监督的目标是保障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章是执行监督的组织,规定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行为的执行监督职责;第四章是执行监督的程序,包括对行政行为合法合规性的审查、监督检查和追究行政责任的程序;第五章是执行监督的结果,明确了对违法违规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等。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执行监督条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实施执行监督条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监督力度不够,行政机关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追究责任机制不健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制约作用有限;三是信息公开不足,公民和法人参与行政监督的意愿与能力受限。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加大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力度;二是完善行政追责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追究责任的效果;三是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推动公民和法人更好地参与行政监督。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执行监督条例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中的作用。首先,执行监督条例明确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职责,这使得行政权力无法滥用。其次,条例规范了执行监督的程序与方式,加强了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确保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最后,条例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究力度,有效防止了行政权力的滥用现象。

最后,在执行监督中个人的体会和建议。通过学习和研究执行监督条例,我深刻认识到行政监督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个人在行政监督中的责任和作用。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提高行政监督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参与社会监督、提出合理建议等方式,推动行政监督的完善和落实。

总之,执行监督条例的出台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国家良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条例的背景和意义、条例的构成与内容、条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执行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条例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在执行监督中的体会与建议的阐述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促进行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公共利益的目标贡献力量。

《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内监督条例》,这是一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的重要法规。作为一名党员,在阅读并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后,我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从新时代背景下的监督现状、监督方式的创新、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发挥党组织在监督中的作用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监督现状。

《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了党内监督的新形势。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而党内监督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监督方式的创新。

《党内监督条例》对监督方式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几种新的监督方式,比如监察组织的巡视工作、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等。这些新的监督方式,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监督的效果和效率。另外,条例还提出了加强对党中央和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党内监督的力度,使党内监督更加全面、有力。

党内监督的加强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是执政党,只有党的自身建设得到有效监督,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加强党内监督,对于加强和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具有重大意义。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党内监督条例》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其中,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腐败问题的查处和处罚进行了规定,保证了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原则得到充分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也是推进党的事业持久发展的需要。

五、发挥党组织在监督中的作用。

党组织是党内监督的核心,只有党组织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才能保证党的监督工作有效进行。《党内监督条例》对党组织进行了规定,并要求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员意识,增强党内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为党内监督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和贯彻这部重要法规,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进一步取得新的成就。只有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一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斗争的党,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年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这些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党内监督的有序进行,对于接受党内监督,减少权力腐败,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贯彻落实好这两个条例,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工作,不断完善党内。

规章制度。

毛泽东、邓小平、三代党的领导人都对加强党内监督和严明党的纪律问题作过重要论述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制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不断探索积累了不少党内监督的经验。党的xx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并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两个条例对党内监督和处分问题,作了细致的详尽的规定,尽管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认真贯彻,仍能对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把两条例公之于众,使党内监督和纪律处分能置于人民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为贯彻执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

强化监督是维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效保证。一个执政党,特别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掌握绝对权力的执政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和相应的纪律处分,就不可避免地会腐败丛生,最终导致被人民抛弃。一个时期以来,日益腐败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加强监督、严肃处理违纪党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两个条例的制定正是适应了形势的这一需要。《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监督条例》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来确立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如重要情况的通报和报告制度、党委和纪委的述职述廉制度、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提供了制度保证。《处分条例》则是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党内法规,它针对十多年来到处滋生的各种各样以权谋私的贪污腐败行为,和近几年来颇为普遍的失职渎职、侵犯人权的现象,做出了处分的具体规定,为惩治贪污、遏止腐败提供了法规的保证。在今后的党内生活中,只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两个条例,就可以改善党的形象,恢复并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把党的领导提高到新的水平。

但是,两个条例的有些规定却无助于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监督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处分条例》第四十五、四十六条把所谓“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或者重大方针政策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和“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公开发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或者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都列为必须处分的对象,而且列为具体分则的第一、二条。这样做就必然会压制党内的不同声音,阻碍党的健康发展,助长党内的专制之风。这是与发展党内民主相抵触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组织和行动上当然应该服从党中央的决定,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中央的决定,即使通过前曾经广泛征求意见,而且是按照多数的意见做出的决定,但居于少数者在执行决定的同时,仍有权发表不同意见。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是选举和议事的民主原则的两个侧面,党内民主也不例外。尊重少数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是党内民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倾听实践的呼声,才能检验决定是否完善,使决定更符合于人民的利益。

两个条例都是防范性的党内法规,一个防范于未来,一个处置于事后。而要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健康和生机,就必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民主。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来考察,腐败的根源主要在于绝对的权力。因此,要铲除腐败所由以产生的基础,就需要实现政治民主、权力制衡。在党内和全国范围内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权力进行制约。世界历史的经验表明,政治权力制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三权分立,它的原则对党内和全国范围内都是适用的。在党内,立法、执行、监督三权应当保持平衡,相互制约,克服目前执行一权独大的状况。《监督条例》第八条规定“中央纪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党的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这实际上仍然因循过去的领导体制。虽然《监督条例》同时也规定各级纪委可以对同级党委、委员进行监督,并且“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但领导体制的现行格局使上述规定很难见效。只有彻底改变现有的一权独大的状态,保持三权的大体平衡和相互制约,才能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和正确领导。

总之,两个条例是治标的法规,治本之策在于改革政治体制,实现党政分开、三权分立,还权于政、还政于民;实现党内民主,政治民主。如前所述,这是异常困难的进程,但这是一个民族迈向进步和政治现代化所必须跨越的门槛,我们不能长久地徘徊在世界民主化的门外。党中央颁发两个条例,说明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希望能在这个基础上迈出更大的步伐,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还权于政,还政于民,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实现党内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在新的世纪里能以民主的清廉的面貌,屹立于世界。

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

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要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财税、金融、创新、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

要坚持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特别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间投资,改善企业微观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主持会议。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会议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合分析,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

修订监督条例时机成熟。

会议认为,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xx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

实施“组合政策”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企业效益有所回升,金融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压力为动力。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攻坚“五大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要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财税、金融、创新、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采取正确方略和有效办法推进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要坚持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特别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间投资,改善企业微观环境,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要发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认真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对于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的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八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党是一个善于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党,是一个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发现和解决党内矛盾、纠正自身失误和问题的党,因此,严格党内监督,始终成为我们党保持机体健康和活力,顺利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内监督条例》突出制度建设在党内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注重监督制约和保护支持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党内监督工作的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内监督工作的客观要求,全面反映了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党的监督工作的各项部署,对党内监督的基本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是一部思想性、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党内基本法规。《监督条例》的制定,充分展示了我们党无私无畏、敢于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的党是一个拥有300多万个党组织和66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五十多年来,绝大多数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能够按照党章的要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涌现出了许多象焦于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但是也有少数人不按党的规矩办事,腐化堕落、贪污受贿,成克杰、胡长青等是隐藏在党内的败类,他们严重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些教训是很沉痛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加强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监督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繁重艰巨的任务,因此,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是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高拒腐抗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课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党纪处分条例》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

《党纪处分条例》是党的纪律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条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章和宪法为依据,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结合新时期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充实和完善了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的基本法规。《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本站:。

《党纪处分条例》还明确规定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是违纪行为,应当根据情节给予党纪处分,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政治责任。

通过学习《党纪处分条例》,我体会到,认真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两个条例”

“两个条例”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的党内法规和制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因此,要把“两个条例”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并且要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坚持将“两个条例”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要以认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履行《条例》赋予的监督职责,既要自觉接受监督、又要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

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党员监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党员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在2008年12月31日,以中发[2008]17号《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发[2008]18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文件印发到各省、自治区,要求贯彻执行。今年2月,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就我通过媒体介绍、阅读报刊、自学条例等形式学习和领会“两个条例”精神实质情况,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两个条例”的内容及其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们党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成果。坚持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监督,保障了党的权益和先进性。两个条例作为党内的配套措施,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我们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治国必先治党,党能否治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从严治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1、对《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

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的自觉性和组织的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身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这些方面。这个文件的出台,是我们党风建设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监督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有了新的进展的情况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深化党的执政效率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的产物。从我党来讲,特别是执政以后,重视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各代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指出要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规定,便于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提高完善党内监督和制定党内监督条例的决定。监督条例的出台,顺应新时期下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规范化、具体化。

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出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响严惩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服务、重婚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两个条例”的一些体会。

首先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体会到两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年、执政54年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甚至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党反腐,制度建党的一件大事,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党内制度监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党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委和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总是保证我们党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委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主监督的形式,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党的纪委的严肃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法律机制引入到党的队伍建设中,使执政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其次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党内监督条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充分反映了全党意愿,集中了全党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于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员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做一名廉洁正值的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对党的纪律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党章都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三、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两个《条例》,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日思”,就是号召和提倡领导干部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不准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党政纪条规,从衣食住行等日常工作、生活入手,回想一天的行为,对一天来的情况进行反思:是不是进了不该进的地方?参加了不该参加的邀请和宴席?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情?收了哪些不该收的东西?有没有违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有没有不良思想趋使下的不良作风。每位科级干部要做好廉政日记,把一天来的廉政情况记录下来进行认真反思。

“月省”,就是要求所有科级干部在每月月底回顾一个月来的自身廉洁和廉政工作情况。要对一个月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小结:本月内读了多少提高政治思想修养的书?写了多少心得体会?有哪些好的做法?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不检点的行为?要对自己不廉洁的行为进行反省,敢于揭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注意了解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全国各地的廉政动态,浏览网站登录的重大典型案件,从中汲取教训,写出体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和讨论,使我对两个《条例》的认识有所提高,因此我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加强自我约束,把握好自己不犯错误,树立起“慎欲、慎权、慎独、慎微”的良好风范,自学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为党、为社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银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其监管和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中国国务院发布了《银行监督条例》,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在我的工作中,我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详细阐述。

一、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的资本充足率都会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银行监督条例》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这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加强,确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适度的范围内。

二、严格管理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作为现代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具有风险高、复杂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管理必须加强,严格控制风险。《银行监督条例》从多个方面对goldderivativeproducts的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银行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在保证金融衍生品正常发展的同时,银行也要加强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客户利益的重要手段。《银行监督条例》对于银行的内部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这对于我们在宏观层面加强银行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推动银行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机制,提高银行的内控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规范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及品牌形象等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银行监督条例》对于资产负债管理方面进行了规范,这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贯彻条例宣传和移植到实际工作中,确保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完善应用,切实加强对于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

五、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是银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银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恰当对待风险,严格控制风险,以实现稳健的经济发展。在《银行监督条例》中提到了风险管理要加强、严格控制银行跨市场和国家的交易活动。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和执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监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各项制度,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综合研究和处理。

总之,《银行监督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在银行监督、内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以确保银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服务,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监督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监督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的权力和义务。而《监督条例》则是明确了我们在监督权方面的具体操作途径和规范。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收获。

第二段:学习和宣传法规。

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和宣传相关法规的必要性。每一次新的法规实施,我都努力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宣传方面,我也会利用各种方式来推广相关法规,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来普及知识,向更多的人传递法规的信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宣传,我感受到了法规的权威性以及民众对法规的认可程度的不断提高。

第三段:开展监督行动。

《监督条例》不仅是一种规定和指导性的法规,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我积极参与了一些有益于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保护的行动,例如网络言论监督、食品安全检查、环境保护行动等。这些行动的背后,都有着严密的规范和标准,我深刻地认识到,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条款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四段:捍卫自己的权益。

作为一位公民,我们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和尊重。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些不公正的情况,例如在购物、旅游等方面受到了欺骗,这时候《监督条例》给了我很好的支持。我通过信访渠道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了权益维护的申诉和投诉,法律的执行者为我提供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赔偿。我的行动也引导了周围的人们,激发了更多人对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行动。

第五段:结语。

《监督条例》以其具体并强制的规范,成为了社会管理和企业治理的重大进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部法规的重要性,并且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中。我们应该做到热爱法规、学习法规、执行法规、维护自身权益,成为一名自觉的、守法的公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公正、有序的社会。

银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监管规定,以保证客户和社会的利益。银行监督条例是国家对银行实行监督的规定,旨在加强银行业的合规性、规范化和透明度,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篇文章的主题便是关于银行监督条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银行评级的重要性。

在银行监督条例中,银行评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规定。银行评级通常是由知名的评级机构进行评估,对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评价和分类。这对于银行来讲非常重要,评级结果会影响到银行的相关业务和融资成本。对于客户来说,评级结果也是选择银行合作伙伴和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银行评级的公开透明也可以增强银行的管理责任感和社会形象。银行监督条例中对银行评级的规定,对于促进银行合规经营、提高客户信任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严格防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银行业务运作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不同类型的银行业务会涉及到不同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如何严格防控金融风险,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之一。银行监督条例中也涉及到了金融风险监管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于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制度、贷款质量控制等的规范要求。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必须有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确保减少金融风险并从中获得收益。

第四段: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银行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是其最基本的职责之一。银行监督条例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例如规定了银行需要对客户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对非法集资和欺诈行为进行严惩、对于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和公开要求等。在银行业务中,客户通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有时需要银行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银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和实施措施,维护客户的权益。

银行监督条例是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和规范的指导文件,对于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从银行监督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秉承合规经营、严格风险管理、保护客户权益,是银行业务实践中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服务理念。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提高银行合规化、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银行监管也需要加强对于不良行业习惯和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制裁,以确保整个银行业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发展。

总结:

随着银行业务范畴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和变化,金融监管也面临着更多和更高的挑战。银行监督条例的发布,对于提高银行业务透明化、规范度和合规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客户权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银行监管条例和规定的学习和理解,以提高银行职业素质、确保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银行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其稳健运营和风险防控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强化银行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银行监管理局于2016年实施了《银行监督条例》,针对银行业的各项运营活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和监督。本文将围绕该条例,探讨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反思金融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二段:条例对银行业的影响。

《银行监督条例》对银行的管理、业务、风险防控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1.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内部控制;

2.健全风险管理,严格风险分类;

3.强化审慎经营,防范风险;

4.守护客户资金安全,防范欺诈;

5.建立信用信息平台,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稳定性;

6.规范同业和融资担保等业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以上规定全面强化了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加强了监管管理和监督执行力度,同时也提高了金融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三段: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历史经验的积累和监管力度的加强,银行业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于金融科技的应对。如今,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快速改变着金融业的现有模式和格局,而这些新技术很可能在金融监管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段:未来金融监管与挑战。

面对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我们应该逐渐建立向着更为开放、灵活的金融市场和更为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型。该模式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审慎监管的结合,要更加注重风险预防,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改变过去监管“后门管理”的局面,提高监管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构建稳健、透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金融生态。

第五段:结语。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逐步解决银行业、金融市场及其相关行业的重大问题和疑虑,才能以科技推动金融的转型和升级进程,扩大金融业的有效供给,减少不恰当的采购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金融业界,监管机构和政府各界利益相协调,相互配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条例》是为了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保障公众健康而制定施行的一项法规,对于社会的卫生规范与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阅读该条例的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这些规定,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的情况,继而改正。

在《条例》所列出的九十条规定中,对于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以及相关的卫生检查等作了详尽的说明。首先,公共场所应当做好卫生和防疫措施;其次,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按照规定执行通风换气等措施;再次,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相关规定,消除卫生死角,防止传染病扩散等。这些规定不仅要求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更要求每个公民在行动中积极遵守,把维护社会大局的义务扛在肩上。

《条例》的相关规定对于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从业人员和公众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规定的质量也正在不断提高。笔者曾在一家咖啡馆作为兼职员工,一开始就接受了严格的卫生和防疫培训。例如:要求员工要与顾客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非必需情况下不随意接触顾客,需要佩戴口罩、定期体温检测等。此外,该店还要求在每一次进入店内之前,都在门口接受体温检测,同时用酒精等卫生用品对手部和工具进行消毒等。这些要求不仅是职业素养,也是对《条例》的具体应用。

四、检视自身,严明纪律。

作为普通公民,在平时的生活中存在很多卫生习惯马虎、随意处理的行为,例如在不明确终端消毒工具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公共设施,注意力不够集中,和其他人共用餐具或饮食等。这些习惯违反了《条例》的有关规定,也危害大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作为每个人,要严格自律,反复审视自身,不断纠正个人卫生不规范的行为。

五、结语。

《条例》的制定、执行和实践,标志着社会的卫生体系得到了持续改善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安全意识。通过实践应用《条例》,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获益,也可对社会做出贡献。当每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卫生相关规定,才能够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我党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建党85年、建国57年以来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下面我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最新亮点第一次将党政一把手列入党内监督重点这个热门话题谈点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抓住关键,切实提高"一个认识"。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抓好班子建设,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党政一把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决定着一个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结和提高战斗力,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组织上又不注重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我们必须站在推动整个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一把手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保护党的宝贵财富,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增快,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更需加强对自身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学习与提高,从而带领群众去开拓创新。如果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损失。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是对领导干部本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保护党的财富,健全党的肢体,推动党的事业的需要。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法规和制度还不是十分严密和健全;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迫使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必须集中于经济建设,需要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加上一把手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一些人往往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拉拢和引诱领导干部,寻求自己的保护伞和谋求不正当利益。如果一把手自律意识不强,经受不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就会产生以权谋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政机关人权、事权、财权密集的部门逐渐成为腐败攻击的主要对象,这些部门的一把手则成为腐败分子轮番进攻的重中之重。泰山脚下的胡建学,官至市委书记(泰安市,地厅级)之后,竟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他说:"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什么人能管得着了"。江西的胡长清,能够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而纵情声色,竟然有了"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喻牛栏缝隙之大)的感悟。沈阳"慕马案"中17个党政部门一把手集体腐败更令人触目惊心。据中央纪委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交报告中的数据统计,19921997年、199820xx年的两个5年间,全国处分了厅局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1673和2422人,增加44.8%;处分省部级领导干部数分别为78和98人,增加25.6%。在受处分的干部中,高中级干部受处分和受重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党员的比例。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呈较大上升趋势,既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也从反面证明了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迫切性。

二、以身作则,正确处理"两层关系"。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是以为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作为铅山县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如何做好监督和被监督的表率,我谈点个人心得。我认为领导干部首当其冲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好谁让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权利、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增强宗旨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也指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自人民,决定了权力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民。"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因此,防范权力风险,增强宗旨意识,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干群关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要增强责任意识。权力是一种责任,体现在政治责任。领导干部在用权时一定要讲政治。权为民用,权为发展而用。要防范权力风险,领导干部就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增强奉献意识。权力是一种责任,体现在奉献责任。掌权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的义务,绝没有为个人捞好处的权利;领导干部拥有了权力,就必须奉献。在和平年代,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挺身而出,更多的体现在平时对待名利、地位、个人进退去留的正确态度上。明人悟空写的一首《万空歌》云:"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这首诗就是奉劝为官者认清人生价值,权力、虚名、财富都是身外物,做官就要做好官,做人就要做好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掌权者应该约束自己。正确对待权力,需经历一个由外在他律向内在自律的转化过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依靠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机制。自律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一旦丧失自律,极易走向腐败。纪律是外在的条件,作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要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爱护,要拿出共产党人的气度和胸怀,自觉、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

三、强化措施,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们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决策实施中处于指挥地位和督导地位。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其运权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约束和纠偏,确保他们行得正、走得端,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一是"事前控制"机制。就是在某一名干部行使一把手权力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做到关口前移,把监督的起点定位在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使用干部,同时完善荐才失察追究责任制,被推荐的党政一把手出了问题,推荐者要负连带责任。同时配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提高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班子成员与一把手朝夕相处,对一把手的政治思想、领导能力、勤政廉政情况最有发言权,而且对一把手监督也是每个班子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应从大局出发,从关心同志出发,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履行互相监督的责任,做到防范在先。二是"事中约束"机制。就是在一把手正在行使权力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领导班子政务公开制度,在严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对各部门的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对一把手的职责、权限以及决策内容、形式、程序等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使诸多部门的监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整体效能,使一把手的领导行为处于监督约束之下。三是"事后追究"机制。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如果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而要实现党要管党,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一把手。从严治党,首先必须建立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不仅是由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责任所确定的,而且也是当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纪现象增多的新情况、新特点所决定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仅可以提高一把手的廉洁意识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其主动地担负起领导责任,"带好班子,抓好队伍",而且能使其本人受到约束和限制,"管好自己",不敢为所欲为。其次,还应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一把手,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并严格实施。既要杜绝那种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又要避免不分责任轻重,搞"一锅端"的做法,更要防止本末倒置,在责任追究上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切实使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

四、养身修德,着重培育"四种意识"。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势下,自觉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修身重德,提高境界,加强官德修养,着重培育"四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民主意识要求为官者以民为本,要察民性、顺民情,知民、爱民、为民、利民、富民。今天,我们提倡以民为本,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的重要体现,是评价领导干部道德意识的重要标准。是否视民为本,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自身道德建设的总纲。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本质的人格特征和政治素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二是尚廉意识。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是共产党人的基础性品德。领导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领导干部道德的主要内容。其中,廉洁是为民的前提,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有可能失去民心。没有廉洁,也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清廉,公道正派,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三是服务意识。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以为民服务为己任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须尽到的道德义务。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道德原则。党的xx大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全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必须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加快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服务。四是自律意识。官德修养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党员干部对自身言行有无约束力。有些人能够小心谨慎,用纪律和法律约束自己,成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模范;有些人却视纪律和党规党法为儿戏,甚至以身试法。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律意识。早在古希腊时代,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一个没有自制能力的人,不值得信任,不能托付他做重要的事情。因此,领导干部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制度不健全、政策有漏洞的时候,在无人监督、在各种不健康思想侵蚀和引诱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提高警惕、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管住自己。

我将会把学习到的这些感受,运用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的所能为人民服务,做个合格的人民公仆。

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是我们党重要的条例,是理论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两个条例的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对保障党的权益,保障党的先进性。这两个条例作为党内的配套设施,他的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这两个条例的共同点就体现了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了依据制度和党内发挥治党和建党的机制,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我们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这两个条例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先的监督,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侧重于事后的处理,他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违犯党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两个条例的依据和发源有所不同。党内监督条例总章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制定本条例。依据是按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按照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的。所以,党内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纪、政纪和国防互相结合起来。下面,我主要对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特点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供大家在学习当中参考,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的文件,这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条例。制定这个条例首先一点是从全局来讲,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是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果。因为xx大规定,要把我们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制度建设贯彻其中。这就反映了制度建设在我们党的建设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是无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还是作风建设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制约。所以小平同志讲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把制度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非常重要的特点。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制度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规章制度。

把党的制度建设同其他统一起来保证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定贯彻这是我们党的制度建设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制度建设的一个新的成果。他对于我们全面来建设党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保证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制定这样一个党内监督条例也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我们党的建设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可有多种方法,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实现党的自觉性和组织的监督制约相统一。这就是一方面党内任何组织个人如何加强自觉性,自觉地来增强党性,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来遵守党内的规矩。增强自觉性靠什么,靠教育和思想指导,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而且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同时,另一方面,党内生活表明,由于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区别,加上党内外环境的印象,很自然不可能人人做到自觉。我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共产党就是一种自觉组织起来,为共同目标实现的组织,有高度的自觉性。党对党员的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自觉。这就有党的建设当中有制度的约束,有效的监督和严格的纪律问题。我们现在对国家来说是依法治国,对党内来说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要依照制度和党内的法规来治党。这里面有人讲要依法治国,是不是依法治党,这是可以研究的。我不太赞成要依法治党,党的建设和国家的政权建设是有区别的。党是一个自觉的组织。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党员的自觉。只有这种自觉,我们才能更好的来贯彻实施我们制定的制度,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性,制度制定最多实施起来也很困难。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自觉性,把思想教育和制度的约束以及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党建设好。

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党内外群众的反映是强烈的,党内的不正之风,腐败的案件。在所处分的干部当中,高中级干部受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党员,尽管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是危害很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犯罪数量明显增加。从党的当前来看,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蔓延的原因当中,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利,纪律松弛是重要的原因。所以说,预防腐败的自身,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多年来党内外出现党内监督规范性的问题,所以文件的出台,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需要,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四、关于《党内监督条例》的特点。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监督的重要法规,是我们党为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措施。他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进入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这个条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现实需要,着眼于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这样的条例便于科学规范,有很强的监督体制。我想这个条例体现了几个特点。

党内监督必须以制度为载体,重在制度建设是条例的一个特点。过去我们党内监督之所以乏力,成效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缺乏制度的保障。我们党内的组织机构当中,权力如何配置,各级领导机关和人员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运用权力的界限和范围是什么,赋予什么样的职责和义务以及监督主体,监督的内容和依据是什么,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有制度进行规范。所以,我们条例制定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制度建设的框架。这四项制度有些对我们在实践当中现有的办法组织规范。比如说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和诫免制度,这些制度在这些年探索当中行之有效的,把这些经验和作法上升为党的规章制度。有一种是借鉴了国家法律的规定,确定为党内监督的新的制度。比如新闻和执行制度,比如罢免和撤换的要求,借鉴国家法律的规定,引用到党内的法律规章中来。有的是在党内的法规的重生,比如说阶级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的通报和报告,党内生活准则12条就有。第一条就是讲阶级问题,对重要的制度是对过去制度的重生,这四项制度互相贯通,形成一个结构网络。我们学习体会到在八个结合上相互联接。党内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相结合,组织监督与个体监督,舆论监督与法规监督的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结合,权力保障和义务的结合等八个结合。这种制度构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大体上覆盖了当前监督和党的制度建设当中主要的问题。使我们的监督能够发挥总体功能,特别是通过党的各种层次的组织结构,确定了各个监督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使党内监督更加规范。党内监督条例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党内监督条例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规定了对中央政治局符合监督的问题。中央委员会如何监督中央政治局,这是需要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去年10月锦涛同志授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向中央委员会做。

工作报告。

这种重大举措在党内外和海内外反映强烈大家赞赏这种作法。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党员公布郑重接受全党的监督这是非常好的头像全党做榜样。中央政治局把锦涛同志的意见制度化明确规定向中央委员会报工作规定了对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意见反映的问题。根据这个条例和规定监督条例里相应的对中央纪委和地方党委的地方纪委的和是党组织的纪委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这个问题使我们党内领导层最高领导有了很好的开端形成了规范和制度。

把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这是条例又一个重要特点。这是根据党内监督的实际和突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我们知道当前来讲,一方面特别是党内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负有重大的职责,也有很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很难。所以针对当前难点和薄弱环节,把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突出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对身为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监督的机制问题,又有体制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仍然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尽管80年小平同志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解决。权力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里,必然会带来难以监督的问题。所以,监督难的问题,从深层次上讲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使权力得到适当的分解和合理的配置。这个问题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我们在监督条例中很难解决,我的意思是对主要负责人监督问题有一个体制,配置和监督机制的问题。

监督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原则。这是我们支持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特点。条例处理监督,被监督之间的关系是,集中保护监督这条合法权利,重视保护被监督的合法权力,体现了权力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监督要与保护职责相结合,既要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原则,又是贯彻条例的重要精神。要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区分有效的措施,监督被监督者,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负监督者。另一方面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监督和制约,没有什么人是不受制约的,监督者也不能不受制约,有利于保护被监督的合法权益和自觉性。所以,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行,处理好二者不成承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做到?有这样几点。一是强调监督应该在制度框架内执行,按照一定的程序有序的进行,这个很重要。监督不是乱来的,监督必须在制度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去监督,既保证如何监督的问题,也防止不按制度和程序去监督的问题。二是强调党组织的监督权与被监督者的权力适度平衡,对滥用监督权力和陷害他人的也要依法处理。三是要例行监督权与承担义务平衡。条例规定了党员的实际和程序方面的监督权,同时又有义务。约束党员将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进行反映,不得公开发表与中央相反的意见。四是条例保障党员和组织的胜诉权,规定党员和党组织不服的,可以向党组织申诉,有关党组织核查进行结论。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或者中央党组织申诉,保证党员的健康的发展。

总之,中纪委、组织部和宣传部联合下发了通知,形成了要求。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中专门提出要求,各级党委要在学习宣传条例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部署,精心组织,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党的各级干部精通条例,全党同志熟悉条例,全社会了解条例。各个层次要求学习领会的程序有不同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提高党内监督的自觉性。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管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抓好贯彻实施的同时,主动接受监督,加强自觉性。

要突出抓好对权力运用的监督,特别要在政治纪律,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监督。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对权利的监督。这些问题是当前党内的突出问题,是群众反映很强烈的问题,所以,要抓住重点,维护好党的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党中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通过参加市纪委举办的《条例》专题讲座和工委组织的市直机关两个《条例》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对两个《条例》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学习和领会“两个条例”精神实质,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两个《条例》的理解和认识。

两个《条例》的实施,是我党理论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坚持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监督,保障了党的权利和先进性。两个《条例》作为党内加强纪律建设的配套措施,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前监督,监督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侧重于事后的处理,适用范围主要是违犯党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两个条例的依据和发源有所不同。党内监督条例总章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制定本条例,依据是按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按照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的。

1、对《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xx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这些方面。这个条例的出台,是我们党风建设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监督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有了新的进展的情况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的产物。从党的历史看,特别是执政以后,重视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三代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指出要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规定,便于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提高完善党内监督和制定党内监督条例的决定。监督条例的出台,顺应新时期下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规范化、具体化。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出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应必须严惩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服务、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两个《条例》的一些体会。

首先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两个《条例》是我们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年、执政54年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甚至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党反腐制度建党的一件大事,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党内制度监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党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保证我们党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主监督的形式,保证党的队伍的纯结性,保证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法律机制引入到党的队伍建设中,使执政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其次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党内监督条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充分反映了全党意愿,集中了全党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于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员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做一名廉洁正直的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对党的纪律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党章都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党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机关党务工作者,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我对两个《条例》的认识有所提高,因此我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在抓好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贯彻的同时,注重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在监督别人的同时更要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为党、为社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

页,当前第。

1

1

2

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随着《条例》实施时间的逐渐推移,我们对于监督此项法规的任务和使命越来越深刻。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监督工作,维护一方的稳定和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与《条例》监督相关的体会和经验,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进行监督工作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认真学习《条例》,了解其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执行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地判断行为是否符合法规,并给出有力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些核心概念,例如公正、平等、法律责任、监管责任,以及如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监督和揭露违反《条例》行为时必须注意的重要因素。

第二段:积极参与公共监督活动。

除了自己学习、了解《条例》的内容,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公共监督活动,例如舆情监测、社会媒体监管、举报不良行为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加强社会监督力度,严把行为标准,管住大众行为,这些都是重要的社会功能。只有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社会所期望的标准行为,合理解读法律意义,进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

第三段:确保法律效果的最大化。

在进行监督工作时,我们必须确保法律效果的最大化,才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监督的对象进行清晰、完整的监督,同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措施来保证监督的实效性。这一点往往需要在法律监管和行政监管方面采取一些操作手段和技巧,例如定期检查和监管,公布监管结果和报告等,有效地推进行为规范的实施,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

第四段:坚持追求行为更正。

在提供监督意见和建议时,我们不仅要着眼于指出问题,更需要坚持追求行为更正。这需要我们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提出改善方案和建议,通过参与协商、整合社会资源等,协助实现行为规范的达成。同时,我们还需要尊重和关注被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以合理、科学、公正的方式,推动社会行为更加文明、规范、善良。

第五段:承担公民责任,落实监督任务。

最后,作为公民,我们必须承担自己的公民责任,认真落实监督任务,为社会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意味着我们不断完善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认真学习和理解《条例》,积极参与公共监督活动,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助力法律效果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监督者,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总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理解《条例》的内容,积极参与公共监督活动,确保监督实效的最大化,坚持追求行为更正,承担自己的公民责任,落实监督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这一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共同努力。

监督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遵守公司规定,更要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督条例。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有关监督条例的培训,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遵守它,发挥它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增加效益上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一篇文章的开头,我想谈谈我对监督条例的理解和认识。监督条例是指监管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行为的法规。它不仅意味着对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环境等方面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它关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一个企业要保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消费环境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对监督条例的理解,就是能够更好的让企业在本质上遵守各种法令法规,保证公平竞争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和竞争力。

第二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监督条例的意义,不仅在于起到一种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监督器制度是指对企业的行为、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测,从而加强对企业的管控和管理。这种监控和检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政府监管机构而言,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加强对自身的意识,以及对于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市场的稳定。

第三段:严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作为消费者,我们购买产品时最关切的一点就是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无论是哪个领域,任何一种产品都需要经过严格把关,才能流向市场。这就需要监督机构充分行使自己的职责,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抽检和监测,防止伪劣产品的出现。企业方面,需要加强自身品质的把控,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从源头把控质量和生产过程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第四段: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监督条例不仅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做出了相关的要求。我们生产的产品对于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本着“污染者负责,治污者受罚”的精神,企业应该积极开展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活动和公益事业,以此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普及。

第五段:提高法制观念,更好地执行监督制度。

在企业要全面遵守监督条例的过程中,提高法制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职工,我们需要认识到,监督条例的颁布和执行旨在保护企业发展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性。企业在执行监督条例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领会监督条例落实到企业内部的重要意义。仅有理论的知识还不够,需要重视实践与执行,严格要求自身的经营行为,让监督条例在企业内部具体实施起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果益。

总之,监督条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企业职工,我们必须积极配合监管机构,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监督条例,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监督

监督条例是中国制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工具,它以多样化的手段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民权益,并且对国家建设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我与监督条例打了多年的交道。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监督条例的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监督的含义。

监督是指有权力的人按照法律规定,对被监管方的行为、财务、行政机关的决策等进行监控、管理和指导,以保障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监督条例是规定监督行为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包括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关、司法部门、审计机关等多个领域。

第三段:监督的重要性。

监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监督体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权力格局,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合法权益。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增强社会公正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同时,监督也需要在法律和制度上趋于完善,并在文化上不断地加强。

第四段:监督存在的问题。

监督条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广、权益全面,如果地方监督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则地方监督可能会出现不足、失衡以及不合理的情况。此外,监督的重要性大于于传统的行政手段,导致在对监督上花费财力、物力、人力的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也未能完全解决监管者的职业信仰遵循问题。

第五段:结语。

检视自身并严谨落实监督法规、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监督海报等多种方式也是在未来如何加强监督的问题上需要积极发挥作用的方法。我相信,如社会力量的不断凝聚、从政治任信的角度来审视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一种持久而全面的反腐败力量,更是对未来监督工作的持续创新和前进。在我们自身的责任和努力的驱动下,监督条例必将更加有效地发挥法治的力量,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

党内监督条例体会_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六中全会公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xx党内监督条例体会,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甘肃省白银市纪委、秘书长傅学兴。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监督条例》,应当在“四个突出”上下功夫、见实效。

突出“快”,坚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强化纪律建设,要既教又诛。贯彻落实《监督条例》,首先要从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入手,深入抓好学习宣传,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大对《监督条例》的宣传力度,使之入脑入心、付诸行动,紧紧跟上中央要求和步伐。要把《监督条例》作为“。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必修课,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法规制度意识,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迅速对表,迅速落实,压缩适应期、过渡期,做到快学快懂快用,真正以看齐的高度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监督条例》的权威尽快立起来。

突出“效”,坚持在以上率下上下功夫。“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是党的以来党风廉洁建设的鲜明特点,是党内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确保《监督条例》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必须担负起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必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全面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刻领会中央意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主动、自觉地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思想上自觉认同、坚决拥护,在政治上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在行动上对表紧跟、坚决服从,在贯彻执行《监督条例》中自觉把自己摆进去,积极主动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推动《监督条例》落地生根。

突出“准”,坚持在抓准抓实上下功夫。《监督条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贯彻执行上要防止散光、跑偏、缩水的问题,要对准“靶心”,抓准抓实。要紧盯监督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要紧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进行监督;要紧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同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纪依规进行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全力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真正做到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对那些不愿意接受监督,认为监督就是不信任、会增加麻烦、影响公信力的认识和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突出“严”,坚持在失责必问上下功夫。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监督条例》有没有生命力,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关键看能否真执行、失责能否真追究。要坚持把贯彻《监督条例》与《问责条例》相结合,坚持利剑高悬、铁面执纪,把严的要求体现到贯彻落实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体验到监督是一种约束,是一种帮助,更是一种爱护。各级党组织要为贯彻执行者撑腰壮胆,尤其要领导支持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违反《监督条例》的行为严肃追究,促使党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是我们党重要的条例,是理论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两个条例的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对保障党的权益,保障党的先进性。这两个条例作为党内的配套设施,他的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这两个条例的共同点就体现了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了依据制度和党内发挥治党和建党的机制,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我们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这两个条例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先的监督,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侧重于事后的处理,他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违犯党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两个条例的依据和发源有所不同。党内监督条例总章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制定本条例。依据是按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按照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的。所以,党内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纪、政纪和国防互相结合起来。下面,我主要对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特点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供大家在学习当中参考,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的文件,这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条例。制定这个条例首先一点是从全局来讲,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是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果。因为xx大规定,要把我们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制度建设贯彻其中。这就反映了制度建设在我们党的建设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是无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还是作风建设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制约。所以小平同志讲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把制度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非常重要的特点。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制度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规章制度。

把党的制度建设同其他统一起来保证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定贯彻这是我们党的制度建设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制度建设的一个新的成果。他对于我们全面来建设党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保证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制定这样一个党内监督条例也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我们党的建设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可有多种方法,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实现党的自觉性和组织的监督制约相统一。这就是一方面党内任何组织个人如何加强自觉性,自觉地来增强党性,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来遵守党内的规矩。增强自觉性靠什么,靠教育和思想指导,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而且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同时,另一方面,党内生活表明,由于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区别,加上党内外环境的印象,很自然不可能人人做到自觉。我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共产党就是一种自觉组织起来,为共同目标实现的组织,有高度的自觉性。党对党员的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自觉。这就有党的建设当中有制度的约束,有效的监督和严格的纪律问题。我们现在对国家来说是依法治国,对党内来说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要依照制度和党内的法规来治党。这里面有人讲要依法治国,是不是依法治党,这是可以研究的。我不太赞成要依法治党,党的建设和国家的政权建设是有区别的。党是一个自觉的组织。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党员的自觉。只有这种自觉,我们才能更好的来贯彻实施我们制定的制度,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性,制度制定最多实施起来也很困难。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自觉性,把思想教育和制度的约束以及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党建设好。

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党内外群众的反映是强烈的,党内的不正之风,腐败的案件。在所处分的干部当中,高中级干部受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党员,尽管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是危害很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犯罪数量明显增加。从党的当前来看,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蔓延的原因当中,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利,纪律松弛是重要的原因。所以说,预防腐败的自身,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多年来党内外出现党内监督规范性的问题,所以文件的出台,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需要,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四、关于《党内监督条例》的特点。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监督的重要法规,是我们党为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措施。他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进入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这个条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监督现实需要,着眼于当前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这样的条例便于科学规范,有很强的监督体制。我想这个条例体现了几个特点。

党内监督必须以制度为载体,重在制度建设是条例的一个特点。过去我们党内监督之所以乏力,成效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缺乏制度的保障。我们党内的组织机构当中,权力如何配置,各级领导机关和人员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运用权力的界限和范围是什么,赋予什么样的职责和义务以及监督主体,监督的内容和依据是什么,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有制度进行规范。所以,我们条例制定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制度建设的框架。这四项制度有些对我们在实践当中现有的办法组织规范。比如说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和诫免制度,这些制度在这些年探索当中行之有效的,把这些经验和作法上升为党的规章制度。有一种是借鉴了国家法律的规定,确定为党内监督的新的制度。比如新闻和执行制度,比如罢免和撤换的要求,借鉴国家法律的规定,引用到党内的法律规章中来。有的是在党内的法规的重生,比如说阶级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的通报和报告,党内生活准则12条就有。第一条就是讲阶级问题,对重要的制度是对过去制度的重生,这四项制度互相贯通,形成一个结构网络。我们学习体会到在八个结合上相互联接。党内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相结合,组织监督与个体监督,舆论监督与法规监督的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结合,权力保障和义务的结合等八个结合。这种制度构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大体上覆盖了当前监督和党的制度建设当中主要的问题。使我们的监督能够发挥总体功能,特别是通过党的各种层次的组织结构,确定了各个监督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使党内监督更加规范。党内监督条例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党内监督条例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规定了对中央政治局符合监督的问题。中央委员会如何监督中央政治局,这是需要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去年10月锦涛同志授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向中央委员会做。

工作报告。

这种重大举措在党内外和海内外反映强烈大家赞赏这种作法。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党员公布郑重接受全党的监督这是非常好的头像全党做榜样。中央政治局把锦涛同志的意见制度化明确规定向中央委员会报工作规定了对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意见反映的问题。根据这个条例和规定监督条例里相应的对中央纪委和地方党委的地方纪委的和是党组织的纪委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这个问题使我们党内领导层最高领导有了很好的开端形成了规范和制度。

把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这是条例又一个重要特点。这是根据党内监督的实际和突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我们知道当前来讲,一方面特别是党内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负有重大的职责,也有很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很难。所以针对当前难点和薄弱环节,把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突出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对身为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监督的机制问题,又有体制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仍然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尽管80年小平同志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解决。权力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里,必然会带来难以监督的问题。所以,监督难的问题,从深层次上讲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使权力得到适当的分解和合理的配置。这个问题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我们在监督条例中很难解决,我的意思是对主要负责人监督问题有一个体制,配置和监督机制的问题。

监督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原则。这是我们支持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特点。条例处理监督,被监督之间的关系是,集中保护监督这条合法权利,重视保护被监督的合法权力,体现了权力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监督要与保护职责相结合,既要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原则,又是贯彻条例的重要精神。要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区分有效的措施,监督被监督者,防止被监督者滥用权力打击报负监督者。另一方面使监督者受到必要监督和制约,没有什么人是不受制约的,监督者也不能不受制约,有利于保护被监督的合法权益和自觉性。所以,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行,处理好二者不成承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做到?有这样几点。一是强调监督应该在制度框架内执行,按照一定的程序有序的进行,这个很重要。监督不是乱来的,监督必须在制度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去监督,既保证如何监督的问题,也防止不按制度和程序去监督的问题。二是强调党组织的监督权与被监督者的权力适度平衡,对滥用监督权力和陷害他人的也要依法处理。三是要例行监督权与承担义务平衡。条例规定了党员的实际和程序方面的监督权,同时又有义务。约束党员将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进行反映,不得公开发表与中央相反的意见。四是条例保障党员和组织的胜诉权,规定党员和党组织不服的,可以向党组织申诉,有关党组织核查进行结论。有意见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或者中央党组织申诉,保证党员的健康的发展。

总之,中纪委、组织部和宣传部联合下发了通知,形成了要求。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中专门提出要求,各级党委要在学习宣传条例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部署,精心组织,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党的各级干部精通条例,全党同志熟悉条例,全社会了解条例。各个层次要求学习领会的程序有不同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提高党内监督的自觉性。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管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抓好贯彻实施的同时,主动接受监督,加强自觉性。

要突出抓好对权力运用的监督,特别要在政治纪律,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监督。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对权利的监督。这些问题是当前党内的突出问题,是群众反映很强烈的问题,所以,要抓住重点,维护好党的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党的xx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踏上了新征程。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宣传研究践行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

做好学习者。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把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深入系统的学习。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六中全会公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特点,也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对于领导干部,要通过中心组学习进行专题学习和理论研讨,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对于教师党员,要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方式,让他们加深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哲学社会科学课为重要阵地,深入开展课上和课后学习。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认识与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做好宣传者。高校要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校园网主页、校园“两微一端”等平台,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交流等方式,对全会精神以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进行立体化宣传阐释。在宣传中,应注重针对不同群体采用相应的话语方式。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应注重政治性,对教师党员的宣传应注重理论性,对学生党员的宣传应注重生动性。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应努力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通过深入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奋进力量。

做好研究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党的xx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要在研究阐释全会精神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深入研究和回答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做好践行者。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是高校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最为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高校要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党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高校领导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教育家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要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把全会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的新生力量,要在青年学生中做学习和践行全会精神的表率,坚定理想信念,抵制错误思想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