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优质20篇)

小编: 笔尘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就是从职业生涯的理论出发,帮助学生根据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性差异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更好地发挥潜能,实现职业目标的一项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对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包括为达成职业目标进行的能力和技术的培训、教育、实践等活动。以来,政府、高校、社会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协同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国内高校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整体推进的时间短、学生人数多,队伍总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目前高校在推进职业发展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多亟待完善之处。

1.课程开设的普遍性不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必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学时数达到38个学时。但是实际情况是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课程开设的普遍性远远不够。一些学校以讲座替代,并未达到要求的标准。以重庆高校为例,全市63所高校,1/4的高校由于师资和经费原因并未纳入必修课,部分新办院校尚未开课。1/3的学校没有保证学时数,1/2的高校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强。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内容仍停留在“如何笔试”和“如何面试”等实用、有针对性、见效快的“应试指导”层面。还未形成一套覆盖到1~4年级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也仅限于讲座、课堂教育等形式,没有跟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业、专业进行有效融合,不重视帮助学生分析市场行情、走势和分析职业发展动态和前景,不注重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社会实际合理定位,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教学实施的实践性不够。目前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涉及的实践环节的内容较少,更多是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与实际相结合不紧密。从重庆高校开展的情况看,一些本科院校虽然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但参与的人数还不够多,覆盖面还不够广,独立院校和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启动。学校层面组织的社会实践,更多是流于形式,没有很好与毕业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选择相结合。

4.教育过程的针对性不强。目前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由于师资的不足和大学生数量猛增等原因,职业发展指导缺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要求、不同条件学生的研究和了解,特别对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学生(贫困生、残疾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缺乏分类指导的经验和方法,更谈不上个性化辅导、职业生涯设计辅导、一对一辅导、职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辅导等,职业指导不够系统科学,缺乏针对性。

5.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在国外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人员都具有专业化水平。例如:美国高校所有的就业指导人员要有培训资格证书,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并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具有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等特点,完全能满足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要求。而国内高校从事职业发展教育队伍由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通道不畅等原因,整体素质远远达不到这些要求。就重庆而言,虽然开展了gcdf、ttt等系列培训,但是全市100万左右的在校生,20万左右的毕业生,真正经过系统化专业培训,能够持证上岗的教师人数不足300人,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职业咨询都是由就业部门的人员兼任,专业队伍与学生1:1000的比例,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现实需要。

1.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大学职业发展教育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足课程,保证学时,规定学分,从基本教学要求上得到保证。二是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和行业特点等因素,采取与企业联合开发等形式,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和教材,同时注重与专业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的融合,突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学校、社会机构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形成立体的教学资源库。

2.改革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改革现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理论讲授、分析讨论、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理论讲授环节重点讲解经典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研究状况等,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教育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分析讨论环节选取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教育性的案例及相关材料,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视频分享、活动训练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和启发,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假期和实习期,根据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寻找相应的实习岗位,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职业,了解社会,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从而不断修正自己职业发展规划。

3.加强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培训。通过举办专业资格认证培训,专题化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从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训对象从就业部门人员向二级院系的专业教师延展,扩大专业教师的总体规模。二是促进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扩大职业指导队伍的数量。另一方面鼓励高校的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增加职业体验,深度认知职业,及时了解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三是构建职业发展教育队伍的发展通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队伍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鼓励政策,确保从业人员能够留得住,干得好,保持队伍的持续稳定。

4.实施全程化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从大一开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引导重点,通过实施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有序合理的学习计划,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同时,要积极开展职业测评,重点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设立专门的咨询室,配备专业人员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及时解决他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7。

[2]刘建新等。《大学生生涯辅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月第1版。

[3]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90。

[4]陆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依照中国教育实情,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越重视,越支持,越容易有突破和发展。目前,高校考核面临就业率的挑战,以致高校教育容易重文化知识学习而忽略生命教育。为此,要真正推动生命意识教育在高校的开展,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给予生命教育政策性支持,首先从领导层面强化生命教育意识。

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生命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教师作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关系到生命教育的质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首先需要全体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并主动承担此义不容辞的责任。

2.科学安排,构建系统化生命意识教育体系是关键。

目前,国内生命教育以几次讲座或团体活动为主、系统性缺乏、学生知晓度及普及度并不高,大多高校并没有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中。考虑到生命意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其现状,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应遵循课内与课外互补、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原则,科学安排,形成体系。

首先,以选修课为当前着力方向,以必修课为后期目标,系统介绍,“教学做合一”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其次,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的生命化教学改革尝试,如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对生命意识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再次,校园文化活动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践行和推广,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校园环境氛围。

3.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学会生存技能是重要关注点。

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整体良好,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死亡、自杀有不清晰的看法和认识,他们对自杀现象表示理解,甚至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这会让生命教育面临诸多隐患。如不及时加以积极引导,将潜藏有大量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这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加强生命意识教育力度的重要性、必要性、急迫性。而且,从现有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多学生对生命意义呈模糊状,对怎样在危机中自救、生存等更是了解更少。如何看待生命,经营生命,学会生存,需要现行生命教育着重加以关注。

4.“体验式”生命意识教育,联结学生个体生命体验是方法。

只有学生愿意来听,才能听进去,只有学生愿意接收,才能收到效果。生命意识教育必须关注到不同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将生命意识教育与个体生命体验相联结,才能焕发教育活力。生命意识教育以学生体验、接收多少为准。“体验式”教学是生命意识教育的优选方式,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效果。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自身的独特感受、生命经历及追求,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统一标准。生命意识教育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存在感和生命意义。

5.多因素影响生命意识水平,打造全方位教育空间是方向。

归根究底,个体是生活在关系里的,如与自我、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等,没有健康的关系,就难有健康的生命态度和体验。加上有没有生活精神依托、近期重大生活事件、亲友死亡经历、家族自残自杀事件等,都可能影响到个体对生命的态度。因此,生命意识教育并不仅局限于课堂和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自主体验和思考,能够寻找和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相应支持和引导,甚至包括网络环境的积极引导,以营造一个全方位的生命意识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深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何晓杰。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许海元,张艳红,付海玲。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5]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

[6]章坤。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

[7]李国。生命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6(2)。

[8]周巧红。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9]孔庆荣。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3)。

[10]刘继荣。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11]张福珍。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谈高校生命意识教育[j]。江苏高教,2009(2)。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及对策研究论文

刍议“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基于大学生理论层面不断丰富、现实领域不断成长的需要,也是源于时代的“信息不可或缺性”,也受信息自身意义不断解蔽,并受“伪信息”逐步呈现的影响。当下,大学生信息道德问题日益引起高校、社会等层面的关注,需要从学术层面理清“信息道德”的兴起以及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相关问题的存在背景、理论内容和反思。

信息技术不是“中立的”,不仅仅涉及“技术探索领域”,也关联到“现代道德伦理领域”,两个方面都是“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互联网社会”等等概念实指的客观时代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属于信息技术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信息技术不仅仅促生着新技术理念的产生,而且也一直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认知科学”等汇聚技术一起,被学者们认为是“可实证的道德问题的源头”,对于当下大学生而言,如何在一种“信息鸿沟”、“数据民主”的环境中寻找一种“信息平等”、“信息高尚”、“信息道德”呢?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自身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参与实践的道德方式呢?这些疑问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贯穿本文的逻辑主线。

万维网(www)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同詹姆斯・摩尔(jamesmoor)所言,“it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代名词”[1],在信息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编程”,实现“办公自动化”、“购物消费”、“电子游戏”、“获取新闻”等等,甚至与“我”沟通的对象也在发生着“信息化改变”,潜移默化地,互联网还影响着人类的感官体验、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概念认识。比如,在“信息道德”方面,如何认识“分享”与“产权”道德问题?网络友谊真实吗?“信息道德”的全球性问题如何认知?计算机能对所谓的“道德失范”负责吗?“道德评估”如何认识?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不断涉猎,比如华南理工大学的肖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就是试图在此领域进行体系化研究,国外的学者在此领域的投入更是十分强大,比如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詹姆斯・伯海曼(jamesbobman),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学院教授杰弗里・布伦南(geoffreybrennan),挪威卑尔根大学达格・伊拉斯姆(dagelgesem),牛津大学的卢西亚诺・弗洛里迪(lucianofloridi)等等都是信息道德研究领域的排头兵。

本文的研究基于两个理论假设,那就是“大学生现在并将来一定会生活在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技术时代”,同时,“大学生不能再依照往常的道德规范那样去生活”。大学生是信息环境下的“道德受体”(moralpatients),在当下,信息道德问题严重,比如信息伤害(information-basedharm)、数字鸿沟,远程监控问题以及游戏作弊和个人隐私问题等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脑的普及,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重要的途径之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在增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带来信息道德问题,很多大学生信息道德问题能够通过当下的政策与教育来解决,但是一些信息道德问题,如,“信息霸权”、“人际疏离”、“网络犯罪”、“情感冲突”等道德失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些“道德中的真空问题”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理论反思的重点所在。

信息(通信和控制)本质是“人内在生命的实质”,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我们都要重新审视人性和美好社会,但是,我们既要避免走上“道德教条路线”,同样,我们也不能无视大学生道德问题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信息道德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概念与歧义不断,并且将会伴随着问题不断增加起来,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技术将会参与进来,一些概念性的理论问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研究者,应该尝试预期更多的伦理问题,尽可能促使高校道德学家、科学家与技术人员的无缝合作,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类别:论文市州报送编号:

单位:白银市会宁县(区)党家岘乡初级中学联系方式:***。

高士标。

(白银市会宁县党家岘触及中学,白银,730700)。

1.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不发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地区出现连年颗粒无收的现状,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农业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现象日益严重。

1.2“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的条件所限,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祖辈或父母中一方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留在家里、守住故土的孩子,这其中当然包括单亲和孤儿,他们的抚养、管理和教育主要依靠父母一方或祖辈或他人。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和了解,综合各方面的材料,发现我校“留守儿童”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2.1感情脆弱,自卑感强。

由于“留守儿童”过早地家庭缺失和家庭价值意识淡薄,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和安全感,使得孩子的心理很脆弱,感情没有寄托,自卑心理增强。

2.2亲情缺失。

亲情关系,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孩子的认知结构本身去决定什么,但是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动机、态度和性格等诸多方面,所以成了间接影响孩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必要的安慰和关怀。当孩子受了委屈或遇到挫折时,得不到及时的安慰、开导和鼓励,孩子长期忍受着寂寞与孤独。就算父母能够通过电话联系,但父母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成绩,却一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孩子一直生活在焦虑与紧张之中。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验了无助的感觉,直接影响了他们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2.3性格缺陷。

由于农村文化的影响,周围人群对“留守儿童”的冷嘲热讽,使得他们性格孤僻,忧郁自闭,不愿与别人交流,不愿与外界沟通,这些压抑的情绪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断层。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生活,临时监护人不会管也管不了,他们的管理只局限于吃饱穿暖少生病的表层关怀,无法给孩子全面的、有效的教育。在调查中发现,临时监护人为祖辈的,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分的溺爱、放纵,不愿严加管教,只求和睦相处,父母在外也鞭长莫及,由于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管”状态,导致他们形成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在家不听监护人或长辈的教育和劝导,在校无视学校纪律,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不合群,无集体荣誉感。

2.4价值观的扭曲。

我校坐落于会宁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南与静宁县接壤,东和杨集毗邻,北连翟所乡,西靠侯川乡,为会宁、静宁、通渭三县交界之地。由于近年来党家岘乡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导致大量劳动力剩余。同时,为了能够更快、更早地摆脱贫困,大多数农民工涌向城市。更有甚者,只为了自己的腰包比别人的鼓,致富心理膨胀,攀比之风盛行。逢年过节回家,不关注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问题,甚至对孩子不闻不问。部分父母由于常年在外,不能关心照顾孩子从而内心愧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教育”的方式进行补偿,结果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的零用钱数量猛增,挥霍自由度不断扩大,养成了他们奢侈浪费、摆阔攀比的陋习。另外,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辨别意识,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厌学情绪,相信“金钱万能论”。从而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打工挣钱上,放弃了难得的继续求学机会。

2.5学习成绩差。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二:

2.5.1从家庭方面看。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塑造孩子心理的根本保证。然而,调查发现,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本身的文化程度较低,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很低,只局限于长好身体,长大年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些孩子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就辍学出外打工。

2.5.2从学校方面看。

3.1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首先,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监督机构,让“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全社会的热心帮助和关注。最后,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3.2适时的亲情沟通才能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隐患首先,外出务工父母必须经常和临时监护人沟通,适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心理变化,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心底渴盼的那份、大公无私的家庭的、父母的爱;其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尽量搭建子女和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和平台。最后,虽然没有钱的日子难过,但是远在异乡拼搏奋斗的父母一定要定时和孩子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孩子的想法,并且时刻以“地不耕误一茬,书不读误一代”来提醒自己孩子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金钱,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3.3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在当前的教育基础上,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增设心理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同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还要给“留守儿童”特别的关爱以感化他们脆弱的心灵;适时谈心,以释放他们压抑的情绪;个别辅导,以补偿他们缺失的爱。

3.4家庭幸福温暖才能融化孩子冰冷的心。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校部分“留守儿童”家庭不完整或不和谐,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导致孩子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人格、性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我建议父母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应该谈及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不管怎么样,都应该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用家庭的温暖和和睦的氛围给孩子爱的教育,温暖“留守儿童”那可趋于冰冷的心,让他们找准人生的方向。

总之,“留守儿童”这一时代的“附属品”的心理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新问题和难题,既然不能回避,就应该想办法解决。调查显示,这个群体的数目在不断扩大,说明这个难题将会长期存在,其心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会更加凸显。为此,政府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社会经济战总目标,综合解决,达到标本兼治。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将其上升到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解决,全社会共同努力,最终全面彻底地解决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2]。

[3]。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及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随看校园网技术教育的香及与发展,大学生是上网的主要人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应用,都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其中包括道德价值观和道德生活态度,网络技术亦是如此,即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我校的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8%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4%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85.2%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

1、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

1.1由单一封闭式向多元开放式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敞开思维的大门,正确引导大学生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和历史、现实和未来不同阶级所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学生经受多元化信息的冲击和洗礼,并教育学生用辩证法去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的教育,把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引向文明健康的方向。

1.2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批判式转变。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道德教育再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不同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会自主选择健康信息,并能对黄色和黑色信息进行反省、批判和处理,增强网络时代的自我保护和生存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生能树立一道无形的防线。

1.3由传统的单向教育观念向双向互动教育观念转变。

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心理和能力,如:指派德育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或网络信息管理者轮流值班,关注网上信息,参与非同步讨论论坛上有关问题的讨论,与学生展开匿名对话等。这样,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及时把握大学生的现状。另一方面,思想教育者以匿名的方式直接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放到学生的面前,与大学生处于平等的交流,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2、加强德育内容的多样化。

2.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

网络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的发展和创新。在网上进行道德教育,应当研究并分析网络德育的环境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增强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应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网络技术的识别能力,自律抵抗能力,把握方向,拒绝道德堕落,自觉抵制网上不文明内容的侵蚀。其次,要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通过制定和经常强调网络文明规范,在学生头脑中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清楚哪些网上活动是非法、不道德和不文明的行为,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修养,帮助他们增强信息网络文明的意识,自觉地将社会道德和信息道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正确使用网络,不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不在网上散发病毒,不在网上漫骂、欺骗,不干涉个人隐私等,以促进网络文明的建设。

2.2注重学校德育和网络德育相结合。

首先,学校德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自由、开放和民主的特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和鼓励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时,直接地反映、真实地表达他们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情绪上的不满和心理上的困惑。通过网络使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把握问题的主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从而使学校德育更走近学生、贴近实际和现实,最终达到人脑、人心、入情、人理的德育绩效。其次,丰富和更新学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道德培养。修订学校德育大纲和德育教材,把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反映网络时代道德的内容。最后,应建设校园德育网络系统,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开辟学校德育的虚拟阵地。应在全国范围内的各高校之间、至少在地区范围内的高校之间实现德育网络系统的贯通与一体化,实现信息共享,为学生在学校上网创造机会,同时利用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附近网吧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最终通过强有力的校园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来实现学生的道德教育。

2.3加强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的道德铸造,使自我的道德品质不断地向着高尚的境界升华。马克思主义重视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决不提倡禁欲主义和压抑个性,而是强调通过自省的方式使自我的道德人格不断完善。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道德的价值亦是如此,即:道德的价值强调一方面激励、鼓励个体冲破不合理的约束实现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又要求个体依据道德规则自觉、内省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统一的,都是为完善自我和社会。因此,加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使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达到高尚境界的重要途径,从而最终使个体从思想、心理、道德上达到人格的统一。

3、结语。

任何时代,个体的道德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与走向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道德发展,所以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了个体更大的信息支配能力,但同时对于人们更严格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要求也不断增强,而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除了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还需要网络中每个个体的自律和自重。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及对策研究论文

前面讲了,清净智慧你才有方法安立;你没有智慧,如果凭感情用事,设立许多机构,时间不久就出问题了。现在这个社会,问题真是层出不穷,你要问什么原因?没有教。教学为先,他把教学疏忽了,也就是说教育没有办好。现在学校很多,但学伦理道德教育校教育偏了,它不是全面发展,它偏了,偏在科技,偏在经贸,偏在这上面。伦理道德人文疏忽了,这个东西不教了,像鸟两个翅膀只有1个,那个翅膀没有了,飞几下就掉下来了,就这么回事情。

教育的根本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教你做人,人,在接受科学技术的教育,他能够为社会大众造福。为什么?他不为自己。伦理道德要是失掉了,人自私自利,他没有科技还好1点,有了科技,尽量整别人,起心动念1切作为决定是损人利己,他干这个。今天社会的**没有别的,就是这个,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为了自己利益,置人于死活在所不顾,这还得了!这是世界末日。

往年我在台湾,我听台湾同修告诉我,台湾的农民种植的蔬菜,菜拿出来样子好,真好看,拿到市场卖,大量喷农药。那个菜他自己吃不吃?他自己不吃,他自己吃的是另外种1点点,他自己吃,家里亲戚朋友他都关照那个菜不能吃,有毒。有毒拿到市场上去卖给人家吃,这不叫谋财害命?损人利己,这个话讲的很文明,讲得不好听,谋财害命,干这种事情。

医生不错,念书念得很好,医学院毕业出来当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让他满意,见死不救。什么原因?伦理道德教育没有了,你只偏重这1边。农家种粮食,米,我们看到米很漂亮,在市场上卖,米里面掺杂着滑石粉,所以很好看。他自己吃的米跟他卖给别人的米不在1起种,卖给别人的那些米,农药都很重,自己吃的是另外的,现在讲是有机的,他自己种植1点点,自己吃,自己用。卖给别人的那真正叫「损人利己」,现在仔细想想,哪个行业不是干的「损人利己」?好像不干害人的事情,我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这个观念错误!

印光大师1生当中极力提倡《了凡4训》,什么用意?我发现他老人家针对现在众生错误的思想来对治的。《了凡4训》你要真正看明白,看懂了,你决定不会做害人的事情。为什么?害人是真正害自己。你得到那1点点利益都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头没有的,你决定得不到。何苦害人?何苦用不正当的手段?大错特错!

《了凡4训》要大力的提倡,让人明了,1个人1生在世间,确确实实「1饮1啄,莫非前定」。你1生能得多少财富,命里定的;你能活多大岁数,也是命里定的,真的是「1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是佛法给你讲,命运有,但是命运不是1成不变,命运从哪里来的?是自己造作的。前世造作善恶业因,这1生得的吉凶祸福的果报。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湘潭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411105)。

摘要: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一种自觉感悟和态度,是生命教育的高级层面。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尚在蹒跚行进期,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教师生命教育意识,构建系统化生命意识教育体系,在“体验”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学会生存技能,利用多途径打造全方位生命意识教育空间,以切实推动高校生命意识教育地开展。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及对策研究论文

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道德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揭示道德的社会实质和发展规律,以规范人类道德生活行为的具体理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研究不仅缘于伦理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需要,更迫于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现状。

一、大学生伦理学学习效果欠佳的重要成因。

(一)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边缘化影响大学生学习伦理学的兴趣。

伦理学理论隶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主要涉及善与恶、该与不该等价值问题,其效用是善化心灵、规范行为,提高人性的涵养。但是,自近代始,相对于揭示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自然科学,以及效仿自然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而日益追求社会现象的确定性和公信度的社会科学来说,无法立即为人们提供实证知识或实用职业的人文科学一直难以得到人们的器重。很多时候人文科学教育成为了学校的一种装饰和摆设,失去了它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只对计算机、经济学、各种自科类课程等所谓的“正课”、“主课”倍加关注,而对学习伦理学不感兴趣,这与伦理学这类人文学科在受到实用主义教育的排挤后被沦为一种边缘化的学科直接相关,因为在崇尚“惟实用是真、惟就业是用”的大学生和教师心中,“成才”是比“成人”更具实际意义的事情"。导致在一些大学里,学习伦理学理论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一件敷衍之事,不少大学生的内心甚至从来就没有爱学的倾向。

(二)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不足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认同。

大学生通过伦理学教学能否产生自觉认同伦理学理论的学习效果,其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立足教材中的那些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意义和公正合理地应对各种现实利益关系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得到有效教学方式的供给中能够自觉认同正确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为他们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奠定必要的道德心理基础。

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一些伦理学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师由于忘记了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育人课程,错误地将伦理学看成是一门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课,这就决定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经常是出于“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热衷于向学生简单地讲解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并强制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当作确定的“知识”予以背记,其结果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困惑没能得到有效的化解,致使大学生们常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来接受这一理论,而且所接受的理论也只能成为一个个硬结,不是被融入而是被嵌入到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之中,引发理论认同的缺失。

(三)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的可信赖性缺失影响大学生对伦理学理论的践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比例很高,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理论认知水平并不低。一些具有高道德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并不具有高几率的道德实践,一个突出的表现就道德理论的知行分离。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其通过对伦理学理论学习而具备较高的理论认同度后并不会必然地导致伦理实践的发生。大学生践行伦理学理论,除了需要对该理论的高度认同,还需要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等道德情感的催化。

净化社会伦理道德环境以培育大学生伦理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能够主动践行伦理学理论的关键就在于保持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倡导和践行伦理学理论时的可信赖性。令人惋惜的是,一些伦理学理论传播主体在践行伦理学理论方面并没有赢得大学生的充分信赖。学校在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时由于经常不能得到一些主流媒体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导致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

有些时候即使大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社会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一旦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主流媒体坚持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道德生活准则和要求,这就易使大学生怀疑学校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对伦理学理论的怀疑就变得更加严重,对践行伦理学理论更是心灰意冷。

大学生即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的伦理观对于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大学生来说,形成一种与其身份相符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种意识就决定了,他们会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运用手中的知识和能力,是用来造福社会还是危害社会。因此,大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一项内在要求,是一项重要的道德指标。就像我们社会公认的: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更是心理上的没有疾病,及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伦理学教育,即使从道德层面使他们接受正常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素养及道德品质,不仅仅是一种防范性的减少道德事故的手段,更是有利于他们最大化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加快自我发展的积极措施。总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立德为先。

参考文献:

[1]蒋凯.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j].现代大学教育,(3):14.

[2]孟三爱.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性的伦理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8).

[3]郝晓玫.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1).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从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通识教育,并经过近几年的推广改进日渐成熟,为学生喜爱。研究表明:一方面,大多学生认可通识课程,愿意并接受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课堂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应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一、通识教育概念和我校开展情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的译名,后由台湾学者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翻译而成。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后来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相联系,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它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由于其强调人性化教学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学习自由,注重整合学习经验、启迪人格发展及培养各种学识能力,因而对全面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更能造就具备完善人格、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了“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专设了“通识教育部”与“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跨学科门类选修课。从开始,学校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正在实施的新通识教育方案有以下特点:(1)采取新的通识课程分类方法,共同核心课程分以下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共16学分。(2)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作为“共同核心课程”,以使外专业同学亲身了解其他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3)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从开始,我校所有博士生都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助教工作。(4)推行小班讨论制。例如300人大课要求配备10名博士生助教,每个助教负责两个小班(每小班15~20人)的讨论。此等措施已经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也受到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了解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现状并进行成因分析,有其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根据我校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制定,希望了解我校学生对通识课堂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发现大学生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调查问卷题目编排都经过了非系统化随机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信度检验。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中山大学四校区1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285人,大二392人,大三182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446人,女生486人。专业分布为:文科239人,理科249人;医科207人,工科117人,其他120人。

(二)大学生通识教育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1.大学生普遍认同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根据数据反映,对于开设通识课程,74.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仅有不到25%的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开设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如图1。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是一种人文教育,以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而被广大学生接受。数据也表明,大多数学生是认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并接受通识课程这一教育模式,并希望通过通识课来了解更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少数学生对通识课不太积极的态度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部分学生是否未能完全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或部分通识课未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期望等问题应深入思考。

2.大学生普遍满意通识教育开展成效。调查结果显示,80.92%的学生满意通识教育课程,超过一成学生对所选通识课程感到非常满意,但也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对所选课程表示不满意。如图2。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故超过80%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反映出了通识教育其独特的魅力已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心意,进而通识教育的优势也可进一步得到发挥。但如何避免“博而不精,通而不识”的状况,这对学校在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的要求日益提高。

(1)选课意向呈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52.67%的学生对“全球视野”类课程感兴趣;45.55%的学生倾向“科技、经济、社会”类课程;41.22%的学生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课程;37.66%的学生中意于“中国文明”类课程。如图3。比较数据可知,学生对不同类别通识课程的兴趣程度差异较小,最多不超过15%。在四类通识课中,“全球视野”类通识课程最受欢迎,这也与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社会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迫切需求不谋而合。同时,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和“中国文明”类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这不仅是对这两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的肯定,更说明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防止偏科、要求自身全面综合发展的意识。

(2)课堂难度现共识性态度。数据表明:接近60%的学生普遍感觉通识课程内容难度一般,感觉非常简单和非常难的学生分别为2.29%和4.33%,总过不超过7%。说明在课堂内容难易程度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达成普遍共识。如图4。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这前提就是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内容的接受度。数据显示,在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吸收并掌握通识课程内容,这有利于理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真正的“育”人。

(3)学生缺勤率是重要性指标。调查表明:34.44%的学生没有缺勤通识课程;但超过一半的学生普遍缺勤1~3次;仍有接近一成的同学缺勤超过4次以上,情况不容乐观。如图5。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而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机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这也是为何大多学生认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却仍不重视通识课程。除学生应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外,学校更要落实通识课程相关管理规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通识课程质量与吸引力,真正达到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利交叉”的本科教学体制,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

4.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估体系日渐成熟。(1)助教制度亟需进一步落实。由调查数据可知,仅有三分之一的通识课程有助教,如图6。但有80.77%的学生认可助教工作有助于通识课程,如图7。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了助教制度并未全面深入的普及,另一方面助教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间接提出了极大的需求。通识教育倡导博闻强识,文理交叉,这一过程不单单需要教师投入,学生配合,同样还需要助教的亲密融入。助教制度意在为每30~40名学生配一名博士生助教,不仅让其可以更好的参与通识课堂教学活动,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助于学生对通识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差强人意的现状则需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力实施和推广助教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完善助教制度,提高助教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助教对教学的作用。

(2)讨论课设置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53.35%的学生所选的通识课开设有讨论课,也有近一半学生的通识课堂没有讨论课。如图8。但仅仅只有13.23%的同学所选通识课有助教带领小班讨论。如图9。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它的内容倡导“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这必然要求丰富通识课堂形式,制定相应通识教学要求。这包括除了大班教学外,每3~4周要安排小班讨论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要求,学生要按时提交读书报告等。调研结果显示,讨论课的教学形式在通识教学模式中有一定应用却不十分广泛。同时,小班讨论课仍未完全落实,这中间有助教配置不合理、修读学生人数太多、管理不便等原因,但如何增设更为精品的通识课程,合理配置助教数量,对助教工作开展必要的指导等,这才是学校应大力提升的地方,以达到将通识教育课程变成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和基础性训练的远景目标。

(3)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图表显示,75.06%的学生表示满意通识课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不满意率不到四分之一。如图10。对比之前数据不难发现,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虽未完全覆盖所有通识课程,却在学生当中评价较高,这也说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通识课堂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但仍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种教学模式。结合访谈结果发现,这与通识课程受众广泛,同一教学班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陌生感造成难以畅所欲言,且学生专业领域不同,在讨论课上容易偏题,导致效率低下有关。这对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更是再次强调了要针对具体通识课程开设助教制度指导工作,增强任课教师与助教的互动,及时反映学生讨论课上的回馈,真正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而对于将通识课程成绩与绩点挂钩的态度,54.19%的学生表示不赞成,24.94%的学生表示赞成,20.8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如图11。结合访谈结果分析,持赞成观点的学生认为该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通识课程体验值,发挥通识课程实效;持无所谓态度的同学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应该致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重视程度;而不赞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通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发掘自身兴趣点,拓展眼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而非获取成绩、提高绩点的手段。这需要通过不断地改进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转变观念,由被动接受通识课堂知识转为主动接纳通识教育内容,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的效果。

1.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加强通识教育高校地位。“通识教育”从1995年至今,已在我国走过的历程,经过许多尝试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其发展现状仍不乐观。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部分高等教育被认为就是专业教育,传授学生一技之长足以。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然而不少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育方式简单,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全社会对通识教育形成普遍共识,在通识教育理念上进行必要更新,同时加强高校通识教育地位。笔者认为,一要回归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给通识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要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和完整的目标,要认识到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另外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为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而设置,要起到对人终极关怀、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实现通识课程对学生的真正教育,完成对目前专业教育的提升,通识课程就必须进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成为必修课、基础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2.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纵观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许多差异和其特色性:从课程目标看,不同高校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共性有:(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坚实的基础,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有志于成为国家高层次的建设人才”;(3)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程学分体系看,中国各高校借鉴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通识教育课的学分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课程结构上,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验课等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授课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许多教育者所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人文类“通识课程”应以“阅读经典”为核心内容。经典就是那些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所写的,都能超越于几千年历史的具体变化,讨论一些人类永恒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作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生命格局的扩大与人生境界的提升,“经典研读”是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教育路径。其次,通识课程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体验式与实践性教育。例如推广我校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模式,必将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通识课程建设不能片面地追求学科齐全,无所不包,而缺乏实际的统一的教学目的。通识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需要教育者知行合一,长期为之奋斗。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基础且必须的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我们将培养学生的眼光超越于现实的流行意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理清通识教育制约因素,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已被众多高校普遍实施的通识教育,如何正确评估其成效就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应先认清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师资、课程模式、制度与经费支持、软硬件教学资源、评价与监督机构、教辅队伍等。通识教育师资的发展以及软硬件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核心要素。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合理的设置通识课堂,制度与经费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点,都将影响高校通识教育能力。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有充分资金的保障下,高校才能正常发挥其通识教育水平。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还应体现在它的通识教育评价与监督体系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上。通识教育教辅队伍的优质服务,比如助教工作制度,也极大的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成效。

那么如何针对制约因素,建立健全一套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笔者认为,一要因地制宜。如对于文科学生,应加大科技经济课堂,对于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熏陶。二要打造精品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一个人格和文明的自觉。设计一套简单、少量,却精致的通识课程就很必要。三借他山之石。如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嵌入式评价法,让教师以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系统化的方式,对学生作业按课程目标各个方面来评出等级,以此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大学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我国高校更为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3):157.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128.

[3]甘阳。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4):24.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及对策研究论文

1.纵观毕业生。

(1)一些毕业生缺少综合素质。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时期仅仅掌握了文化课程,而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面,思维不活跃,缺少动手能力,并且表达能力差,因此难以适应社会。毕业生自身较低的素质跟社会的要求之间的差异性也导致学生难以就业。

(2)滞后的就业观念和太高的就业要求跟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性。一些学生依旧希望留在大城市和环境优越的城市。新时期气的就业需要跟毕业生的这种思想存在相悖之处,这造成了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纵观用人企业。

(1)太过要求工作经验。一些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喜欢经验丰富的人才,用人企业的这种要求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2)用人的要求过高,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才。人才是用人企业发展与生存的根本,然而一些企业未能够立足于自身现状,过于注重高学历。

3.纵观高校。

(1)在我国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影响之下,高等教育业已越来越大众化。在没有显著增长的社会人力资源需要的基础上,这种改变的量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2)高校缺少有效的就业指导。在学生求职的技巧、方法等方面以及怎样启发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教师的指导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3)高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不少高校在扩招之后,硬件和软件装置难以实现要求,缺少师资力量等,这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比较低,进而难以实现企业的需要。

(4)高校设置的专业跟社会的需要不相符合。导致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立足于整体上,毕业生的数量不是非常多,然而从毕业生的专业来讲,存在失衡的结构性矛盾。

4.纵观社会就业环境。

(1)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发达的东部区域有利于毕业生的基就业,然而在西部区域存在大量的岗位缺少大学生。

(2)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导致明显的供需矛盾。社会总需求和毕业学生总供给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跟高校的迅速发展不协调的体现。

(3)不健全的就业市场和转变的就业模式之间存在矛盾。纵观当今的现状,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健全。

(4)毕业生存在严峻的供需矛盾。每年增多的毕业生数量导致社会用人的供大于求,这导致毕业生难以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毕业生应转变就业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改变就业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对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进行确定。毕业生应当持续地使就业思想更新,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具备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意识,立足于实际情况就业。

(2)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关键性要素是团队意识、专业特长、能力,以及素质等,毕业生想要取得就业中的竞争优势,就务必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的手段,持续地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以使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进而实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高校应符合社会办学的要求以及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1)进一步地改革教育,确保设置的专业跟社会的要求相适应。高校需要结合社会的要求,对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针对市场和社会办学。进而对自身的教学知识、专业设置、办学水平、办学模式等进行确定,积极开设社会需求高的专业。

(2)注重指导学生的就业,给毕业生搭建一个好的择业平台。高校应当以座谈、就业咨询、就业讲座课等一系列的方式,指导学生转变就业思想。并且应积极地联系用人企业,从而拓展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渠道。

3.用人企业应根据需求选用人才。

(1)应结合需要对层次不同的毕业生进行引进。用人企业应转变思想理念,根据需求选用人才。层次较低的毕业生是为了对应用操作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而层次较高的毕业生是为了对开发技术和科研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只有适宜地吸引层次不同的毕业生,才可以实现用人企业对层次不同人才的需要。(2)注重储备人才。用人单位需要把握住好的机会,不断地引进毕业大学生,注重储备人才,以实现人才结构的调整。

4.政府应当改革体制,从政策上支持毕业生的就业。

(1)创建以及健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以共享资源。通过对一系列信息的搜集、筛选,评估,使供需的两方共享资源。有效地体现网络的功能,各个级别的教育和政府部门需要建设就业信息网络。

(2)从政策上给予引导,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偏远区域、中小企业就业,政府应当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区域的工作。像是提供给毕业生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励他们去基层就业,以及对标准化与长期性的渠道进行开辟,且强化引导和宣传。此外,还需要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进行健全。总而言之,坚信在整个社会以及毕业生自身的一致努力下,就一定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生难就业这个问题,毕业大学生也一定能够完全地就业。作为我国庞大劳动力与巨大人口队伍的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

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提出“生涯教育”观念,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正式开始。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业界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人力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是较早在学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20世纪中后期,这些国家就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并且制定相应的法案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施。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2003年以后每年有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说明在学校活动中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缺乏。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体系,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人力资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职业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在大学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已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据美国职业辅导协会下的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的调查显示,美国49个州的百来所大学机构中,几乎所有都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涯课程,有关职业生涯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已成体系,且非常成熟。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也都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进入新世纪,内地各高校也已经逐步开始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探讨和摸索。

(一)高校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在各高校普遍受到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目前,内地高校因为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学校服务职能的增强,也陆续开设了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课程,并部分计入学分。但由于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和课程体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的固定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在很多高校并未能获得落实。

2、职业/就业指导较多沿袭传统,还只停留在就业这个具体问题指导的层面上,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就业指导以就业推荐、就业派遣、外联企业、举办招聘会等传统形式为主,就业(职业)辅导课程和咨询仅作为“点缀”,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培训和个体咨询。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也各自成一体,并未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来规范。

3、专业人员配备和相应软环境配套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具备相应的专门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人员,大多数是由各高校辅导员兼任。相应的软环境的要求,大部分高校也无法满足。

4、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但由于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高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有部分院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但绝大部分也仅是停留在选修课,甚至只是几次讲座的水平,并没有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几乎大部分院校目前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而较少能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和教育。

(二)指导教师方面

1、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大部分对这项工作具有饱满的热情,但由于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完全,不知该从何做起,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效果。并且很多指导老师自身的职业经验不多,自我的职业规划都不够清晰,因此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说服力并不强。

2、指导教师中专业人员少,大多数是从高校的专职学生工作岗位转岗或身兼二职,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和活动开展基本依靠经验和个人悟性,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困惑大多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多数担任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教师仍停留在“单向式”的教育形式,没能根据学生真正的需求来安排课程,课程设置比较盲目,课堂效果不佳,开设的课程受欢迎程度不高。学生对学校安排的职业生涯课程产生不信任,长此以往将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

4、多数教师工作时间长、负荷大,但待遇未体现出相应较高水平,很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参与其中,且在职业生涯教育岗位上提升较难,主要在于专业技能上的培训和岗位职务上的提拔较难。较多人“找不到职业发展方向”,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行业的热情和信心。

(三)学生方面

1、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概念认识粗浅,仅停留在“考证”、“职业热门”“行业收入”等问题上。

2、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仅作为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受众存在,被动地接收学校和指导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仅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需求意识尚未被唤醒,更没有把意识提升为行为或实践,因此,学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漠不关心”,缺乏社会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3、由于课程设置和指导教师的原因,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课程不够信任,很多时候仅仅是应付学分而修读,并未能真正把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大学生涯的一门重要课程来对待。

(四)社会支持等其他方面

1、社会考评有倾向。政府和社会在对学校的就业进行考评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率的数据,而忽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多高校中各专业的就业率高低,对该专业的招生指标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社会对学生多鼓励和引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却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宗旨相背离,间接导致高校及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忽视。

2、社会支持不够,且高校对校外资源的使用有诸多顾虑。目前社会资源比较零散,缺乏有效整合,未能对高校的专业指导起到支持和帮助作用。通常校外相关专业人士进校没能起到实质作用,且高校以培养教育为目标,校外机构以盈利为目标,二者的最终目标不一,使得高校对校外资源的使用顾虑较多。

3、高校的“准入”门槛较高,校外有经验人士有意愿也“难以”全职进入学校事业编制。这就极大影响了部分校外专业人士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一)高校管理方面

1、应提升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加大对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人员、软硬件配置的投入。建议组建“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能包含职业辅导与咨询,职业信息收集发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等,功能替代之前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发展提供帮助。提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之切实做到就业率、就业质量与就业服务的同步提高。

2、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列入教学计划,使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日常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分阶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并计入学分。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制定“自我认识、树立目标”及“增强素质、制定计划”,而高年级着重“树立信心、抓住机会”和“知己知彼、人才匹配”的分类教育目标。除理论课程外,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拓展计划,全方位、分级开展各类校内活动。

3、改善从业教师所需的工作环境和软硬件工作条件。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对超负荷,超时间部分工作给予合理的回报;提供从业教师参与培训和提升的机会,对有志于长期服务的老师和仅仅是有兴趣的参与者区别对待,给予不同档次的`培训机会;设计从业教师发展空间,开设适当的发展通道,鼓励长期的指导教师往纵深专业化方向发展。

4、适当借助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职业指导人员数量、质量上的不足。可邀请各行业、企业hr人士(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利用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优势,考虑合理的高校和社会的资源置换,给予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开发校友资源,提供学生生涯访谈或求职机会;开辟校外有经验人士全职进入高校,或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和指导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通道。

(二)指导教师方面

1、多参加相应专业培训。经过系统训练并获得资格证书,有助于支撑指导教师的从业信心。可以通过筛选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外地专业发达地区的培训,更多数人员可以在当地寻求相关机构就地培训。

2、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及“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思路设置课程内容,尽量以小团体教学为主。摒除“单向式”教学,课前课后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教学效果,将学生纳入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中来,帮助学生树立在校期间就是“准职业人”的概念。

3、在进行个人咨询时,要充分引导学生意识上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告知设计的方法,以学生的决定为中心,帮助分析和澄清错误,坚决避免给予式、命令式、替代式、超越式等咨询方式。对于不明晰的结论,不能轻易给出。

(三)学生方面

1、引导学生自发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的专业社团,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促进”为主,指导教师辅导为辅。鼓励高年级学生协助指导低年级学生,实现“传帮带”。

2、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充分利用闲时、寒暑假接触岗位,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坚定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增强竞争意识。有意识开设“第三学期”,实际参与社会岗位锻炼,更可作为选择职业方向的参考依据。

3、条件允许的,可以有选择地参加校外专业机构的相关活动,例如就业训练营、校友职业沙龙、机构的职业工作坊等。可考虑选择一些资质合格,属公益性质或费用较低的专业机构活动参加,强化个人职业生涯教育效果。

(四)社会支持及其他方面

1、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全社会要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相关机构或相关人士的责任不可推卸。目前社会资源比较零散,缺乏有效整合。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应尽快对社会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形成高校、学生及家长、社会相关合格机构共同构建的服务网络。

2、社会相关机构开设的专业培训,应主动邀请吸引高校的指导教师参加,并参与实践活动。

3、倡议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调整资源,主导建立“职业生涯中心”,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设置相关课程,按照“不以当前盈利”,重在“建立长期的品牌”为思路,待学生成为职业人后再挖掘相应的商业价值。

4、人力资源行政部门应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多给予指导,并联络各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其中,为学生的各种社会性实践多提供指导、帮助和支持。

职业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它是一个系统,“种子、环境、农民”三者缺一不可。“种子”是指想发展的学生,“环境”是指学校的一整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制度和教学设置,“农民”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只有在三者形成系统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它同样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任务,这需要系统的整体规划,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指导,在功能上既包括职业指导也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还需要整合高校、专业机构、社会单位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是学校需要关注的,介绍“职业世界”是专业机构需要关注的,而社会单位侧重介绍不同岗位需要的能力,并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变迁趋势,体会职业工作意义,认识职业素质要求和有关职业发展的个人兴趣及潜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创业的思想准备,提高升学与就业选择的主动意识和科学态度,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方面却存在缺陷(郑晓江,)。资料显示,自杀成为15岁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占自杀死亡人数的19%(肖水源,);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自杀未遂者为自杀死亡人数的10-20倍,潜藏着自杀意念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费立鹏,2007);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我国高校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生命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更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大力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力量,切实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迫在眉睫。

一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对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界定,呈“多样与模糊”状态。

(一)生命教育。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郑晓江则认为,生命教育即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包括有关生命的九大议题:认知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悦纳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不朽生命。

刘济良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生命教育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多纬度、多层次的内容体系。生命教育涵盖了一切“为了生命的教育”,关涉一切“有生之命”,为了生命的一切,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式,其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潜质,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就是一种‘生活’课程。无论是媒体每天所报道的社会事件或是学生在家庭及学校中所实际遇到的生命课题,都会是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的内容。”(肖川,)。

(二)生命意识教育。

何谓生命意识?如何看待生命意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其实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连淑芳认为,生命意识就是让个体意识到自己及他人生命的存在,意识到生命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

杜立新认为,生命意识就是指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感觉,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终极价值的`审视。

路晓军认为,生命意识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与感悟,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

许海元认为,生命意识是个体主动认识和理解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识,是创造和升华生命价值的意识,是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意识。

可以说,生命意识就是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一种自觉感悟和态度,人只有有了自觉的生命意识,主动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才能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能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可以认为,生命意识教育属于生命教育的高级层面,生命教育必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培养更健康、正确的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关键。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一)国内教育大环境。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中国教育界唱响已有若干年,但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阵营中有不容小觑的力量和践行规模。知识本位的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何以为生的生存教育,占领了国内教育的大片江山。生命化的教育理念仍在蹒跚前行。

知识本位的教育。在教育目的上,重成才,轻成人;在教育过程上,重结果,轻过程;在教育途径上,教学成了唯一途径。教育只为考试,教书和学习都是为了分数。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一切教育的开展及力度,以升学为轴心。

整齐划一的教育。应试教育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以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学上,最终导致我们的课堂变得机械和无生机。重要的是答案对或错,而非与个体生命体验的联结。

何以为生的生存教育。越来越大的扩招率,越来越多的毕业人群,“何以为生”彰显其重要性。然而,现实教育过于强调了生存的能力而忽略了生存的理由,于是,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有实利才有价值,很多做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二)生命意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生命意识教育的出现,根源于“生命教育”的出现。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到21世纪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开展。国外生命教育的开展甚至已经涵盖了幼稚园、小学和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丰富,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而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兴起,要追溯于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被命名为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年”,颁布了“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蓬勃发展。随后,香港地区也开始关注。

大陆生命教育的开展,以介绍港台经验为基础,经由部分学者的诠释、呼吁、实践,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发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熊敏秀等,2011):

(1)1993年-的“教育忧思与本土追寻”,以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代表;(2)-的“学术诠释与学科互动”,在郑晓江教授20发表的《国外死亡教育简介》和《台湾中小学的生命教育课》文章后陆续涌现;(3)-“理论热兴与实践探求”,在20上海率先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后,湖南、辽宁、黑龙江、上海、湖北、山东等省市的中小学生命教育陆续展开,云南省教育厅首次制定并下发了实施“三生教育”的决定和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推行,取得良好成效;(4)战略发展,面向未来,207月29日,“重视生命教育”正式载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大陆很长时间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显现,比如:小学的自然常识、安全知识教育、中学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体系一直没能在学校中得到充分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将生命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体系,很多地区的生命教育也仅偏重自杀防治等主题(陈丹萍等,2009),且对青少年、中小学生的研究为多,较少针对大学生。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

关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各学者提出了如生存意识、死亡意识、挫折教育、生命责任等多元层面,所有学者的理论几乎都包含: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倡导人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的归依;强调在生活中体现生命的意义(张福珍等,2009)。因此,可将生命意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以漠视自己的生命、践踏他人的生命、质疑自身的存在价值,对生命本体认识的模糊,对生命价值追求的丧失,游戏生命等为特点。“为何而生”的价值关心已让位于“如何而生”的生存关心,应对挫折和危机的能力弱,消极的生命体验加剧了心理危机(梅萍,2007),自杀成为生活无意义导致的生命无价值的极端表现(冯娟娟,2007),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杨玲等,2009),加强生命教育,是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自杀发生的有效方法(葛小锚等,)。来自多元文化、社会压力、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缺失,以及个体自我认知、责任意识、生命信仰等均影响生命意识水平(姚月红,),但学校教育对此仍大有可为。

(3)生命意识培养的实施途径。

现有研究一致认同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学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如哲学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肖杏烟,2009)、专题讲座、学科渗透、活动体验等方式实施,但涉及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活动形式,尚过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缺乏实际的操作性体验(陈月萍,2009)。,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的经验交流显示,目前,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尝试多为单一的课程教育探索,十余所高校正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方面的尝试。

3.现有研究不足。

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奔走、呼吁”层面,理论倡导有力,实际尝试有限,而且以开设专题课程居多,多渠道融合促进的模式尚未出现;缺乏现状把握及实效性检验,缺乏系统指导和科学规划、可操作性与普及性。

综上所述,生命意识水平作为生命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既是生命教育开展的基础,又是结果,直接影响到个体如何看待生命、对待生命。但如何有效应其薄弱的现状,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尚未形成较好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运行途径,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问题。

黑龙江省高校俄语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具体来说,高中的教育发展失衡现状主要表现在:

1.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由于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导致对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相比有所减少,导致了高中教育经济投入失衡。(2)高中教师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社会和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造成了高中师资力量发展失衡。(3)高中学校数量没有在义务教育普及情况中得到相应的增加,造成了高中发展的失衡。

2.教育区域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在城市的高中教育中,贫富悬殊过大,人们获得高中教育资源和机会往往不对等,造成了资源的失衡。(2)在农村的高中教育中,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太健全,而农村高中教师也随时准备着跳槽,这就给农村的高中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1.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

高中教育的发展问题,政府具有重要的责任,对于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提高教育经费的比重,并提高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2)在高中教育经费中除增加政府的经济投入,还要发挥社会团体、个人家庭的作用,更好地分配高中教育的各项资源。(3)要建立好相应的教育监督机构,虽然国家不反对一些高中学校收取一定的学费和择校费,但针对目前存在的收费弹性较大的问题,需要在建立监督机构的基础上加强控制,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4)鼓励和创办特色学校,弥补目前高中学校的不足,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2.改革和健全高中的教育体制。

要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改革好和健全好高中教育体制。(1)要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机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扶持民办教育,让更多的适龄学生可以加入到高中教育的行列中来。(2)要完善投资机制,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因为投资机制不完善,才导致了更多的高中学校依靠高学费来满足,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3)要建立起高中学生的资助体系,将高中教育归入公共财政体系中来,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来保证高中教育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场地设施缺乏,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的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普及与推广,阻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对以上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新颖的高校武术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武术;武术教学;普及与推广;因材施教。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绵阳市三所高校(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多发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运动场管不足且质量较差,这已成为目前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主要来自电影,武术侠小说和书籍杂志,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武术基础,因此在进行武术教学时,特别是在教材的选择,教材的要求和进度的安排上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高校武术教学的安排武术是中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徒手还是拳脚动作,还是使用器械的技巧,都包含有跑,跳,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基本技能,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统一,武术运动中的套路演练能够全面提高人体各项素质,但是目前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依然以初级拳(械)和简化太级拳为主。

2.3高校武术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能授业解惑,而且能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学习,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这是一个敏感但是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还发现许多高校虽然开设武术选修课,但是,却严重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出现一名教师身兼数个项目的情况,虽然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比较满意但高校武术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2.4武术的“技击”本质体现不充分教师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现行教材中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教学占据绝对比重,教师教授内容以套路居多使颇具技击实效的武术动作向肢体练习的“舞武”演化,最终使学生失去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3分析与讨论。

3.1学生武术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不均衡学生的武术基础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从调查可知,3%的学生学过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套路,武术基础较好外,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薄弱水平不均衡,这就为武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组学习。

3.2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愿望,突破原有的武术教学模式框架,与时俱进,敢与思考,勇于摸索积极实践,大胆放弃学生不想学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教学设备,学生男女比例构成及教师的教学专长等,谨慎挑选教学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思考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为教学改革做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3.3采用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尽情表现并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在切磋中根据个人的“实用”需要突破教材的框架,对所学的内容作适当的改变,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启发学生思维,比如,让某一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他们的创新动作,鼓励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判,思考,改进,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民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主动,气氛更和谐,身心更愉悦,教师在课堂上要主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把武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使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友好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4结论与建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但现有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与缺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武术改革的模式,更好的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各类学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的安排和组织武术教学,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丰富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内涵,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武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全面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各高校在设置武术课程时,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发展和娱乐性为基点注重学生体育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体质与提高健康水平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目前关键性问题,即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个重要核心,构建合理,科学的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教学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武术理论知识的讲授,适当降低考试,评估要求,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能在一个比较宽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基本技术并得到身体锻炼,改善教学场地,器材和设备,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的环境,同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参考文献。

1张蕾。高校武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5):118。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2.1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经费和场地、器械的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和器械的匮乏和缺失,这是造成农村中学体育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在过去的几年,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比例虽在逐年增加,但是我国很多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薄弱,其他主要学科的教学水准急需提高和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上的投入基本上很少,甚至是没有,这就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械不足,体育教学课程很难正常开展。农村中学生缺少体育教学的环节,得不到科学的训练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能力必然会急速下降。调查发现,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通中学在体育器械上的投入每年为1500元左右,体育教学场地也仅仅是几块并不标准的土质或者是水泥篮球场地,更不要说塑胶跑道或者是田径场等,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经费对于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它是保障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严重低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应占有的比例,由于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体育教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只能通过减少学生的体育活动数量或者是降低体育教学水平实现。所以,提高农村中学体育的教学水平,使农村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人格健全上都有所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学校在各个部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有所权衡,真正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2.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资源的分析近年来,虽然很多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工作。除了一些农村教育事业的志愿者,只有一小部分留在农村的体育教师是高等本科类院校毕业。但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中学之后会有一种自卑心理、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农村体育教学的热情。数据显示,高等专科类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是农村中学教师的主力军,都不属于高等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相对不太过硬,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入,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欠缺。另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普遍偏高,平均年龄都为38~45岁,他们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和守旧,缺乏创新,很难引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由于年龄等问题不能给学生做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如挺身式跳远,学生不能对挺身式跳远的腾空技术动作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而这正是这个动作的重难点,学生可能在糊里糊涂的过程中学习了这个动作。另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学在教师人数上也面临很大的危机。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转都离不开教师的工作,所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教师退休之后甚至还需要在学校工作,导致农村中学教师的队伍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反映了农村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很多体育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既需要上体育课,又需要完成学校一些行政工作。体育教师在忙于其他行政工作的时候,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和完善体育课的教案,慢慢地会消磨掉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热情,严重影响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2.3农村农民体育意识的分析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广大农村的农民基本没有体育活动或者是体育锻炼的意识,思想上不重视,或者是对体育认识不清楚,是造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提升缓慢的内因。比较常见的一种错误的体育意识是农民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或者劳动就是体育。农民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劳动”是一种身体劳动,甚至是一种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通过多年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体量、耐力等身体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他们看来这和“体育教学”都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没必要再去花费多余气力去做体育无用功。可是劳动与体育这两个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别,劳动是农民为了满足农活的需要而付出的身体上的消耗,而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能力等,制作训练计划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另外一方面是关于农民体育教师的意识,由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械和教学方法等不能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和更新,所以很多人称农村的体育教学活动为“闭塞教学”。农村体育教师认为现在的教学能力给学生上课已经绰绰有余,而且太好的教学方法在学校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长此以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换代,甚至还会停止不前和倒退。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1.教学过程无法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有效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师和学生皆饱受困扰,非但没有使大部分学生感受到参与艺术的愉快感,反而使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美术学习变得迷茫无措,教师的育人任务也变得进退两难。

2.教学形式流于表面。

主要表现有:教学目的过于功利,教学方式单一,学科本位现象严重等。一些教师为教学而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美术教学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中消磨殆尽。

3.缺乏有效教学策略。

对于很多的中学美术教师而言,因为自身专业能力地不足,往往在涉及具体的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虽然接受了美术教育,但却并未真正吸收到美术教学的精华。

二、造成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欠缺的原因。

1.美术学科常被边缘化。

学生对美术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鉴赏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实际情况是,美术课程不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常以副科的形式存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被学校、家长、学生,甚至美术教师本身所忽略,导致美术的最终教育目标无法实现,美育在各门学科间无法相互渗透,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美学素养了。

2.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很多本身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好的大学,无奈之下拿起画笔,试图通过短时间的技能突击培训走上艺考之路,他们追求用单纯的技法训练来应付考试,导致基础美术教育也走入了“应试教育”的阴影。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终导致美术教育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无法让审美教育真正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于现实生活。

现在是移动互联信息时代,技术创新飞速发展,艺术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学理念日新月异,教学形式推陈出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年代久远的美术经典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活,不少教师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忽视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视而不见,课程灵活性欠缺,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聊胜于无,无法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感悟。

三、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索。

“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技能的同时,开展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师应以美术新课标提倡的美术教育面向生活化的理论作为依据,着眼于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教学内容,运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形式,以此探究优化美术教学的策略。

1.以激发兴趣为前提。

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巧妙选用素材,力求将教学活动放在现实生活的大背景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以美术的方式教育”。提供一个与学生生活相似的背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可增设美术教学中实际生活内容的比例,运用范例、名作、图像、多媒体诸多手段和素材模拟出生活化的环境,组织学生描述生活,诱发学生的内在兴趣,提升学习的诉求,把实际生活导入美术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挖掘教材的潜力,选取与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息息相关的题材,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给每位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例如赏析学生手里的教材封面―――涉及美术中的装帧艺术;身上穿的校服―――涉及美术中的服装设计;漂亮的学习用具―――涉及产品设计等等。其次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味生活,在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实践环节中顺理成章的进行升华,得到对生活的全方位的新体验。譬如在设计课教学中,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回形针、拉链、玻璃杯和晾衣夹等小物品为道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发现问题,从玻璃杯的功能联想示意到尝试选择其他生活小物品进行功能联想……这样的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2.以实践体验、协作、探究等方式为辅助。

体验美术感受的最佳方式来自于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遵照生活化的原则,强调生活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和创作源泉,引领学生以自身生活为对象,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保持创意的心态,尝试分组合作探索实践,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在高二年段的“工艺设计模块”教学活动中,《小东西大学问》是以产品设计的功能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我依据高中生特点,以贴近生活的“小东西”为切入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本案例以“小东西”为选题,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知识,选用生活中熟悉的材质进行设计,探索实践。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学生自主分组,从设计意图、实验材料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体现充分自由,通过协作创新,既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又开发集体的智慧和潜能。实践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性和探究性,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增强。

3.以平等、轻松、和谐的互动教学为平台。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学业的进展同教师教学创设和操作方法息息相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社会和价值导向的理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成长,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着想。例如,在高一年段的“美术鉴赏模块”教学活动中,由于教材中大多为中外名家作品,画面内容形式缺乏新鲜感,图例不够丰富,教学资源单调枯燥,无法进行有效的赏析。我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鉴赏作品题材形式和作者一知半解,赏析作品时,学生普遍感到索然无味,更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即使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也未必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尝试让学生分组自由组合,自行选择切合自己生活实际的不同鉴赏内容,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四种鉴赏原则,分工协作搜寻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上讲台进行展示评述,再由全班同学给予合理评价,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这种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学习氛围异常轻松、活泼、和谐。在公平交互的课程平台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让学习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也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交流整合,教学相长,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

4.以评价美化生活为升华。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味生活,在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中顺理成章的进行升华,评价环节必不可少。经过一个周期的课堂体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作品后,已经具备了对生活的新感受,只须进行学习交流评价,就能迅速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本阶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使学生回归生活,领会生活,得以提高生活品质和品位。教学评价环节,从教师的角度关注作业的好坏,升华为侧重从学生的生活角度进行探究、创新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探讨式的评价方式,是一种经验的循环总结,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自身发展。本课题的生活化教学处理真正体现了多元化、科学化的教学策略。

四、结束语。

美术教学中处处有生活的缩影,美术课常常直接或间接再现美术知识和人类生活的联系,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应只来自于学科教材,还必须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源泉。教学过程须成为连通学生实际生活和美术学习的桥梁,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融会贯通。教师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美术学习领域,提高其美化环境的意识,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挖掘其非凡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在推进中学美术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保证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使美术课堂焕发出艺术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3.1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和分配,完善体育教学设备在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上,首先要通过学校向主管教育部门反映,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况,争取分发更多的教育经费,同时,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体育发展的情况和体育教学的水平,适当增加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另外一方面,除了教育经费的增加,教师或者学校还可以通过主动向社会宣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等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面积和规格有明确的标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小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5m2,中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6.8m2,这个标准在一线城市早已经得到了实现,可是大部分农村中学距离这个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特别简陋,甚至体育教学设备和器材缺乏,中学生中体育测试需要的实心球很多学校都没有,体育教学环境极其恶劣。学校首先应该在提升学校体育硬件上作出改变,加大体育设备和体育教学场地两个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体育教学及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提供条件。3.2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数量上,政府和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人才引进战略布局,增加对农村中学教师的福利待遇的提升,或者是服务期满后的就业优惠政策,逐步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投入进来,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的体育教师队伍的活力。在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质量上。首先,通过人才引进的体育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填补了农村中学的漏洞,也会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提升体育教师的队伍。其次,学校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教师能力培训的讲座,或者去其他体育教学情况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学习,不断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学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一方面可以激励体育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另外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性。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共5则范文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据对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深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的59%,平均每班10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占近79%,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儿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队伍,他们的发展与问题是值得社会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小觑的。

一、教育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教育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苏北农村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成绩优秀者甚少。据老师反映,留守儿童无论是在平时考试中,还是最后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总体上比非留守儿童低。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作业质量比非留守儿童的质量低。总之,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仅压力大,而且无心向学,学习动力不明显,甚至处于消极颓废状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学习上接受的教育不如非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体现的教育效果不佳。

2.道德教育不行。

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缺乏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在行为上出现偏差。在生活习惯上表现为穿着比较邋遢,不注意个人卫生;在道德品行上表现为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突出了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上存在的缺失。

3.安全教育不足。

留守儿童本身缺乏防范意识,自身防护能力比较弱,监护人对其安全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到同学、邻居的欺负。有些不法分子将留守儿童作为目标,对其造成伤害。

4.心理教育缺失。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孤僻、敏感、胆小怕事,遇到问题或困难,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和缺少心理教育,不敢及时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5.情感教育欠佳。

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很少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加之留守儿童自身比较腼腆内向,所以不喜言谈,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根据留守儿童周围同学反映,他们平时喜欢自己一人,不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情感交流方面总体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愿与他人交流,更喜欢独处。

二、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道德、安全、心理、情感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大多数苏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大多数青壮年对工资的要求,所以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开始渐渐涌向城市,追求更高的工资。苏北是劳动力输出较大的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农村里,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自身家庭的经济收入,不仅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城镇化,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不仅破坏了家庭结构的平衡,而且使得家庭里的儿童成为留守者,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家庭原因。

为了给孩子更扎实的经济基础,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水平,更多的父母不得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然而大多数父母不得不选择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舍弃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农村相比城市无论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农村的父母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农村父母教育意识薄弱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问题。

3.学校原因。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道德上、安全上、心理上、情感上存在的问题与学校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农村学校里的教育理念相对于农村比较落后,教学理念停滞在“升学率”上,不能及时跟进社会发展潮流;不能及时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存在;不能细致考虑到留守儿童除学习教育之外,仍然需要道德、安全、心理、情感上的教育;没有相应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学校配备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由于留守儿童自身长年缺乏父母的爱,缺少老师与同学的关爱,因此慢慢封闭自己的心,渐渐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内向。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显得更敏感,一旦他人言语有稍微不适当之处便开始抵触攻击他人。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较强,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选择压抑在心里。由于自身身心不够成熟,对周围人持怀疑态度,总是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三、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应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地接受义务教育。其次,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2.家庭方面。

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要定期打电话与孩子联系沟通,定期回家看看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除了强调学习教育外,还要从孩子身心发展考虑,关注孩子在安全、心理、情感、道德上的教育,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要正确处理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从孩子长远发展着想;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协助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及时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3.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天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优化育人的教育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当地学校可以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以留守儿童德全面发展为基础;可以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定期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安全教育和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四、结语。

苏北地区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是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苏北地区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苏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素质应当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质,它为专业学习和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就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国人语文水平普遍下滑,高师学生也存在同样问题。

一、《大学语文》现存状态。

对于一个中国人,对于一个从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用中文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在教学中,笔者遇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学生错别字很多;书写不规范、笔顺错误;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当;逻辑不清、表达不顺畅,等等,这些都是中文最基本的要求,更应该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

而在国际上,“汉语热”逐渐兴起,国外有3000万人学习汉语,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急剧增加,就超过10万名,我国还在世界各地陆续设立“孔子学院”,教授、推广汉语,各国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也越来越多。国际范围的汉语热与国内国人汉语表达能力的退化形成强烈对比,而在对比中又更加凸显出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危机感与紧迫感。

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中文能力,包括对汉语言的理解力、表达力、审美力、评判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如果缺乏这种基本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交际质量,降低其学习生活的适应性。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个体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并进而影响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批评能力;而表达能力的高低又将直接影响其学习与工作效率。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确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与快捷,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了,范围广了,而认真品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却下降了。而《大学语文》的学习却是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品读思考的同时背诵优秀的语文作品会大大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启迪人的思维,涵养人的气质。中国古典诗词是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具备古典诗词修养的人在气质风度、感情内涵、情调趣味诸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这种文理知识渗透的博雅全才应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三、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状况。

从学生方面来看:存在着轻视自满态度。学生普遍轻视《大学语文》课程,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其重要性自然不能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英语也不能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听课的人只有半数,而能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人则更少。其次,古文所占篇幅较大,更让学生感到头疼,失去了阅读、品味、鉴赏的兴趣。

从师资教材方面来看:在高校中文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很多学有所长的教师都不愿教大学语文,在部分高校中居然没有专职教师。作为笔者来说,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也存在经验不足、缺乏交流的问题。《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要在这众多教材中筛选最合适、最优秀的,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需要与教学相配合。

四、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课程作用,在开设课程时应避免以上问题,做到以下几点:。

1.需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以及考核方法上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和时代紧密联系,同时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可找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对流行问题进行分析等;在教学方法上,则需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参与性,可组织课堂讨论、模拟教学、话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手段上也可用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等。在考核制度方面,松紧结合,模式多样:严格控制课堂人数,严格监控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模式多样,增大考核内容的开放性和主观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

2.加强师资力量,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从教学和科研方面共同抓起,这样才能有力的保证教学效果。另外,实施最佳资源配置,采取模块教学,把文学鉴赏、文史知识和语言运用分开,文学专业的教师教文学和文史,语言专业的教师教语言应用。请专业教师做专题,把最精彩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可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3.要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教学,给《大学语文》课程准确定位。现在普遍存在重外语轻母语的社会现象,在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予以纠正。所以教育机构要努力扭转重外语轻母语的做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使《大学语文》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给《大学语文》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朱彦.《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j].语文教学研究,,(8).

[2]王淼,曹丽萍.大学语文的现实境遇及其改革办法[j].语文学刊,,(4).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论文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重遣词造句、修辞手法、开头结尾的指导训练,甚至在评价时,只重点强调了某词语某句子的好,但对学生作文内容的假、大、空不给予及时的纠正。还有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没有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没有教给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也没有提出积累素材的要求,更没帮助学生解决有话写的问题。于是,学生闭门造车或者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作文也就成了学生一项非常难熬的事情。这违背了我们作文教学的宗旨。

二、重视了写,忽视了学生读;重视了教,忽视了学生改。

在现实农村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指导完后,就是学生写,然后交给教师批改,到下次作文,本子发下去写下个作文。这样给学生完成作文时间短。学生也是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于是短时间内完成。教师也防范是为了完成作文教学任务———讲、改,至于学生是否有所得并不重要了。学生甚至没来得及读读自己文章。作文是学生成长的体现,是学生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充分去读自己的作品,自己去评价,从而实现从教师教到自我检验、自我提高,达到学而有得。

三、重视了教材,忽视了生活;重视了课堂,忽视了课外。

很多教师严格按照教材要求进行作文教学,不考虑所在的地区实际,对作文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加以变通,作文次数也是按照教材,一学期八次,没有结合平常生活安排作文教学。大部分教师作文教学是封闭的,除了作文课外,难得日常阅读教学练笔和课外练笔。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呢?针对以上农村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树立学生作文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唤醒学生作文的需要。

学生写作既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又是精神上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解除给学生的章法指导以及单纯的技巧指导,要从灵魂深处把学生当成作文学习的主人,允许他们有“出格”的见解,允许他们心有所思、想入非非,让他们在写作中获得思想的自由翱翔与精神的自由呼吸,在作文中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2)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两个基本写作观念,即“是自己要写,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写”和“是为自己写,而不是为他人写”。前者是指写作要求是真正发自自己内心的,是出于自我生命,发自需要的自觉、自主的活动,即作文是“率性而作”,而不是被控制的、迎合的、被动的、失去自我主体性的写作,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后者是指写作以“我”为先,“以我手写我心”,笔端流泻自己的真情,即所谓“缘情而作”。基于以上两点,我们的教学要向一个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向自然靠拢,向自我靠拢。(3)开展与作文有关的多种活动,激发作文兴趣,给学生作文信心。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参与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如故事接龙、拟作文题目比赛、制作贺卡、自己拟写贺词、拟写广告词、介绍自己的'亲人或者喜欢的事物、拟写课后三分钟总结语和各种集会发言等,从口头作文开始。然后,写片段或者续写、改写、扩写,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的笔头逐渐润滑起来。(4)通过对习作自我诵读、推荐发表、参赛等,让每个学生都领略到作文的乐趣、文章的美、文章的力量。写作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学生的写作需要的就是其中的一缕阳光、一股春风、一片沃土。学生作文的这颗种子能否发芽、抽茎、长叶、开花、结果,还得靠我们这些园丁悉心呵护和人文关怀,精心培养。

2.树立用语文教材教作文的理念。

教材给我们只是一种工具,或者一种借鉴。它是优秀语言的一部分,更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我们要善于使用教材,善于用教材这个点来进行生活这个面、人类优秀文化这个面的学习、吸收,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提高人的素质。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主题单元为例,浅谈我个人对教材的使用。(1)作文目标贯穿全单元教学。刚接触本单元,我就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单元主题———“人间真情”,提出在生活中去发现真情、积累真情、感受真情的作文要求,明确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好积累,为单元作文做好素材和情感的准备,为单元作文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2)丰富阅读材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教学古诗两首时,我还准备了几首和这两首一样表达真情的古诗,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让学生“举例子说说生活中相似的场景”,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古诗。然后,我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古诗改写一篇现代文章,朗读给大家分享。余下四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谈体会和“xx,我想对你说”等片段练习,同时提供多篇和学生年龄相当,主题一致文章,让学生浏览,拉近教材和学生距离,把学生从教材的学习拉回到生活中感悟。这样很多的写作技巧就潜移默化到学生头脑去。(3)单元作文教学时,我没有从技巧和基础指导着手,而是让学生整理本单元学习以来所收集到生活中的事情,要求选出最感动最能体现真情的平凡事情,先和同伴交流,然后写作。我只提了唯一的要求: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就完成。我没有立即收学生文章来批阅,而是让学生分组自我诵读,小组提出意见,自我修改;小组推荐一篇,小组分角色一人一部分读给全班听,班集体交流。学生再次自我修改。最后收到我手中批阅,几乎都是基础方面的批改了,比如错别字、语句通顺或者对一些句子改表达方式了。让我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句。

3.树立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语文观。

学校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因为能给学生系统知识和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真正锻炼人,决定能否成功的,是社会。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对社会反映。解决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留心电视和新闻,引导他们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积累素材。莫言在谈创作时说“从身边的生活经验入手”。所以,教师在心里把五彩斑斓的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他们感悟生活和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与能力。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摄取反应农村特点的景、事、人、物,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写作做好铺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